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下堂后成了前任的皇嫂

第 268 章

    荣王迈前一步, 又有些迟疑, 终于慢慢地走到阑珊身旁, 也跟着低头打量端儿。
    那小孩子正趴在阑珊肩头上乱蹭撒娇, 突然看见他来了, 就只管瞪着亮晶晶的双眼, 不再乱动了。
    阑珊回头看见赵世禛, 一怔之下后问道:“你怎么进来了?外头呢?”
    “外头无妨,已经拿下了。”赵世禛见端儿无恙,便回头看向雨霁道, “真的是一只猴儿?”
    雨霁点头道:“怪得很,不知道从哪里窜进来的,拿着这把刀。”
    说着将旁边的托盘端来给赵世禛看。
    赵世禛瞧着那把显然是特意打造出来的沉甸甸的匕首, 心头一阵森然。
    他点点头, 又对阑珊道:“你就别出去了,且有一阵子忙乱。”又向郑适汝道:“王嫂也不要外出, 且陪着她留在这里吧。”
    郑适汝瞅了他一眼, 还未答应, 就见雨霁的心腹郭太监匆匆跑了进来, 禀奏道:“皇上问世子跟郡主睡着不曾, 若是没有睡, 可以带出去看看焰火。”
    赵世禛很诧异,毕竟此刻外头是一番的腥风血雨,他可不想让阑珊跟端儿一块儿出去。但偏是皇帝的旨意。
    阑珊却看向郑适汝, 郑适汝微笑道:“我看宝言困倦的很, 而且这孩子性子弱,听见那些响声怕会给吓到,我就不出去了在这里陪她,你带了端儿去吧,你看这孩子方才就精神抖擞的,巴不得去看热闹呢。”
    阑珊道:“我陪你在这里。”
    郑适汝道:“你听我的,去吧。”说了这句,又似笑非笑地说道:“你若不抱着这孩子,难道要让荣王抱着?”
    赵世禛听了就看了她一眼,却也没说话。
    雨霁唤了心腹郭太监来,命他留在这里守着安王妃跟郡主,自己便陪着赵世禛跟阑珊往外。
    来到外间,惊见殿中早就安静如常了。
    先前刺客的尸首等乱糟糟的东西都已经给收拾了去,几个太监正在清理地上的血迹,已经将要擦拭干净,看不出一点异样了。
    皇帝重新在金龙大桌前坐了,神情冷漠而端然,并不见什么格外惊怒。
    左手下的两个位子,本是皇后跟容妃的,但现在都空着。
    赵元吉却呆呆地坐在先前的桌子旁边,脸色苍白,神情恍惚。
    其他的宫妃们也都惴惴地重又回了席上,却不敢出声。
    若不是殿内还有些许血腥气,只怕会以为方才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刺杀是做梦才有的。
    皇帝见他们走了出来,便问道:“方才里头是怎么了?”
    雨霁道:“回皇上,没什么大碍,只是有只耍百戏的猴子不知怎么跑了进去,奴婢们大惊小怪的叫嚷起来,那猴子已经走了,世子跟郡主也没受到惊吓。”
    皇帝点点头:“很好。”
    又对赵世禛道:“你就陪着舒妃一块儿坐了吧。”
    众人重又安坐的时候,外头的爆竹声响开始密集,原来是子时将至。
    皇帝看了一眼殿外沉沉的夜色,淡笑说道:“这个戏法却比平日里看惯了的要有意思,你们觉着呢?”
    他若无其事地说了这句,众妃嫔不知该如何回答,却又不敢不答,便弱弱地应道:“皇上说的是。”
    雨霁给皇帝斟了一杯新换的热酒,皇帝慢慢喝了口,说道:“怎么不奏乐了?”
