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一蟒情深

归何处换巢鸾凤情亦暖枯杨生花

    “夫人!”赵叁娃子一路飞奔着从门口跑到堂屋,雪地上留下一排脚印。
    屋内众人见到他,面上俱是一喜,竟也无人指责他失礼。
    这夫人是个年青夫人,正和一干丫鬟婆子围在桌旁用铜锅子吃涮肉,一见他进来,登时撂下筷子起身,一面一连串地问:“什么时候回来的?用过饭了没有?路上好不好走——”一面使唤丫头给他揩汗。
    赵叁娃子躬身唱了个大喏,急道:“夫人!东家今晚同合伙的几个老爷吃得醉醉的,正唤您过去呢!”
    夫人也没系风帽,披个一口钟就出去了,只见门口一个歪歪斜斜醉得直不起腰来的人布袋一样挂在小厮儿身上,抬头看着她扑哧哧地笑:“为、为夫家来了!”
    夫人气得直跺脚,赶忙吩咐厨下煮醒酒汤,提住他通红的耳朵骂道:“作孽!你干什么吃得这样醉稀稀的!”
    东家被拽得哎呦惨叫,做戏的成分更多些,连声道:“我哪里想吃酒?只是俺们弟儿几个在外头奔波了这些时日,不喝几杯实在过意不去……”
    夫人冷哼:“我会不晓得你?你这狗杀才就是馋酒!”
    东家两眼一瞪:“胡说!”
    夫人还待呛回去,只听得一旁的小厮儿苦哈哈地劝道:“老爷!奶奶!这天寒地冻的,咱们什么事进屋好好儿讲。”
    二人来到屋内,东家往榻上一瘫,脸红溜溜的,惬意得直哼小曲儿。夫人给他拧了热手巾擦脸,揾着鼻子嫌弃他:“这酒气儿大的!你晚上定然要呕,我去偏厦睡!”
    “哎!”东家急了,一把捉住她袖子,“  我有正事儿!”
    “啥事?”夫人推开他的手,坐在榻边问道。
    谁料他涎着脸,笑呵呵地往她腰上摸:“啥事都比不上咱俩亲热正经。”
    “呸!都醉成这样了!”夫人啐他一口,问道:“生意如何?”
    东家借着酒劲儿,莽莽撞撞去扯她的童子捧寿襟扣,含混道:“咱俩榻上只谈传宗接代的生意。”
    夫人被他这无赖样子气乐了,戏谑道:“你儿子在东厢睡着,不在我这里。”
    东家下巴蹭着她肩膀头去咬她滑腻的脖颈,口里哼道:“好娘子——我出去那么久,你就不想我?”
    夫人杏眼圆瞪::“你这贼囚根子不回来才清净。”
    东家不依不饶:“不想我便是外头有人了?”
    夫人闻言更怒,骂道:“混账!你自己去找什么桃姐爱姐的,别扯上我!”
    “好冤!”东家叫道,“说笑来着,谁愿意做绿头的忘八!”
    外头呈上来一碗清清爽爽的醒酒汤来,夫人怒气未消,重重地往他面前一放,“咣当”一声,里外的人都惊了一跳。
    “自己喝罢!”她道。
    “哎哟!怎么炮仗似的!”东家咕哝道,但还是径自拿碗咕咕咚咚喝下了。
    喝了汤,东家头脑清醒了不少,一下子兴奋起来,拉着她就要讲路上见闻。夫人平日里最爱听四处的奇闻轶事,就由着他去了。
    “嗳,娘子,我跟你说。”东家道。
    夫人笑道:“啰啰嗦嗦的,快讲快讲。”
    “我这一路上听说了个‘穷不怕’。喝!那真是好一个穷不怕,真是个奇人!”东家眉飞色舞起来,“他不过个叫化子,却最好打抱不平、仗义疏财。他自己有十两银子,见了那下苦的可怜人,倒是要分出去八两。”
    夫人嗤道:“我看他倒是打脸充个胖子。”
