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这个袖断得隐秘

桃竹

    天色渐晚,在外走亲访友的人们陆续回到了家中。一户户的窗口亮起了灯光,炊烟升起,欢声笑语传来。在这辞岁迎新之际,人们终于能短暂地放下平素的苦闷和不虞,尽情享受这一晚的幸福和团聚。
    沈梒回到家时,却见小书童正跑前跑后在院子里泼水,又扛了个跟他人差不多高的扫帚在扫地,大脑门挂的满头虚汗。
    “过来。”沈梒招手叫他。
    小书童一见他回来,立刻笑嘻嘻地跑上来鞠了个躬,大声道了“新年好”。沈梒抬袖拭了拭他脑门的汗,有些无奈地道:“前几日不是刚刚大扫除了一遍?你又在这里忙什么?”
    新岁的前几日沈梒就给家里的短工长工们放了假,让他们回去和自己的亲人们团聚。临走前,那些仆从专门将大小屋子都收拾得窗明几净,院子里的地也扫过、草木也修剪过,今日实在是不用重新打扫了。
    然而小书童笑道:“爷爷说,前几日扫的是前几日的,今日又与之前不同。今日是今年的最后一天,一定得把晦气扫出门,才好迎新呢。”
    沈梒无奈笑了笑,拉了他的小手往厨房走,最后果见老仆一人在灶台前忙碌着,阵阵令人垂涎欲滴的饭香味正滚滚飘来。
    “大人回来了?”老仆一见他,立刻也笑着抹了抹汗,“大人前屋坐着吧,咱们马上就能开饭了。”
    “不必忙了。”沈梒伸头看了一眼厨房里,“左右就咱们三个吃,三菜一汤就足够了。”
    如今沈宅只剩下了他们三人。老仆是个孤家寡人,小书童则是被沈梒买来的孤儿,他二人无家可归便都留在了沈宅过年。
    “那怎么行。”老仆不同意,“过年呢,怎么也得八荤八素才有过头。您放心吧,厨子走之前把该腌、该炸的都准备好了,我这边就回一下锅,一会儿就能上桌了。”
    沈梒见他不愿,便将官府脱下、帽子摘了放在一边,卷起袖子道:“那我也干点什么吧,咱们几个好早些吃饭。”
    “哎哟,别……别!”老仆惊道,赶紧过来拦他,“君子远厨疱!何况是您这样的身份!您可别折煞我了,您出去——快点儿出去!”
    别看他年纪大了,力气却不小,一使劲儿直接把沈梒推了出去。沈梒万般无奈,却也不好勉强这位固执的老人家,只好拉着小书童回到了前堂,准备自己写几副对联。
    前堂桌上早已摆好了写春联用的正丹纸,一看便是老仆一早买回来裁好的。沈梒蘸墨持笔,小书童在旁边一边给他磨墨,一边歪着头若有所思,半晌忽然问道:“大人,为什么男人不能进厨房啊?”
    沈梒正运笔而书,听他这么问,不禁一笑道:“ ‘君子远厨疱’出自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齐宣王因为看到有人牵了一头牛要杀了祭钟,于心不忍,所以让人换成一头羊,却被国人说他小气,他就问孟子应该怎么看待这件事。孟子道,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故君子远庖俎’。意思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对于动物,看到它或者就不忍心看它死去,听到它临死的惨叫,对着肉都下不去筷子,所以君子要离厨房屠宰场这种地方远一点。”
    小书童听得怔怔出神,奇道:“所以,这句话并不是告诫男人不能进厨房的意思?”
    沈梒颔首道:“当然不是。这句话的本意,是孟子在劝告齐宣王要实施仁政。《礼记》中亦有类似语句, ‘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这都是在告诫君子们,切忌杀生,更是在告诫君王们不要实行□□,要体恤爱民。”
    “原来如此啊……”小书童恍然大悟,“可是刚才爷爷为什么引用这句话,让你不要进厨房呢?”
