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夫人,我劝你认命

第九章

    秋高气爽,微风和煦,阳光洒进楹窗,透过随风轻晃的帷帐留下一地浅影。
    楹窗下的檀木榻上趴着个绝色美人儿,她双脚高高抬起有节奏的晃动着,不一会儿,又伸出手去够旁边盘子里的瓜果,露出一截纤长白皙的手腕。
    顾时欢正在津津有味的看话本子。
    这是顾嬷嬷今儿一早给她收拾出来的,见天气好,准备拿出晒晒。她起床时见院子里摆满了书,心中敬佩自己这些年竟如此勤奋好学,藏了这么多书,满满几大箱呢。
    顾嬷嬷淡淡的抽出一本递给她,“小姐您看看吧。”
    ……原来都是话本子呢。
    这一看,倒把顾时欢看入迷了,一整个上午都趴在榻上没挪过身。
    外头传来婢女们请安的声音,不一会儿那人就到了门口,先探头进来瞧了瞧,随后才小声的喊:“嫂嫂?”
    这声音轻柔好听,顾时欢转头看去,见门口站着个俏生生的姑娘,约莫十六七岁。
    她疑惑,这是?
    顾嬷嬷赶紧进来暗示,“长缨小姐来了,快进来坐。”
    顾时欢这才明白,原来是祝长君的妹妹,祝长缨。她之前倒是听凝翠提起过府里头还有这么个待嫁的小姑。
    祝长缨有些婴儿肥,脸圆圆的,又爱笑,顾时欢一见就很喜欢,赶紧起身请她入座,“长缨找我有事?”
    她态度和善,倒让祝长缨受宠若惊,往常她鲜少来正院,因为顾时欢不大爱与她玩儿。不过祝长缨倒是很喜欢她这个嫂嫂,说话做事极其豪爽大方又光明磊落。
    祝长缨笑得腼腆,从身后拿出一个匣子,给她递过去,有些不好意思道:“嫂嫂上次夸我绣的巾帕好看,我答应也给你绣一张,这会儿绣好了,你看看,喜不喜欢?”
    原来是这事啊,顾时欢接过来,打开匣子,里头是叠得整整齐齐的一方绣帕,雪白缎面,绣了一株......狗尾巴草?
    “这是?”
    祝长缨赶紧接话道:“嫂嫂,我上次问你喜欢什么花,回头给绣上去,但你指着路边的一株草说,很喜欢,于是,我就给你绣了。别说,我觉得还挺别致的呢。”
    顾时欢不通女红,也不懂欣赏什么花花草草,反正见她绣得好看,也点点头,“是挺别致的,我很喜欢呐。”
    听她说喜欢,祝长缨很高兴,接过顾嬷嬷递过来的瓜果也吃了起来,问她,“嫂嫂在看什么?”
    “呃......一些寻常的话本子,看着玩儿的。”看话本这种事因为被看做是不务正业虚度光阴,大家基本都是私下偷偷的看,没想到今儿被小姑发现了,顾时欢有些尴尬。
    不过祝长缨倒是笑了,“嫂嫂也喜欢看话本么?我也是呢,适才我进来,外头有许多书,也是话本么?”
    原来是同道中人,那就不在乎脸面不脸面的了,顾时欢很快就接受了这个平易近人的小姑子,两人欢欢喜喜的讨论起现下临安城最新的话本来,最后听得顾时欢心痒痒,“这笑笑书生写的话本真这么抢手?”
    “嗯呐,我每次去都抢不到呢,听说近日他又出新话本了,也不知这会儿书肆还有没有呢。”
    那还等什么?这么厉害的大神写的话本,不去膜拜一番,顾时欢都觉得此生遗憾啊。
    于是,俩人你怂恿我,我鼓励你,壮着胆子兴致高昂的手挽手出门了。
    ......
    大越国这几十年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除了闹点小灾小患,基本上百姓们生活富足,尤其是临安城,商贸极其繁荣,发展迅速。
    顾时欢这甫一出门,差点都以为自己走错了道,她记忆里的临安大街,并没有这般繁华,没想到才几年的时间,变化这样大。街边邸店林立,各色酒楼、酒肆、茶楼、作坊应有尽有,街上挑担的、骑马的、坐车的,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顾时欢看得目不暇接,她是个好玩儿的性子,但凡看到什么新鲜的事物都兴致勃勃的要去瞧一番,同时也毫不手软的乱买一通,后头跟着的马车都塞满了杂七杂八的物品,于是,顾时欢与祝长缨两人不得不下车徒步而行。
    逛得累了,两人就近找了家酒楼吃午饭。
    祝长缨是许久没有这么痛快的逛街了,果然跟着她嫂嫂玩,就是乐趣十足。顾时欢则是兴奋得两眼发光,没想到这些年,临安城多了这么多好玩的地方。
    她吩咐凝翠先回府,把马车里的东西卸下,随后再回来接她们。
    两人点了满满一桌子菜。
    祝长缨道:“嫂嫂,你点了这么多,我们吃不完呐。”
    “可有好些菜都是我没吃过的呢,我都想尝尝。”见祝长缨一脸不赞同,又道:“你也别觉得浪费了,适才我在街上看见巷子口有好些小乞儿呢,回头把这些剩菜打包给他们就是。”
    祝长缨笑了,“还是嫂嫂想得周到,这样即尝了好吃的,又做了好事。”
