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余生给你,糖也给你

赛场(一更)

    慕尼黑当地的体育板块, 在头条即时跟进着林暮冬回归靶场的同时, 还额外着重关注了他手里的枪。
    当年中国少年枪手初出茅庐强势夺冠就是在慕尼黑, 纯金的中国龙给枪坛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这些年下来, 林暮冬始终牢牢压制着10米慢射那柄枪也和他一起, 成了项目内其他枪手难以磨灭的噩梦。
    谁也没想到, 在沉寂一年多后重回赛场, 林暮冬的枪居然也难得的出现了造型上的新变化。
    “这次林的枪很有特色,不得不说,我在资格赛的时候分心看了他好几次。”
    马上就要举行10米气手|枪的决赛, 直播也早早开了摄像头。解说员甲笑着打趣一句,感慨:“我听说有句话叫‘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不知道他是不是想用这样相对温婉柔和的装饰来提醒自己, 不能冒进, 要稳中求胜……”
    解说员乙失笑:“总耗时合计20分钟,这样也算是稳中求胜的话, 其他选手大概已经稳得超出太阳系了。”
    整场资格赛, 林暮冬射击的速度是最快的, 每一轮都最先放下枪。在其他运动员还在步步为营谨慎瞄准的时候, 他已经完成射击, 装上保险条收拾枪械离场了。
    解说员甲有点哑然, 接过话头:“确实——他当初在10米气手|枪项目里就是射速相对快的,这一次好像还比他平时的节奏快出了不少。”
    导播的视角切在场边,选手们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赛前准备, 工作人员也在做着最后的场地检查。
    解说员乙调整了下话筒, 猜测:“会是战略战术吗?通过快射,给同场竞技的其他人带来心理压力……”
    “不会,你不了解他,他从来没有战略战术。”
    解说员甲曾经也是气手|枪射手,退役前曾经和林暮冬同场竞技过,笃定否认,无奈笑了笑:“看得多了,你就会知道,他其实就只是在射中靶心。”
    回忆起赛场的往事,他依然有些余悸,苦笑着按按额头“林是我见过最纯粹的运动员了。冷静,坚定,极具有体育精神。我其实一度怀疑,他可能不一定知道自己是在比赛……”
    画面切过中国队的区域,解说员甲声音忽然一顿,扶住话筒:“等一下,导播——”
    他看着重新切回来的视角,视线落在中国队场边被几个人围起来的教练席上,仔细看了看:“……怪不得,他的手腕受伤了。”
    解说员乙:“林吗?”
    解说员乙想了想,翻过资料:“确实有类似的传闻,听说是在之前的世界杯分站赛出现了意外,他也因此缺席了之前的世锦赛,只在结束的时候做了表演射击——他这次复出,我们原本以为是伤势已经痊愈了,现在看来似乎还在治疗当中。”
    画面上,林暮冬坐在场边,中国队的小姑娘队医正替他的手腕喷着药,细致地按摩推拿。
    他垂着视线,没有和其他选手一样朝镜头挥手示意,也没有在意场边热切的呼声,漆黑瞳光始终静静落在埋头按摩的队医身上。
    单看神色,其实未必看得出林暮冬受了什么影响,但镜头再摇近,已经能很清晰地看到他额间的一层薄汗。
    “看来尽快高频次结束射击,也是为了配合他的伤势,尽力留存状态。”
    解说员乙也已经明白过来,对着话筒解释:“我们可以看到,这就是此前在这一项目长期制霸的中国运动员。他没有分神,一直在看他的队医——看来他自己也很注重手腕的伤势。让我们一起祝他好运,争取赶在奥运会前痊愈……”
    “这么长时间的伤势,未必容易治疗。”
    解说员甲更清楚运动损伤,依然忍不住扼腕惋惜,重重叹了口气:“接下来的决赛要更紧张,时间约束也更严格。在已经打完60发子弹之后,我们无法预料他手腕的伤势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希望他能有更好的运气。”
    世界杯的赛事安排得紧,资格赛和决赛紧挨着。确实更有利于保持枪感和比赛状态,但对于带伤参赛的运动员来说,无疑是个很严峻的挑战。
    镜头在中国队的区域停了一阵,才又转开,逐个扫过其他国家的休息区。
    两个解说又就其他运动员简单介绍了几句,等到比赛即将开始的提示音响起,就不约而同停住了话头。
    标准指令下,运动员携枪械子弹入场就位,接受检查,开始进行十五分钟试射。
    新规下试射后就是选手介绍,作为赛场上最有看点的明星选手,镜头再一次在林暮冬身上格外多停了一阵,反复切了几个视角。
    林暮冬却依然只是静静站在场边,没有要致意的意思,也没像其他运动员那样拿起枪试射。
    直到第一轮三发的指令响起,他才拿起枪,在手里握牢。
    “对他的伤势来说,现在持枪的时间必须精打细算,越短越好。”
    解说员甲忍不住关注他,语气也跟着隐约有些着急:“在射过60发之后,我们也不清楚他的手腕负荷现在到了什么地步,会不会对成绩产生影响……上帝!”
