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这个袖断得隐秘

上巳

    在谢琻还未彻底与沈梒捅破那层窗户纸之前,洪武二十五年的春天先到来了。
    暮冬的凉意一直蹉跎到了二月末,京城才迟迟褪去了那股刺人的寒意。御河两岸的垂柳抖去了冻在枝条上的霜雪,在某个春意浮动的夜晚里,悄悄抽出了嫩绿的柳芽儿。至此,真正意义上的初春便真正降临了京城。
    入春后的头等大事,无疑便是三月初三的上巳节了。自古以来,人们便习惯于春和景明之日走出家门,聚于水岸之边举行祓禊仪式,正所谓“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 (《后汉书》)。
    而在本朝,祓禊的意义已然削弱,人们更喜欢借此初春之时纵情山水,游湖玩乐。而此等佳日,脱下厚重笨拙的冬装,“男则朱服耀路,女则锦绮粲烂” (《夏仲御别传》),才子佳人于柳荫桥头相遇,惊鸿一瞥,频频传出佳话。由此,上巳也逐渐蜕变为了未婚男女寄情相看的节日。
    而洪武二十五年的这个上巳据说会格外热闹。自东华桥至东墙根的御河自去年春日大雨倒灌过一次后,好好修整了一番,栽了很多新柳,又修建了三座御河桥。已有不少官家贵女和才子王公们已经相约,要在三月初三好好去御河桥下游玩一番了。
    ————
    在满园的春景怡人之中,数谢琻的脸色最臭了。
    他忍无可忍地转向跟在他旁边的谢华,低声怒道:“二哥我求你了,别在这丢人现眼了行吗?你一个有妻室的人,来什么上巳节游春会啊?”
    谢华终于脱掉了官府,身着一石绿窄袖对襟衫,头戴素白方巾,摇一折扇,也是十分的风流倜傥。听自家弟弟如此懊恼,他笑道:“为兄来这也是为你啊。你看你前些日子闹那么大阵仗在京城里寻女人,也没找到一个和心仪的。爹和我便想着趁此机会,来此帮你相看相看,有何时的适龄女子也说不定呢?”
    谢琻心中叫苦不迭。他惊动了半个京城才从淮华夫人那讨回来的秘籍还根本没用上,却先把自己赔了进去,真是得不偿失。而且如此良辰美景,他本想约沈梒出来的,却怎么就浪费在自家大哥身上了呢?
    他越想越是郁结,一甩袖愤然转身道:“我走了。”
    “且慢且慢。”谢华一把拉住了他,伸头眯眼往远处看着,“等一下,你看——那个是不是沈良青?还有他身边的人是不是——”
    谢琻在听到“沈良青”三个字的时候已经“噌”地回过了头。果然,在堤岸之旁的垂柳之下,那秀颐修长的背影不是沈梒又是谁?
    此时他正一手拂开吹面的柳梢,一边微微低头与身畔之人低声谈笑。在这满城锦绣的春日里,他却似只需青衣广袖地站在上风处的柳荫中,便已成为一道最出众的风景。
    心头的喜悦近乎瞬间迸发而出,谢琻几乎是下意识地提足奔出几步,扬声高喊了声:“良青!”
    堤岸上的沈梒愕然回头,恰与谢琻目光相触。他微微一愣,下意识地浮起了个笑容,但紧接着却又有些尴尬地低下头去,侧身往旁边让了一步,露出了他身旁的另一道身影。
    那是个中年男子,身穿寻常团花锦绣宽袍,头戴方巾,此时正从沈梒之旁意味深长地望向谢琻。
    谢琻瞳孔骤然一缩,急奔的脚步一个猛刹没站稳,差点儿啃了个狗吃屎。他一曲膝,就着绊倒的姿势想跪又有点儿犹豫,狼狈到了极点。
    洪武帝怎么会在这里?!
    他和沈梒一起来上巳节做什么?
