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历史学霸在秦末

第129节

    刘季终于感到了一丝安心,但他的老父和妻子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正好撞到了项羽手里,此时已经成了楚军的阶下囚。
    第154章 选择
    再一次被投入监狱, 吕雉没有半分上次的慌张恐惧,她的心里出奇的平静。
    入狱,还是入的军中的牢狱, 这对于一个良家妇女来说是不可能一回生二回熟的, 因为军中的牢狱远比县衙的牢狱危险得多, 县衙的狱卒明面上多少都是要守些规矩的, 但在军中, 一个全是男子的地方, 生死之间, 人性的恶会被放大。
    尤其她的身份,汉王的嫡妻,多么刺激。
    但也正是因为她这样的身份, 她不能在楚军中有一星半点的不清白,否则即便刘季功成,一个不洁的元妻也绝不可能登上后位。
    是的,后位,她到底比小妹痴长几岁,最明白世事无常,若小妹那里失败了, 她还得靠着刘季妻子的身份护住如今为项羽未婚妻的小妹。
    所以无论是从自身的教养意识还是未来利弊安危考虑, 贞洁对于吕雉都很重要。
    但是吕雉却表现得无畏极了,她正对着监狱大门端正的坐在监狱的中央,平静的半阖着眸子, 好像一点都不担心可能会遭遇什么折磨。
    反而是刘太公和舍人审食其难掩恐惧缩在一角。
    守着监狱的士卒奇怪的看着淡定的吕雉,顺着她半阖的眸子低垂, 视线便正好落在她手中摩挲的玉佩。
    士卒眼睛一亮, 就要开门进去抢, 吕雉听到动静抬眸看向他,淡声道:“这是我小妹、你们大王的未婚妻周王姬赠给我的。”
    周王姬?
    两的士卒对视一眼,顿时不敢动作了,满楚国谁不知道,他们大王是把周王姬放在心尖尖上宠的,楚皇宫里美人无数,可没有一个是被大王收用的,一心一意就的等着周王姬呢。
    看出士卒们的忌惮,审食其连忙护到吕雉面前道:“我们夫人是周王姬的姐姐,周王姬对她亲厚得很,你们最好客气点,免得王姬生气,项王动怒!”
    如今项羽还在带兵追击刘季,士卒们拿不定主意,想着项王对周王姬的重视,到底决定宁可信其有,于是吕雉虽然被限制了自由,但日子不算难过,连带着刘太公和审食其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
    此时项羽和刘季都在荥阳,整个中原的视线也都聚焦在这一处,应该说如今的中原霸主项羽在哪一处,众人便会更关注哪一处。
    可战事局势从来不是脱离某一处独立存在的,比如现在,谁也不知道荥阳的僵局何时能破、走向如何,要看关中的韩信、上郡的周宁以及草原的冒顿如何决断。
    刘季被项羽逼得只能借地利之便困守荥阳,可项羽用兵勇猛,杀他之心强烈坚决,而他手下早已是一盘散沙,根本不能同项羽正面作战,所以他或许连荥阳也受不了多久,他急需支援。
    支援从哪里来,如今项羽占上风,谁敢帮他?只有指望自己人了,但是留守关中的韩信能走得开吗?
    不一定。
    为何?盖因冒顿之前无私的助人行为,为他带来了大量的中原情报,也叫他发现了其中的机会。
    多好的机会啊,刘季把主力都带去彭城打项羽了,与他们草原接壤的北地空了!
    中原的内战打得太火热了,同样与匈奴接壤的云中郡也是防守薄弱。
    “哈哈哈哈,这个东西好看,味道也不错,也是中原所没有的,周王姬应该会喜欢,给周王姬送一盘,不,送一筐去。”冒顿心情好,也想对周宁好,若不是她,他都没有发现这样天大的好机会就在身边。
    上郡县衙内,周宁正俯首写着什么,望倒是颇有兴致的瞧着新送来的东西,“这是什么?”望奇怪的从竹筐里拾起一个土黄色的圆球状物体问道。
    他们王姬虽然说过喜欢别处新鲜的、没见过的东西,可这粗糙的黄皮果子,也未免太敷衍了吧。
    “这是我们单于从西域带回来的石榴。”匈奴使者昂首介绍道。
    石榴?周宁停笔抬眸看了过来。
    匈奴使者以为周宁没有见过,所以她心有好奇,故越发详尽的介绍了石榴的食用方法,还切开了一个石榴给周宁和望看。
    望狭长的眸子一下子瞪圆,“没想到外面其貌不扬,内里这样晶莹剔透,真如一颗颗红色的宝石!”