    话音还没来得及落下,分屏画面里,林暮冬面前的电子靶纸上已经接连出现了几乎相叠的三发着弹点。
    10.4环,10.6环,10.6环。
    射联改规之后,不再禁止观众在观赏比赛时出声。馆内观众很快看到了报靶,热情的欢呼口哨声瞬间全无保留地响了起来。
    ……
    解说间里短暂地静了一阵。
    “我还从没想到过,解说个世界杯,居然也能解说出奥运会的紧张感来。”
    解说员乙憋了半天,这时候才终于忍不住长长呼了口气:“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干脆利落的碾压风格。虽然场上同样有我们的队员,但我依然不由自主地希望,他一定要坚持到这场比赛结束……”
    解说员甲并没有他这样乐观:“他不是这样的风格。”
    射击场上,击发状态下的枪口并不是彻底静止的。射手既需要维持标准的动作、找准落点,也需要在轻微的晃动下找准最合适的击发时机。所以虽然并不提倡太长的瞄准时间,但操之过急贸然击发也无疑非常危险。
    当初的射击赛场上,在赛程的允许的情况下,林暮冬甚至会有意适当控制击发速度,以免对临靶位的选手造成额外的心理压力,打乱其他人的比赛节奏。
    以至于很多人甚至都不清楚,他的集中力原来还远在他表现出的实力之上。
    现在林暮冬把击发频率提到这么高,只可能是因为手腕的伤。
    解说员甲深吸口气:“祝他好运……”
    赛场上的欢呼持续的时间有些长,在裁判的示意下才渐渐安静下来。剩余的选手依次打完,在靶位上稍微活动,调整状态,又开始进入下一轮的准备。
    第二轮,林暮冬依然第一个放下了枪。
    两轮结束,他的总成绩在62.5环,已经和第二拉开了1.5环的差距。
    场边,柴国轩压不住紧张,已经站起来来回踱了几次步,低低出声:“能过就行,能过就行……”
    “估计稳了。”
    刘娴提心吊胆了两轮,终于长长松了口气:“只要进前五就行,淘汰三个人,再坚持六枪——”
    她的话音忽然顿了顿。
    林暮冬放下枪,拆开右手的护腕,又往紧里收了两格,抬起袖子擦了下额角。
    镜头里,他的神色依然沉静,冷汗却已经顺着额角无声落下来。
    刘娴心里忽然生出些忐忑,掌心也冒出些汗,压低声音,转向一旁专注盯着场上的叶枝:“叶队医……能行吗?”
    小姑娘微仰着脸,轻轻攥了攥拳,没说话。
    刘娴摒紧呼吸,视线遥遥落在赛场上,也跟着沉默下来。
    -
    决赛一共20发子弹,前6发的基础分结束后,就会变成2发一组,每组射击完成后按照总成绩实时排名,最后的一个选手直接离场淘汰。
    林暮冬的右腕还是在第11发出现了问题。
    50秒的瞄准时间,他第一次没有率先完成射击,才举枪就又放了下来。
    柴国轩霍然起身。
    场上似乎也察觉到了始终遥遥领先的中国选手现在出现的意外状况,热情的观众一点点安静,声音也变得有些稀疏。
    清脆的枪声在场馆里接连回响。
    林暮冬反复举了几次枪,手臂抬过肩头,又缓慢落下。
    他始终没有击发,黑瞳却依然沉静朗利。肩背平展,视线专注地凝落在准星上,像是在反复寻找什么感觉。
    “他好像已经到达极限了——截止到现在,选手们已经在一天内进行了70次射击,对于伤势未愈的手腕来说,这已经是个非常极端的负担了。”
    解说员乙语速飞快:“他这次来的目标应当是争取奥运席位。我们听说,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有一批已经发放的入场券被意外取消……他的状态似乎很谨慎,对于名额争夺来说,这两枪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两枪吗?”
