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清穿之皇太孙躺赢日常

第4节

    “玛法今天休沐。弘星和闪电去找玛法玩。”
    太子妃“……跑慢点儿。”
    “知道——额涅。”
    弘星迈开小短腿就跑。一路出来毓庆宫,过来景阳门,直奔乾清宫的方向。
    乾清宫没人,他就直奔南书房。
    第4章
    毓庆宫后殿,太子妃得知弘星直接跑去南书房,“腾”都站起来,愣怔。
    一直到偏殿里的宫人都低头,通风报信的宫人不敢吱声,寂静中,所有人一起屏住呼吸等候。过了好一会儿,就见太子妃慢慢地收敛表情,慢慢地坐回绣墩上。
    “本宫知道了。下去吧。”
    “嗻。”
    “春樱,你去通知小厨房,今儿晚上,除了豌豆黄和奶酪,再加一份老酸奶……要酸酸的。”
    “春樱遵命。”一边的大宫女春樱响亮地答应一声,行礼后笑语晏晏的模样儿特讨巧“太子妃殿下放心,奴婢自己给做,保证甜中偏酸,奶冻顺滑,清新不粘稠,一吸进口里就变得格外香浓。”
    太子妃因为她的作怪忍禁不住“好,那就做多几份。”
    “哎,奴婢这就下去小厨房。”
    大宫女转身退下,太子妃挥手让其他的宫人也都退下,起身来到自己处理宫务的小房间,拿起刚得到的书本儿,一字一字地看。上午晴朗的太阳光透过梅花窗棱,照在她的身上,说不出的专心和郑重。
    而此时此刻,南书房的皇上也是面色凝重,脸黑的要砍人。
    高士奇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晋书》上的小故事。
    晋惠帝没登基之前就是一个出名的傻子皇帝,一个登基后留下千古名句“何不食肉糜”的皇帝。可他偏偏做了皇帝,这是为何?
    因为他的儿子司马遹是个极其聪明的孩子,因为他的父亲晋武帝司马炎特别喜欢这个孙子,多次夸奖他“此儿当兴我家。”
    满朝文武、朝野上下,众人心里皆知,将来司马遹继位是必然,晋惠帝就是顺带。司马炎甚至册封司马遹做皇太孙,大力培养。但是当晋惠帝即位后,司马遹刚做皇太子就被害死,年仅二十三岁,谥号“愍怀”。
    高士奇冒死劝谏皇上,就是为了这个。
    “‘木秀于林’啊皇上。”高士奇年迈的身体跪在地砖上,眼泪出来,鼻涕都要出来。可是皇上脸黑如墨,一点儿也没有动容。
    甚至因为高士奇的劝谏,让他心里头一个模糊的想头变得清晰起来……
    李光地看一眼皇上的表情心头一跳,顾不得生死荣辱,“扑通”一声跪下。
    “皇上!臣知道,汉唐以来册封皇太孙的帝王很多,有因为皇孙确实优秀,有因为疼爱皇太子爱屋及乌——皇孙弘星阿哥是‘好圣孙’,可毕竟年幼。”
    “关外选择继承人传统,八旗议事公决。汉家继承人选择传统,嫡长子,嫡次子……庶子中的长子,次子……儿子继承家业。皇上……”
    李光地说到最后也哭了出来。其他大臣诸如张英、熊赐履、汤斌……都跪下,默默地附和高士奇和李光地。
    皇上端坐不动,只冷眼看着,眼神越来越冷。
    皇上岂能不知道这些?