    方才那些太常寺的乐工都惊呆了,哪里敢再演奏,听了皇帝所说,才忙又调整过来,缓缓地重又奏起韶乐,只不过毕竟还透出些瑟瑟之意。
    他们如此害怕,倒不是只因为刺客的缘故。
    先前舞狮子的出了事后,那些侍卫行动快速,早把那些宫中的耍百戏的优伶等等尽数缉拿囚禁,就算是太常寺负责的官儿,从太常寺卿开始,涉及其中的也都给拿下了,等候审查发落呢。
    皇帝喝了口热酒,对雨霁示意。
    雨霁便亲自持壶,下去给赵世禛斟了一杯:“王爷喝口热酒挡挡寒气。”
    赵世禛知道是皇帝所赐,便站起身来道谢。
    此刻赵承胤在阑珊的怀中动来动去,仿佛要爬出来四处看看一样,又不停地哇哩哇啦地婴言婴语,殿内除了皇帝之外,竟就只有他的声音最为响亮了,如此娇憨可爱,令人忍不住想发笑。
    在场的那些妃嫔们绝大多数是不曾见过世子的,突然看到这般粉妆玉琢的娃娃,不由都惊喜起来,把先前的那份惧怕也都丢下了不少。
    皇帝也注意到了,便笑道:“你们大概是没见过荣王世子,今儿是好日子,都看看吧。”
    阑珊一愣,雨霁把酒壶放下,走到她跟前:“娘娘……”阑珊会意,才将端儿给他。
    端儿因为跟雨霁也厮混熟了,一到他怀中先抱了一把,然后便坐在他的臂弯里,极为精神地打量着殿中众人。
    雨霁便抱着端儿给那些妃嫔看,众妃嫔们起初还安然坐着,可是越看这孩子越是喜欢,有些人不等雨霁到跟前,已经纷纷起身往这边张望,端儿竟也极自来熟似的,大概是看到了这许多美貌的女子,便嘻嘻哈哈笑个不停,众妃嫔见他笑容天真活泼,又一副精灵福相,更加喜爱,一时之间殿内笑声不绝,都是赞叹之声,就把先前那愁云惨雾都驱赶尽了。
    皇帝的脸上原本是三分冷峭外露,直到此刻,才换成了三分真心的笑意。
    等雨霁转了一圈儿回来,皇帝亲自把端儿抱了过去。
    端儿打量着自己的外祖父,因为看惯了雨霁没有胡子的样子,见皇帝留着胡须,便扬起胖胖的小手去扯他的胡子,把雨霁吓了一跳。
    皇帝却不以为忤,反而眉眼和蔼地笑道:“瞧他快活的样子,朕都忍不住跟着心开了。”
    此刻外头的内侍进来禀告,子时将至,是否要燃放焰火,皇帝道:“就开始吧。”
    一声令下,内侍们忙碌起来,把殿前的两侧各四扇的隔扇门打开,以供各位贵主观赏外间的焰火。
    随着一道麒麟火升空,殿前预备的焰火们争奇斗妍,纷纷冲天而起!一刹那,火树银花,宛若是到了九重天宫,瑶池仙境,将殿外乌沉沉的除夕之夜照的通明炽亮,
    皇帝留心看端儿,果然见他丝毫没有畏惧之色,只靠在自己的肩膀上,目光炯炯地看向外头。
    阑珊起先也在留意端儿,怕他受到惊吓,见他居然一点儿也不怕,看着看着甚至笑了起来,两只肉乎乎的小手拍在一起,不住地在皇帝怀中扑腾,竟是高兴的了不得,阑珊这才放心。
    雨霁忍不住道:“皇上,小世子果然喜欢的,瞧这龙马精神的。”
    皇帝看着承胤给烟花火照的略显金色的小脸儿,笑叹道:“这孩子的确与众不同。”
    熬了半宿,又经过了那场大变,皇帝其实也有些乏累了,但是竟不舍得把承胤给雨霁,于是便又将承胤抱紧了些,转头看着外头琳琅的焰火,一时又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啊。”
    除夕夜后,宫内很快得知,皇后娘娘受了惊吓,一病不起,免了各宫妃嫔请安之礼,无旨不必打扰。
    容妃那边儿,她的伤倒是有些凶险,只差一寸只怕就要把颈间的大脉给割断了,太医们紧急救治,静养了数日,终于才见好转。
    但毕竟因为失血过度,身体仍是虚弱的,每日太医不离瑞景宫,来请安的妃嫔们也都甚是殷勤。
    起初容妃养伤的时候,赵世禛隔着数日便来请安探望一次,等容妃有了起色,才不再那么频繁了。
    正月还未出,皇后上表,言明因患心疾,不能理事,因此要辞去皇后之位,退居静养。
    皇后不再居住于坤宁宫,退居到了冷宫旁侧的那小院子里,巧的很,那原本是容妃住过的地方。
    自打皇后搬来此处,除了曾有太医来诊看过外,再无别人了。
    其实宫中的人都也明白,所谓皇后上表求辞皇后位,不过是皇帝要体面些罢了,皇后娘娘明明白白的是给废了。
    又想起当初容妃便是住在这里,这因果造化的真是叫人不寒而栗。
    这天,伺候皇后的嬷嬷着急地叫门口的内侍,让快去传太医,娘娘情形不好了。
    自打皇后给关在这里,情形就一直都没好过,所以内侍也都不当会儿事了,只是见嬷嬷急得跳脚,才慢吞吞地又去请太医了。
    太医还没到,却有个意外的不速之客先到了。
    这人正是容妃。
    如今风水轮流转,内侍们听命将门打开,又不忘叮嘱:“娘娘万金之躯何必进内呢?那个人病的厉害,千万别过了病气在娘娘的身上。”
    容妃皱皱眉,喝道:“放肆!”