    沈梒无奈笑笑:“有些文学经典被人引用得多了,便失去了它原本的深意,一传十、十传百,被传变了味道。你看,原本是一句 ’劝告君王行仁政的话’,却被扭曲成了’男人不可进厨房’。所以我教你读书,向来是要求你求本溯源,不可轻听妄信。”
    他顿了顿,又扬眉看了眼小书童道:“说起来,《孟子》我早已让你读过,你应该知道齐宣王的典故才对。”
    小书童一激灵,偷偷吐了吐舌头,垂下头认真磨墨不吭声了。沈梒知道这孩子读书一向马马虎虎,有心说他两句,可又顾念着今日是难得的佳节,便在心里叹了口气没再训斥他。
    写了两幅春联后,沈梒又持着小书童的手,写了几个字,便恰巧听到外间老仆叫他们吃饭。
    二人出去一看,却见团团的圆桌上摆满了珍筵佳肴。摆成牡丹状的“花开富贵虾”红彤喜庆;油亮喷香的“高升排骨”寓意节节高升;散发着糯米和荷叶香气的“珍珠丸子”代表了团团圆圆;半个臂膀长的“葱烧鲫鱼”被泼上了葱花、酱汁和滚油,年年有余、“鲫”祥如意;还有孩子最爱的“黄金玉米烙”,甜滋滋、黏糯糯,寓意了金玉满堂。
    小书童欢呼了一声扑到桌边,伸手就想抓一块玉米烙来吃,却被老仆狠狠打了下手:“大人还没入桌,你就敢张嘴?身份和礼数都忘到哪儿去了?”
    沈梒随后而来,笑着劝道:“无妨,孩子饿了便吃吧。今儿个就咱们几人,不拘着这些,一同入席吧。”
    能坐六七个人的大圆桌上摆满了饭菜,桌边却只有三人,乍看的确有些冷清。然而席间有个狼吞虎咽的小孩子,还有位慈爱体贴的老者,谆谆细语、咋咋呼呼间,让整个厅堂都显得热闹了起来。沈梒心中亦十分感慨,若不是有他们相伴,想必今年必又是一个孤寂的新春。
    刚想到这里,却听那边小书童啃着猪肘,含糊问道:“大人,今天谢大人不来看你吗?”
    老仆面色一僵,冲他使了个眼色,但小孩子却浑然不觉。
    沈梒笑了笑,道:“今日是与家人团聚的日子。谢大人他也有自己的家人,所以不能过来。”
    “可谢大人他都说他是你的内人了,其他的都是外人。”小书童振振有词,“内人不能一起过春节,还叫什么内人?”
    孩子童心质朴,并不明白婚姻、家庭及两个男人之间的不伦感情意味着什么。沈梒在心底叹了口气,有心解释,却又不愿毁了他这份童真,一时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老仆骂道:“一张小嘴忙得很,啃猪蹄还不够,非要说些什么才好?快吃你的吧。”
    小书童委屈地埋了埋头,一双大眼睛却还是瞥着沈梒的方向。
    小孩子的好奇心最旺盛,若是在自己这里得不到答案,必会想方设法去别处打听。涉及他与谢琻的关系,沈梒并不想让小书童从别人那里听到什么污秽肮脏的言论。
    他伸箸,给孩子夹了一块糖醋排骨,思琢着缓缓道:“春节,是用来陪伴平素无暇相触的家人的。像我,平日里忙碌往返于宅邸和朝堂之间,很少有空能陪你们吃一个饭。今日才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让我们能好好坐下来团聚。而谢大人也是这样,他身为三品大员,平常几乎都没时间和父母兄弟相触,也只是今日他们一家人才能够聚齐。
    ”而我与谢大人,我们无论是在朝堂上和是在下朝后,都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呆在一起。而且只要我们彼此通晓对方的心意,莫说是这一日不能相会,便是一月、一年、或更久,都不畏惧分离。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明白了吗?”
