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都市之见钱眼开

第232章欺骗自己

    丹炉,是传说中道家炼丹的器皿。
    炼丹的炉灶。唐王绩《游北山赋》:"拭丹炉而调石髓,裛翠釜而出金精。"宋陆游《寄邛州宋道人》诗:"西望临邛一慨然,青松偃尽丹炉冷。"《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此间须是丹炉,怕有触犯,悔之无及。"清《睢州志?浮香阁轶闻绝句?袁氏(袁可立)陆园》:"金缕歌终撤瑟期,露盘丹炉几迁移。"
    可见古人对丹炉的敬畏和珍视。
    正因如此,这些年来,也没有丹炉成交的记录在案。
    胡杨收来的这尊丹炉,炉盖上有一环,圈口旁两耳,下方三足。正合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理论。
    经过胡杨的提醒,这些人才蓦然惊醒……
    邱承泽问道:“胡杨,你怎么一眼就看出这是丹炉的?”
    胡杨自然不会说,看别的都是有价格的,而这家伙上面是个问号的话了。
    “你们没在农村呆过吗?农村的土灶锅釜下面,都是破烂不堪凹凸不平的。那是长期烧菜留下的。这尊鼎的鼎底下也是这样的。而且,谁看过这样的青铜器。上面还有玄奥刻纹的?”
    “刻纹?”夏宗流道:“那是什么?”
    胡杨道:“那是道家的一种符术。类似小说里面抓鬼破邪的符篆。据说在丹炉的上面镂刻特定的符箓,可以保持炉火的温度不至于太多的外泄。传说中,真正的炼丹大师,将药材放到丹炉中炼化,可以自然成丹。而不像我们现金的药丸,都是用手搓出来的。”
    “我以为那些都只是传说,难道是真的?”夏宗流喃喃道。
    胡杨笑道:“我也不知道真假,所以,这东西不算是捡漏。只是觉得稀少,我拿来收藏罢了。”
    其实,胡杨在得到了葛洪两个弟子的传承记忆之后,当然知道这些都是真的。
    炼制长生不老的仙丹那是扯淡,不过,上等的治疗,养生类的丹药,那是确有其事的。
    读了很多古代典籍的胡杨确信,那些古代的武道家族门派中,都有的各自丹方,却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养生炼体功效。
    他之前已经知道了很多丹方和炼制方法了,缺少的就是一尊能够炼丹的丹炉而已。
    没想到,今天竟然让他遇到了。
    别说是十五万,即便那个老板不还价,死磕要八十万,胡杨也会给的……
    邱承泽笑道:“你呀,就是嘴不对心。古玩这东西,就是越稀缺越是值钱。我看你这小家伙,肯定是又闷声发大财了。”
    听邱承泽这么说,苏婉莹的眼中放出了一样的光彩。“胡杨,这东西,能割爱吗?”
    胡杨摇头,“不能!”
    “为什么?”苏婉莹崛起了嘴,装的像个纯情小女孩似的。
    深知她底细的胡杨,忍不住撇撇嘴……
    “你都不知道这东西干啥的,也不懂它的真正价值。要来有什么用?”
    苏婉莹不忿道:“难道,只有在你的手中,他才有价值?”
    胡杨点头,“没错!你别忘了,我还有个身份可是一个中医。”
    “你是说,你可以用这东西炼丹?”苏婉莹反应过来了。
    胡杨点点头,“没错。”
    苏婉莹不屑道:“我就不信了,难道这东西炼出来的丹药,能比现代科技提纯的中药更加好用?”
    “你还真说对了。”胡杨道:“现代人,之所以依赖现代科技,很大的原因就是古老的技艺传承被遗失了。实话跟你说,现代提纯的技术,说好听是提纯,说不好听就是浪费。而且,究竟能不能达到药效增加的效果,还不能确定。”
    苏婉莹不信邪,说道:“那,你能你能证明,这丹炉练出来的丹药,就能更好发挥药物的效用吗?”
    “这个,我还真能办到。”胡杨点头道。
    “那好!”苏婉莹跟胡杨杠上了。“反正我也不着急回家。不如有时间您胡大师表演一下炼丹怎么样?”
    胡杨想了想,说道:“炼丹,我肯定是要炼的。不过,我凭什么给你表演呢?难道,你给出场费?”
    “你!”苏婉莹一时无语。憋了半天,说道:“好!就给你出城费好了。你说个价吧。”
    胡杨掂量了一下,说道:“那好,就十五万吧。”
    “计算的倒挺好,炼个丹,把丹炉赚回来了。”苏婉莹说道:“好吧,本小姐也不差那几个钱,届时我们大家就见识一下,你胡大师的手段。”
    胡杨摇摇头,说道:“我说的是,一个人,十五万。”
    “哈?”苏婉莹插着腰,怒道:“你怎么不去抢?”
    胡杨一摆手,“爱看不看!难道,我还会去求你?”
    苏婉莹真想说“不看了!”不过,一想炼丹这么好玩的事,也许这辈子都没机会看一次。十五万就十五万吧。别人爱看不看,自己又没说请客。
    也就不说话了。
    然而,华少强立马响应道:“这价格可不贵。要知道,这世上,会炼丹的,我可没听说过。算我一个。”
