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历史学霸在秦末

第138节

    第166章 成约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 两军将士的视线都紧紧的粘粘在那箭矢之上。
    眼看着箭矢射中刘季,楚军激动的深吸一口气,而汉军则惊吓的倒抽一口凉气,根本还不及反应自己刚刚竟是连呼吸都屏住了, 只瞬间便陷入了巨大的恐慌。
    若是汉王死了, 他们可怎么办?!汉军军心动荡。
    “贼人射中了我的脚趾!”刘季抱着脚趾扯着嗓子大喊道, 千军万马中,除了近处的亲随近臣, 谁也没有发现刘季胸口处衣料的颜色比旁的地方略深一些, 只当他果真只伤了脚趾。
    听闻汉王并无大碍,汉军士卒心中大定。
    汉王是胸口中箭,伤得极重, 亲随近臣紧抿着唇, 满心焦急,却不敢外露一分。
    命没了, 那便是万事皆休,刘季不敢多逗留,只略留下几句场面话, 便放着楚汉两军继续对峙,而他则由夏侯婴陪同着迅速返回大营。
    而楚军软硬兼施,汉军死活不应战,也只得暂时鸣金收兵。
    刘季一回到帐内立刻就躺到了,吕雉神色难辨的守在刘季的榻前,刘季重伤是如今汉军的最高机密,自然由吕雉这个夫人亲自来护理最为妥当。
    “大王不能就这么躺下。”吕泽留下的亲信吕诚蹙眉劝道。
    刘季有气无力的嘶嘶痛呼, “他娘的, 差一点老子就死那儿了。”
    刘季嘴上痛呼着, 却还是慢慢撑着身体坐了起来,他明白吕诚的意思,看见他中箭的士卒不少,只怕军中会有议论,他得出去走走,才能稳定军心。
    刘季一动一坐,扯动了伤口,整个面色霎时白得像纸,可见是痛得难受,但对于吕诚的提议,刘季也没有多抱怨,让吕雉给他换了衣服便去巡行、去慰劳将士。
    随着刘季的外出巡视,他受了重伤的流言不攻自破,但刘季强撑着病体如此操劳,结束后,病情却是加重了,又急忙赶回成皋疗养。
    两军僵持,汉军这边有关中不断补给兵源和粮草,日渐兴旺而士气大涨;反观楚军,后方频频被袭,而前线年轻的士兵厌倦了长期行军在外,思乡情切,年老的运粮士兵也早已疲惫不堪,气氛是一日比一日沉闷。
    刘季此时终于是想起了自己的老父亲,便派人去劝说项羽放回人质,几次三番后,双方终于谈妥了条件,两人平分天下,鸿沟以西归汉,鸿沟以东归楚。
    大事议定,项羽心中既松快又遗憾,和一个流氓打成平手,他总有种略输的遗憾,而刘季则是非常满意,自己从楚霸王的手里拿下了半壁江山,真真是扬了眉吐了气,等老爹回来,带着老爹回到关中做关中王,就可安安稳稳的享受荣华富贵了。
    就在刘季和项羽议和之时,韩信也同黑和郦食其达成了和谈,齐地尽归周国。
    韩信是爱权势,这是他自小的志向,可志向上头还有恩义,那位是教他养他八年的老师,而且老师的志向在整个天下,自己跟着老师也不会少了前程。
    至于汉王……
    刘季的知遇之恩,韩信原本也是有些纠结的,但这一处,蒯通过来说服了他。
    “我原本劝将军自立,三分天下,将军感念汉王的知遇之恩,不予采纳,这是将军的忠义,某虽不敢苟同,但也钦佩得很,将军的做法从道义上讲无可指摘,只是某私底下很为将军可惜,将军当世英雄,却亲手为自己埋下了取死的祸根。”
    取死的祸根?韩信奇怪道:“此话怎说?”
    蒯通解释道:“汉王被楚王围困,日夜盼着将军领兵去救,楚王担心后方被攻,也遣使来劝将军叛汉,将军手握重兵,其立场之重要不言而喻,可汉王明知将军重要至此,也知将军接连平定诸国的功劳,却不主动封将军为王,为何?”
    韩信蹙起眉头,心中生出了不满,他率兵打下的赵、代之地,汉王也给了吕家兄弟经营。
    韩信不想说什么任人唯亲的话,但……一个楚王、一个汉王皆是如此,到底叫韩信有些意难平。
    蒯通见韩信面色难看,也不强求他回答,又接着问道:“汉王无意封将军为王,但在将军的请求下,还是封了将军为齐王,将军道是为何?”
