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穿越七零做知青

第559节

    黑蛋高兴道,“您同意了?”
    春妮道,“您也不怪我们隐瞒吗?那,那我妈妈那边。”
    “啥都别说了,就这么着了。没什么同不同意怪不怪的,你们自己事情你们有权利做主。至于玉梅同志那边,我觉得你们自己主动开口比较好。春妮,这是对你妈妈的尊重。”
    春妮认真点头,“我知道了,苏阿姨,我会主动和妈妈说的。”
    苏青玉也笑着微微点头,再仔细看这两个孩子,真是越看越配。
    果然这世上,他们才是彼此最般配的。她之前怎么会觉得两人会另外找对象呢?
    苏青玉觉得自己这次首都之行可真是没白来。
    看到了老同学,听了偶像讲课,还见证了自己爸妈处对象。
    似乎所有的好事都来了。
    这让她心情一直保持着愉悦,连时间都仿佛过的快了。
    剩下的两个月稍纵即逝。
    在最后的课程里,苏青玉他们还去附近的城市去进行了一次考察。
    这是一个已经发展中的,比较富裕的城市。
    考察的课题是,如何将发展城市发展成发达城市。
    苏青玉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上对未来经济发展道路的研究,再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经济特色,围绕高新经济写了一篇文章。
    吸引人才落户,吸引高新企业入户。依托周边大城市,适当引进外资,发展高新经济城区。
    再根据城区成果,扶持周边农村教育,基础建设。
    靠着这篇文章,她的毕业成绩得了个优。还被评为了这一届的优秀毕业生。
    优秀毕业生的毕业证由校长亲手发放。
    上台的时候,苏青玉擦了擦手,怀着激动的心情上台。
    校长笑着将毕业证发颁给她,然后还伸手轻轻握了握,“苏青玉,我知道你。实干型人才,很有想法和能力。”
    苏青玉:“……!!!”
    “要多积累经验,不管是扶贫还是致富,都是发展经济。”
    “校长,我记住了!”苏青玉声音坚定道。
    校长笑了笑,然后继续给其他人颁发毕业证。
    苏青玉则领着自己的毕业证下台。心里还在回想着刚刚校长说的话。
    张娟也是优秀毕业生,领了毕业证书下来,就好奇问道,“校长刚和你说什么了?”
    “让我要多积累经验。张娟同志,我们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任重道远啊。”
    张娟笑道,“管它到长道长且阻,吾辈何惧?”
    苏青玉笑着点头,眼中带着光。
    吾辈何惧?无惧!
    培训结束,已经是夏天了。
    苏青玉春天来,初夏回。边州也已经发展了几个月了。
    几个月没回来,这里的一切却一点都没觉得陌生。
    家还是那个家,有自己的爱人和孩子等着自己回家。
    边州还是那个正在努力中的边州。
    在家里和家人团聚一晚上,苏青玉就精神抖擞的开展工作了。
    她有预感,未来自己可能不会分配到像边州这样的地方了,所以要珍惜咋这里的每时每刻。
    徐书记道,“这么快就开展工作了?”
    “是啊,想赶紧看到我们边州腾飞的时刻。”
    回到这里一个月,苏青玉就中医大学选址给定好了,又做出了从青山县开始,进行山民集中居住的决定。盘山道也从青山开始修。
    这消息传出来,整个青山县的人民可高兴了,山民下山倒是没啥,但是盘山道对山里人来说可是大事儿啊。
    镇上干部们积极的给村民们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修了盘山道,以后药材下山更容易,节省成本,以后赚更多钱。
    村民们已经习惯了种植药材换钱,靠这个过上富裕生活,思想已经和以前不一样。
    加上当地年轻人常年接受新思想的冲击,孩子们也是接受学校教育,都明白市里这一决策的重要意义。
    也帮着回家给家里做思想工作。
    年轻人觉得大家住一起好,以后没准也发展成了山里的镇,以后干什么都方便,最主要是好找对象。
    孩子们觉得,这样热闹。以后山里建学校更方便,不用去住宿学校学习了。大家都能上学。
    且且老师说了,这样大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这是苏市长做出的决策。