    他虽尽量用通俗的言语说了这番道理,但其中宛转复杂的深意,对于一个七八岁大的孩子来说还是太复杂了。
    小书童咬着筷子听得懵懵懂懂,半晌道:“所以说大人是平日里可劲儿霸占着谢大人的宠妃,今日里可算把谢大人还给正宫娘娘一日。是这样的吗?”
    “你……”沈梒被他气笑了,伸手轻轻弹了下他的脑门,无奈道,“好罢,你这么想也不算有错。”
    这顿饭,吃得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待酒足饭饱之后,外面天色已经彻底黑了,鹅毛大雪却还在持续下着。堂前无人扫雪也无人路过,几个时辰的时间积了一层无暇的雪色毛毡。小书童兴奋得大喊大叫,非要出门去堆雪人,沈梒便和老仆拿上了一捆鞭炮打算到门口放了,吓走晦气迎新年。
    刚出得门来,却见挂在门口的红灯笼不知何时被雪压掉了一个。这多不好看,老仆连忙又张罗着小书童去搬来了一个高脚凳,想把灯笼重新挂上去。
    可这二人,老的老、小的小,无论谁踩在那高脚凳上,看着都吓人得紧。沈梒看不过去,上去指挥着这一老一小扶住凳子腿,自己撩衣一手提灯笼,一脚踩上了凳面,打算亲自上阵。
    “哎呦,这是忙什么呢?”
    乍听这道戏谑的声音自身后传来,主仆三人猛一回头,却见空无一人的街道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人一马,逆着风雪而来,转瞬便到了他们的眼前。
    高峻的黑马倨傲地抖了抖脑袋上的落雪。马上的锦衣青年亦满头满身都是积雪,但却丝毫不妨碍他那张面孔一如既往地深邃英俊,且面带笑意。却见他单手还抱着一大簇红梅,朵朵怒放娇艳,将他整个人都映衬得喜庆了起来。
    “谢大人!”小书童欢呼了一声,扑了上去,“您怎么来啦!”
    谢琻哈哈大笑,跳下马来将怀中的红梅塞给了他。继而大步上前,一把托起了刚想下来与他打招呼的沈梒,用力往上一举。
    “你——”沈梒被他吓了一大跳,“你干什么!成何体统快放我下来。”
    谢琻毫不费力地拖着他的腰,自下往上望着他,笑嘻嘻地道:“你不是要挂灯笼吗?踩椅子多危险。现在快挂吧。”
    沈梒微微红了脸,清咳了声,一扬手挂好了灯笼,谢琻这才将他放下来。二人站在红色烛火的光晕里,彼此相视,都忍不住露出了深深的笑意。
    “你怎么来了?”沈梒笑道。
    如谢氏这般的大家族,过节的时候要拜会的宾客众多,一定忙碌得很。沈梒虽也想与他一同过年,但又猜他定然忙得抽不出空来,所以便没有多说。
    没想到他却还是来了。
    “我来给你送新梅。”谢琻将他冰凉的手揣入怀中,笑道,“今天我大哥回来了。有他们俩人应付,足够了。我一日不见你,便心痒难耐,今天的节说什么我也要同你一起过。”
    两人相视而笑,一同携手迈入了沈宅大门。小书童笑闹着在外面放起了爆竹,喜庆的炸响顿时驱散了飞雪间所有的寒凉。
    谢琻来时也已吃过了饭。但他看到桌子上摆着的年夜饭,也吵吵着要吃东西。沈梒让老仆做碗面条给他,却又被谢琻嫌弃。最后他指挥着小书童搬了几块转头来,垒成了一个烤炉,又让老仆切了些蔬菜和肉。最后几人搬了几把小马扎,围在了飘雪的廊下,开始做起了烧烤。
    “哎哟,糊了糊了!”谢琻大呼小叫地捻起一根马上焦黑的鸡腿扔到了小书童碗里。小书童皱着脸咬了口,结果发现外面的皮都黑了、里面的肉却还是生的。他皱着眉头刚想吐,却又被谢琻瞪眼指住,“吐什么,你这孩子怎么浪费粮食呢。”
    小书童委屈巴巴地含了一口生肉在嘴里,吐又不敢吐、咽又不敢咽。
    沈梒在一旁瞪了谢琻一眼,伸筷将那半拉没法吃的鸡腿夹到了自己碗里。却见谢琻脸色瞬间一变,连忙笑呵呵地拦道:“你别吃我烤的,我烤的不好吃。别要了别要了。”
    小书童含着筷子筷子在旁边坐着,敢怒不敢言。
    似察觉到了这孩子怨念的目光,沈梒清咳了一声放下了碗筷,含笑对他道:“你来,给我拜个年。”
    小书童不知他要做什么,但还是乖乖过去,给他作了个揖,大声道:“恭贺新春,恭喜发财!”