    还能是为何,“让我带兵去救他。”韩信沉声回道。
    蒯通点了点头,又问:“汉王不愿封将军为王,却又不得不封了将军为王,将军觉得汉王心里该如何作想?”
    韩信抿紧了唇,微微侧身背开蒯通,眼神明暗不定。
    看出韩信意动,蒯通接着问道:“汉王因楚王之故,不得不重用将军,若是没有了楚王,将军您说以汉王的性情,有没有可能翻出旧恨来处置将军?”
    韩信双手握拳,在帐内踱起步来,刘季什么性情?那是流氓地痞的性情!就言而有信这一点,他还不如项羽。
    韩信突然有些后悔,若他当初没有以齐王之位要挟刘季就好了,但想想又有些不甘,他立下偌大的战功,凭什么就换不来一个王位?
    韩信的神情一时有悔有怨又有恨,还有许许多多的纠结。
    蒯通又缓声道:“即便没有当初的龌龊,但,臣近来听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愿说出来与将军共勉。”
    “你说。”韩信此时心中念头纷杂,蒯通指出的祸根让他的心绪一团乱麻。
    蒯通缓声念道:“自古太平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韩信心中一震,兔死狗烹!
    “将军手握重兵,战功赫赫,也是取死之道。”
    韩信心神大震,他出身市井,蒯通说的这些是他从未接触过的权谋政治的黑暗。
    不是有过当罚,有功就当赏吗?怎么可以如此?!
    可又……怎么不是如此。
    韩信的面色变了又变。
    蒯通拱手劝道:“将军,得遇明君方可谈忠啊!”
    蒯通走出韩信帅营,掸了掸衣袖,步履悠闲,面色从容。
    郦食其笑呵呵的提着一壶酒寻到了蒯通,“谈得如何了?”
    蒯通神色淡淡的说道:“王姬既是明主,又是恩师,还能如何?”
    郦食其明白,这是都谈好了,郦食其给自己倒了一碗酒,大笑道:“此番,老夫又立了大功。”
    “嗤。”蒯通不屑的嗤笑了一声,“某可不是被你说服才劝将军归降的,你说的那些陈词滥调,某半个字都没有入耳,某是为王姬的书信所动。”
    “王姬的信里写了什么?”郦食其好奇道。
    “呵,”蒯通轻笑一笑,“总归是比你说的那些更叫某心悦诚服。”
    郦食其眯起眼睛,“我说的那些?你不是说半个字都没有入耳吗?你这会又知道是哪些了?”
    大概是同行相轻,这两人在一处少有不斗嘴的,偏偏又都是能说会道的人,凑在一起不少吵闹。
    蒯通漫不经心的回讽郦食其,心中却想到周王姬的那封书信。
    王姬看事的通透自不必说,连他都没有想到的封王龌龊的遗祸和兔死狗烹的危机,王姬全部都一语道破,到底是王室后裔,天生就通晓帝王心术。
    还叫他惊讶的是,王姬从未见过自己,竟也知晓自己的性情才能,王姬说一直很关注自己……王姬应该有个情报组织,可这个“一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王姬可是周王室后裔,王姬第一时间就参与了起义,她谋划了多久、准备了多久,没人知道,只是……深不可测。
    蒯通最后只有这四个字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所以他选择周王姬,不过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罢了。
    第167章 毁约
    这一日大家各有所得, 心情都极好,刘季更是招呼张罗了旧日的兄弟一起喝酒取乐。
    营帐内的鼓点极换了,舞女们的舞步也欢快极了, 樊哙、周勃等人或站到中间与舞女跳着搂着舞作一团, 或彼此喝酒谈笑好不热闹。
    此时帐内尽是鼓乐欢笑之声, 轻松愉悦之色, 偏偏有一人极没眼色的一脸严肃的闯了进来。
    “你这是要做什么?”
    刘季和兄弟们喝了不少酒, 这会脑袋晕晕乎乎,见吕诚面色严肃,勉强压着醉意疑惑的问道, 但甫一问完,刘季的醉意就去了大半, “项羽反悔了?!”
