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清穿之哲皇贵妃

子时

    五福晋累坏了, 恨不能给五皇子找十个八个美妾。
    不过在裕太妃面前,她是不敢说的。
    只是五福晋这眉眼含媚的样子, 皇太后和裕太妃都是过来人, 一看就明白她支支吾吾说不出来的话,心里还以为五福晋这是害羞了。
    两口子感情比之前更好,裕太妃也是乐于看见的。
    五皇子宠着嫡福晋, 多生几个嫡子嫡女, 怎么都比他宠着章佳氏这种人来得好。
    裕太妃握着五福晋的手笑道:“你也别太纵着弘昼,不过他也是吓着了, 才发现你的好来。”
    五福晋含笑低头一副羞涩的模样, 心里把五皇子骂了个遍, 今晚还是让他睡书房吧!
    “永壁也一起来了吧?让我看看, 似乎胖了点, 眉眼长得像弘昼, 小嘴像你。”裕太妃接过奶娘怀里的小孙子看了看,皇太后也凑过去看了一眼笑道。
    “我怎么感觉这眉眼跟妹妹你有两分相似,实在长得好。”
    两人逗弄了一会永壁, 就把孩子交还给奶娘。
    五福晋才知道自己过来是为了陪玩的, 正好娴妃也来了。
    她被娴妃低声教了一会, 约莫知道怎么玩, 就开始上手的。
    今天皇太后和裕太妃依旧拿出添头来, 五福晋琢磨了一下, 来的路上听闻昨天陪着两位贵人玩的是娴妃和愉贵人。
    显然愉贵人没讨得两位贵人的欢心, 这才把她叫过来了。
    娴妃一看就是认真的人,就连玩都较真得很,必然不会让人的。
    五福晋琢磨了一下她也就认真起来, 于是这场麻将有输有赢, 每人都赢过输过,反而挺和乐融融。
    愉贵人得知娴妃又被皇太后叫去打麻将却没叫自己,心里有些惊讶,不由微微皱眉。
    皇太后是不是看出她让牌了,居然不喜欢这样吗?
    愉贵人就不明白了,贵人不都喜欢赢,怎么皇太后还喜欢输钱来着?
    她是琢磨不透,觉得可能皇太后的心思跟别人不一般,才能养出皇帝这么个儿子来。
    苏叶这会儿在水木明瑟正听高贵妃给她说八卦,就是几人打麻将的事也有点好奇:“太后娘娘看出愉贵人让牌,反而不喜了?”
    为什么啊,赢钱不是很爽吗?
    高贵妃摇头道:“要一两次让太后娘娘感觉挺好,要每一次都这样,这不是认为太后娘娘凭自己赢不了,非要有人让牌才行?”
    苏叶一愣,忽然感觉皇帝这性格说不准是从皇太后身上学回来的。
    你对我好,是不是对我别有用心?
    你对我不好,你是不是要上天?
    反正不管是好心还是坏心,无论怎么做,这两人只要不喜欢,对方就不可能是个好东西!
    不过愉贵人肯定也没那么好心,就是想讨好皇太后,接而叫皇帝多看两眼能受宠。
    就是她让牌就让牌,估计还截胡了娴妃,让娴妃输了。
    皇太后在后宫这么多年,愉贵人那点心眼在她那里就是小儿科,完全无所遁形。
    愉贵人讨好皇太后的同时还是踩着娴妃上的,皇太后那么喜欢娴妃,能高兴得起来吗?
    她这是想拍马屁,然后拍到马腿上了,难怪今天皇太后都不想带着愉贵人一起玩儿了。
    高贵妃还总结道:“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吧,看她以为自己聪明,其他人也不是傻子,哪能看不出来?”
