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谏议大夫又在闹

谏议大夫又在闹_11

    小时候,齐王曾经骗过皇上,说是亲了别人的话,就会怀上小宝宝。当时很傻很天真的皇上相信了,本来当时他就是满怀着忐忑跟楚王说了,结果楚王那个大嘴巴,直接就告诉了齐王。
    然后……正在举办娶嫁的皇上、蔡墨,被太傅抓着在夏日的大太阳底下跑了十圈。
    齐王一脸紧张的瞧着阿秀:“陛下,你要信臣弟呀。这么大的事情臣弟哪敢有半句假话?”
    那阿秀就低眉站在一侧,全然没在意发生了什么。皇上看了一下二人的互动,这才确认了齐王真的未骗自己。
    “五哥,时候不早了,命妇们合该请完了安,七哥也在里面的。”
    这宫中里面都知晓,太后最宠的就是楚王,原因有二:楚王是藩王,楚王只是个藩王。
    藩王,所以一年才入京个一两次,甚至在封地事物繁多的时候,两三年都不见得了入一次京;其二,楚王只是个藩王,这便导致了太后不用将他的事儿都往国是上面想。
    延福殿内,照旧是楚王一家在跟太后说笑。皇上与齐王夫妻二人走到殿内,向太后行礼。齐王舒了一口气,好歹这阿秀行礼道学的个七八。
    太后自然是瞧见了阿秀的,虽然猜到了她的身份,倒也带着几分惊喜:“哟,这是谁家的姑娘,长得这般水灵。”
    这世间就是这般的不公,饶是阿秀一字未发,却还是可以因为模样好而被太后第一眼瞧过去就称赞。阿秀有几分忸怩,生怕一言不合她就暴露本性。
    齐王上前拦了一步,不卑不亢:“母后,此女是齐地人,未见过大世面,这是被太后的气场所敬仰,莫敢仰视。”
    换做是平时,阿秀早就好好训一下这齐王了的,但她还是识大局的,找了个太后看不见的刁钻角度踹了齐王一脚。齐王忍痛,当着太后的面,却依旧是笑呵呵的。
    太后未瞧见,但是站在齐王以后的仆从呀,坐在旁边的楚王一家却是看的一清二楚。“这齐王妃是个人物,还是避着走为妙。”
    太后被齐王的奉承话却弄得不悦:“这齐王的意思莫不是再说哀家老眼昏花,连你的儿媳都会苛责以待?齐王倒是个好夫君,面对着我这个老婆子,还能维护你的红颜!”
    这话说的严重,只承认阿秀是个没名没分的“红颜知己”,而不是“齐王妃”,只怕已经惹得太后不满。转眼间殿里面除了皇上还有楚王一家都跪了下来,不对,还有阿秀,全然不知发生了何事,还楞在原地。
    阿秀有点尴尬,怎么这宫里面的人一言不合就下跪,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瞧见太后正在看她,阿秀抿着嘴一笑,有点尴尬……
    齐王生怕再得罪太后,瞧瞧得拉了拉阿秀的裙摆,她浑然未觉,依旧对着太后笑。齐王只能再继续拉,这幅度却越来越大,连太后都瞧见了……不是阿秀反应迟钝,连这个都发现不了,而是这样的场景之下,她全身心都在跟太后对视,分不了心去注意齐王的小动作。
    皇上心中默哀:“五哥,你这可不能怪你,你的齐王妃实乃个中翘楚,吾自然不及一二。”
    “阿秀,阿秀……”齐王无奈,只能发出低的声音。
    阿秀这脑袋中的琴弦彻底的断了:“陈晟你够了!大庭广众之下你什么意思,不是说好的要给太后一个好影响,你总是喜欢打岔!你是不是故意带我进京出丑的!”
    一句话说完,阿秀这才反应过来,看着鸦雀无声的大殿,愣了一下,脸颊通红,没脸见人了!然后飞快的跑了出去……没错,是真的很快,差不多眨眼人就不见了。
    齐王那是顾不了什么了,现在跑出去少的只是一个齐王妃,再过一会等阿秀真的羞恼变成生气,那他少的就是阿秀了!
    气氛有点尴尬……
    ……
    楚王干笑了一下,看着敞开的殿门:“这齐王妃真是个有个性的女子……”
    太后眯着眼,很不满:“没有家教,不成体统。这样的一个女匪,能当个庶妃已经是天大的恩赐,还齐王妃,你们这是要让我无颜面对先帝!”
    皇上坐在太后身边,一面惊讶于她一瞧就瞧出来了齐王妃是个女匪,另一方面只能继续好言相劝:“母后,齐地民风淳朴,王妃在此长大,个性自然与京城中人比起来差了几分……”
    “岂止是差几分!”
    太后倒也不是真的不喜这个阿秀,只是因为在大庭广众之下就跑出了延福殿,还是两个人。这一殿之主的太后,做起来那是相当没面子的。
    皇上呐呐:“当时那齐王对此女倒是真心一片……”
    帝皇有这种想法可不是好事,太后突然就一脸正经的瞧着皇上:“皇帝,那儿女之情,是私情。再大的真心在国是面前都是小事的,你可知道?”
    ……
    场面又陷入莫名的尴尬,楚王表示又到了需要本王出马的时候了。
    “母后,儿臣倒觉得这齐王妃与齐王倒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
