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进击的农妇[年代]

第061章:饮食日常

    老门山用柴火烧饭下锅的时候一般都会加多一点水, 饭煮到一半, 水米翻滚, 多余的米汤就会浮在米饭上头, 等米汤成浆就会端起锅将多余的米汤倒出来, 这米汤也不会浪费, 可以直接喝的, 据老一辈的说法。这样的米汤是很有营养的。
    倒了米汤之后煮饭的灶台就不用烧大火了,慢慢等着火变小,偶尔添一根细一点的柴火不熄火就好, 在这种小火中,玉米饭跟红薯就慢慢的焖熟了。
    朱娇娇并不一直管着灶台的火,她都是等火点起来就添柴, 柴与柴之间架出一个空间就不怕熄火, 这一边她就开始做菜。
    从蔬菜大棚里采摘的蔬菜都是去了泥土的,现在还没兴起用农药, 这样的蔬菜只要放到清水里清洗一遍就好。
    新鲜的蘑菇是早上天没亮就从蘑菇房割出来的, 洗过青菜的水里过一遍水。
    坛子里的菜都是干净的不必再洗, 同样从屋后的地窖取出来的新鲜萝卜撸掉泥土, 排在最后在水里清洗。
    想着是父亲跟丈夫在大礼堂跟大家一起吃饭, 朱娇娇觉得今天干脆就不给父亲和丈夫的碗底埋肉片。
    炒一个酸辣萝卜丝, 一个豆角炒茄子,一个炒莴笋叶,一个蘑菇骨汤。
    酸萝卜跟新鲜萝卜哆哆很快切好了丝, 坛子里泡的酸萝卜比较咸, 得用新鲜萝卜分摊一下味道。
    新摘的豆角很嫩,水里洗一洗切掉头尾两端,卡擦卡擦几刀就切好了,只有茄子,切好之后要在水里泡一泡去去涩味,所以茄子是最先切好的。
    借住家里的几位专家回城了,两个炒菜的灶台都能用,蘑菇汤需要煮久一点,朱娇娇干脆就专门用一个灶台煮汤。
    另一个灶台,最先炒茄子,先不放油,就着干锅将茄子炒焉起锅,然后才放菜籽油,菜籽油必须烧的透透的才能下菜,否则炒出来的菜闻起来就会有一股生涩的味道,这种味道带着些青草的臭味,一点儿也不好闻。
    而且没有烧开的菜籽油没法沁入菜里,菜跟菜汤的颜色也很不好看。
    等菜籽油开的翻滚了先将炒焉了的茄子入锅翻炒几下再倒入豆角翻炒,等豆角的颜色变得翠绿,加盐再翻炒几下就能出锅。
    炒好茄子豆角,这个时候米饭也可以倒米汤了,倒了米汤再接着炒菜。
    茄子炒豆角可以放菜籽油,酸萝卜也能用菜籽油,但炒莴笋叶跟煮蘑菇汤则最好用猪油,猪油会更香。
    搁一点猪油在锅底,也不必等它完全化掉,只要开始爆油花就将莴笋叶倒进锅里翻炒。
    青菜不必炒太久,只要炒至菜叶颜色翠绿就可撤柴火,然后加盐炒两下就可以直接起锅装盘。
    这个时候米饭也差不多已经焖熟了。
    蘑菇汤里面除了蘑菇还添加了一些赵大夫开具的食材,诸如淮山、百合、红枣、雪耳之类的,大火煮开,翻滚几次,在饭菜都做好之后,就可以在汤煮的再一次翻滚的时候洒盐,然后用竹汤勺在汤里搅拌一下。晋江将盐漫入汤里,然后搁一点猪油进去,猪油在热汤里很快就化成了浮油,这道汤就好了,等开饭的时候再装入汤锅就行了。
    朱娇娇往炒了菜的那口锅的锅底添了一点水,架一个蔑团,将菜温在上头。
    这才自橱柜里拿出两个大海碗,装了大半碗玉米饭,饭上铺着两层,第一层一半茄子豆角一半酸萝卜,第二层则是莴笋叶,红薯用一个小篮子装,而蘑菇汤则另外用一个带耳朵的小汤煲装了大半煲子。
    再将东西装入一个木制的三层食盒,最底层最矮,放一个装着炭火的带盖的陶瓷小缸,第二层稍矮,放两个大海碗,第三层最高,放红薯篮子跟装蘑菇汤的小汤煲。
    这种食盒是老门山一贯常用的款式,样式简单,竹制提手也很经用,不容易坏,老门山很多不怎么不会木工也会做。
    装好这些,朱娇娇就拎着食盒准备去送饭,“娘,饭好了,你们先吃饭,我送了饭就回来吃。”
    “不急,等你回来一起吃。”于敏乔正翻着熏笼上的衣物,头也不抬的回了一句。
    朱娇娇也没有勉强,大礼堂近的很,她送完饭回来再吃也没耽搁多久时间。
    朱娇娇到大礼堂的时候已经好些人吃起饭来了,有些社员们家里人多,煮饭也煮的早,送饭来也就早。
    朱娇娇才走近晒谷坪,叶有华就迎了过来接过食盒,“刚好看到你过来。”