    她顿了顿又道:“不,可能娴妃真没看出来。”
    娴妃还真的没看出来,毕竟她的麻将玩得一般,能赢那就是运气,心算完全不如愉贵人的。
    她是玩得认真,但是依旧输得多赢得少。
    到最后五福晋都认真想着要不要给娴妃让牌,叫她能赢几回了。
    不过娴妃输了也不是很在乎的样子,只要皇太后和裕太妃玩得高兴就行,这个输赢对她来说不是那么重要。
    皇太后还是心疼的,把余下的一盒子珍珠一股脑给了娴妃:“叫你陪着我玩那么久,这个就拿回去玩儿,另外我这还有一支金钗,是年轻时候戴的,很是喜欢。如今年纪大了,实在不相衬,最适合你这样的年轻妃嫔了。”
    她塞了珍珠又塞了一支金钗给娴妃,也没忘记五福晋,让人送了一个长命锁给永壁,又送了永瑛一套上好文房四宝,另外还给了五福晋几匹锦缎。
    五福晋笑着收下,还赞叹道:“这是沾了娴妃娘娘的光,得了那么多的好东西,回头一定多到娴妃娘娘身边沾沾福气。”
    这话皇太后爱听,慈爱地看着两个小辈,让人送她们回去了。
    娴妃空着手走,回来的时候后面跟着的宫女手里都拿着东西,不用说必然是皇太后赏的了。
    愉贵人有点郁闷,还是过来恭喜娴妃。
    娴妃摆摆手道:“太后娘娘怜惜我们,实在是心善极了。”
    愉贵人更郁闷了,怎么没见皇太后怜惜她赏赐她啊!
    皇太后这心真偏,全偏到娴妃这里来了。
    好在嘉贵人也没有,要就愉贵人一个没有,她就得哭了,那多尴尬!
    嘉贵人正埋头绣着寿字,见愉贵人回来还笑着打招呼:“去见娴妃娘娘了,可看见她收的是什么赏赐?太后娘娘大方,想必送的都是好东西,刚才我就该跟着妹妹一起过去开开眼的。”
    这话叫愉贵人不大痛快,勉强笑笑道:“姐姐说得对,太后娘娘送的必然是好东西了。”
    嘉贵人觉得愉贵人挺没意思的,她上赶着要巴结娴妃,每次还被娴妃这个猪队友拖累,上回给个台阶让娴妃踩坏了,愉贵人反倒落了个尴尬。
    这次也是,娴妃带上愉贵人和嘉贵人两个去跟皇太后打麻将,皇太后转头把她们两个扔了,只带娴妃玩儿。
    嘉贵人知道娴妃得了赏赐就没过去看,免得自己尴尬。
    谁知道愉贵人还厚脸皮去了,看完回来也不高兴,何必呢?
    她还得跟娴妃似乎好得能穿一条裤子的样子,嘉贵人看着也怪尴尬的,不知道愉贵人尴尬不尴尬。
    愉贵人能怎么办,她不算得宠,只能借着娴妃蹭一点算一点。
    好歹娴妃还得皇太后喜欢,愉贵人就琢磨跟皇太后打好关系,谁知道没巴结上还被厌弃了。
    她叹了口气,摸着自己的肚皮想着要跟苏叶一样好运气怀上孩子,又何必去跟不会来事的猪队友娴妃组队呢?
    皇太后和裕太妃每天都玩一会麻将,这事渐渐传出去,不少大臣女眷也开始玩儿这个。
    毕竟后院能玩的东西实在太少了,如今妻妾共聚一堂玩儿,关系都比往日好那么一丁点,起码不至于日太无聊而找对方麻烦。
    苏叶在刚开始做好麻将的时候给富察夫人也送了,富察夫人玩得别提多溜了。
    而且她玩得好也不吝啬教别人,而且人也好,不会逮着新手往死里欺负,偶尔也松松手让别人赢上几回,不少贵夫人都乐意请富察夫人过府玩儿。
    当然除了富察夫人玩得好又脾气不错之外,自然是因为苏叶如今的身份和翁果图高升叫富察家也身价不一样了,多的是愿意巴结的人。
    这东西又是苏叶想出来的,皇太后和裕太妃都说好,其他人更是乐意跟风玩一玩。
    玩一玩大家就觉得不错,京城里一流行,周边也跟着一起,渐渐甚至传到南边去。
    如今后院的女眷们每天不玩儿两圈感觉还缺了点什么,一边闲聊几句一边玩,还能吃点心喝茶,大夏天周围放上冰,也不必出门还不沉闷,实在惬意得很。
    自然官夫人也是有抱团的,身份差不多才会玩在一起。
    富察夫人成功打入不一样的团体,而且不少团体还抛来橄榄枝,让她忽然成了香饽饽。
    今天去这家,明天去那家,她简直比翁果图还忙。
    翁果图每次回府都发现自家夫人比自己还忙,回来得比自己还晚,就有点不高兴了。
    他也不是觉得富察夫人被邀请出去玩麻将有什么不对,就是自己下值后没能第一时间见到夫人怪不习惯的。
    两人成亲多年,穷苦困难的时候一起过,如今发达了感情也没什么改变,依旧挺好的。
    所以翁果图回家没见着富察夫人,看着空荡荡的后院有点不适应。
    富察夫人回来的时候红光满脸,见翁果图有点郁闷赶紧问道:“老爷这是怎么了,难不成有人不好好干活叫你难受了?”
