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御香行

御香行_7

    “难道你从来没有被打过?”这下轮到叶佐兰吃惊了:“最细的那种呢?用来抽打掌心的?”
    “没有。”
    唐瑞郎还是摇头。又抹了几下膏油,突然笑出声来。
    “其实我还挺羡慕你的。我爹是个大忙人,镇日待在门下省里。即便是回府也是留在书房中。别说是打我了,就连问我功课的时间都不太有。”
    膏油的清凉开始发挥作用。炎热和疼痛正在减轻。与此同时,叶佐兰感觉到了唐瑞郎手掌的温度。温暖地、温柔地,覆盖着自己的伤处。
    有一点痒、一点舒服,一点安心……剩下的感觉,他还没有办法无法形容。
    无论如何,多亏了唐瑞郎的安抚,此时此刻叶佐兰的心绪已经平稳许多。
    回想起刚才与父亲的冲突,他主动朝着唐瑞郎这边靠了靠,小声问道:“我读完太学之后,是不是一定可以得到朝廷重用?”
    “怎么突然问这个?”
    唐瑞郎虽然好奇,但还是一本正经地回答道:“读完太学之后,还要参加殿试,录取者方能成为进士。而进士之中又分高下,或立时委任、或待诏三年……”
    “这些我都知道啊。”叶佐兰叹气:“我的意思是,一个人就算有真才实学、并且顺利获得了官职,是不是一样可能得不到朝廷重用,虚度光阴?”
    “我想,应该是有的。”
    唐瑞郎倒也坦率:“古人云:‘尽瘁以仕,宁莫我有。’京城官员大小数千人,未必都能各得其所,这也是没有办法回避的事实。”
    “原来如此。”
    叶佐兰努力压抑住嘴角边流泻而出的叹息,继续问道:“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我的身上……如果我没有办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应该怎么做?”
    这个问题显然不在唐瑞郎的思虑范围之内,他迟疑了一会儿,这才回答道:“不必担心,若是佐兰入仕,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叶佐兰没有回应。他只是静静地趴在床上,默默咀嚼着这句他最怕,却也最想听见的话。
    ————————————
    三十棍家法所造成的伤害,着实不容小觑。叶佐兰疼了七日,又熬了二十天才算是基本痊愈。
    二十七日之间的两个旬假,叶佐兰选择了留在国子监内。
    他并不是在赌气,而是想不清楚究竟应该如何面对父亲;不知道应该坚持己见,或是向父亲丰富的人生阅历低头。
    叶佐兰也曾经考虑去请唐瑞郎帮忙,让他邀请自己出席唐府的筵席。然而一想到反倒可能失去唐瑞郎的欣赏,他就匆忙地将念头抹煞了。
    筵席之日正在一天天地临近,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一场重大的变故打乱了所有的计划。
    这天清晨,唐瑞郎的二姐,年仅十八岁的端王妃在产下一子之后,香消玉殒了。
    由于端王府并不在京城,噩耗传来时已经是第二日。唐府上下大惊失色,唐瑞郎平日与二姐感情甚笃,顿时不顾劝阻,启程奔赴端王府。
    这一走,又是许多日。
    而更多的坊间蜚语,在唐瑞郎走后陆陆续续地传进了国子监。
    端王妃唐曼香是吏部尚书唐权的次女。据说容貌娇艳、性情活泼,深得父母亲疼宠。然而,或许是从小娇生惯养的缘故,性格却异常骄纵散漫。
    而她的夫婿端王赵晴,则是今上与贵妃沈氏所生。端王五岁时,沈氏病亡,他便认了萧后为母亲。传说这赵晴容貌艳丽更胜美女,可惜却也是一个性情乖戾、不好相与的主儿。
    更有曾经在端王府中当差的人透露,说赵晴打娘胎里出来的时候就带着疯病,时不时地发作一通,全都要靠药物才能抑制。
    如此一双“只可远观”的男女,针尖麦芒似的被凑在一起,自然没有什么好事发生。国子监内有学生的父亲见证过端王大婚的仪式,据说筵席上,夫妻二人之间就已经是暗流涌动了。
    弹指之间两年光阴匆匆流逝,端王妃突然身怀六甲。众人原本以为夫妻二人矛盾冰释——然而如今这一出噩耗,却又不得不让人脊背生寒。
    端王妃,说不定是被端王赵晴给害死的。
    虽然没有人敢于公开质疑,但是这样的观点却已经在国子监、乃至整座京城中悄悄蔓延。叶佐兰当然也有所耳闻,然而他更关心的,却是唐家的另外一个人。
    唐瑞郎此刻可好?