    两人吃着吃着,对面的祝长缨突然愣住了,随后又赶紧背过身子。顾时欢狐疑的回头看过去,是一群年轻俊朗的公子们上楼来,想必是结伴来吃饭的,小二小跑着跟上来招呼,“几位客官,实在不好意思,外面都坐满了,三楼有雅间,要不要去?”
    那几位公子欣然赞同,随后又往三楼去了,直到他们消失,祝长缨才转过身来,脸红红的。
    顾时欢好奇,“你适才看见谁了?”
    祝长缨道:“是威远候府的世子。”
    “威远候府世子?”谁啊?顾时欢不认识!
    她问:“他是谁啊?”
    “嫂嫂不知道么?那是......我的未婚夫君,年前才与他定了亲呢。”
    祝长缨甜蜜又羞涩,威远候府的世子刘峥,她曾与母亲去上香时见过一次,其实也是打着上香的幌子两家人相看,结果两人一见面就互相看对眼了,回去就各自跟长辈们点头同意这门亲事。
    刘峥一表人才,善作诗,据说九岁就写了一本诗集,才名远播。他斯文儒雅,翩翩公子温润如玉,祝长缨对他印象及好,哪怕时隔一年,在这样的地方遇见,也能一眼就从人群中认出他来。
    顾时欢了然,原来还有这么回事,她倒是全都记不得了,“看来,你很满意这个未来的夫君呐。”
    祝长缨羞涩的点头,“听说他人很好。”
    顾时欢笑了,“听别人说的怎么能算数?照我说,趁此机会,你去瞧瞧他私底下的为人到底好不好。”
    “怎么瞧?”祝长缨意动。
    顾时欢朝三楼看了两眼,想到个主意,“跟我来。”
    她们来到三楼的一间厢房,这间屋子设计巧妙,与隔壁屋子中间只隔了一排山水屏风,屏风是可拆卸的,若是人多,把屏风移除,两间便可相通。因此,顾时欢临时要了这间厢房,便可清晰的听见隔间的人说话。
    有一人说:“刘世兄,现下,人人羡慕你有个位高权重的舅兄,想必明年的春闱拿三甲应该不在话下。”
    “程兄此言差矣,岂止是三甲,往后入仕,也是我们几人当中最有前途的。”另外一人如此说道。
    “两位兄台此话可莫要再说了,我们皆是一同读圣贤书长大,应知大丈夫立世需靠自己,我刘峥只想凭自身的本事入仕,从未想过要靠未来舅兄的权势,若是有幸得天子选中,我倒挺想外放做官,为百姓做些实事。”这便是刘世子的声音。
    其他人听了,纷纷赞同道:“我等狭隘,不及世兄万分之一,惭愧、惭愧。来,这杯酒权当赔罪!”
    几人随后又转移话题,聊起了明年春闱之事。
    这边隔间的顾时欢看了看祝长缨,只见她低头含笑,眼中满意之色尽显。
    “这下,你放心了?”
    祝长缨点点头“嗯”,她就知道,刘峥是个好的,也是真心喜欢她,而不是看中哥哥的权势。这般一想,心里又甜蜜了几分。
    两人出门后,恰巧听见旁边开门的声音,她们转头看去,正是刘峥从里头出来,他看见她们也愣了一瞬。
    祝长缨和他对视了两息,各自皆不说话,一个脸红得滴血,一个愣愣的看直了眼。
    后知后觉发现心爱的姑娘旁边还有他人,刘峥赶紧低下头从她们身边经过,下楼去了。
    时下未婚男女是不允许见面的,两人能在这样的地方再见,各自已经很满足。小儿女们那种甜蜜的气氛感染了顾时欢,按情况来说,她也正是年少慕艾阶段,很是神往话本子里头才子佳人桥段呢,因此,对祝长缨十分羡慕。
    唉,只可惜,她都不能体会这种情爱青涩的甜蜜,某一天稀里糊涂醒来就发现自己已经嫁人了,还是嫁了个严肃的“夫子”。
    ......
    严肃的“夫子”在中堂打了个喷嚏,官员们纷纷上前关心,“丞相大人日夜操劳,还望多多保重身子啊。”
    有人殷勤的给他换了盏热茶,问道:“大人,您看,这下江南查案之事,派谁去比较好?”
    这桩贪污案说大不大,其实比起其他贪污案来还算小的,可架不住是在这个节骨眼贪污,朝中全部人的眼睛都盯着江南水患呢,也不知是谁这般大胆,竟然还敢染指赈灾银两。丞相大人为此都发了好几通脾气,一连革职了好几人,弄得大家人心惶惶。
    现下去查案的差事不是什么好差,这事用脚指头想想都知道,能在这么多眼皮底下神不知鬼不觉的抽走银两,想必牵扯的背后之人众多。查不出来皇上这边不好交代,查出来了,日后仕途定会埋下许多仇家。因此,众人都在猜测,谁会是接手这烫手山芋的倒霉蛋。
    祝长君不紧不慢的喝了盏茶,抬眼看向中堂另一边正在埋头苦干的“倒霉蛋”,下笔写了个名字,“就他吧,此人聪明机灵会办事,相信定不会辜负众望。”
    众人伸长脖子看过去,只见那宣纸上龙飞凤舞写着三个字:沈慕言。
    ※※※※※※※※※※※※※※※※※※※※
    祝长君:老子上班唯一的乐趣就是整死情敌!


上一章
返回

夫人,我劝你认命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