    翁果图摇头:“夫人今儿去谁的府上了?”
    “是大理寺卿的夫人,另外还邀请了户部尚书的夫人。”富察夫人又压低声音,补充了一句;“讷亲的夫人也在。”
    翁果图听得诧异,乖乖,这还真是高官夫人天团了。
    富察夫人挽着他的胳膊往内间走,翁果图就知道自家夫人有话想私下对他说,摆摆手让心腹去守门了。
    果然她小声道:“夫人们闲聊了几句,我听了一耳朵,听说果亲王的腿疾犯了,还有些厉害。”
    厉害到果亲王疼痛难忍,路也走不了,只好跟皇帝告假在家休养。
    他被罚取消双俸的时候腿疾已经有些了,后来还硬撑着好几天才敢告假,也是担心自己被呵斥后就告假,隐隐有不满皇帝的意思。
    翁果图叹气,要不是被张廷玉坑了,果亲王何必熬几天才敢告假?
    只能说张廷玉太正直了一点,又不知道拐弯,直来直往,说好听是忠言逆耳,说不好听那就是少根筋不会说话了。
    当臣子的当场指责皇帝,张廷玉是觉得自己的脖子太硬吗?
    他要头铁就算了,还让果亲王无辜连累,告假都不敢,实在太惨了。
    富察夫人深以为然,听得心戚戚然,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不过翁果图总算明白富察夫人最近怎么热衷于各家到处跑,还迟迟才回来,原来是为了打听消息。
    确实贵人虽然不大跟后院提前朝的事,但是同在一个屋檐下,女眷的消息总会灵通一下。
    一来二去的,隐晦提一提,富察夫人就能听到不少八卦消息,忍不住回来跟翁果图分享了。
    比如果亲王家里的嫡福晋钮钴禄氏一直没能怀上,侧福晋孟氏还好,前后生下一男一女,算是母凭子贵了。
    谁知道孩子在皇帝登基前两年陆续去世,叫果亲王膝下空虚,如今他又病了。
    嫡福晋钮钴禄氏据说之前找来不少看着好生养的侍妾,可惜一个个都没能怀上。
    她原本计划着侍妾要生下孩子,记在自己名下当嫡子嫡女也是好的,总不能叫侧福晋孟氏一人风光。
    富察夫人的声音更低了:“孟氏的两个孩子前后脚没了,有人怀疑是钮钴禄氏……”
    后面的话她可不敢说出口,毕竟无凭无据的,两夫妻关起门来八卦一下还好,说多了隔墙有耳就不美。
    翁果图轻轻点头:“要是果亲王这次不好了,他这一脉香火就要断掉,皇上应该会找适合的孩子过继。”
    皇帝起初以为果亲王这是小病,养一养就好,派了御医过去看看,回来却说顽疾太深,怕是要不好,顿时大吃一惊。
    他加派了两个御医过去伺候,有什么药材都大开库房。
    果亲王还挣扎着起来上折子谢恩,笔迹有些潦草,显然是真的身体虚弱至极。
    皇帝难免有两分愧疚,对果亲王自是更好,药材如流水一样送去。
    御医下药方谨慎又谨慎,好歹让果亲王的情况稳住了,不至于一直恶化下去,他再操劳却是不可能的了。
    皇帝就下旨让果亲王好好休息,卸下身上的职务,顿时辅政大臣从四个变成了三个。
    老臣们还以为皇帝兴许会挑选一人补上,心里还活泛起来,谁知道等来等去,皇帝始终没增加人的意思,只让辅政大臣变成三个了。
    在苏叶看来,皇帝是恨不得把辅政大臣通通取消,他就自在多了。
    不过皇帝肯定会做,却不是这个时候。
    雍正帝临死前亲口留下的辅政大臣,皇帝登基没多久就撸掉,这不是对亲爹不满吗?