    如果王妃之死果真与端王脱不开干系,那么他此行,岂不就是飞蛾扑火?
    第10章 献媚
    唐瑞郎离开国子监之后的第七日,端王妃唐曼香在灵州城出殡。
    然而由于端王尚未建造陵寝,因此王妃的灵柩将在离开王府之后,厝于灵州城最大的寺庙中。
    出殡的这天,阴云密布、细雨霏霏。
    五更三点十分,空无一人的城中大道上传来悠扬乐声。一队歌舞伎乐,披挂着素白的纱绢,从远处走来。她们戴着王府私库中分发的首饰翩翩起舞,所过之处,尘土扫净,宝珠遍地。
    其后,两列手持纱幔灯笼的侍者贴着左右坊墙走来,中间是手持羽葆、幡幢的仪仗。仪仗过后,有铜铃作响,九驾马车载着堆积如山的陪葬品缓缓驶来。第十架上站着一位从京城请来的歌者,口唱《薤露》之歌。其声如泣如诉,闻者无不潸然泪下。
    马车之后便是抬着灵柩的手舆,金栏玉辂,银绡低垂;灵柩后又跟着女冠与比丘尼百人,诵经祈福而行。
    如此排场,不要说是在灵州城,就算是在京城恐怕都难得一见。
    就在人人津津乐道于那些藏匿于祭灰之中的珠宝的时候,有一些风向也在发生着改变——出殡这一路上的哀荣与奢华,唐家人的平静缄默,似乎都在说明王妃的死与端王赵晴并无干系。
    至于王妃真正的死因——有人说是产褥热,有人说是大出血。还有人说,端王府内良医所的大夫们这几日都被抓了起来,还有官差在灵州城里搜捕,或许是另有玄机。
    叶佐兰多多少少听说过这些消息,不过从未认真思索。因为除了学业和担心唐瑞郎之外,眼下的他,突然又多了一件需要分神的事。
    最近这几天,他的身边开始出现一个陌生的身影。
    说是完全陌生之人,倒也并不尽然——前阵子叶佐兰吃了父亲那三十棍家法,仅仅只靠膏油外敷,无法祛除内伤。因此,唐瑞郎陪他去过国子监的病坊,请那边的医正开过一些内服的汤药。
    病坊里有一个医工名叫张成,二十出头年岁,那时与叶佐兰有过一面之缘。谁曾料到,多日之后,这个人又主动找上门来。开始只是简单打个招呼,进而主动关心起叶佐兰的伤势和身体健康,再过两天居然送来了补药……
    正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叶佐兰也旁敲侧击着想要知道对方的意图。然而这个张成始终三缄其口,反倒让叶佐兰的心里连打了好几个疙瘩。
    所幸,这一切都随着唐瑞郎的归来,寻找到了答案。
    王妃出殡之后的第三天,唐瑞郎回到了国子监。他看起来憔悴异常,眼下还残留着浓浓的青痕,显然还未完全走出悲恸。
    叶佐兰当然很想安慰自己的好友,然而他思前想后,翻遍了满脑子的经文却找不到一句合适的话,唯有安静地陪在唐瑞郎的身边。
    用完午膳之后,天上下起了太阳雨。为了躲避其他人的谄媚,唐瑞郎领着叶佐兰躲进了敬一亭里。
    “怎么没见你的护卫?”。叶佐兰问。
    “他们现在在灵州城。”唐瑞郎回答:“我让他们留在端王府,调查一些事。”
    “那可是你的贴身侍卫啊。要查案的话,偌大的亲王府,难道还差那两个人?”
    “那不一样。”唐瑞郎的声音低沉下来:“唯有他们是我的人,只听命于我。”
    叶佐兰扬了扬眉毛,似有所悟。而就在这时,古老幽静的槐树林间,忽然钻出了一个浑身淋得湿透的男人。
    “……”在看清楚来者之后,叶佐兰的身体顿时一僵。
    “谁?”