    在这档口,堤岸上的沈梒和洪武帝已经走了下来。而谢华也跟着匆匆赶了过来,一边在心中大骂自家幺弟,一边躬身便要拜倒:“臣参见——”
    “好了免礼。”洪武帝一抬手止住了他的跪礼,“朕是微服出来的,不讲究这些虚礼。”
    谢华连连称是,目光偷偷扫了一下沈梒,又回到洪武帝身上,犹豫了半晌还是忍不住试探问道:“皇——您怎么会在——?”
    洪武帝哈哈一笑没有回答,沈梒在旁含笑道:“皇上听闻民间有在上巳节时来御河附近游春的习俗,便想出宫亲眼一见。”他见谢华还是面色犹疑,又道,“大人放心,禁军与御前侍卫都已知晓,左右亦有侍卫相随。”
    谢华这才微微松了口气,点点头。偶遇皇上微服私访出宫并非小事,他作为臣子此时理应劝诫皇上保重龙体、早日回宫才是,但如今看洪武帝正在兴头上他哪敢开这个口?但若是不说,日后被御史台知道了,一人一本奏疏弹劾他“奸媚谗上”又该怎么办?
    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紧紧跟在了洪武帝身旁,一步都不敢落后。
    洪武帝依旧兴致勃勃,一边眺望着御河两岸戏水野游的男女老少,一边与谢华随口唠着家常,信步往前走去。谢琻和沈梒跟在后面,谢琻故意落后了两步,一扯沈梒衣角又低又急地问道:“怎么回事儿?是你拉皇上出来的?”
    沈梒微微一笑,低声纠正道:“是皇上 ‘自己’想出来的。”
    “你——”谢琻没心思和他玩文字游戏,急道,“你胆子也太大了!事后不怕御史台喷死你?”
    沈梒摇了摇头,平静道:“无妨,我自有计较。”
    看沈梒模样就知道已有安排,但谢琻还是忍不住替他焦急。但是他转念又一想,督查院左御史不正好是杨镰吗?要是督查院弹劾沈梒,那是不是就可以顺水推舟地让杨镰看清楚沈梒根本不是什么“青年才俊”,顺便让他打消把自己女儿嫁给沈梒的注意?不对,虽说这是个妙计,但要以沈梒的仕途作为赌注,他却又心有不忍……
    谢琻脸上忽阴忽晴,满腹心事,短短几步路差点愁出了两根白发。
    另外一行三人根本不知他的千愁万绪。届时惠风和畅,盛景颐和,他们便走便聊君臣气氛亦是十分和睦。未几,他们路过几个在路边叫卖的小贩时,沈梒适时停下了脚步向洪武帝笑道:“上巳素有兰汤沐浴、河畔祓禊的习惯,故而男女老幼皆喜佩戴兰草。贵人可愿入乡随俗?”
    洪武帝见那路边小贩几只箩筐中果然盛满了刚打下的兰草,用红绳绑成了小束,修长灵秀的草叶上还沾了晶润的露水,显得神韵端秀,草木芳香闻在鼻中更是馥郁沁人。不由得心中喜欢,点了点头。
    沈梒来到小贩跟前,给大家一人买了一束兰草挂在腰间。另几个小贩见他们衣着华丽,仪态倜傥,便知是几位贵人,便适时凑趣儿叫卖道:“几位可要尝尝咱家的米酒糯饭?也是香甜的!”
    洪武帝走了一晌,此时的确有些肚饿口干了,于是便点头道:“也好。”
    谢华怎敢让洪武帝随意吃外食?若是吃出来了个好歹,他一颗脑袋都不够赔的。谢华正想左右看看有没有正经些的茶庄饭肆,那边儿的沈梒却已伸手入怀掏钱了。谢华顿时一急心中暗奇:都说这沈梒性子稳健,怎么此时做事却如此不知轻重?
    “多少钱?”沈梒问道。
    那小贩讨好一笑,伸手比了个五:“五、五十个铜板。”
    对于谢华谢琻两兄弟来说,五十个铜板就跟牛身上的一根毛似的,根本不值一提;而洪武帝则更不用提,他这辈子都没用钱买过东西。几人都不知四碗米酒、四块糯糕的真正价格价值应是多少,但见沈梒掏钱的手一顿,皱起了眉头:“怎么这么贵?”