    那太监吓了一跳,容妃的声音不高不低的:“皇后娘娘是在这里静养身子的,不是有错被罚在这里的,你们不许无礼!若是娘娘有个万一,你们可担待不起。”
    众人一时都跪在了地上,慌忙磕头称是。
    这院子很不大,容妃这番话里头自然都听见了,隐隐地便有咳嗽声传了出来。
    容妃这才迈步向内而去,却见旁边的窗户上的纸已经破了,容妃不悦道:“改天叫人来收拾收拾。”身边的人又忙答应。
    于是到了里间,原先这屋子里是有佛像的,只是请到瑞景宫去了,此处就空着一块儿,只有垂着的淡黄幔帐,落满了尘灰,透出一股破朽之意。
    里屋皇后因为听她到了,早挣扎着起身,警惕地看着她。
    容妃笑了笑:“如今您不是皇后了,请恕我不敢违规,就不行礼了罢。”
    皇后才要冷笑,先咳嗽了几声,道:“何必假惺惺的,你现在自然是遂了心愿了,从此这宫内再也没有人能拦着你……你又特跑了过来是想怎么样,想羞辱本宫吗?”
    容妃道:“我这次来,是在皇上面前过了明路的。我知道你的身体不好,所以来探望探望。方才那些奴婢们有些无礼,我替你教训过了。至于这窗户,改天也会有人来修……对了,晚上可有取暖的炭吗?”
    伺候皇后的一个宫女小声道:“回容妃娘娘,这里是没有的。”
    容妃叹道:“啧,这些人真是拜高踩低的厉害,放心,我会叫人送过来的。”
    那宫女忙道:“多谢娘娘……”
    话未说完,皇后道:“不必了!”她盯着容妃道:“你有这么好心?说罢,你到底打着什么主意。”
    容妃环顾周围,淡淡道:“自然是为了你好,让你能够在这里住的舒适些。”
    皇后笑道:“不用费心,如你所愿,我活不了多久。”
    容妃皱眉回头看她:“为何是如我所愿,若真的要如我所愿,我只想你长命百岁的活着。”
    皇后震惊而疑惑地看着她:“你说什么?”
    容妃走到炕边上,手抚着冰凉的炕沿,抬眸看向皇后。
    这才轻声道:“娘娘若是早早的就这么去了,又怎会知道……我曾经的那些辛苦难熬呢?”
    皇后猛然一震。
    容妃笑了笑,道:“我还以为你纵然死也不会让出皇后之位,不料你竟想开了,这样倒好,你就可以安安稳稳在这里熬着,看我的儿子是怎么登上那个你做梦也想得到的位子的。”
    皇后愤怒地看着她,容妃颈间的伤还没有痊愈,裹着厚厚地一层纱布,不能随意动作,但她素来行动端庄,倒也看不出异样。
    皇后突然后悔,为什么当时那个刺客没有痛快地一刀砍落,让这个人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
    容妃察觉了她的目光在自己脖子上逡巡,便抬手在那里轻轻抚过:“你是不是很遗憾我没有给刺客杀死?”