    唐瑞郎则上前一步将叶佐兰护在身后,同时低声问道。
    那个人弓着身子,毕恭毕敬地说道:“小、小的叫张成。是、是叶公子的朋友。”
    这家伙什么时候成了我的朋友的?叶佐兰不禁瞪大双眼,过了好一会儿才勉强解释道:“他是病坊的医工。”
    “我记得你。”唐瑞郎冲着张成点了点头:“你有什么事?”
    张成又向前走了两步,忽然“扑通”一声跪倒在了唐瑞郎面前。
    “唐公子,小人是端王府良医所医正张全的胞弟。我兄长与王妃的事没有任何的干系,小人斗胆,请唐公子明察呐!”
    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跪倒在年方十二岁的少年面前——这样的场面,叶佐兰光是看着就觉得尴尬,然而唐瑞郎却镇定自若,居高临下地俯视着有求于他的男人。
    “我记得张全这个人,他既然自认无罪,那又为何要逃离端王府?”
    “他害怕成为别人的替罪羊!”
    张成大声辩解道:“小的斗胆,听见了一些您刚才与叶公子的对话,您不是也在怀疑端王吗?就是他……是端王杀死了王妃,还想要栽赃嫁祸给良医馆的人!唐公子,如果让王府的人抓住我的兄长,屈打成招……这样一来,我们全家遭殃是小,而王妃之冤仇无法得报,这才是大啊!”
    他的言辞恳切,听得叶佐兰几乎就要心软,只有唐瑞郎反而面无表情地坐了下来。
    “你想要我相信你,想要我帮忙洗脱你兄长的罪名?”
    “正是如此!”张成连连点头。
    唐瑞郎又问:“你难道就没想过,贸然指控一位宗室中人的后果,比连坐更为严重?”
    张成明显一愣,却又立刻连连点头。
    “小的只知道‘王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小的相信唐公子一定能替小的全家做主!”
    他这话说得谄媚太过,反倒让人浑身绽起寒栗。
    唐瑞郎冷笑道:“那你就必须明确地告诉我,你和你的兄长,究竟与我二姐的死有没有任何的干系?!”
    “小的可以对天赌咒发誓,真的没——”
    张成正想赌咒,却见唐瑞郎抬手打断了他的话。
    “你我都明白,赌咒发誓这种事根本一文不值。你也别欺我年少无知。从此刻开始,小心你所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因为,只要你所说的与我所掌握的存在一丝一毫的差池,等着你的……就一定会是比死更可怕的酷刑。”
    说出这番话的唐瑞郎,完全抛弃了少年的稚气与天真。眸光中只剩下尖锐的寒光。
    叶佐兰忽然觉得不认识这样的唐瑞郎,却见过这样的目光。
    高高在上的,不怒而自威的目光。
    张成的脸色变得煞白,他吞吞吐吐地说道:“王、王妃出事那天,张全并未在王府当差。因此……也与此事毫、毫无关系。”
    “毫无干系?”
    唐瑞郎反问他:“你好歹也是个医工,应该听说过催生丹这种东西吧?王妃怀胎期间所服之药,包括催生丹在内,全由良医所配制,不仅找人试过,还打上了医正的戳印。不如你去问问你那兄长,当初他找的什么人、试得什么毒,竟连乌头都试不出来!”
    乌头?
    叶佐兰倒吸一口凉气。就连他也知道乌头是穿肠的毒药。若是真有人试过药,绝对不可能尝不出来。
    刚才还振振有词的张成猛然安静了,虽然他的嘴依旧大大地张开着,却一个字都吐不出来。
    仿佛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唐瑞郎突然俯身靠近张成。
    “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你要替你那混账兄长求情,却不知道他将你蒙在鼓里。若是让他知道,你冒冒失失地跑过来讨死,恐怕早就收拾细软逃跑了罢!”
    “不,不,不是这样的……”张成已经瘫坐在了地上,反反复复地摇着头。
    可是他却没有办法逃脱唐瑞郎的追问。
    “张全现在藏在什么地方!告诉我,我也许还能让人对你从轻发落!”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上一章
返回

御香行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