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六零重组家庭

第291节

    特别行动组的小伙子们来了,手里大包小包地拎着糖果营养品。
    苏梅端着擀好的面皮出来跟他们挨个儿打了声招呼,汪师傅忙又调了一盆羊肉馅,让他们洗手包饺子。
    一起来了十几位,怕不够吃,苏梅给汪师傅打下手,又炒了几个大菜,馏了三十几个馒头。
    十几个人刚听吩咐洗好手过来坐下,还没拿面皮呢,席楠打开包掏了一叠请贴,挨个儿发到了大家手里:“来来,拿着,腊月28是我们家小璋跟旋旋的好日子,这边路口的国营饭店知道吧,别忘了来喝杯喜酒。”
    喻兰气得直瞪她,丢人丢到家了!
    小黑蛋倒没啥反应,让他们收了请贴赶紧再洗一遍手过来包饺子。
    赵儒生跟人打牌回来,和小伙子们打了声招呼,便进屋拿了红包出来给赵璋、师旋,想了想又包了个给席楠。
    苏梅出来拿鸡蛋,瞅见这幕抽了抽嘴角,这是怀孕奖励?!
    席楠欢喜地接了红包,跟赵儒生道了声谢,打开包又拿了叠请贴出来,扯了赵寅、赵璋和师旋出去,片刻就敲响了隔壁人家的门。
    隔壁他们都不认识,跟人就没见过两回面,也就苏梅他们刚来那两天,出于礼貌给人家送了些土特产。
    喻兰一下子急了:“爸!你也不管管?他们想干嘛,军区大院挨家送啊?!”
    作者有话要说:    小天使们晚安,好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鲨鲨、a加油!京京y(^_^)y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阳阳妈妈47瓶;不如一默、yharri、欢歌笑语20瓶;hang、山金、然然、油炸薯條、令、暖阳10瓶;谁染月色薄凉意8瓶;庭庭、豆子.沈、zy、soojung、酒瘾少女5瓶;sy2瓶;大黄猫咪、鱼找水、俢太、抹茶奶盖、mmmmmmm、jessie、ping、芃芃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262、第262章
    “送就送呗,先前你妈不也没少跟人随礼。”有来有往嘛,赵儒生觉得很正常。
    喻兰不可思议地看着赵儒生:“爸,你也回来几天了,军区大院你那些老朋友还在的,有几位,你心里没数吗?”
    七年,可以改变很多事,转业的、调职的、退休的、入住疗养院或是去逝的,还住在这儿的已经不剩三成。而这三成,也不是个个都跟他交好。
    “还有,这儿的户主是赵恪,不是他赵寅,他请贴送出去了,将来这礼谁还,小恪吗?可你别忘了,小恪的根基一直在外,军区大院也好,京市也好,熟人不多,人家连小恪都不认识,又凭什么接赵寅的请贴,这不是自取其辱吗!你再不出去管管,不到明天,小恪的脸都要被他们丢尽了,一个个的真是想钱想疯了!”
    赵儒生一张老脸被儿媳说落得通红,想说不能够,一家2元的随礼,老二看不上,他就是觉得人多热闹有面儿……
    喻兰说完了,半天还不见他动,气得站起来冲进厨房,对着苏梅巴巴一说:“咱爸老糊涂,咱妈……算了,这事就别让她掺和了,”老太太的脸色刚缓过来,跟特战队的一众小伙有说有笑的好不热闹,就不扫她的兴了,“你赶紧让警卫员把他们送走,别搁这儿丢人现眼了。”
    苏梅:“……”
    她真没想到,席楠挺着大肚子还这么会跟她找事。
    放下手里洗好的大葱,苏梅撩起围裙擦了擦手,对客厅里边看电视边包饺子的警卫员和闺女招了招手。
    和暄放下饺子,哒哒赶在警卫员前面跑了过来:“妈,你叫我。”
    苏梅点点头:“和暄,你去院外叫你嫂子过来帮我煮饺子。”
    “好。”
    “新生,”苏梅看着走近的警卫员道,“你让小璋和他爸妈帮我跑趟百汇家纺,就说我在那儿帮小璋夫妻订了套床上用品,那边打来电话让去挑花色,催得急,我这儿走不开,让他们赶紧过去选选。”
    警卫员应了一声,跟在和暄身后出去了。
    苏梅走进客厅跟百汇家纺打了个电话,定了套床上用品,并请人家等会儿帮她将老二一家拖住。百汇家纺走出口,可买可定,不过要侨汇卷,小黑蛋回来,除了给苏梅一个存折,更多的便是侨汇卷。
