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青天记

青天记_103

    尤大是最先来找的,他来认了门,然后亲眼看见柳珣了,才放心出去打听消息,黄昏的时候,得得儿带着青袖来见柳珣。
    杨峤失踪后的焦虑全都诚实的反应在青袖脸上,胡子拉碴,说是老了十岁都有人信。“杨峤是真的失踪了?”柳珣见状彻底死心最后一丝侥幸,杨峤的失踪是非他自愿的。
    青袖点头,“那个时候少爷让我带着人去另外的地方,他一个人去已经请辞的王府长吏那,之后就不见了,过后我也没找到少爷留下的任何暗记,我找了许多地方,找不到他。”
    “长吏那去问了吗?”柳珣说。
    “长吏和少爷一起失踪的,长吏的家人早就回了老家,如今家里只有几个老奴,很是镇定,说老爷说了,若是有一日他没有回家,就正常的准备后事就是。”青袖说。
    “禹王的亲信你都监视了吗?”柳珣问。
    “人手太少,我只能挑几个监视起来,但是没有发现,我正在想要不要换人。”青袖说,“完全不知道禹王世子是指使谁去绑架了少爷。”
    “我记得杨峤自己有武艺的。”柳珣说,“不会是普通人。”
    “禹王的王府守卫是定数的,并未超额,王府的暗军,少爷当时也在查这个,但是没有查出来。”青袖面带灰败的说,“我也没有新的发现。”
    “禹王世子,如今的行程如何?”柳珣问。
    “世子在王府,没有出去走动,如今都是府军统领在滇南寻找少爷。”青袖说,“少爷曾经怀疑王爷如今还在王府,但是经由这么多天这么多人围着王府观察了许久,王爷应该不在王府内。”
    “现在王爷不在王府内比在王府内对我们有好处。”柳珣说,他伸手抵住嘴思考,“去找地痞流氓放出消息,禹王既然没有飞升,那人现在在哪里,谁胆大包天敢去绑架王爷,又传出王爷飞升的谣言,就去传是世子杀了王爷,想要借此行不臣之事。”
    “你只管盯紧了禹王世子。”柳珣说,“如果王爷和世子不在一块,等这样的传言流言纷纷的时候,世子必要去跟王爷见面的,有一定的几率,囚禁杨峤的地方就是王爷在的地方,如果不在,流言纷纷,现在禹王必定要开始下一步举动,他也知道如今再拖延下去,只是给陛下更多应对的时间。”
    “不管怎么样,他们要行动,我们就能知道杨峤的下落。”柳珣说。
    作者有话要说:  OK,现在轮到青天记了,希望能保持住强撩完结的那个劲头。
    第96章 禹王白日升仙案(六)
    黑暗的牢房里, 杨峤躺在地上,那日被人蒙了黑棍, 虽然他警觉不对,但是双拳难敌四腿, 若是只有他一个人,倒是可以先跑为快,但是窦长吏还和他在一块, 他没有武艺,然后两个人都被蒙头带走了。
    杨峤竭力让手保持平稳, 脱下外袍整齐叠好垫在手下, 当日反抗时把手给折断了,他凭着经验给自己正骨,但是到底没有东西固定, 怕一动以后落下迹象来,他只能躺着减少活动,牢房阴冷潮湿,其余地方冷都没有关系, 但是伤手哪怕暖和一点也好。
    这个牢房只关了杨峤一个人, 因为杨峤躺着,有人过来送饭只在门口,杨峤也就仰头不吃, 送了两餐,送饭的人见餐食都是门口未动,以为杨峤要节食抵抗, 就禀报上去,再来就是一个穿文士服的男人开了门进来,把装着馒头的碗放在杨峤的面前,“好死不如赖活着,是不是啊,杨大人。”
    “这里不是任何一处的县衙牢房,王府竟然敢私设牢房,那是不是还另设法堂?”杨峤直视着来人说。
    “杨大人说笑了,谁家还没有个收东西的地窖暗室。”来人说道。
    “王爷还要留着我这条小命干什么?”杨峤问。“饿死不是最好,也不会浪费粮食。”
    “杨大人一来就把王爷辛苦布置的局给破了,怎么会让你轻易死?”来人轻笑说,“再说饿死这种事,也不适合高风亮节的杨大人不是。”
    “杨某虽不才,也愿效仿不食周粟。”杨峤笑说。
