书名:苍茫云海间

苍茫云海间_第219章

    李宴道:“正是。”
    老仆啊了一声,忙告罪道:“要说起来,这人早就入赘了夫郎家,随了夫家姓,李家家谱上似乎已将她除名了。”
    “不过她夫郎没几年便去了,也是可惜。此人无子嗣,熬了数载,好似也生了什么大病,如今坟茔无后人祭拜,也是可怜呐……”
    李宴愣住了,重复了一遍:“此人……无子嗣?”
    老仆道:“正是。”
    李宴缓缓吐出一口气,若是李辅成更名易姓,且不曾留下子嗣,那……
    “不知五元城现在如何了,本部已许久不曾归家,家中只余母亲一人。”
    那人搁笔,又细细核对一番,淡淡道:“若是有机会,也想将她一并接来,只是此中事务繁多,唯恐照料不利,倒不如由她在五元罢。”
    “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里面的道理,需早些明白。莫要等到逝者已逝,难忘其情,徒留悔恨。”
    念起彼时清平落寞的神情,李宴心中发寒,不由得想,这位李大人,究竟是谁?
    .
    “我也很想知道,这封信是谁送来的?”
    锦衣男子坐在水榭中,手指夹着一张信纸,身边的人道:“回公子的话,今天早上伙计在店门外发现的,便交由掌柜的看了,这才传到您手上。”
    他问道:“无毒?”
    “无毒,照规矩,能送到您手上的东西都是仔细验过的。”
    “哦。”公子点点头,将信纸翻了个面,那人行礼退下。
    他对着信纸看了一会,见上头只画了个歪歪扭扭的东西,白纸朱砂格外醒目,他拎起纸,这奇怪的东西看起来却像是一个……一个眼睛。
    正当他沉思之余,有人来请示:“公子,谢家来人了。”
    “请她进来罢。”
    下人引着一个青衣女子慢慢过来,公子眯起眼睛,眉头一挑,冷哼道:“有趣,穿了戏服来做客,这谢家的人便这般狂妄了?”
    他身边的仆人定睛一看,那位访客身上穿着青色袍子,上绘白底蓝边的海浪纹,袖子又宽又大,的确是戏班子常见的戏服。不过……
    仆人低声道:“公子,奴婢瞧这客人的衣裳,怎么像那辰州人里跳大神穿的?”
    公子不悦道:“谢家还找了一个跳大神的来?哈,真当我们邵家无人了?”
    青衣女子近了水榭,作了一揖道:“久闻邵公子大名,初次见面,在下谢家谢渊。”
    第157章 遗风
    “谢渊?没听说过。”
    谢渊谦和有礼地道:“邵公子以后会时常听到的。”
    仆人端上茶水退出水榭, 邵洺漠然看着她, 掀开茶盏轻轻吹了吹, 道:“是吗, 谢小姐可真是风趣。”
    谢渊饶有趣味地道:“邵公子觉得如何?”
    “不怎么样,恕我直言, 谢小姐。”邵洺抽出那张来历不明的信纸冷冷道:“这东西是什么,想来谢小姐应当十分清楚吧。”
    邵洺随手丢开那张信纸, 任由它落入水中, 鲜红的朱砂瞬间在水中融开, 纸上的图案消散褪去,他道:“你们谢家行事越来越放肆, 千里迢迢从贺州来辰州不知在搞什么鬼, 又从辰州到闵州……闵州是海商的地界,就算是辰州也没资格插手。不要以为有了个谢祺就能一手遮天,奉劝你们动动脑子, 别叫人看了笑话。想在邵家的地盘上动手脚,以前你们做不到, 现在也做不到。”
    他放下手中茶盏, 眼中藏着薄冰般的疏离与冷淡, 讥讽道:“邵家世代临海而居,你们八荒如有什么好事,鲜少能有沾得上光的时候。既然如此,现今太平盛世,李家已经退出八荒, 也算是做了个表率。我们邵家也没有留下的意愿,待一切交付清楚后便正式退出八荒。谢小姐,若无意外,以后不必登门拜访了。”
    谢渊微笑起来,似乎觉得十分有意思,并没有马上回答,邵洺本不欲与她交谈,见了她这副故作高深的样子,心中厌烦更甚,眉心微蹙,却毫不显露,温和道:“贺州吴家只要在一天,你们就只能呆在岭南。不过岭南风光甚好,多住些时日也没什么。”
