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唐平阳传

第146节

    第284章 来犯必诛
    从黑暗中射来的箭迅捷如电却又精准无比, 每当风声响起, 便会收割掉一条性命。转眼之间,冲出仓库的人便已倒下了五六个, 剩下的十几个兵卒吓得魂飞魄散,有人转身就逃, 也有人嘶声大叫:“敌袭!敌袭!”
    这惊恐凄厉的声音在黑夜里传出了老远。营地里顿时骚动起来,不少人跳起来拿上刀枪, 向着仓库的方向跑了过来。
    只是还不等他们靠近仓库, 庄园的另一头, 马厩所在的地方, 突然响起了一声虎啸般摄人心魄的长吼,数百匹战马随即惊嘶着狂奔而出, 惨叫声、怒吼声、示警声由远至近响成了一片。
    更糟糕的是, 不知是惊马踢翻了篝火,还是有人故意捣乱,好几个地方同时冒起了火光和黑烟。火光蔓延之下, 整个营地彻底乱成了一团, 那些听到了“敌袭”之声的兵丁自然顾不得这边了,纷纷向失火处跑了过去。
    原本乱糟糟的仓库里此时反而安静了下来。庄客们一阵骚动,却依旧不敢出声;那些士卒更是连连后退,瑟瑟发抖。而仓库的木门早已被一脚踹飞, 洞开的大门外, 两个修长的身影终于从黑暗中显露出来。一人犹自弯弓搭箭, 神色冷若霜雪;另一个手里也拿着弯刀, 姿态却闲逸得仿佛拿的是折扇拂尘。
    门口的烈烈晃动的火把清晰地照亮了他们的面孔,明明都是俊秀之极的眉目,但对于那十几个士卒来说,他们看到的却只有那闪动着寒光的箭头,随着箭尖所指,夺命的风声仿佛再次在他们耳边响起,有人双腿一软坐在了地上,手里拿着的腰刀自然也“呛啷”一声落在了地上。
    这声音仿佛惊醒了其余的人,众人纷纷扔下刀剑,跪倒在地,机灵些的已哀声叫道:“好汉饶命!”“两位好汉,我等并无冒犯之心,家里也有老幼待养,还望好汉饶了我们的性命!”
    庄客们此时如何还不明白,是司竹园的好汉来了,之前射杀将领救了老者的自然就是他们,有人忍不住叫道:“好汉救命!”“救命!”
    凌云放下弓箭,微微皱起了眉头;何潘仁也收刀回鞘,却是瞧着这些庄客笑道:“救命?你们自己不会救自己么?”
    庄客们都是一呆,还是那老者第一个反应过来,忙上前拣起一把刀,帮身边的年轻人割开了捆绳;一些未被捆绑的老弱妇孺也跟着上前帮忙,没过多久,被捆绑的青壮们便都脱出了绳索,地上的刀剑自然也悉数到了他们手中。
    转头看着那些不久前还凶神恶煞的兵丁,有人不由得气往上冲,过去便是一脚:“让你们凶横!让你们杀人!”
    他这一开头,那些气性大的年轻人和之前被杀者的家人们自然也忍耐不住,纷纷过去拳打脚踢。兵丁们此时如何还敢反抗?各个只能抱头求饶,却在众人拳脚下很快都变成了滚地葫芦。
    有人打着打着渐渐发了凶性,举起钢刀便想往下砍去,谁知“当”的一声,一支长箭凌空而至,将他的刀击到了一旁。
    那人吓了一大跳,惊恐地回头看着凌云,那老者忙皱眉喝道:“你们这是作甚?恩人们还没发话呢,你们就想胡来了?”说完又转身冲着凌云跟何潘仁长揖了一礼:“两位恩公,多谢救命大恩,我等如今该何去何从,还请恩公示下。”
    何潘仁随口道:“先把这些人都堵上嘴捆起来,待会儿跟我们走就是了。”
    他这么一说,众人自是点头应是,却也有人不服气地小声嘀咕道:“这些人适才杀了阿根,还要把我们都杀光,为何还要留他们性命?”
    萧翁瞪了他一眼:“你没瞧见么,那下令的人,杀阿根的人,都已被两位恩公射杀了,剩下这些不过是听命行事的。你们家里亲朋故旧难不成就没有一个在外头服役的?若是长官下令杀人,他们又能如何?你难道指望他们都被这么杀掉出气?”