    谢华一顿,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飞快看了一眼洪武帝。洪武帝面色如常,背着手,一双眼睛专注地看着那小贩,并没有出言阻止的意思。
    小贩一个激灵,没想到这位相貌俊秀、姿容出尘跟谪仙似的青年怎么连五十个铜板都嫌贵。但他的确是敲竹杠了,只好认栽,哭丧着脸道:“三、三十。”
    然而沈梒并没有见好就收。他反而沉下了脸,冷冷地瞪着小贩,寒声道:“兀那汉子,莫非是欺我们几人不知柴米价格?一袋米不过才百文,你已几块米糕就敢卖三十?天子脚下也敢这么放肆?”
    小贩本来理亏,不愿与这几位贵人争辩。但一听沈梒提起米价,顿时勾起了心头闷火儿,一个没忍住失声叫道:“哎哟喂这位小爷啊,那您是真不知道。一百文的米价是几年前,现在的价格涨得哟,我们这群小平头百姓根本没活路,不然怎敢连几块米糕的价钱也要涨呢?”
    谢华的神色愈发忐忑,谢琻也已经明白了沈梒的计划,他心中亦有些担忧,皱着眉没说话。这群人中唯有洪武帝的神色最为平静,却见他掏出了一枚金叶子放在了小贩的箩筐上,拿起了米酒和糯糕。
    那小贩估计这辈子都没见过真金,吓得兢兢战战不敢去拿,叫道:“贵、贵人,这实在太多了,小的——”
    然而洪武帝已然转身走了。
    几人跟着洪武帝的身后,气氛再不复方才谈笑风生的平和,反而充满了一触即发的僵硬和紧张。谢华尴尬地抿着嘴,飞速盘算着这件事要如何收场;谢琻则紧皱着眉偷看这沈梒;而沈梒却似已料到了所有的事态发展,平静地跟着,淡淡地垂着眼睫。
    诡异的寂静维持了小半盏茶时候。洪武帝脚步突然一顿,蓦地低声冷喝道:“沈梒,你好大的胆子!”
    谢华心中大震,下意识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谢琻也缓缓撩衣,跟着兄长俯身跪地。
    而沈梒面对洪武帝的雷霆震怒,却一如既往地镇定,却见他从容地跪倒,直起身子静静问道:“臣不明白皇上的意思。”
    “你不明白?我看你是太过明白了!”洪武帝气得脸涨红,原地走了两圈,指着沈梒的脑门怒道,“你今天安排这一出是什么意思?嗯?不过就是仗着朕爱惜你便敢如此蝇营狗苟,朕本疼惜你的清高,没想到你和那些小人有何区别?嗯?”
    沈梒半分不惧,垂眸道:“今日的一切,没有一件是臣安排的。臣唯一多做的事情,便是刚才皇上停下买米糕的时候多问了一句米价。而就连这一句,臣也不是替自己而问,而是替皇上而问,替天下苍生而问!”
    洪武帝勃然大怒,额头青筋暴起,愤声道:“好!好!你要替朕问,要替天下问……你这么知道朕和天下需要知道什么,不如这个天下你来做主罢了!”
    这句话,是要活活诛人的!
    谢琻猛地磕了个响头,膝行两步急声道:“求皇上息怒!求皇上看在良青一心为君为民的份上,饶他一命。”
    洪武帝方才那句乃是气话,脱口而出时便已后悔了。他本不是大喜大怒的性子,此时稍稍冷静了下,便想借着谢琻这句话的台阶下了。谁知此时转眼再一看沈梒,竟见他还是那副清清冷冷的表情,顿时又是一股气涌上来,竟然怒极反笑,指着沈梒转头问谢华道:“你看看他这样子,倒像是朕委屈他了似得。有这么当臣子的吗?”