    “人那才真是视钱财为身外之物!”东家道,“有个富户家的雇工被主家打了好重的伤,却又无钱医治。旁人都知那雇工赤贫,还不起账,竟无人帮他。这穷不怕见他奄奄一息,动了恻隐之心。可他自己也穷得饿肚子,便沿街作诗画卖了好些钱,最后竟全用来给那人瞧病,他自己一分不留。这样的事体远远不止一桩,这才留下个‘穷不怕’的名头来。”
    东家顿了一顿,又道:“众人这才明白这‘穷不怕’定是文人士子流落下来的,只是不知道因何事残了条腿,家道中落下来了。我估摸着,怕是行商路上遭了响马,没了家当又死绝了亲属,这才去乞讨。”
    “啧,”东家叹道:“可怜!”
    再看夫人,两眼直愣愣的,显然是听得入了迷。
    “不过还有另一桩更奇的。”东家得意洋洋道。
    夫人回过神来,笑问:“还有什么更奇的?”
    “这穷不怕虽穷得叮当响,却是条好汉。他有一房妻妾,处处都跟随,既不嫌他穷又不嫌他残,真叫个情比金坚。”东家接着道,“关键是那女子,长得真是,哎呦!那叫一个如花似玉,便是到了宫里,那也让六宫粉黛丢了颜色……”
    “真那么好看?”夫人哼道。
    东家没觉出味儿来,兀自振奋道:“真好看!”
    夫人柳眉倒竖,手又掐上了东家的耳朵,“比我还好看?”
    “啥?”东家一愣,旋即开了窍儿,笑个不住:“媳妇儿!咋这么酸?这全是我道听途说的,没见过人家庐山真面目!”
    “没见过就罢了。”夫人道,“你这嘴上没个把门的,把人吹得天上仅有地上绝无……真有那回事儿似的!”
    东家笑道:“这倒不是我编的,正经的真事!”
    “瞧瞧!”夫人哂道,“这还惦记着呢!”
    东家也不知道怎么接着这好大的怨帽,总归是有理说不清了。
    “要是你敢不要我,”夫人下巴一扬,居高临下道:“我就抱着你儿子去跳河!”
    谁知东家笑得直打摆子:“你跳河?你下次好歹挑一条深一点的河去跳!那么浅的水,我要是再救你一回尽让人看笑话!”
    夫人怒得直锤他,眼圈竟然红了,“天杀的!你居然要我死!”
    东家见状忙把她搂在怀里安慰,急慌慌地指天发誓道:“瞎话!我要是有这想法天打五雷轰!”
    夫人闹了一阵,羞赧起来,抹掉腮上挂的两滴泪珠子,顺势往东家怀里一钻,打趣道:“瞧你身上臭的!怕是已经雷焦了!”
    世上的缘分,好巧不巧,你苦寻不得,偏偏它来得出人意料。上头这几位究竟是何人,我不说想来您也能看得明白。
    各位看官,小人物的故事细琐,本不值得一叙。可是那史家无情,微言大义笔写春秋,多少人一生沉浮不过也只留下那么只言片语罢了,对那市井小民再吝啬写上两笔。可怜这天下苍生多是籍籍无名之辈、蝇营狗苟之徒,百年之后,再难寻踪觅影。
    能在青史中留下名号的,也多少算是个人物。同这个故事有关的我且给诸位摘上那么两段,这功过是非留您自己评说:
    金敏,平昭二十叁年进士及第。父克显,巡抚甘肃,整饬边关、总理军务,素有贤名。时岁冬,鞑靼举兵来犯,克显身先士卒,负数箭而亡,兵卒百姓皆效其死力。敏少孤,慧而清傲,寒窗数载、师从当世鸿儒。选为内都察御史,履历清要,后拜紫金光禄大夫。世云女子为官者,自敏始也。
    敏终身未嫁。先时,克显自知必死,托孤于关西陈氏。盖报其抚育之恩,敏与陈情同夫妇,育有二女,皆为咏絮之才。盖以其姿容艳美,终不宜得男也。
    (全文完)
    免*费*首*发:fadìańwū.сoм [fadianxs.com]


上一章
返回

一蟒情深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