    这话大家倒也不好反驳,当下七手八脚的把那十几个人都堵嘴捆上了。
    凌云这才上前一步,对着这些兵丁缓声道:“转告你们上峰,我李三郎恩怨分明,来犯必诛,有仇必报,让他们看好自己的人头!”
    她的声音并不高,但那一字一句里,却自有一种如利箭般直指人心的东西,这十几个人忙不迭地点头如捣蒜,恨不得把这话刻在自己的舌头上。
    随着两人转身离开,庄客们扶老携幼,转眼间也走了个干干净净。在漫天的火光和喧闹之中,他们的动静根本无人察觉。
    又足足过了一刻多钟,营地上的混乱才渐渐平息下来;等到有人终于发现这边情况不对,找到这些兵丁,又把他们带到了这次领兵而来杨郎将的大帐中时,已是半个时辰之后的事情了。
    这位杨郎将出身弘农杨氏,也算是宗室子弟,在阴世师的左翎卫中地位超然。此次阴世师让他带兵出来“剿匪”,他也知道就是让他来立功的。只是他自来心高气傲,虽然阴世师反复叮嘱他小心从事,他还是到司竹园外来转了一圈。
    因盗匪们善于隐藏,又都潜伏不出,他才不得不来到柴家庄园,准备拿上百十颗人头,也算是圆满完成使命。谁知这些盗匪竟能直接惊炸了马厩,还有人四下暗中放火,这一番忙乱下来,他的兵营里,连死带重伤的,居然有数百人之多,轻伤挂彩的更是不计其数。
    此时得知那些被拉到庄园角落里准备悄悄处置的“人头”居然也都被救走了,他已是怒火万丈,待听到那一句“来犯必诛,有仇必报”时,他再也按捺不住胸口的狂怒,一脚将面前的案几踹飞了出去。
    几个倒霉的兵丁首当其冲地被砸倒在地,杨郎将却犹自不解恨,过去又是一人一脚:“还不给我滚!滚!”他的脚力远胜那些庄客,兵丁们连着被踹飞了两三个,其余的人忙连滚带爬地出了大帐。
    旁边的副将见势不对,忙小心翼翼地劝道:“将军休要动怒,这些盗匪不过是会耍些虚张声势的把戏,将军又何必他们的这些胡言乱语放在心上?”
    另外一人也道:“正是,那李三郎从不敢跟我等正面为敌,几次三番都是靠诡计才占了些便宜,将军还是莫要理会他们的挑衅才好。”
    杨郎将在帐子里来回走了几步,嘴里冷笑道:“什么李三郎!什么挑衅!”他们不知道,自己还不知道么?世上哪有什么李三郎?只有一个李三娘!那是一个能拳打宇文承趾的悍妇,今日她留下的这番话,只怕也不是说给自己听的,而是说给阴将军听的,毕竟阴将军的人在河东大开杀戒,对长安的这些李家人却并没动手,她是怕阴将军继续杀下去,才来恐吓自己的吧?
    她好大的胆子!她以为自己是谁?
    副将们自是听不懂他的意思,却看得出他的怒气显然越来越高,有人忙道:“将军,如今这些盗匪都不肯露面,却会这般骚扰军营,我等若是跟他们僵持下去,只怕会中了他们的疲兵之计。”
    杨郎将怔了一下,醒过神来:是了,这些盗匪别的不说,阴险狡诈却是不缺的。之前三次大败都是中了他们的计策,如果今日自己赌上这口气,跟他们周旋下去……他越想越是凛然,思量片刻后还是寒声道:“也罢!传我命令,明日四更造饭,五更拔营,咱们立刻回长安!”