    念营和小黑蛋年龄大了,苏梅准备过完年,将秦淑梅早年给他们的那两座宅子重新装修布置一番,哪天放假不想回来了,也有个去处。
    顾清请人帮顾老修的房子不错,苏梅就跟他要了相关人员的电话,其中就有百汇家纺。
    家里有客呢,这会儿不是说理的时候,先将人打发了。
    放下电话,安排了师旋帮着下饺子,熟了,苏梅先捞了两小盆端着给左右邻居送去。
    两家一看饺子,方才心头的那点异样,立马散了。
    放下小盆,篮子里铺上油纸,羊肉馅、猪肉馅、鱼肉馅冻好的饺子,苏梅各捡了些,让小瑜儿骑车给顾老、茶大娘送去。
    中午赵恪下班回来,陪着这帮小子喝了两杯。
    饺子包的多,没煮完,知道局里还有几位没来,苏梅直接打包给他们带走了,一同打包的还有蒸的包子、花卷、炸的鱼、小酥肉、丸子、撒子和汪师傅做的各式酱。
    看着好像很多,可真到了每个人手里,除了酱,也就一两顿的吃食。
    就这,过年准备的年货便清了大半,汪师傅看着油罐子不免有些发愁,再炸一批,这油吃不到二月。
    电话响起,早年交好的列车长打来的,南方的包裹来了。
    警卫员去后勤借了辆小军卡,小瑜儿跟着去取的。
    已升职为花城市市长的张任贤送来了10斤棕油、2斤茶油和六盆茶花,刚回去不久的张宁给捎来了成箱的芭蕉、柚子、冬笋和菌子。
    海岛张贺山托人送来的是海鸭蛋、蚝干、干贝、干虾、海带、羊肉干等。
    看到一包包海鲜,苏梅才恍然想起:“他家老大是不是该结婚了?”
    向晨高三那年夏天,张贺山去扶被台风刮倒的棚子,伤了条胳膊,家里一摊子事全落在了他妻子身上,向晨见不得母亲辛苦,主动退了学。
    那时,苏梅他们已在伊嘎,这事还是后来听蔡佳微电话里说的。
    彼时已是wg中期,已经没有大学可上,苏梅便给他寄了两百块钱补贴家用。
    转头这些钱便被他换成各式海产品寄到了伊嘎。
    为了照顾家里,这次高考他又放弃了。
    倒是下面几个小的,听说成绩不错,向东考进了花城大学,向北考上了陕西的交大,向楠考上了花城的中专,向西、向中在镇上的初中读书。
    下班回来的赵恪拿起张贺山写来的信看了看:“没说,回头你买几块布寄去吧。向晨不急,倒是三个大的,都上大学了,穿着上不得体面点。”
    “你这什么话,”苏梅劈手夺过信,大致看了下,放到一旁道,“向晨翻过年都三十了,现在不结婚,还要等到什么时候,等他弟妹一个个大学毕业?到那时,是不是又要说,弟妹结婚要钱,让他再等等?一辈子当黄牛呢!”
    苏梅挺不喜欢他们这一套观念,什么长兄如父,长姐如母,父母担不起了,当哥当姐的就该一肩挑,呵,老大就该受累是吧!
    当年陈青苗怎么样,一辈子跟个老黄牛似的拉巴这个拉巴那个,最后落了个什么。
    年纪轻轻就得病去了,丈夫另娶,子女现在提起她,有半句好吗,还有那些年她拉巴的弟妹、侄子侄女,谁还记得她!
    赵恪瞅着妻子气鼓鼓的双颊,笑着轻咳了声:“结不结婚,咱自家的孩子你都不提半句,不还老说什么婚姻自由嘛,怎么到向晨这儿,你就变了态度?”
    “向晨跟小瑾、念营的情况一样吗?他们那是不想结婚,向晨是吗?他是结不起婚,不敢结婚,他为什么结不起婚?不敢结婚?因为他没钱啊,怕对方跟着他受累,还怕结婚了,妻子不愿跟他一起供养弟妹。”说到最后一句,苏梅也沉默了,三个大的刚考上大学,学校虽然不要学费,还发生活费,可一年四季的衣服,钢笔墨水笔记本哪哪不要钱。
    还有两个小的。
    “唉,要是私人能做生意就好了。”苏梅勾起颊边的碎发往耳后一抿,弯腰继续整理东西道,“他那么会养羊养鸡鸭,借他点钱,自己弄个养殖场,有个几年家里就起来了。”
    赵恪听得若有所思,其实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近来黑市上的动作越来越大了,可也没见上面有人去管,应该是有意在放松,或是在观看。
    忙忙碌碌转眼到了28,一早赵儒生便让赵恪给他找了身新军装,然后人家挂上一枚枚军功章,戴正帽子,精神抖擞地去了席楠定的国营饭店。
    半小时后,赵儒生急匆匆地回来,进门就将秦淑梅叫起来给他拿钱。
    赵恪带着几个孩子晨训去了,苏梅正在楼上挽头发,听着楼下的吵吵声,忙下了楼。
    敲了敲两人房门,苏梅推开门道:“爸、妈,怎么了?”