    虽然留着,皇帝也没打算让这三人因为身份太高而抖起来,按照旧例设了军机处。
    除了鄂尔泰、张廷玉和讷亲这三人之外,他还把尚书海望、侍郎班递和纳延泰添进来,硬生生分掉了一半的权力。
    前朝的事苏叶自是不清楚的,只觉得时间很快,转眼夏天就过去了,秋风习习叫她坐着就能转眼睡过去。
    肚子跟吹气球一样一天天大了起来,她起身都要秋夕和春宁一起扶着才行,不然扑腾着都起不来了。
    苏叶感觉吃的东西全在肚子里一样,手脚还算纤细。
    张御医一天三次还不够,有时候还跑四次,生怕她哪里不舒服。
    皇帝每天早上去看看皇后,下午没事就溜达过来看看苏叶。
    皇后过了苦夏之后胃口就好了起来,应嬷嬷欢天喜地让人做了不少好吃的,叫皇后也能把前面缺的补回来,整个人就圆润一些。
    苏叶正好相反,之前吃的不少,后来吃得慢又不多,不如之前圆润。
    皇帝还担心了一番,幸好张御医再三保证苏叶的脉象不错,孩子也挺好,这才稍微放心了一点。
    “你这肚子大了,重阳宴不好叫你操劳,让皇后来也累,朕想着娴妃在准备太后的寿宴,只怕也没精力。”就剩下愉贵人和嘉贵人两个之间,皇帝一时不知道该让谁来负责此事。
    在他看来,这两人都不太能独当一面的样子。
    苏叶只保持微笑,没有发表意见,就好奇问道:“今年重阳皇上是还要去登高吗?”
    皇帝点头,去登高是习俗,今年也不例外:“山路打滑,虽然清理过了依旧叫人不能放心,皇后和你就别去了。”
    苏叶乖巧点头,皇帝忍不住摸摸她的肚子,感觉孩子在里面轻轻动着像是在打招呼,他就微微一笑。
    皇帝是真担心会跟章佳氏的肚子一样,时不时会伸手摸肚子,要苏叶肚子里的孩子有回应还好,要哪天睡着了没动静,皇帝就吓得立刻把张御医叫过来。
    张御医被吓过几次,跑得比以前快多了,生怕太慢被皇帝骂个狗血淋头。
    苏叶感觉孩子不容易,这还没出生就要开始跟亲爹努力互动了。
    “这孩子动静不大,看来是个体贴的。”皇帝摸了苏叶的肚皮,当然也喜欢摸皇后的。
    皇后肚子里的孩子脾气就大多了,可能被皇帝打扰了,气得拳脚相加,肚皮都能看见小手小脚的形状,让皇后疼得脸色都白了。
    吓得皇帝都不敢太伸手,只贴着肚皮感觉到有一点点动静,他就立刻松开。
    不像苏叶肚子里的孩子,稍微动一动就好,对亲爹懒洋洋的打招呼,对亲娘体贴得很,也没叫她疼。
    于是皇帝就喜欢过来苏叶这边,上手也不至于叫苏叶疼得满脸发白,看皇后那个样子他难得就有点心虚了。
    “翁果图寻了个女医,家里夫君几年前病去了,平日就是当稳婆为生,养的两个孩子都齐齐整整的十分壮实。”
    皇帝派人查过这女医的身份没什么问题,丈夫是个赤脚大夫,会一点药理,可惜得了病没能救回来。
    她做稳婆也做得不错,十里八乡都喜欢来找,说是手稳得很,一摸就能知道孩子的位置,又快又准。
    “女医就是有个奇怪的习惯,哪家人要她去接生,必须提前三四个月说,不然出多少钱都不肯去。”
    苏叶也听得惊讶,居然有这规矩?