    夏日的夜晚原本短暂,这一番收拾整理下来,兵营里人人都只来得打了个盹,就到了埋锅造饭,拔营出发的时辰。军中原有的数百匹战马此时已只剩了一半还能用,带着的粮草辎重怎么都拉不回去了,杨郎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让人又点了把火。
    这把大火烧得众人心烦意乱,偏偏接下来又要顶着日头赶路——从司竹园到长安足有百余里地,一路往东正是对着日头,纵然都是通衢大道,在这炎热仲夏也不好走。待到过了鄠县,正是烈日当空之时,杨郎将骑在马上也是满身大汗,底下的士卒更是酷热难耐,有人走着走着便中暑倒下了。
    杨郎将纵然归心似箭,此时也不得不让士卒们就地歇息,待烈日稍移,再走完这剩下的路程。
    众人得了这道命令,自是轰然一声,各自坐在了路边的阴凉之处,杨郎将也忍不住寻了个凉爽通风的所在,解下盔甲,松快片刻——横竖这里离长安也不到五十里了,让下头人走得快些,只要两个时辰就能到。在这光天化日之下,在这种地方,那李三娘再是凶悍,难不成还敢带着人跟他的大军正面对上?
    等到自己回了长安,他会让这些李家人知道自己的厉害,更会让那李三娘知道,她胆敢这么威胁自己,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他冷笑一声,举起水囊喝了一大口水,正待再喝第二口,手上不知为何一抖,水竟洒了一小半出来。
    愣了愣他才意识到,并不是他的手在发抖,而是他脚下的大地在震动,那是……那是万马奔腾的声音!
    顾不得穿上盔甲,他冲到自己的坐骑边,翻身上马,抬头遥望。却见从鄠县的方向,一支骑队不知从什么地方冲了出来,少说有也有两三千骑之多,看去有如一道黑色的洪流,直奔自己的后队而来。
    在这支骑队的最前面,赫然是一匹枣红色的骏马,是一面白底红字的大旗,在五月的碧蓝天空下,这匹一骑绝尘的骏马,那个鲜艳醒目的“李”字,有如火焰一般,正在烈日中熊熊燃烧。
    ※※※※※※※※※※※※※※※※※※※※
    感谢在2020-06-06 03:39:43~2020-06-09 02:03:2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向向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85章 有仇必报
    当挟势而来的精锐骑兵, 对上毫无防备的疲惫步卒, 崩溃不过是瞬息间的事。
    杨郎将只是远远地看了一眼,便明白了这个结局:他的后军完了。
    因为急着赶回长安,这支队伍早已拉得松松散散, 过了鄠县之后,大家更是彻底放下了戒备, 加上出发前还丢掉了大部分粮草辎重, 如今他们已根本无法构筑能阻止骑兵的工事。没有防御, 以勤杂为主的后军在这样的冲击面前自然是不堪一击, 这也罢了,若是任由这支骑兵一路冲杀过来……
    杨郎将心里打了个寒战, 猛地转过身来, 用尽全身力气喝道:“结阵!”
    中军队伍到底还算训练有素,随着这声命令传开,众人纷纷拿起兵器。在队长们的呼喝声中,盾牌手在最前面组成了一排排的盾墙, 盾墙背后是一列列的横刀手、□□手、弓箭手,最后则是刀斧手——若是有人临阵脱逃, 他们的刀斧绝不容情!
    这原是两军对抗最常用的阵型, 只是这条道路虽然还算宽阔,却远比平原狭窄,原该铺展开来的队列自然也就缩成了长条, 前头的盾牌就排成了十几排, 盾牌后的长抢手和弓箭手更是混杂在了一处, 一时间无法再调整过来。杨郎将看着那挨挨挤挤的队列,心头却是微定:他并不指望这些人能挡住席卷而来的骑兵,但只要他们能减缓对方的速度,让这些奔马陷进步卒的人海,那他们便能以数量上的优势慢慢绞杀掉这支敌军!
    想到此处,他心里多少有了些底气,高声喝道:“不许后退!后退者,斩!”
    刀斧手自是齐声应和,气势倒也雄浑有力。
    杨郎将正想再说几句鼓舞士气的话,前头却突然传来了惊慌失措的喊叫之声,却是后军的士卒们已被马队惊得四散奔逃。不少人慌不择路,竟掉头往自家盾墙这边跑了过来。他的心头一凛,知道不好:若是把这些败兵放入盾墙,中军的队列定然会被他们冲乱!
    他再也顾不得别的事情,忙不迭地厉声喝了句:“出刀!”盾牌手们纷纷拔出刀剑,对准了外头。
    败兵们瞧见这一排排明晃晃的刀枪,自然不敢再往上撞,好在道路边便是田野,他们发了一声喊,转向两侧,头也不回地远远逃开了。
    杨郎将心头好不恼怒:他原指望着这些人能回头去阻一阻马队的冲刺,没想到这里不比寻常战场,道路两侧没有任何险阻,竟让他们就这么逃走了——待会儿收拾战场,这些临阵脱逃、动摇军心的败兵,他一个都不会放过!