    “怎么了!”秦淑梅披着衣服坐在床上气得冷哼一声,“你爸给我要钱呢。他自己的退休金花没了,来挤我的嫁妆呢。”
    “你这说的什么话,我明明给了你张存折。还有,小璋不是你孙子啊,婚宴订的不好,你脸上就有光了?”
    存折!秦淑梅撇了撇嘴,就那两三百块钱,还不够给小珺、和暄买衣服呢。
    不想当着媳妇的面跟他掰扯这些,秦淑梅直言道:“是啊,他是我孙子,可他不是我儿子啊,你出去打听打听,谁结婚,爸妈还在,让奶奶出钱给他办婚礼的?再说,先前我有说不帮吗,是她席楠不要啊,这会儿了,你跑来跟我要钱给婚宴上添菜,赵儒生,老二夫妻是死的吗?这么多年,他们的工资呢……”
    “秦淑梅你胡说什么!大喜的日子什么死不死的……”
    苏梅一看老爷子额上突突直跳的青筋,暗道一声:坏了,要闹崩!
    十几年了,她好不容易等来了一家团聚,就想过一个太平的团圆年,可不想因为老二一家给自己添堵。
    “爸、爸,”苏梅一把将老爷子拉出门,低声道,“多少钱?我拿给你。”
    就当过年给的孝敬了。说来这么多年,除了吃穿,她还没给过二老孝敬钱呢。平常都是婆婆在贴补他们,尽管她不缺,可婆婆觉得她缺啊,养了那么多孩子,多难啊!
    赵儒生立马不好意思了,孙子结婚,他觉得他们俩老掏钱那是应该的,可要苏梅出,就不是那回事了,哪有侄子结婚,让婶子出钱办婚礼的。
    “小梅,我不是偏心,日后小瑾、念营他们几个结婚,我也不会少了他们。”
    苏梅忙点点头,这点她信。
    要说偏疼,几个孩子他和婆婆其实更偏小黑蛋和念营,每年的压岁钱给的都比另几个孩子多,兄弟里也只有两人有单独的宅子。这跟二老的军人身份有关,战友情嘛,不比其他。
    赵儒生接着又道:“我方才去国营饭店看了,那个菜式实在太差了,就一个荤菜,猪肉白菜炖粉条,二十桌,五斤肉,唉,你想想这让人家吃啥?小璋是他们兄弟里头第一个结婚的,就这,日后,小琛、小瑾结婚,还请不请客了!”
    苏梅默了默:“……爸,你想添什么菜?”这会儿买肉要肉票,买鱼要鱼票,光有钱是买不到东西的,“肉票我这儿只有半斤,鱼票有一斤半。”昨儿赵恪领了半月的工资,想着要过年了,人家按整月给的票。
    赵儒生张了张嘴,想说先从家里拿些,毕竟苏梅从伊嘎带回的多嘛。可到底没张开口,他也知道老三一家子好不容易团圆了,几个孩子都是能吃的时候,那肚子个个跟个无底洞似,永远吃不饱,还有时不时过来走动的那些兵娃子。
    “你给我拿两百块钱吧,当爸借你的,我去羊肉馆、烤鸭店看看。”
    苏梅看着他瞬间佝偻的脊背,暗自轻叹了声,拿着竹筐去杂物房挑了条一百多斤的鲟鳇鱼,两条四十来斤的大马哈鱼,拎了只野猪腿,一个冻上的卤猪头,半袋收拾干净待油炸的小杂鱼,一副洗干净的猪下水、一坛下酒的泡菜,一包黄豆一包花生,交给警卫员,让他给国营饭店送去。
    赵恪带着孩子们回来,知道了倒没说什么,只是转头将夫妻俩的工作调到了郊外的大专院校,给分了间十来坪的小屋子。
    为了上下班方便,两人可不得住过去。
    赵儒生这回没再说什么,只细细给赵璋算了笔帐,告诉他因则他小叔,他多收了多少礼钱,苏梅这边又出了多少东西。
    赵璋捏着单子沉默地坐了半晚,再见小黑蛋、和暄几兄妹,脸上亲热了不少。
    他结婚这天,念营和小瑾回来帮着接了亲,用过饭又急匆匆地走了,直到30这天下午才放假归家。
    “妈。”
    “小婶。”
    苏梅伸手抱了抱两人:“饿不饿,渴不渴。”说着拉着两人的手,摸了摸手温。
    两人急着回来,一身的寒气,又渴又饿。
    苏梅先让他们一人喝了碗红糖姜茶,然后一边叮嘱小瑜儿、和暄给他们倒水洗脸,一边进厨房给两人下了锅肉丝面。
    久违的味道,两人大衣一脱,吃得头上直冒汗。
    吃完饭,待两人略歇了歇,苏梅又赶紧让几个孩子去接顾老和茶大娘。
    片刻,几人回来了,没接到人。
    顾老和茶大娘跟顾清的爷爷顾仲走了。


上一章
返回

六零重组家庭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