    “人已经送过来了,回头你也见见,看看怎么样。”
    翁果图也是尽心了,担心女儿生孩子会出危险,让富察夫人四处搜罗,半年把各处的稳婆都翻了一遍,然后才找到这个女医。
    苏叶见了这个女医,是个白胖的妇人,脸圆圆的一笑就颇为喜庆亲切。
    “奴家姓吴,单名一个莲字。是在夏天莲花开的时候出生,爹娘就取了这么个名字了。”
    可惜她没能出落得跟莲花一样亭亭玉立,反而胖乎乎跟白包子一样。
    苏叶问了几句,发觉这个姓吴的女医确实有两把刷子,提起她摸肚子的技术就解释道:“孩子头朝下才能好好出来,头朝上可不得了。要怀孕的时候吃多了,孩子个头大又胖,出来就更难了。所以奴家的规矩就是提前几个月来请,隔三差五过去让夫人少吃一点又多走动,回头生的时候就顺利多了。”
    闻言,苏叶才恍然大悟,她还真是聪明。
    孩子太大就容易难产,不提前几个月过去盯着,生孩子的时候就会危险。
    女医的名声那么好,几乎过手的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没什么意外,显然是因为前面做了几个月的功课。
    苏叶又疑惑道:“家家户户都遵守这个规矩吗?会不会有谁找的稳婆出什么意外,临时把你叫过去,你要不乐意,就把你绑过去?”
    没想到吴女医还真的点头了:“是,有过一个乡绅的爱妾,找来的稳婆摔了一跤,胳膊断了,第二天爱妾却发动了,直接叫几个婆子把奴家抬过去。”
    苏叶瞪大眼,还真有上手抢的啊!
    “那怎么办,你是只能留下帮忙了?”
    吴女医点头又摇头道:“那乡绅的爱妾不爱走动,又以为食补对孩子太好,吃得多,孩子个头特别大,骨架却纤细……奴家只能让乡绅请来村老作证,出什么事不能怪奴家,不然奴家宁死不动手的。”
    苏叶一愣,这是让家属写保证书了?
    乡绅无可奈何最后只能同意,吴女医才进去帮忙,她提心吊胆都担心这爱妾受不住,毕竟孩子实在太大了。
    好在胎位正,爱妾看着瘦弱力气还不算小,硬是把孩子生出来,就是出血有些厉害。
    吴女医手里有一种药草,止血相当快,就是稍微有点微毒,不能多用,只能救急,愣是把爱妾的命给留住了。
    爱妾最后还生了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乡绅给了吴女医一大笔钱来酬谢,然后她转头就用这钱雇了两个高大的女护院,才不至于以后可能每次都被人这样绑过去帮忙生孩子。
    苏叶听得一愣一愣的,感觉这女医的生活还真是跌宕起伏,还挺刺激的。
    当然,这种惊吓,估计女医压根就不想再来一回。
    翁果图知道女医有这个规矩,对孕妇也是好事,有什么在几个月内勉强能调理回来,不至于快生了才慌手慌脚的,就早早把人送过来了。
    苏叶听着这女医确实是专业的,就示意她靠近来检查。
    女医在宫女打来的水里净手两遍后用帕子擦干净,这才敢靠近苏叶,伸手摸了摸她的肚子。
    她摸得很仔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力气也很轻柔,慢慢摁一下,还会看一眼苏叶的脸色,估计是担心哪里会疼。
    足足一刻钟后,女医才起身松口气道:“娘娘吃得不算多,孩子不大,胎位也正。”
    秋夕听得松口气,又问道:“娘娘比之前还瘦一些,要不要补一补?”