    此话一出, 帐内霎时一静,舞女们满面惊恐张惶,乐师们也是噤若寒蝉,众武将按剑立身, 一脸戒备防御随时准备攻击的姿态。
    吕诚摇了摇头, “项王怎么可能反悔?他怕您反悔才对?”
    这话里明显有深意,刘季剩下的醉意也散得一干二净, 连忙追问道:“这是何意?”
    曹参见不是项羽毁约, 又见刘季和吕诚要深谈, 连忙挥退了舞女乐师, 其余人也聚精会神的聚了过来。
    吕诚沉声道:“如今项羽人心尽失,前线战事不利, 后方频频被袭, 已是兵疲粮尽, 而大王占据大半天下,天下诸侯又都信服大王,不趁着如今机会将楚军一网打尽、斩草除根,只怕会放虎归山、养虎为患啊。”
    刘季是个精明人,吕诚的话都说到了这里,他怎么会不明白,鸿沟和约是自己吃了亏!
    众武将品了品,也是一脸可惜,樊哙跺脚懊悔而咒骂道:“项羽那厮果然奸诈狡猾,咱们上了他的当了!”
    刘季愣了愣,掏出昨日还叫自己欣喜不已的和约书,看着上头的内容,看着上头双方的签字和印章,笔墨的黑、印章的红在灯火通明的大帐内鲜艳极了,像是刚写的、刚盖的一样。
    众武将之所以可惜、懊悔,便是因为两军和约已定、已签!
    刘季举着和约书沉默的站着,连眼睫也不曾一动,像是要就此站成一尊雕像,合约书的阴影投射在他的面容上,将他的目色神情遮掩得阴晦幽深而看不分明。
    众武将面面相觑,谁都能看出汉王的心情不好,谁都不敢说话,只陪刘季一同静立沉默。
    忽而,刘季动了!
    他一把将和约撕了个稀碎,然后扔进了火盆,这要是毁约?!
    只见刘季看着吕诚咬牙切齿的义愤道:“你说得对,我差点被这等惯常负约背信的小人诓了去!什么划江而治,这分明就是他的阴谋,如今他势弱,所以暂时撤退,等他回到彭城休养了生息,他日必定又要兴兵来犯,不行,今次我势必要诛杀了他!”
    这话听着半点问题都没有,猜测楚军会卷土重来也是合情合理,只,和谈和划江而治,好像是汉王先提出来的。
    但这些都不重要,前头刘季大数了项羽的八桩罪,言他大逆无道,天下不容,既然是天下不容,那他们稍微用点手段灭了他也算是维护正义了,算不得失信。
    对于刘季的决定,众武将的心态很平和,一半天下和一统天下,后者的诱惑明显要大得太多太多。
    君臣达成一致意见,那就是干!
    刘季连忙传信韩信、英布及在外的卢绾等人配合围歼楚军,同时自己也调兵追杀楚军。
    韩信、英布及卢绾等人离得远,光是收到命令就需要一两日的时间,所以最先追上楚军的是刘季所领的汉军主力。
    “汉军追过来了?!”项羽勃然大怒而又不敢置信,怒刘季的再次无赖毁约,惊刘季居然不躲着自己了,还敢主动追击。
    “好!好得很!”项羽怒极反笑,原本与刘季议和,他心中还有种略输的遗憾,不想这次刘季胆肥了,竟主动伸出龟壳来挑衅。“传令下去,掉头迎击汉军!”
    听到汉军前来追击的消息,楚军士卒也是一阵喧哗,不过他们的喧哗并不是因为惧怕,而是因为恼怒!
    好不容易要回家了,好不容易要回家了!
    他们在前线的时候,他们鳖孙一样躲着不应战,如今他们只想着尽快回家,不围也不打了,他们倒是来劲了!
    楚军上下心心念念盼着回家团聚,盼了近一年,如今好不容易成行,偏偏又被汉军阻了路,这份恼怒和火气一气儿的全发泄到了前来追击的汉军身上。
    汉军明明是追击,却半分便宜也没有占到,反而被打了个落花流水、损失惨重。
    急功近利的刘季到底是忘了一件事,两军正常发挥,他的汉军都要躲着楚军走,更何况他如今对上的是群情激愤而杀气高涨的楚军呢。
    没有办法,刘季又开始使用坚守不出的老招数,刘季下令退守固陵城,一切待韩信、英布等部队前来会和了再从长计议。


上一章
返回

历史学霸在秦末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