    皇上甚至知道,关外人不论满蒙选择继承人,都是从大福晋之子到福晋之子顺排,相同出身幼子优先。
    可是皇上更知道,他当年按照汉家嫡庶规矩一力册封二皇子胤礽为皇太子,满蒙王公都愤愤不平一直到现在。
    他如果现在一力册封弘星为小皇孙,不光满蒙王公反对,很可能汉臣也不支持,因为汉家人讲究父传子,子传孙。而他的太子,有其他钟爱的儿子,和太子妃很可能还会再有小阿哥……
    还没登基就被害死的司马遹……
    因为武后登基被害死的皇太孙李重润……
    没有父亲有很多强势叔叔们的朱允炆……
    早年跟着祖父朱棣南征北战,成功登基却英年早逝的朱瞻基……
    皇上比他们更清楚这些历史。
    眼睛微合,右手中指食指无意识地敲击御座扶手,“咚咚咚”一声声,敲得各位冒死劝谏的各位大臣额头冒冷汗,后背湿透,皇上还是没有动作。
    “玛法——”弘星的小奶音响起,清脆响亮,隐隐的还有宫人侍卫马上要拦不住的声音。
    皇上面色一变,“哈哈哈”笑着迈步跨出里间,听到乖孙儿的脚步声,脸上瞬间带笑出来。
    “今儿没出宫去玩?来找玛法?”
    “玛法——”弘星一眼看到玛法的身影,还发现侍卫们和宫人不拦着他了,立马抱着玳瑁罐子跑到玛法跟前,“玛法,十三叔陪十三婶婶,不陪弘星。”
    “哎呦呦,弘星的十三叔胆敢不陪弘星,玛法明儿骂他。”
    “不能骂。”弘星小着急,“额涅说,十三叔和十三婶婶要生小弟弟,弘星要小弟弟。玛法,来看弘星的闪电。”
    皇上听到小弟弟眼皮子一跳,眼看乖孙儿怀里的玳瑁罐子,眼睛一眯跟着转移话题。
    “好,玛法来看看弘星的闪电。名字就叫‘闪电’?”
    “闪电。”弘星打开盖子,宝贝一般捧着玳瑁罐儿给玛法看,小宠物闪电特捧场地转一圈儿亮相。
    皇上乐呵呵地笑,一低头一打眼,满腹夸奖的话咽回去,重重地咳嗽一声。
    世人喜欢玩蛐蛐儿,讲究也多。红头、青项、翅金色者,一绝也。麻头透顶、青项、金翅、白腿、头后相应,二绝也。白麻头透顶、青项、毛子厚、银翅者,三绝也……
    反正数到“五绝也”,也数不到乖孙儿这只叫“闪电”的小蛐蛐。
    而且皇上再仔细一看,颜色未变,身柔口弱,明显的早产儿元气不足之兆。
    可是小胖娃娃的面孔在太阳下莹莹发光,脸上献宝一般的模样更让皇上语塞。皇上面对乖孙儿眼巴巴等夸夸的模样,又咳嗽一声“闪电,这名儿好。和玛法的一匹骏马一个名儿。”
    “玛法?”弘星察觉他玛法的“不对劲”。
    皇上一看,心疼了,刚要开口,又听着小蛐蛐那带上“不服气”的“叽叽”节奏,怀疑自己幻听了。
    皇上用他做四十年皇帝的定力稳住声调和表情,表达他最大的真诚“闪电很好,弘星喜欢玛法也喜欢。玛法这里也有几只蛐蛐儿,都送给弘星。”
    弘星疑惑地眨巴眼睛“玛法,弘星就喜欢闪电,闪电和玛法的骏马一样棒棒哒。”
    亲亲玛法再再次重重地咳嗽两声。
    抬手摸摸乖孙儿的小呆毛,脸上的笑儿,要多慈爱有多慈爱。
    “明儿开学大典一结束,玛法给弘星的阿玛也放假,陪弘星去玩儿。”
    弘星腮帮子一鼓,眉眼耷拉着,不大乐意地回一句“谢谢玛法。”
    亲亲玛法立即表态“你阿玛要是偏心眼儿,弘星只管来告诉玛法。”
    皇上对亲儿子太子殿下没做好一个好父亲的事儿,一直有很大的意见。弘星得到他玛法的“圣意”,眉飞色舞地乐。
    虽然弘星不大乐意和他阿玛一起出门,但弘星模糊知道他要出门玩需要大人跟着,他阿玛就他阿玛吧。
    弘星大度地表示不计较。和玛法玩够了,又学一篇《三字经》,回来毓庆宫午休用晚膳,豌豆黄、奶酪、老酸奶……他都喜欢。
    吃饱喝足的弘星和额涅开心地撒娇,逗得他额涅乐哈哈地笑,就是不搭理他阿玛。气得他阿玛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奈何弘星看到他阿玛那个风度全无的模样,更开心。
    就喜欢看他阿玛气急败坏却又不敢打他的样子,忒顺眼。
    亲亲阿玛“……”气得来——这得亏是亲儿子。
    小系统悄悄地冒头“主人,太子殿下是你父亲,要孝顺。”
    弘星鼻子一皱巴“就是要孝顺阿玛。阿玛这样子更好看。”
    小系统傻眼,用他最接近人类的直觉来判断“……好像,确实……这么回事儿?”