    “大好的人生活着多好啊,杨大人,你就没点牵挂。”来人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日月换新颜都是寻常的事,若是都是不食周粟,哪来这么长历史啊。”
    “窦长吏如何了?”杨峤问。
    “他倒是警觉的很,早早就察觉出苗头,请辞,念着他是王爷开府就有的老人,没立时要了他的命,只盯着观察了好几年,确定他老实没有乱说才留了他一条命。”来人说,“可惜他呀,到底没能守口到死,王爷宽宥的命他既不在乎,那就收回来罢了。”
    杨峤失笑,“你来劝我好死不如赖活着,多活两天吗?”
    “王爷还是极爱才的。”来人说,“杨大人少年状元,可是难得啊,若是杨大人能改弦易张,就不止多活两天了。”
    杨峤闭眼,“道不同不相为谋,杨某倒想问你,是否真的笃定能一朝天子一朝臣?而不是机关算尽,反误了了卿卿性命。”
    “你如何知道,禹王当年得先帝喜欢,自小就受天子亲自教育,学的是帝王之道,但是先帝突然崩逝,群臣以现在的陛下比禹王年长,而拥立陛下,禹王含恨奔赴属地。你可知道,禹王被先帝抱在怀里学为君之道时,当今陛下还在边疆吃风沙呢,如何能和禹王比。”
    杨峤失笑,“呵呵,所以这就是禹王密谋起事的原因?”
    “若是先帝没有突然崩逝,如今这上面位子上坐的是谁,可说不定?”来人说。
    杨峤又是一阵轻蔑的笑,“若先帝真的属意禹王为继,早已会立禹王为太子,禹王当真以为,如果没有先皇授意,朝上的大人会万众齐心的拥立你口中在边疆吃风沙的今上?”
    “须知,好皇帝是天生的,不用教。”
    “不试过怎么知道呢?”来人说,“你就知道如果禹王上位,就不比今上好?”
    “今上是天命所归,禹王只是跳梁小丑,他根本连上位的可能都没有,我如果是你,早早寻了活路去,也不枉费你自己说的,大好的人生,不如赖活着。”杨峤说。
    “王爷才是天命所归。”来人激动的说,“你若不信,就等着看吧。不过,就是不知道你有没有那个运气可以看见了。”
    “王爷如今是死是生?”杨峤问,“你一直都是在王爷身边吧,和你们世子爷混的面熟吗?”
    “什么神迹不好弄,非得把自己弄飞升了日后还怎么下地来当皇帝?幸苦一场,不过是世子乘凉。”杨峤直视着那人的眼睛说。他是躺着,男人是蹲着,以下往上看,却丝毫不减气势。
    “天权神授,王爷就是升仙后,又被派下来救万民于水火。”那人说。
    “今上治下,海清何晏,万民既不在水火中,王爷又何来救水火之言。”杨峤冷哼,“名不正言不顺,便是你们密谋了十几年又如何,依然不能成事。”
    “你如何知道我们已经密谋了十几年?”那人说,说完自觉失言,“馒头在这,杨大人爱吃不爱吃随意,杨大人若真觉得我们不能成事,又为何要不食周粟明志呢?可见心里也是认为这天地要换主了。”
    话音未落,杨峤便偏头咬住馒头,嚼了起来。
    那人气恼,手里拿起一个馒头就扔在他脸上,“不知所谓。”然后气冲冲的走了。
    等人走后,杨峤却又没了刚才说话的尽头,应该是恨极了他,随着送饭人的离开,牢房也恢复黑暗,他依旧相信禹王是不能成事的。
    但是他皇帝梦断的路上,死几个像他这样的炮灰却是轻而易举的事。
    杨峤挪动自己躺到门边上,这样每天送来的饭和水,还是能偏头就吃了喝了,他还不想死啊。一开始为了缓解身上的痛,就会想禹王现在是怎么安排,想着圣人怎么安排,到了后来,一天一天的就想着柳珣了。
    他知道自己的消息了吗?
    传出去是失踪了,还是死了?再怎么恨他,再怎么说不在意,也会为他伤心哭泣一会吧。


上一章
返回

青天记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