    盾牌后的士卒们也是面面相觑,然而此时已容不得他们多想,那支马队冲散后军后,速度丝毫未减按,此时已经对着中军直冲了过来。
    数千匹战马迎面狂奔而至,声势自是惊人之极。随着马队越来越近,大地的震动也是越来越强,不少人被震得脚下发颤,脸上也不由自主地失去了血色。
    杨郎将见势不对,忙高喝“放箭”,弓箭手们闻声一轮抛射过去,只是他们队列不齐,位置又太过靠后,这一轮箭便有些稀稀拉拉,大多数都射在了两军之间的空地上,再待要射第二轮时,骑兵的前队已逼近了盾墙。
    凌厉的杀气扑面而来,强劲密集的马蹄声更仿佛直接踏在了兵卒们的心口。他们中不少人昨夜就被在营地里狂奔的马群惊吓过一回,有的甚至亲眼瞧见同袍惨死重伤在马蹄之下。此时面对着越来越近的马队,两种恐惧也自然而然地叠加在了一起,如巨石般迎头压下,有人终于忍受不住,大喊一声丢下了盾牌,就像刚才那些败兵们一样,转身逃向了路边的田野。
    在这惊恐的叫声中,马队最前方的那匹枣红大马已挟带着雷霆万钧之势高高跃起,直接踏入了盾牌后的人群之中,一道雪亮的刀光划过,阻挡在马前的盾牌刀枪如枯木落叶般都被劈成了两段,盾牌刀枪后的头颅手足也随之而断,鲜血喷出了老高。
    这场景宛如一场血腥荒诞的噩梦,不少人原本就已胆气尽丧,只是勉强苦撑,此时在头脑一片空白之下,不由自主地倒退两步,转身就逃。
    通往长安的这条大路平整宽阔,路边种着两排粗壮的槐树,槐树后面没有可怕的马队和刀光,没有无情的长官与斧头,只有一望无际的碧绿麦田——只要他们能逃得远远的,就能躲开战事,躲开死亡!
    当这样的选择就在眼前,溃败自然比奔马的速度来得更快。
    杨郎将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己这支原本严整的队伍转眼间已如波浪般向两边分开,对面的骑兵势如破竹地一路冲杀过来,偶然有几个惊得动弹不得或是固守不退的兵卒,也转眼间就消失在他们的铁蹄之下。
    杨郎将原本还怒吼了几声,又弯弓搭箭,射杀了几个逃窜的士卒,但眼见着那匹枣红大马已直奔自己而来,连最后的几排刀斧手也后退着闪开了道路,他也只能拨转马头,带着亲兵们奔向了长安的方向。
    他这掉头一跑,士兵们自然溃散得更快,好在他的亲兵不少,不断有人留下阻拦后头的马队,他才总算带着十几个人甩开了追兵。
    身后的马蹄声渐渐拉远,前方的长安城遥遥在望。杨郎将却依然不敢回头多看,只能咬牙狠狠地抽了坐骑一鞭:这一战,他已彻底败了。但只要他们沿着这条大路跑下去,最多再有两刻钟,他们就能回到长安了,只要到了长安……
    身下的坐骑突然一声悲嘶跪倒在地,他的整个人也被甩了出去,好在他的身手还算敏捷,就势在地上滚了几滚,这才勉强定住了身形。跟着他的那些亲兵也是纷纷中招,有人像他一样滚落在地,也有人摔了个七荤八素,再也爬不起来了。
    杨郎将回头一看,却见那原本平整的路面上,不知何时已绷起了好几根绊马索……
    有埋伏!
    他心头大骇,忙挣扎着站起身来。他的亲兵也有几个想起身,却不等站稳,便有套索凌空飞来,将他们拖倒在地,只留下杨郎将一个人站在道路正中。
    他不由得愈发毛骨悚然,厉声叫道:“何方鼠辈,还不给我滚出来……”
    他话音未落,有人轻咳一声,不紧不慢地从路边的槐树浓荫里走了出来,身上居然是一袭湖色长袍,颜色明净如玉,来人的容色也是秀朗如玉,看着杨郎将,风姿翩然地欠了欠身:“杨将军受惊了。”
    在战马的悲鸣声中,在满地狼藉的路上,突然出现了这样一个人,简直比什么都来得古怪。杨郎将呆了一下,全身寒毛倒竖,强撑着才没有后退几步:“你是……什么人?”