    女医摆手道:“不用,娘娘脸色很好,平日多走动一下,腰上有力气,生孩子的时候就更容易一些。”
    很多后宅的夫人就是不爱动,比如之前那个乡绅的小妾,怀孕后担心有意外,平日除了吃就是躺着。
    要不是运气好,女医都没把握爱妾能好好把孩子生出来。
    听说没什么大问题,苏叶也松口气。
    毕竟古代又没仪器能够检查,御医也不可能上手摸,只能把脉看脉象如何。
    女医还好一点,但是宫里的女医实在没什么接生孩子的经验。
    翁果图也考虑到这一点,让富察夫人从十里八乡找出吴莲这么个女医来。
    苏叶这边寻了个女医,皇后那边自然也有,是个姓崔的婆子,是大富察家从江南找来的。
    崔家三代都是稳婆,崔婆子更是从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帮忙打下手。
    跟吴女医不一样的是,崔婆子嫁人没两年丈夫就死了,之后更没改嫁,也就从来没生过孩子。
    两人从民间来,手里都有点绝活,吴女医想跟崔婆子交流一下,看看有没能互相学习的地方,互补一下,娘娘们生孩子就更安全了。
    苏叶犹豫一下还是找皇后提了提此事:“想着两边聊一聊,看手里有什么绝活能用。臣妾让春宁守着一边,皇后娘娘也可派人去听一听。”
    这是担心两人联手使坏,害了皇后就不好了。
    皇后笑笑道:“这样也好,生孩子总归危险,知道多一分也能更稳妥一些。”
    她知道苏叶谨慎,还是让云言跟着去了。
    两个接生多年的人虽然从来没见过,刚开始有点拘束,聊着聊着就热络起来。
    她们互相说了说自己一些比较少见的接生经验,春宁在旁边听得瞪大眼,摸着肚子都感觉疼了。
    女人生孩子真是凶险,光听她们说说,春宁就吓得有点不敢生了。
    吴女医把自己的止血草拿了出来:“这东西急用一次还好,多用了就不行。”
    崔婆子拿起来闻了闻,提醒她道:“去太医院请御医来验一验,没让御医试过的东西都不能用在娘娘身上。”
    吴女医表示自己记下了,又见崔婆子拿出一颗药丸来:“这是孕妇生孩子半路没力气的时候,能给她们闻一闻的。还是不行的话,能掰下一点吃掉。也是只能急用,吃多了不行,吃完起初恢复力气,时间长了会比之前更虚弱。”
    两人交流的时间不长,很快把手里的东西交给院首和张御医去验明。
    皇帝特意把两个御医叫过来问话,得知有这么两个东西还挺稀奇的:“是她们手里的绝活了,就不知道这两样能不能用在别处?”
    一个能够止血,一个能够短时间内让人有力气,若是能用在别处就挺好。
    比如上战场的时候,能够让士兵暂时止血,又短时间内有力气挣脱离开。
    院首用山鸡和老鼠试验过,点头道:“这两份药确实能用,就是在娘娘身上若非万不得已只能用一回,还不能多用,就是能救急罢了。”
    最好是不用,谁知道用在娘娘身上会有什么不好的,落下病根就麻烦了。
    皇帝思前想后,就让两个御医能不用这个就不用,另外找人拓印方子,看士兵们能不能也借用一番。
    另外他终于决定,还是让愉贵人和嘉贵人一起办重阳宴。
    两人卯着劲忙得跟陀螺一样,恨不能叫皇帝看看她们究竟有多出色。
    白天要准备重阳宴,晚上她们还要继续做刺绣,熬得黑眼圈都要出来了。
    总算没白忙,重阳节那天皇帝带着她们登高,笑着夸了两句。
    嘉贵人笑着行礼道谢:“能为皇上分忧,是臣妾的福气。”
    愉贵人也是笑盈盈的,见皇帝打算在亭子里呆一会,还赶紧吩咐人送来重阳糕和菊花酒。
    这次登高皇后和苏叶没来,只有高贵妃、娴妃和两位贵人在。
    皇帝坐下后示意高贵妃坐在自己左手边,右手边他就招呼嘉贵人和愉贵人落座,娴妃只好坐在高贵妃身边了。
    愉贵人给皇帝斟酒,又捻起一块重阳糕递到他嘴边,眼里含笑地看了过去。
    皇帝没拒绝,就着愉贵人的手低头咬了一口,喝了一点菊花酒赞叹道:“要是皇后和哲妃也在,这里就要热闹多了。”
    嘉贵人嘴角的弧度都下去了一点,很快又笑道:“皇上放心,虽然皇后娘娘和哲妃娘娘不好喝菊花酒,重阳糕已经让人趁热送了过去给两位品尝一二。”
    “不错,挺周到的。”皇帝笑着赞了一句,又把点心盘子往高贵妃面前一推:“这重阳糕不算甜腻,贵妃尝一尝?”