    谢华听他这么说,立刻知道洪武帝本心是不愿与沈梒计较的,立刻也跟着磕了个头陪笑道:“良青年少,为人率直,本性却不坏……皇上明鉴,若他真是那蝇营狗苟之人,今日也不会这么不识趣儿地在这等良辰佳日败皇上的兴致了。”
    洪武帝心中其实也明白,但依旧还在气头上,侧眼等着沈梒冷笑了一声:“这兄弟二人都为你求情,你怎么说?”
    沈梒恭敬地俯下身去道:“臣今日所禀之时,无半分虚言说笑。”
    此时他竟还敢顶撞洪武帝?谢华倒抽了口凉气,简直不敢相信;然而谢琻却比其兄更能揣摩到些洪武帝的想法——既然已经做了诤臣,不如便做个彻底。若是稍稍吓一下便又将浑身的刺都缩了回去,反倒看着假了。
    果然洪武帝并未继续动怒,反而冷笑了声,背手道:“罢了,起来吧。沈良青,这个账朕早晚要与你算干净。”
    几人都不敢再说,刚应了声“是”要起身站起,却忽听身后传来一声娇唤:“——二表哥?三表哥?”
    谢琻谢华同时一回头,却见几步外快步走来一二八少女,手举一柄湘妃文竹扇轻快地向他们挥了挥。只见她内穿一件鹅黄小团花十幅罗裙,外套桃红比甲,脖颈处一圈雪白的兔毛趁得一张丰韵的团脸十分喜庆。
    此时她蹦跳而来,轻快跃起的脚步件裙摆摇曳若迎春之花,仿佛三月芬芳清新的气息已然扑面而来。
    “憨儿?”
    谢华有些意外地唤了声——这位是他们远方的表妹谢娇憨,与他们兄弟从小一同在京城长大,关系十分不错。这位憨儿小姐的性子如她的名字一样,率真憨直,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谢华几乎是下意识地往边一侧步,挡住了洪武帝,唯恐这位心直口快的丫头冲撞了圣上。
    然而洪武帝似对这位小姑娘很感兴趣,笑问道:“是内家妹妹?”
    “是……”谢华有些尴尬,低声道,“从小娇惯大了,没有礼数,贵人莫要见怪。”说罢,又转头对谢娇憨斥道,“还不向先生见礼?这位可是谢府上的贵客。”
    谢娇憨笑眯眯地做了个蹲安,神色间半分没有未出阁女孩见外男的羞色,反而大大方方道:“先生万安。原来是贵客呀,我说你们刚才怎么都在跪他呢?”
    单反有点常识的人,见到谢华这个三品京官和谢琻这个七品编修同时跪一位华服中年男性,便都该知道这人身份颇不寻常。偏偏谢娇憨纯然得很,直接便信了谢华的话。
    索性她的注意力也并没在洪武帝身上停留太久,那双圆圆的杏眼提溜一转,便挪到了沈梒身上。
    “哎呀。”谢娇憨的湘妃文竹扇一掩嘴,惊讶地叫了声,“这位公子长得真好看,比三表哥都出众呢。”
    沈梒含笑向她见礼。
    谢琻见自家表妹那双好奇的目光在沈梒身上转个不停,心中涌起些不悦,凉凉地出声道:“憨儿,你的礼数呢?这位可是前年的状元郎,你眼中图有外表,实在是唐突了人家。”
    谢娇憨一惊,忽地用湘妃文竹扇一敲手心,喜道:“我说呢,原来你是沈郎君呀!”
    谢琻忽然有种作茧自缚的感觉。
    果然,他眼睁睁地看着这蠢笨憨傻的臭丫头一回头,举着她那柄小破扇子冲不远处又挥又叫道:“杨姐姐!快来啊!沈郎君在这里呢!”
    谢琻眼前顿时一黑,恨不得一脚将这聒噪丫头踹入御河。
    ※※※※※※※※※※※※※※※※※※※※
    下、下章表白


上一章
返回

这个袖断得隐秘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