    太后知道皇上有个心心念念的人,刚刚是提点帝皇,却不想说的太多,反而适得其反。她转而对楚王的话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何以见得?”
    楚王脸上带着不怀好意的笑容:“儿臣还记得年幼之时,父皇常夸张贤妃仪态大方得体,令人赏心悦目。母后,你说太妃她这么一个注重礼节仪态的人,如今有了这么一个儿媳……”
    太后抚掌:“说的好呀!”一下就回到了当年她与贤妃明争暗斗的时候,还是那时过得有滋味,现在事事没有人敢忤逆,到底差了几分……
    ……
    后来有传言,太后常召齐王妃入宫,表演胸口碎大石……齐王妃是个女匪,又不是个闯江湖的杂技,然后在她的请求下就开始耍大刀了……
    ☆、十七 原形毕露?!
    这日子过得也算快,在朝堂上下忙里忙外之中就到了万寿。
    早日,皇上与太后在明堂祭祖,后与文武百官皇亲国戚于朱雀门前于万民同乐。一个白日,就这样过去,到了晚上,才是宴饮群臣于福宁宫。
    晚间宴席,谏议大夫坐的不远不近,皇上左右两侧坐的是太后跟淑妃。而谏议大夫坐在大臣中第二排前列,不过是依靠着私下与皇上交好的原因。
    谏议大夫闲来无事,就来看这来参加宴席的大臣,都是重臣,举足轻重的那种。这正对面的楚王谏议大夫是瞧过的,长得一表人才,不过稍逊皇上几分;这斜左镇西将军谏议大夫是瞧过的,长得风流倜傥,不过稍逊皇上几分;这与镇西将军紧邻的振南将军……
    这些朝贺的,长得好的,比皇上都差几分,更别提那些长得贼眉鼠眼的使臣了。只是那个镇西将军身边的祭酒,端着酒杯,斯斯文文的喝酒,长得那是玉桂兰芝,如谪仙下凡一般……
    谏议大夫哀叹:“再怎么谪仙都是个斯文败类!”
    “跟阿珩比起来还是差几分的!”皇上瞥了一眼镇西将军夫夫默默在心中念叨,然后转盯着谏议大夫看,免得被那人带偏了。
    谏议大夫看见祭酒眼睛都突起来了,怎么这大庭广众之下,他跟镇西将军还在耳鬓厮磨!“独处之时不知慎独也就罢了,怎么大厅广众之下还这么不知体统!”
    祭酒瞧见了有人探究的目光,抬眉看了谏议大夫一眼,目光流转,含情脉脉。瞧见是祭酒,他扬起嘴角一笑,拿起自己的玉盏给镇西将军喂酒。
    镇西将军虽喝着祭酒献上的酒,却觉得奇怪,低声:“点点,方才你还在说这酒没有西漠的纯粹,怎么这会儿又让我喝了?”
    祭酒笑容未停,继续灌他:“三儿,我曾记你说当今圣上苦恋一人而不得?”
    不知祭酒为何说出此事,镇西将军也如实点了点头。祭酒的目光在谏议大夫与皇上之间流转,牵着镇西将军起来,调笑:“我听闻你与谏议大夫曾是年幼好友,你入京多事也不曾与他独处,不如趁了此机去敬酒?”
    谏议大夫被祭酒直勾勾的瞧得直吐血,大庭广众之下不得发作,只能低着头喝闷酒。好死不死的,那个镇西将军还搂着那祭酒过来了,两人亲昵上前朝谏议大夫敬酒,谏议大夫浑然未觉,盯着那祭酒瞧,好似要把他看穿。
    祭酒又伏在镇西将军耳边,低语了几声,笑的花枝招展,谏议大夫只觉得没眼看了!
    这边看的起劲的却是淑妃,这场上大多是外臣,她实在只能无聊的吃吃喝喝,但是作为后妃之首,哪能真的吃吃喝喝,失了体统,只能看天发呆。她好不容易发现了谏议大夫那边的异动,就开始写这新的话本儿。
    “看来,这谏议大夫现在心中所属还不是陛下,应该是他正直勾勾瞧着的镇西将军的夫人。应该是这般的,那祭酒与谏议大夫自幼相识,可后来遇见了镇西将军一见倾心,后两人在西漠生死与共,再难分别。此番回京,谏议大夫见他二人伉俪情深,这会儿正心如死灰,不敢置信。这往常与皇上的相处,只怕是将皇上当成了这祭酒的替身……”
    想到这里,淑妃十分同情的看了一眼皇上,想了几处皇上与祭酒相似之处,然后感慨:“陛下任重而道远,可还需努力一番。”
    太后瞧见淑妃深情款款的看着皇上,还想推一下帝妃二人的交流,总比那不知道还在何方的皇上真爱好。“皇儿,淑妃在朝你敬酒咧。可不要让佳人久等。”
    淑妃一个心惊,举起一杯酒,满满当当的一杯酒,这一抖回就少了一半。皇上一脸茫然的看了淑妃,淑妃自认女中豪杰,应该带头敬酒,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再将酒杯倒放,豪迈的很:“陛下请!”
    皇上被淑妃的豪情吓了一跳,连忙举起酒杯回敬她。身边的侍女再倒一杯,心中哀叹:“原形毕露了……”
    淑妃喝的兴起,又拿起酒杯一饮而尽,瞧见太后一脸震惊的看着她。淑妃这才反应过来,,憋红着脸,咳了起来,又变成了娇弱的宫妃。她扶着额,从指缝间瞧见太后已经脸色日常,这才放心下来,又看见皇上怅然若失的样子,淑妃还是忍不住往谏议大夫那里瞅。
    “这《君臣》马上就收尾,看来这次能再写一本《再遇》了。”
    那镇西将军二人早已经走远,谏议大夫一脸义愤填膺的喝着酒。


上一章
返回

谏议大夫又在闹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