    高贵妃尝了一块点头道:“还是有些甜了,要是哲妃在必然会喜欢的。”
    皇帝想到苏叶嗜甜,就笑着点头:“是啊,她想必喜欢这个,就是最近似乎不能多吃?”
    高贵妃点头:“是,她身边的女医事无巨细什么都管,尤其吃方面管得最厉害,多吃一口都不行。”
    虽然她知道这是为了苏叶好,免得孩子太大生起来就难,但是吃都不让吃,实在有点惨。
    高贵妃隐晦地低头看了自己的肚子一眼,以后她有了孩子是不是也得这样憋着不能多吃?
    如果真能怀上,她兴许也能做得到,一切都为了孩子呢,少吃几口又如何?
    过了重阳,皇帝明显比之前紧张了,每天都会去长春仙馆坐一坐。
    算算日子,皇后的孩子快要出生了。
    见皇帝比她还紧张,皇后无奈道:“皇上放心,方方面面都准备好了。”
    皇后也不是第一次生孩子了,该做的准备都做好了,余下的就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因为快要生孩子的关系,皇后只能把宫务都转到娴妃身上,又让愉贵人和嘉贵人帮着。
    娴妃简直要忙疯了,整个人又瘦了一点,皇太后都看不过去,让身边的嬷嬷帮着管着点儿,生怕娴妃给累坏了。
    皇帝来请安的时候,皇太后还忍不住提醒道:“总不能叫娴妃一个人忙着,没见她都累瘦了。贵妃若是没事,叫她帮把手也好。”
    闻言,皇帝笑着应了,却开始发愁高贵妃该怎么帮,就怕她一去反而帮倒忙了。
    反正娴妃那么忙,事情还能办得那么周到,实在不必有人给她添乱,暂时先这么着吧!
    苏叶看娴妃工作狂的样子实在可怕,一天没睡多久,每一笔账都要亲自过目,还要亲自查一遍,这简直是要累死自己的节奏。
    不过她接了这差事,要有什么错漏,那可就麻烦大了。
    所以每一处娴妃都要仔细盯着,比皇后拿着的时候更累。
    毕竟皇后对这些熟悉得很,各处按照惯例办事,谁也糊弄不了她。
    娴妃对此还是不够熟悉,加上那些宫人未必完全服她,时不时还弄点小绊子,叫她的工作量至少大一倍。
    连续好几天皇帝只去长春仙馆,仿佛把苏叶给忘了。
    秋夕还怕苏叶伤心,其实苏叶还好,也明白皇帝有多担心皇后。
    而且皇后就快生了,皇帝会多紧张皇后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苏叶这天晚上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听见外头喧嚣,她被惊醒后坐了起身,秋夕恰好进来禀报道:“娘娘,皇后发动了。”
    她看着外头天色,这会儿是子时刚过,皇后的孩子看来是个夜猫子啊,这时候不睡反倒挣扎着要出来:“皇上过去了?快扶我起来洗漱,我也过去看看。”
    秋夕扶着苏叶却没让人起来:“刚才皇上派李玉过来传话,大晚上的路不好走,让娘娘不必过去,还是在这里歇着为好。”
    毕竟苏叶如今大着肚子,大晚上就算有人提着灯也不够亮,磕着绊着就麻烦了。
    苏叶听后就没起来,却也没睡下,这时候哪里还睡得着啊!
    “你让人去打听一下,皇后娘娘如今怎样了?”