    苏市长就是给他们带来好生活的那位好市长。
    苏青玉亲自前往青山县走了一趟。
    当年也是她一手主导了青山的发展,青山人民都十分喜欢她。
    连她去青山,街道上都有人夹道欢迎。倒是让青山县的领导们紧张的不得了,担心市长误会了,明明是大家自发的,可真的和他们没关系。
    好在苏青玉也没计较这些,自发和有组织的还是分的出来的。
    也没在街上停,一路去了下面的镇上,又去了山里。
    重走这段路苏青玉也看到了这里的明显变化。
    村里修了房子修了路。再也不是以前那样破败的小山村。
    也是因为修了房子,所以很多村民舍不得走。
    因为是临时来的,村干部和村民们都不知道。
    几个青少年正在田地里喊着话。
    其中一个留着短发的少女正在拿着大喇嘛喊话,“叔伯婶婶们,咱们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咱在村里交通不便,什么都不知道。别人富裕,我们还停留在远处。等几年过去了,咱们一代代的又要过回以后的穷日子了。”
    “苏市长让咱们走出去,是为咱们好。咱今天的好日子都是苏市长他们这些干部带来的,他们不会害咱们的。”
    “咱青山人走在前头,才从最穷变成最富裕,咱还要落后吗?”
    一个老大爷道,“小叶,你这念了几年书,就把自己当大人了,还来教育咱们。”
    “我就是因为念了几年书,我懂了很多以前不懂的道理。只要是正确的话,谁都能讲。二爷爷,咱们要与时俱进。你不是也希望家里出个大学生吗?走出去了,才能继续享受更好的教育。”
    老大爷哑口无言。
    苏青玉看着这一幕,笑了起来。
    很快,村干部们就发现苏青玉们一行人。
    那几个年轻人也看到了,之前那个叫小叶的姑娘看到了苏青玉,一下子脸红了。刚刚还挺会说的,现在倒是不会说话了。
    苏青玉笑着走过去,拍拍她肩膀,“说的好。”
    李小叶脸更红了。眼睛却晶晶亮。
    苏青玉问道,“认识我?”
    “嗯,见过您。”李小叶激动道,“在几年前……我那会儿上一年级。您问我为啥没去吃饭,我说要赚钱给家里。”
    苏青玉恍惚就想起来了,那是她在青山刚做出来成绩的时候,在学校视察。
    是有一个叫小叶的女孩子,被家里教育着要换亲。自己还懵懂无知。
    “是你啊。”苏青玉惊喜。
    变化可真大啊。
    那会儿十二,这会儿过了四五年,都成大姑娘了。
    李小叶道,“我还在念书,念初中了。老师说我可以考上高中。”
    “好,很好。要继续努力,你很优秀。”
    得到苏青玉的夸赞,李小叶心里激动的狂跳,眼睛都开始发热了。
    她想和苏青玉说很多话,感谢她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要不然她这会儿都要去换亲了。也不会懂这么多的道理。不知道对错。
    她时常想起以前的自己,都不敢相信。也很后怕又庆幸。
    千言万语只变成了三个字,“谢谢您。”
    苏青玉笑道,“你很争气。我也要谢谢你。”让她看到了好的结果。这比什么都让人开心的。
    苏市长来的消息很快传开了。
    村民们知道这个消息也热情起来。不管怎么样,他们都还是知道自己如今的日子是怎么过好的。都念着苏市长的好。
    老乡热情的邀请苏青玉去自己家里喝茶。
    苏青玉也没客气,就坐在离村口最近的一家老乡家的院子里,和周围的村民们开着会。
    她喝了碗他们送来的茶水,笑道,“大家过上好日子我心里高兴。”
    “可咱这日子就不能过的更好?山下的村子,家家户户至少有自行车拉药材,你们倒是买得起,能用上吗?这山路怎么用自行车?”
    “没有自行车运输,你们运输的药材就比别人少。赚的钱就比别人少。”
    “我这心里替你们着急啊。”她拍了拍心口。
    “咱不能落后是不是?要让年轻人都能找上对象,让孩子们都能在家门口念书。让你们,都能在家门口买到生活用品。”
    “响应号召,政府补贴你们盖房子,做先进的青山人。我苏青玉,会害你们吗?”
    有年轻干部喊道,“苏市长不会害咱们的!”
    “苏市长是好市长!”这是年轻村民喊的。
    几个刚刚跟着李小叶一起做思想工作的学生也跟着喊。


上一章
返回

穿越七零做知青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