    “没错!”甘乃仁也说道:“也算我一个。最好练出来的丹药再卖我一枚。以后回去,也有显摆的东西。”
    邱承泽和夏宗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也算我一个吧。这玩意,不知道就算了,知道了,不参与一下,总感觉像是要后悔一辈子似的。”
    “可不是。”夏宗流也说道:“能亲眼看看华夏的这种失传了的手艺,十五万,值了。”
    “嘿!”苏婉莹心里这个气啊。
    感觉像是就她差钱似的!
    ……
    胡杨打电话让秦三过来,先把香炉拿回去。虽然以他的实力,拿着并不感觉多沉重,不过还是有些不方便。
    嘱咐了秦三好生保管之后,胡杨跟着大家继续在古玩城溜达。
    走了一会儿后,他们看到远处有一大堆人聚集,也都跟过去看热闹。毕竟,捡漏这种事,是非常难的。
    捡不到,看看热闹也不错。
    走到了近前,胡杨他们才发现,不知道是哪个商家这么有才。竟然在这里开了一个贫民拍卖会。
    就连邱承泽这个地主都不知道,这里还有如此会专营的商家,有些忍不住莞尔……
    “现在的年轻人,脑子就是灵活啊。”
    夏宗流点头,“是啊,我们都老了。”说着,还不经意间看了一眼胡杨。想来,还为没买到胡杨的话耿耿于怀呢。
    又或者,想到他自己一生也算是个传奇人物了。自幼家贫,凭自己打拼在江城立足,在不但努力下,成就了今天的名誉和地位。
    可是,跟胡杨比起来,似乎他所谓的传奇一生,是那么的黯淡无光……
    胡杨不知道夏宗流想的是什么,就事论事说道:“形式是一方面,主要的还是人家有真东西。”
    胡杨说着,大家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在简易的拍卖场中央,树立了一个大牌子:假一赔十!
    这就了不得了。毕竟,在古玩街,敢挂这种牌子的人可是几乎没有的。也难怪吸引了这么多的人。
    可是,胡杨他们的队伍中,多数都是行家,一看东西就明白了。
    都是一些晚清时期的瓷器,虽然看上去光泽亮丽,色彩斑斓,其实不值几个钱。
    如果按正规价格售出,那是卖不了几个钱的。
    商家别出心裁,举行拍卖会的形式,也是让平民老百姓过一下有钱人的瘾。不得不说,这个商家还是真的有心。
    在他们走过来的时候,叫价的声音一直没有停过……
    “五千!”
    “五千一百!”
    “五千五百!”
    ……
    真正去过大型拍卖会的人,见此情形不免觉得好笑。
    但是,眼前的这些人确实乐此不疲地在大声呼和着,视乎在宣泄心中的某种情绪。
    这种情绪的感染中,无数人都沉迷其中,原本不想买的人,往往不知道为什么,也跟着开始叫价。
    一百二百地往上加……
    当商品被叫价道万元以上,声音才慢慢停了下来。
    夏宗流微笑说道:“邱老,小商小贩们经常抱怨生意不好做。看来,还是脑子不行啊。您看人家这买卖做得,既不强买强卖,也不用雇佣牵驴拉客的。只是小小满足了一下人们的虚荣心,营造了一种气氛,就能把原本的价值提升好几倍。”
    邱承泽点头,“嗯,很会做生意,值得大家借鉴。您看,他们低价其实就是商品的最低价值。这样,没人叫价卖出去也不赔钱。不过哟,在这种气氛的渲染下,人们不觉中喊到了远超自己预估的价格,却还是乐此不疲……”
    说着,邱承泽看了看胡杨:“你觉得呢?”
    胡杨想了想,说道:“除了二位说的那些,我觉得还有就是,首先是货物保真。即便买贵了,不是假的,首先人的心理就有底了。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圆了大家一个梦。”
    “?”
    邱承泽和夏宗流都看向胡杨,似乎不明白他的说法。
    胡杨笑道:“其实很简单,就像日漫,米国电影,棒子的电视剧和华国的网文一样。这种气氛中,人们不觉间吧自己当成了有钱人。唯有交钱的时候,才有苦说不出……”
    大家顺着胡杨的眼光看去,更加佩服商家了。
    原来,交钱手续在拍卖的相反方向。
    很多人在那里拿着自己拍卖来的商品,在商家的督促之下在拍照。
    那些人捧着手里的商品,脸上的笑容……跟哭似的。
    看到这里,胡杨他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笑了一阵子之后,又都忍不住摇头。
    人生就是这样,看着别人做傻事的时候,感觉非常的好笑。其实,他们自己也往往做傻事。
    尤其是甘乃仁,看见了那些人的样子,就像看到了买画时候的自己一样……
    人,总是那么善于欺骗自己。


上一章
返回

都市之见钱眼开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