    “算的怎么样了?”朱娇娇伸头看了看大礼堂里头,隔得远还没有感觉,离得近了就听得出来好热闹,所谓人声鼎沸不外如是了。
    叶有华伸手替她拢了拢被风吹乱的头发,“差不多了,二队刚刚算错了,六队复核没有对出来,重新算耽误了点时间。”
    “你赶紧回去吧,外头冷。”他摸摸了朱娇娇有些干燥的脸,“回去赶紧擦点擦脸油,小心脸上生了爆叉裂开痛得很。”
    “嗯,那我先回去了。”朱娇娇把围巾拉上来包住脸,赶紧往家里走。
    老门山大队除了一个出口,都是山围起来的,风吹得又大气候又干燥,早上出门前才擦了擦脸油,这会就不管用了。
    叶有华看着她走过田埂,进了屋前面才转身回了大礼堂,找到正帮着算账的岳父,“爹,先歇一歇,把饭吃了吧。”
    朱立勤把手上这一页算完了做好了记号才回他,“行,先吃饭。”
    “今天的饭菜是娇娇做的。”朱立勤一吃就吃出来了,娇娇喜欢炒蔬菜的时候炒到刚刚好就成,老婆子在喜欢炒多几下,而汤则喜欢煲得久一点,老婆子的汤则只要煮开了就成了。
    而且娇娇放盐比较轻,吃起来味道就更不一样了。
    “少吃点盐对身体好。”叶有华指了指酸萝卜,“酸辣萝卜丝又酸又辣又咸,足够了。”
    朱立勤哑然失笑,他也没有说不好啊,不过作为父亲,他还是很欣慰女婿护着女儿的。
    回家的朱娇娇可不知道父亲跟丈夫之间还有这么一出,她到了家,母亲还带着孩子们在忙乎呢,堂屋中间的火盆烧的有点旺,孩子们一个个热的脸色潮红,最小的素瑶已经把穿在最外面的棉衣给取下来了。
    朱娇娇干脆先给摇篮里的成义喂了艿先,小家伙年纪还小,从白天到黑夜都是一直在睡觉,算起来一天要睡十六七个小时。
    婴儿本是每隔四个小时就得吃一次的,不过朱家的孩子都是按照朱娇娇调节好的时间开餐的。
    每天晚上八点喂一次,晚上十二点喂一次,凌晨四点喂一次,早上八点喂一次,中午十二点钟喂一次,下午四点喂一次。
    并不是每次都需要等着朱娇娇来喂的,朱娇娇出去有事的时候会事先会往奶瓶里挤好艿,放到火盆上隔着一点的距离温着就可以,到点了直接拿起来喂就行。
    玻璃奶瓶跟橡胶奶嘴这种罕见难买的东西就是罗科长那边的回礼了,玻璃瓶易碎,每次都用的小心翼翼的。
    小成义睡的正香,被吵醒了瘪瘪嘴就想哭,朱娇娇连忙堵住他的嘴。
    自从小家伙满了三个月,给小家伙就开始慢慢添加羊奶了,也不是朱娇娇艿水不够,还是想着羊奶是好东西,对身体有好处,但羊奶有点烧,只能隔几天就给一点点给孩子吃一吃。
    喂完艿哄着小成义在摇篮里睡了,朱娇娇拿了个铁夹子给火盆盖上陶盖子,这种陶盖子上面有一些小孔,一则可以将旺火焖焉,二则有盖子遮挡,不会烤坏熏笼上面的衣物。
    “好了,把手上的做完先去吃饭吧。”盖上盖子朱娇娇帮着母亲把铁熨斗里头的炭火夹出来放在另一个小火盆里,又把铁熨斗挂在墙上。
    对于吃饭大家都还是挺积极的,几个孩子跑去厨房,先在搁在橱柜台上的水盆里把手给洗了,两个小的就忙着支桌子,素璎忙着把锅里温着的菜端出来,素珊去橱柜里取了饭碗薄薄装了一层玉米饭垫在碗底,然后摆在已经支出来桌上。
    等朱娇娇从父母卧房里锁着的橱柜里把一小碗肉取出来,大家都坐得稳稳的等着她了。
    朱娇娇用筷子给一人取了五块肉片一一放进每个饭碗里,然后大家才开始把饭碗添满饭。
    对于平时吃肉这件事情,家里一直坚持大人小孩都是平等的,不会专门去照顾小孩子,也不会偏向大人。
    好在家里的小孩子都很懂事,从来都不会要求多分,每年搞双抢的时候还会心疼大人,主动提出来要给阿公和爹爹多一些,被拒绝了也会偷偷的夹过去给埋在大人的碗底。
    每当这个时候朱娇娇都很庆幸家里小孩子都是父亲在教养,她觉得自己是没法教的这么好。
    这会素珊等在灶台饭锅前,给大家添满饭,而素璎则接过饭碗放在桌上,成忠和素瑶就分工把饭碗摆在各人的位置上。
    朱家除了朱立勤翁婿两个是用的大海碗吃饭,其他人都是用的中号的饭碗,家里的小孩子胃口都很好,就是年纪才三四岁的素瑶,一碗装的满满的米饭再加两个红薯都能吃的完。


上一章
返回

进击的农妇[年代]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