    他捡起一粒放入口中,一嚼,甜浆瞬间在口中爆开,望欣喜的对周宁道:“味道也很是甘甜!”
    周宁笑着点了点头,对匈奴使者道:“这果子很好,贵单于准备换些什么?”
    “什么也不换?”
    望眨了眨眼,而后看向了屋外的天空,今日可真是稀奇。
    那匈奴单于虽然日日说着倾慕他们家王姬,可却从来没见他为了王姬做什么,每次送来的稀奇东西也必定是要斤斤计较,生怕自己吃了亏,换回几大车的报酬才罢休。
    连他们县衙的猫都知道讨媳妇的时候送只死老鼠,可匈奴单于做什么了?他送来了东西,每次都叫他们又喜欢又肉痛!
    还美其名曰为了王姬特意寻的,他觉得他漏了个词,是为了王姬的钱特意寻的!
    而如今这么一个抠门计较的人,今日这一大筐,就白送了?!
    “真白送了?”望不禁问出声。
    匈奴使者笑道:“我们单于说,天慢慢变凉了,担心王姬从南方来或许不习惯我们这里的天气,觉得冬日无聊,正好寻到了这果子,便让我送来给王姬冬日窝在家里时消遣。”
    所以关键词是叫她“窝在家里”,他要有什么动作了,而且不希望她插手。
    周宁敛眸想了想,他攻打西域各国,她是从来没有干预过的,为什么这次他会认为她可能会插手呢,除非……他要打的是中原!
    可中原,又是哪一处呢,从西到东,北地、九原、云中三郡都与匈奴接壤,若是九原她不可能不插手,所以是北地和云中哪一处呢?
    北地曾经是雍王章邯的治下,如今是汉王刘季的辖地,而云中郡归代国赵歇。
    她记得历史上北地、九原、云中都落入了匈奴手中,如今九原已是不可能,那他会对哪一处下手呢?
    周宁公事公办的付了匈奴使者报酬,如果他的目标是中原,那她怎么可能不出手呢,无论是北地还是云中,她都不嫌弃。
    周宁让人送出自己写好的书信,便打开舆图开始研究起来。
    赵歇,原本的赵国贵族,后被张耳和陈余立为赵王,这种被别人拥立的六国之后,几乎都是傀儡皇帝,大多都是才能比较普通的,以冒顿的手腕和军事实力要娶云中郡不难。
    再看另一处,主力尽出,只留一个年轻的战绩甚少的统帅韩信留守,这在冒顿看来应该也很容易。
    周宁的手指在两地之间游走,这两地被九原和上郡一东一西的分开,在不确定冒顿要攻那一地时,冒然分兵,若是押错了,反而会增加回返的难度;可若是居中不动,又浪费了她分析的先机。
    至于两处分兵,那就是置九原于险境了,比起不能给他造成威胁的北地和云中,拿下九原,那就是扼住了她的咽喉,于他才最有利。
    现在就像是在做一场投资,分兵两地,预期收益最大,风险也最大;派兵云中或者北地,有一半的机会获得100%的收益;而保持不动,居中观望,就是个保本投资了。
    想到此处,周宁轻声笑了起来,她以为是她从蛛丝马迹中窥探到了他的意图,想要算计他,没想到这是人家在给她下套。
    “去左丞相过来。”
    “是。”
    周宁和张良说了自己的猜测,同他一起分析冒顿选择哪地的可能性更高。
    此事若能直接推算出冒顿的选择,那他们就可以事先准备,事半而功倍了。
    张良沉吟片刻,指向了云中,周宁抬眸看他。
    张良解释道:“匈奴单于毫不遮掩对你的倾慕,所以对项王抱有敌意,为了对付项王,他还特意让人将新式马具的图纸送给刘季、田荣和陈余。如今,他若是攻北地,岂不是为项王牵制住了刘季的援军力量?”