    皇后冷峭一笑,并不回答。
    容妃道:“那假如我告诉你,我原本可以避开的……你会怎么想?”
    皇后愕然:“你说什么?”
    容妃笑道:“你莫非真的以为当时我是给吓傻了吗?我其实早看出来了,尤其是娘娘你,你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呢,你知道你最大的破绽在哪里吗?”
    皇后大惊失色:“你、你……”
    容妃道:“你故意的跟皇上敬酒,引得大家的注意力都在你跟皇上身上,不去留心那藏着刺客的狮子,但是在刺客才刚刚地射出那些箭的时候,娘娘就迫不及待地后退了,竟好像是未卜先知一样。”
    皇后脸色灰败,冷道:“你既然知道,为何不躲开,你难道是自愿送死的?”
    “也可以这么说,”容妃不以为然,“但是我知道我死不了,因为不管是荣王还是皇上,都不会让我死。”
    她的脸上露出一丝傲然自信的笑。
    皇后的眼睛都给这笑刺痛了:“你是说你故意的?!”
    她不懂容妃为什么这么做,什么值得她用自己的命去博?
    容妃只是一笑,她知道自己所做的当然值得。
    她在皇帝面前示了弱,惹得皇帝对她加倍怜惜,同时也给这场刺杀的背后之人更拉了些仇恨。
    同时她也用那些血,刺激到了荣王。
    赵世禛因为催眠以及阑珊的事情本来已经跟容妃离心离德了,但在那时候,他唯一的母妃可能会死在当场,面对这个事实的时候,赵世禛才意识到他不能容许这件事情的发生。
    当时他得到消息,说是百戏团里有一只猴子不见了,这虽然不是大事,但对那夜而言,却是万事皆非小事。
    荣王本来要进去看望端儿的,却因为见容妃被挟持而留了下来。
    这也恰恰是容妃算错的一步。
    她没想到,居然还有一只给训练好了的猴子会潜入暖阁,意图谋害端儿。
    幸而……幸而老天还是没有薄待他们,也或者正如雨霁所说的,那小家伙是洪福齐天,万邪不侵吧。
    容妃定了定神,微笑道:“太子输的真是不冤,毕竟太子的脾气应该是秉承了娘娘的急躁,按捺不住,可想来也是,你们从来都是高高在上的,为所欲为的,又怎么肯退让呢?”
    皇后目光闪烁,终于咬牙切齿说道:“就算荣王能当太子,你也绝对成不了皇后。别忘了你的出身,皇上再宠你也好,都绝不会昏聩到那种地步。”
    容妃眨了眨眼:“谁说我要当皇后了?”她嗤地笑了起来:“皇上这把年纪了,我就算当了皇后又能怎么样,我跟你们这些人不同,又没有庞大的家族等着攀龙附凤。”
    容妃看着皇后惊愕的脸色,慢慢敛了笑:“只要我的儿子是皇帝,就够了。”
    皇后仍是不懂,直到现在皇后才意识到,自己兴许从头到尾都低估了容妃了,也许容妃说的对,自己出身名门望族,行事恣意,也从来都低看着容妃。
    虽然憎恨容妃,但从没真正把她当成敌手,只当做是想要除掉的眼中钉罢了。
    但是对容妃而言自己又是什么?
    看着容妃转身要走似的,皇后心中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绝望跟恐惧:“你恨我,就是因为当年我害你进了这里?”
    她记得以前的容妃没这么狠毒,也没这么深的心机。
    假如当初自己没有先下手为强,结局会怎么样?皇帝真的就直接立荣王为太子?容妃说她不争皇后之位,那就是她威胁不到自己?
    容妃停下脚步,她转头看向皇后,终于一笑说道:“你说的对,我恨你,就是因为你害我进了‘这里’。”
    她轻声说着,微冷的目光透过开着的门看向外间,飞越小院的红墙,冷漠而怅然地在紫禁城的上空徘徊。
    还有一句话容妃没有出口——她深恨的人,当然不止皇后一个。


上一章
返回

下堂后成了前任的皇嫂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