    几人都笑了起来。老仆在旁边笑骂道:“你这孩子,该祝大人官运亨通才是。”
    “无妨。”沈梒笑道,他从袖子里掏出了个小小的红布袋,在小书童惊喜的目光中递到了他的手上,“我也祝你新春快乐。”
    小书童兴奋地大喊一声,当即拆开布带,却见里面滚出了几个金豆子。他这辈子恐怕都还没得过这么多钱,开心得找不着北,一把拉起沈梒的袖子兴奋地摇。
    “好了好了……”沈梒被他晃得快散架了,终于笑着止住了他,“新过了一年,也新长了一岁,该长大些了知道了吗?”
    “嗯!”小书童用力点头。
    沈梒摸了摸他的大脑门,柔声道:“我再多说两句。你与我一样,在这京城里算得上是出身寒门。但跟在我身边时间久了,我希望你也能知道,寒门子弟亦能有大抱负。你不能一辈子当我的书童,以后再长大些了,我希望你能走出去,闯一番自己的天地。但如今你便要更加努力,认字读书,学习待人接物的准则,日后才能少吃些亏。明白了吗?”
    小书童乖乖地站在他的面前,听到最后似也是感动了,有些不好意思地抹了抹眼角。他是个没人要的孤儿,若不是沈梒,早就饿死在了桥洞里。而如今沈梒竟然对他说,像他这般的弃子,不仅能吃饱饭,以后还能有大出息。
    这对一个孩子而言,是多么大的冲击?
    “我……”孩子一时情急,说不出什么,最后红着眼睛磕巴道,“我、我不喜欢读书,也不喜欢识字,但我喜欢耍刀耍剑!以后想当个大将军!保护大人!”
    沈梒微微讶异。他没想到自己一个文官,身边的书童竟然会想学武。但转念又一想,这孩子体格轻盈、悟性又极高,说不定真的是个学武的好苗子,当即笑道:“你若真想练武,我自可找师父教你。但这字,该学的还是得学。不然以后连兵法书都看不懂,还怎么当将军?”
    谢琻又在旁笑道:“还有啊,你想当将军,先把这小丫头的范儿给戒了。被你家大人说了几句便掉金豆,哪家的将军是这样的呀?”
    小书童被他说得满脸通红,又没法反驳,气哼哼地扑到老仆怀里,拿屁股朝外。
    几个大人都被他的模样逗得哈哈大笑。
    外面的风雪虽下得纷纷扬扬,但屋内的欢声笑语,却驱散了所有寒冷。
    ※※※※※※※※※※※※※※※※※※※※
    今天早吧!
    沈大人好温柔啊……感觉这种温馨的团聚,也很甜呢~but预警哦,这是最后的一章的甜甜,接下来慢慢就开始虐啦!


上一章
返回

这个袖断得隐秘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