    张良笑着摇了摇头,“我认为匈奴单于可不会帮项王的忙,所以我认为他会选择云中。”
    这话分析得有道理,但是,周宁淡声道:“冒顿的倾慕喜欢与旁人不同,只是他生活中的一点乐趣点缀罢了,在他心中,可远远不能和权势土地相提并论。”
    这一点,且看他从前最宠爱的两位妻子便知,一个换来了单于之位,一个换来了东胡土地。
    周宁的手指指向北地,“北地疆域辽阔,几乎是上郡与九原两郡之和,这可比云中郡大太多了。”
    而云中郡,疆域仅有九原郡的一半大小。
    所以他到底会攻哪一处呢?
    第155章 北地
    冒顿最后选择了北地。
    “这真是出乎意料。”张良皱眉, 有些懊恼,他们那日商议后,最终决定派兵去了云中。
    理由是周宁是女子, 可能不太了解男子的选择, 冲冠一怒为红颜、要美人不要江山的故事史书上比比皆是,而冒顿面对的选择还不是美人与利益无法兼得, 他选哪一处都是获益。
    选北地, 地方更大, 但却间接帮助了项羽;选云中,地方小一些, 却能保留刘季的实力, 让他挫伤情敌项羽。
    冒顿最后却选择了北地,难道他对王姬的情意都是假的吗?
    张良真有些不解, 平心而论, 他的师妹难道不比一北地珍贵多了么?
    周宁笑了笑, “也是情理之中。”
    望嘀咕道:“我就说他不是真心的。”
    但此时再说什么都已经晚了,如今他们面对的选择是冒险把九原和上郡的兵马派到北地,还是等派往云中的兵马回返再增援北地。
    “当然要等云中的兵马回返再说北地之事。”堂内的大臣几乎没什么纠结议论就达成了统一意见。
    虽然王姬总把整个中原看作一体,但在周国的大臣们看来, 只有九原和上郡才是他们的本国领土,至于别的地方, 那都是国外了。
    所以,他们怎么可能愿意为了救助别国而把自己国家置于险地呢?
    周宁沉默了良久, 最后采纳了众臣的建议。
    于是对于兵少将寡难以应对冒顿攻势,又着急东出援救刘季的韩信发来的求援, 周宁只能细细回信言明她这处的不便, 而后并无有兵马增援。
    韩信收到周宁回信, 双唇抿成一条粉白的直线,他现在的处境很麻烦,可谓是一支蜡烛两头烧,但老师那处也……
    为君者也不是想如何就能如何的,老师能够预判匈奴要发难,甚至早早的派兵去了云中做准备,已经是尽了心了,谁能想到那匈奴单于竟然不要脸到用自己的感情来迷惑老师呢。
    老师是真的有心,不然也不会增兵云中,只是可惜算错了,反而陷入了被动。
    韩信将周宁的回信递给萧何看,萧何比韩信心思深沉得多。
    对于等去云中的兵马回返的说辞,萧何是不信的,他认为这纯粹是托词。
    一来,汉王如今在同谁争执作战,是她的未婚夫项羽啊,她帮他们守住北地,就是在帮汉王保留力量,就是在对她的未婚夫不利。
    她与项王有婚约在身,怎么可能做对自己毫无好处,并且对自己未婚夫有害的事情呢?
    二来……萧何来回在屋子里转圈,心思猛然一跳,也跟着急转起来,若是周宁放任不管……
    若是周宁放任不管,那对她的好处可实在太多又太大了!
    任他们与匈奴作战,匈奴铁骑强悍,他们留守关中的力量会被匈奴牵制而大大消耗,那么汉王那里就得不到支援,终有撑不住而被项王攻破的一天。
    再有,他们苦苦支撑也难以守住北地,亦或者他们直接放弃北地去援救汉王,总之等北地彻底落入匈奴之手,周宁再发兵收复北地,那么北地的百姓都会感激她而恨汉王,北地便自然而然的落入她的手中!
    总之,作壁上观,借匈奴之手,一可助项王,二可得北地。
    萧何这么一思量,心沉甸甸的往下掉,他觉得周宁绝不会出兵相助。
    至于仁义的名声,不过是个名声罢了,再说让北地百姓经历了战火的乱,遭遇了异族统治的苦,周宁再如天神般解救了他们,她仁义的名声只会更大更深入人心。


上一章
返回

历史学霸在秦末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