    来人依然笑得优雅:“在下司竹园何潘仁,听闻将军这几日一直在辛辛苦苦地找寻我等,所过之处,鸡犬不留,这般情谊,何某人无以为报,也只能冒昧前来,回送将军一份厚礼了。”
    杨郎将心头更惊:这位就是司竹园盗首何潘仁?他这两日并没有抓到司竹园的人,只能把司竹园附近的农户庄园随手扫荡了几家,这些人居然能跟盗匪相安无事,自然是该杀的。这姓何的突然提起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作甚?
    上下看了何潘仁两眼,他到底还是眯起眼睛寒声问道:“你到底想做甚?”
    何潘仁微微一笑:“自然是来送将军上路。”
    杨郎将心头猛地一跳,反手拔出了自己的腰刀。何潘仁的动作却比他更快,右手挥出,刀影一闪,杨郎将只觉得眼前仿佛有道月牙一晃而过,那月光是如此的清丽而冰冷,他握刀的手顿时失去了所有的力气。
    何潘仁后退了一步,转头瞧着地上的几个亲兵叹了口气:“我们不是已经说过么,来犯必诛,有仇必报,你们要看好自己的头颅,你家将军怎么就忘了呢?这样吧,你们把他的头颅带给阴世师,也把这句话带给他。希望他不要再忘记了。”
    他的弯刀依旧雪亮,看不到一丝血痕,他的声音更是柔和,听不出一丝杀气,但在杨郎将喷溅而出的鲜血和轰然倒地的身躯面前,他说出的每一个字都是如此的令人恐惧,足以深深地刻在所有人的心头。
    不到两个时辰,这句话便原封不动地传到了阴世师的耳中。
    阴世师早已得到杨郎将兵败身死的消息,正自惊骇不已:他早已知晓那李家三娘用兵诡诈,屡屡用阴谋诡计得手;但他万万没料到,这女人还如此胆大包天,居然敢在长安城外,在他的眼皮底下,领兵追杀数倍于她的大军。
    如今那两万人马,真正死伤的其实并不多,却比死伤殆尽更糟糕——临阵逃脱之罪,足以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敢回到长安,在这种世道里,他们唯一的活路便是投靠盗匪,司竹园经此一役,麾下至少会多出上万人马,还都是他亲手训练出来的可用之兵!
    最糟糕的是,这一战就在长安城外,结果瞒不住人,也骗不了人,那陆续回来的几千人都是见证,消息只怕也早已传开,一败再败之下,他手头纵然还有几万人马可以动用,却已毫无士气可言,此消彼长之下,纵然是倾巢而出,只怕也奈何不得那位李三娘了。
    至于李三娘的这句威胁……他在心里苦笑了一声,默然挥手让那几名亲兵退下,自己独坐堂上,心头多少有些茫然。
    他当然听得懂这句话的言外之意。但如今,这一切似乎已经不重要了——是他放虎归山,是他轻敌连败,如今就算杀光长安城里的李家亲友又能如何?他就能剿灭李三娘了?他就能跟陛下交代了?
    在他的心底深处,一抹寒意也在悄然弥漫:李家的女儿就有这样的谋略胆气,唐国公李渊真会像他表现得那样平庸无奇吗?他家那几个儿郎又该有怎样的本事?这天下,难道最后真的要姓李?他深受皇恩,愿以身殉国,但他的儿女族人们呢?他的女儿还未出阁,他的儿子还那么小……
    他越想心头越是沉重,静默之中,下头突然有人回报:“大将军,李郡丞求见。”
    李靖?他来做什么?
    阴世师不觉皱起了眉头。自打那日李三娘和柴绍先后逃脱,李靖又露出了那么副“果然如此”的模样,他心里便有些不大自在,后来听闻李靖在外头叹息不已,只怨他们这些人都不肯听他的,这份不自在就变成暗暗的恼怒,如今李靖是又要来告诉自己,该如何用兵么?


上一章
返回

大唐平阳传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