    当天下午太子殿下有事出宫,傍晚快关宫门的时候才回来,弘星都洗完澡准备休息了,被他额涅硬哄着去到前殿。
    “弘星,弘星,阿玛来抱抱……”模糊不清的话传入耳朵,他阿玛果然又一个人在前殿喝得醉醺醺的,还酒品特差。
    屋子里酒味和熏香等等味道混合,他阿玛醉到路都走不稳还要抱他,弘星小小的生气,一头扑到额涅怀里。
    “额涅,阿玛臭臭。”
    说完打个小哈欠,上下眼皮打架。
    太子妃自然是心疼儿子,也生气太子喝醉酒吓唬儿子,反正来看过一眼就是了,嘱咐王启程照顾好太子殿下,自己也不留下,麻利地领着儿子回去睡觉。
    太子眼望那母子两个的背影,准备了满肚子的话一个字也没说出来,“咕咚”一下倒到炕上躺尸。
    李侧福晋和弘皙得知太子喝醉了,却只喊太子妃和弘星阿哥,气得直咬被子。
    皇上得知索额图和太子起了争执打算“告老还乡”,沉思;得知太子回来后和弘星装醉,结果被弘星嫌弃臭臭……麻利地睡下。
    月牙儿弯弯,星星眨眼。第二天到来,微弱的太阳光从梅花窗棱里透进来,弘星翻个身习惯性地要睡回笼觉。脑袋里的小系统叽叽喳喳的叫他早起。
    “国子监啊,国子监啊。主人。”
    国子监?弘星反应过来,他今儿要去参加国子监开学典礼,下午还有阿玛陪着逛街,特麻利地翻身坐起来。
    和他额涅、三姐姐一起用完早膳,听到墙上小鸭子挂钟响了九下,知道他玛法马上要下朝,抬脚就要出去毓庆宫。
    “额涅,三姐姐,弘星给你们带礼物哦。”转眼间没了人影。
    太子妃张张口,想说你应该和你阿玛、二哥一起去,到底是不舍得。三格格则是不放心地叮嘱“记得准点回来。”
    “知道——”
    三格格嘻嘻笑,一眼看到亲额涅担心的模样,抱着额涅的胳膊摇晃“额涅莫担心。弟弟聪明着那。”
    太子妃回头看一眼亲闺女,笑着摇头“昨儿嬷嬷说你礼仪说得好,大字写得好,额涅给你布置的书本看完了吗?”
    三格格“……女儿马上就去看。”转眼间三格格也跑得不见人影。
    这头,太子妃吩咐一声今儿毓庆宫的请安免了,自己去慈安宫给皇太后,逗得皇太后哈哈哈笑;那头,弘星来到乾清宫,正好赶上他玛法换一身衣服要出门。
    皇上眼睛一闪“哎哎哟,弘星今儿这身大红的好看,叫什么红?”
    弘星显摆“朱砂红。玛法。额涅给弘星选的颜色。”
    “嗯,很不错。我们弘星就是秋天里最亮的一颗星。”
    弘星小胸膛一挺“弘星最亮。”
    “对,弘星最亮。”
    祖孙两个一起做马车出宫,一路上弘星特眼馋外头的吆喝声,一边啃着糖葫芦一边背诵国子监历史。
    “世祖定鼎燕京,修葺明北监为太学。顺治元年,置祭酒、司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等官。设六堂为讲习之所,曰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


上一章
返回

清穿之皇太孙躺赢日常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