    又等了一会,谢渊依然没有说话,邵洺已经失了耐心,刚要召人来送客,青衣戏袍的女子忽地道:“你错了邵公子。”
    邵洺这才发觉有些古怪,猛然推开小几起身,桌上茶盏滑落而下,却被人稳稳当当地接在手中,邵洺看见那双遍布疤痕的手,终于明白她为何从头到尾没有把手从袖中露出来过,他刚想高呼来人,但那双手的主人已经捂住他的眼睛,邵洺手勉力扶着小几边缘,无论如何都发不出一点声音,黑暗中他听那人轻蔑道:“吴家算不得上什么,至于谢祺?那更是个废物。”
    “至于邵家,也不过是……”
    .
    天色阴沉,细雨纷纷,清平今日领了旨意进宫辞行,此番前往辰州事态紧迫,出行仪仗都只备了往日一半,下午便得离开长安。
    她想起昨日去温天福府中拜会,温大人十分和蔼,知道她马上要走了,便拿了一封已经写好的信交予她,道:“吾昔日有几位老友,如今也在辰州为官,李侍中若是碰上什么难事,尽可去麻烦她们,料想看着老朽的面子上,也能出些力。”
    这话说的太过谦虚,温天福做了十几年礼部尚书,又是顾命老臣,谁能不买她的账。清平知道这是她在与自己拉近关系,顺带安抚自己。陈开一从她手中捡漏了选侍一事,轻轻松松揽下了所有功劳。新帝很快拥有了一个充实的后宫,百花齐放,缤纷多彩,很是表彰了一番得力的臣子,陈大人近来春风得意,路过清平办事的司房,总得故作出一副两袖清风不染世事的样子。
    大约她装的太狠,前几日便被京兆府请去喝茶了,陈家的六小姐在闹市纵马,踩伤了许多路人,被捕快直接押到京兆府,还嚣张叫道:“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姐姐是陈开一,礼部陈司长,你们又算的了什么东西,怎敢抓我?京兆尹又是多大的官,快放开我!”
    据说此事一度成为街角巷口的笑谈,陈六小姐的一句‘我姐姐是陈开一’引领长安潮流,甚至荣登传奇话本,极大的改善了纨绔们干瘪的台词,增添了一抹新的亮色。
    某日清平回府途中,偶过茶肆,听见里头说书人一拍惊堂木,道:“各位客官请听,那女子自城外打马而来,一鞭子夺去那美貌郎君,嚣张道:安知吾姐何许人也?此时那黑衣侠客拔剑而出,一脚踹翻这浪□□子,真好似开了染坊,青白红皆有,不过一盏茶的功夫,那女子伏地奄奄一息,仆从嚎啕大哭,这纨绔仍道:汝可知吾姐……何人,话音未落,侠客长剑已出,顷刻间便人头落地……”
    堂下众人顿时沸腾,欢呼叫好,伙计趁机添茶上瓜果,又是赚了笔小钱。
    清平险些在轿中笑岔气,料想陈开一有这么个妹妹,怕是不敢再继续来她那里摆谱了。
    她想起这些事,又觉得非常可笑。连前头引路的宫人出言提醒都不曾听见,那宫人急了,拽住她的袖子道:“李大人,李大人,这边走!”
    清平差点就走上另一条路,见那头花木深深,翠瓦红墙,便知那条路是通往后宫的。她不由想到当时为楚晙选的侍君们,可惜无颜得见,真不知道楚晙看见的时候是什么神情。
    恐怕是见不到了,清平垂下眼,感到十分惋惜。曾经她想着和楚晙过一辈子,哪里会想到隔着群抹脂涂粉的侍君,所谓世事无常,大约就是指这个罢?对此她并无感伤,从楚晙登基那天起,她对这个人已经没有太大指望了。如若楚晙只是个亲王,清平觉得自己还是能和她好好说道,横竖去了封地,天高皇帝远,这日子要如何过还不是自己说了算。但是皇帝,为帝者,踏出这一步开始,就已经不再拥有常人的情感,越是寻常,却越是珍贵,说不清是可叹还是可悲,万事都有代价,她已牢记于心。
    她不禁想到那夜的吻,温凉的肌肤在掌中变的滚烫起来。她曾握住这人的手,这么执掌生杀手握大权的手原来也和普通人一样,她的手掌有些粗糙,掌纹凌乱,浸湿了汗水紧紧交握。
    清平跟着宫人入了勤政殿,楚晙仍在批阅奏折,见了她来,停下笔,道:“你来了?”


上一章
返回

苍茫云海间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