    外头有跑腿的小洛子早就去打听了,很快回来禀道:“皇后娘娘刚发动,该是还没这么快。”
    这才刚开始,还有的折腾,苏叶估摸着天亮的时候皇后能生出来就已经挺快的了。
    小洛子来来回回地跑,得来的消息零零碎碎的。
    比如御膳房的人送了吃食进去,让皇后在生孩子之前能吃饱一点才有力气。
    比如崔婆子已经进去伺候,里面没什么声响,宫女却出来禀说是皇后已经开始生了。
    比如皇后力气不够还有点晕,被崔婆子喂了一点药丸才有了力气。
    比如皇后在天亮的时候终于生了,是个壮实的小格格。
    比如皇帝很高兴,亲自抱了抱小格格。
    苏叶熬了几个时辰有点昏昏欲睡,这会儿终于醒了点,也替皇后高兴,看来她生孩子还算顺利?
    然而下一刻小洛子又跑了过来,身后还跟着高玉。
    高玉急急道:“皇上有命,请吴女医过去。”
    苏叶吓了一跳:“怎么回事?快,去叫吴女医起来。”
    吴莲早就被吵醒了,这会儿还没睡下,只起来简单洗漱后就跟着高玉跑了。
    高玉几乎是拽着吴女医跑的,苏叶看得心惊胆战:“小洛子来说说,皇后娘娘那边出什么事了?”
    小洛子答道:“皇后娘娘刚生完还好,崔婆子抱着小格格出去的时候还醒着,然后发现底下血流不止,还越发多了,吓得应嬷嬷赶紧出来禀报,又把崔婆子请了回去。”
    崔婆子原本抱着襁褓出来给皇帝看,这会儿只能匆忙又跑了回去。
    苏叶皱着眉头,实在担心,让小洛子再去打听。
    秋夕怕她担心太过,安慰道:“娘娘放心,皇后娘娘吉人自有天相。”
    那么多御医守着,皇后必然不会有事的。
    若是有,天子一怒,那些御医的脑袋是要保不住了。
    苏叶却发愁,皇后要真是大出血,光止血可不行,要失血过多还得输血吧?
    那么问题来了,这时候用什么输血,又如何辨别谁的血跟皇后是一样的?
    滴血来辨认,融合的未必就是同一种,用试剂的话,苏叶又不是化学专业,哪里会这个啊!
    她一时觉得自己一个文科生太没用了,要是个理科生,分分钟能做出点什么发明来!
    好在吴女医的止血草十分好用,一洒就立刻止血了,就是皇后太虚弱,很快就晕了过去。
    张御医不得已进去隔着帘子给皇后针灸,把人弄醒后灌了一碗汤药,好歹脉象是稳住了。
    皇帝也在外头吓得不行,来回踱步许久后,议政的时辰已经要到了。
    他登基后从来没罢朝过,就是这个时候也不行,只好去九州清晏见群臣了。
    大臣们见皇帝前所未有的心不在焉,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道该不该积极上禀。
    只是皇帝看着心不在焉,却是一心二用的样子,大臣说了什么,他还是立刻能抓住要害询问,压根没有人能糊弄过去。
    小半个时辰后李玉悄声在皇帝耳边低语两句,皇帝紧皱的眉头才慢慢松开。
    皇后没事,血止住了,人也清醒过来,脉象平稳,就是需要休养一段时间才能恢复了。
    因为皇后子时发动,皇帝也没叫人吵醒皇太后。
    皇太后还是天亮后醒来才得知皇后生了个小格格,还大出血险些出事,吓得赶紧梳洗后就去长春仙馆看皇后。
    皇后的脸色白得跟雪一样,好在有院首用一碗汤药把人吊回来,如今看着精神还好:“叫皇额娘担心,是我的过错。”
    皇太后无奈:“说什么呢,你好好就行,其他事不必担心,还有我在。”
    她抱着襁褓的小格格笑了:“长得真好,眉眼跟皇后很像,鼻子更像皇上了。”
    皇后虚弱笑笑,很快就因为身体太累昏睡过去。
    皇太后也没吵着她,让奶娘抱着小格格出来还没松口气,就见有宫女匆匆来禀:“太后娘娘,哲妃娘娘发动了!”
    闻言,皇太后都没能安下心坐一坐,又得起来了,对赶过来的裕太妃无奈道:“这两孩子看来是赶着同一天来,不是说哲妃的孩子要晚一些,怎么提前来了?”


上一章
返回

清穿之哲皇贵妃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