    解说员甲点点头:“有五张入场券,现在正在淘汰的是第六名。只要他还能射中6环以内,无论后面的结果怎么样,都至少能以第五名拿到席位了。”
    他终归有些遗憾,却还是轻轻叹了口气:“虽然我们更希望看到奇迹,但很多时候,遗憾依然是难以避免的……”
    林暮冬再一次举枪。
    50秒马上就要到了,他却像是全然没有意识到,瞳色依然平静湛深,在手臂下落的同时击发。
    手腕轻震,两枪快得几乎连在一起。
    8.9环,9.3环。
    压着计时结束的提示音,他的左手抬起来,接住枪,单手退出子弹,慢慢放在桌面上。
    冷汗已经微微打湿了他的额发,交错汇聚,沿着眉骨向下滑落,浸湿的眉睫显得格外浓黑清晰。
    林暮冬擦了下汗,抬手慢慢攥了下手腕。
    镜头下,他的右手在止不住地微微发抖。
    新排名很快显示出来。
    前面拉开的优势太大,这两枪只是让排名第二的射手抓住机会拉近了距离,还不足以影响顺序。
    林暮冬依然守在第一的位次上,排名第六的塞尔维亚选手结束了比赛,退下子弹关闭保险,朝观众席挥手致意,黯然离开了所在的靶位。
    “可以了!”
    解说员乙止不住兴奋:“让我们祝贺来自中国的选手!哪怕他接下来停止射击,依然可以作为第五名顺利获得席位——我们看到,中国队的总教练已经站起来了,目前正在和总裁判交流,中国队大概也是这样考虑的……”
    镜头追过去,场边,柴国轩果然已经起身,和主裁判说了几句话,带着作为翻译的队医一起等在了比赛区边上。
    新规之后,不再是按照每个人打满之后的总成绩排名。实时淘汰的规则下,哪怕林暮冬就停在这里,也已经拿到了第五名的成绩。
    拿到第五就有了奥运会的入场券。
    他现在就可以离开,等到奥运会再以完全状态回归,在最好的状况下完美地拿下金牌。
    林暮冬轻握着右腕,回了下头。
    他的唇色已经隐隐泛白,额间蒙着层细密的薄汗,神色却依然沉静,视线不知道捕捉到什么,忽然一停。
    镜头下,那双始终清冷的黑瞳像是被某种温度沁过,悄然化开冰层。
    他回着头,眉峰一点点变得温和柔软,眼角甚至还微微弯了下,显出一点不易觉察的温融笑影来。
    解说员甲才喝了一口水,手里水杯险些没能拿稳,当啷一声撂在桌上。
    这么多年的比赛下来,哪怕是和他交手了不知道多少次的竞争对手,也没在赛场上见到林暮冬笑过。
    这人像是从来冷心冷情,打不好的时候从不着急,发挥出色了也不见他高兴,哪怕拿了冠军,似乎也不是件多值得兴奋激动的事。
    除了会礼貌地和对手握手致谢、会在领奖台上默唱国歌,他甚至好像连话也不怎么常说。以至于不少运动员偷偷怀疑过,中国队是不是为了射击专门做出来了个高仿真的机器人。
    但现在,他整个人明明还在赛场上,却显得意外放松从容,连沁白的嘴唇都短暂地回了些血色。
    视角很快跟着切了过去。
    场边只有中国队的总教练和充作翻译的队医。
    大概是场馆空调开得凉,小姑娘队医肩上披了件对她来说实在有点大的衣服,手里抱着医药箱,正在回到自家队伍的路上守着他。
    没等解说员甲找到那一点笑影的真正落点,提示音已经示意就位。
    比赛继续,新的五十秒开始计时,每个人都重新回到了自己的靶位上。
    即时淘汰的新赛制既残酷,又让整场比赛充满了异常直观的动人心魄。每两发淘汰一个人,只要林暮冬没有再次击发,排名就会自动掉到第五位,结束比赛退出,允许离场进行休息治疗。
    林暮冬前面的表现实在太过出色,解说员乙忍不住激动,语气也越发高昂。
    “这是一场值得反复看的比赛!只要看到他到目前为止的成绩,你就一定会明白,为某项运动而生的天才是真实存在的!哪怕他这一次就只是停在这里,没有拿到任何一块牌,也依然是值得钦佩的无冕之王——”
    兴奋的话音还没落定,林暮冬已经回身,把右手上的护腕牢牢勒到了最紧一格。
    他抬眸,再一次举起了手里的枪。


上一章
返回

余生给你,糖也给你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