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聊斋仙境

第64章 、传承因果

    公孙策心急,却无能为力。大宋的国策下,文官是那样的至高无上。王县令可是七品文官,哪儿是沈石小小童生可以质问的。
    不要说沈石,就是包拯也管不了人郭北县的赏格。
    “大人,您这是不发了?”沈石愣了一下,问道。
    沈石与这帮民壮没什么交情,但是他们并肩战斗过,这就够了。
    “不是不发,最多按厢军发资。”王县令想了一下,却也没有说死。
    虽然这些天,辽军没有出现,但是民壮闹事,也不是他想的。只要拖到他调上京官,这儿的事才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呵呵……”沈石笑了,“拖”字诀,他见多了,“好!既然大人不认在下的赏格,那么只有我自己来了。”
    “你想干什么?”王县令看了沈石一眼,却没有丝毫的害怕,反而有勃然大怒的趋势。
    沈石却看都不看他一眼,只见沈石取出一面金牌,一面书将,一面书“沈”字。
    他手举将军牌,大步走向民壮道:“我为金华将门沈,奉太宗陛下旨意,凡我将门部曲,战场所得为三。诸位可愿意为我沈家部曲吗?”
    民壮们互相看了看,一个汉子大着胆子道:“真的可以吗?”
    “当然。”沈石回答。
    “大伙儿怎么说?”汉子问其他人。
    “去吧,去吧,反正郭北也呆不下去了。”
    他们听了王县令的令帮助包拯他们,但是同时他们也得罪了郭北县的本地势力差吏与兰若寺。
    得罪了这两方,基本上就等于得罪了官与地方民望。官府找麻烦,乡亲戳脊梁骨。
    不是实在受不了了,他们也不会正办着丧事,一听说沈石他们要走,丧衣也没脱,便急忙赶来。
    “好!既然你们为我沈家部曲,随我去取赏格。”沈石又说。
    “住口!你要到何处去取赏格?”王县令急了,大声阻止。
    沈石却笑了,伸手一指郭北县不远处的集市:“赏格,那不是吗?”
    “你敢!那是朝廷的集市,你若是动了,便是谋反!”王县令急了,大声道。
    “谋反?好大的帽子!十年鬼市,一朝变官市。王大人,他们给了你多少?”
    沈石一点儿情面也没给他留,沈石举起手中的将牌道:“奉太宗皇帝旨意,自有军赏,违令者,斩!”
    沈石才不怕他。他有官威,沈石这儿有王命。
    虽然这王命是一百年赵匡义颁给他家老祖的,应该是没什么效力的,但是谁让赵匡义爱面子,打输了仗,这王命一直都没兑现不说,他也不下个旨意废除这王命。法理上,沈石这王命就是有效的。
    “是,大人!”
    而这帮民壮就更弄不清这里面的道道的,反正他们只知道沈石有王命,是带他们领赏去的,这还有什么说的,怎么会不去。
    说起宋朝给人的印象就是有钱,现在人说起宋朝都会冠以富宋二字。但是有钱的宋朝却发生过一个,与有钱绝不匹配的奇怪现象。那就是宋朝时期的百姓起义是历朝历代最多的,南北两宋统治的时间是320年,但是这三百二十年里有史书记载的起义就发生了434次,一算下来平均一年爆发1.3次,这样高的频率堪称历代最强。宋朝的农民起义从建国开始就没断过,公元993年北宋都才刚建立没两年,王小波、李顺就在四川起义,之后还有徽宗时著名的方腊、宋江起义,到了南宋又有钟相、杨幺湖南起义。
    那真的是一呼百应。比起造反,沈石这叫个什么事儿。
    “你……你这是自绝于士林!”王县令的脸刷的一下子全白了。
    怎么会这样?他不是沈家吗?那个一心做文人的沈家?
    王县令是了解过沈石的身份的,毕竟是真正的功臣,怎么会不去了解。了解了之后,他才好操作。
    而根据他的了解,沈石,或者说沈家不应该是这样的才对。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胆子?他不想做文人了?
    然而他又怎么明白一个伪军人对军人的热爱。与这个时代不同,沈石的时代更流行的是:爷们手下的兵绝对不许让外人欺负了。
    “等一下,等一下。沈兄,沈兄,莫急!莫急!我与大人商量一下。”
    这个时候,公孙策见沈石玩的这么大,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先是劝沈石等一下,接着便又与包拯说道,然后与包拯一起与王县令讲数。
    其实在沈石举出王令的时候,王县令已经是急了。
    金钱是好,但是他更怕这帮配军真的造反啊!
    就大宋这年平均1.3次的适反率,哪个当官的不怕?
    为了替兰若寺出口气,硬扪下这笔钱,妥妥的不值啊!
    “王大人,百姓为郭北出力,赏赐是不是还是发下一些的好。”包拯劝道。
    “不发!不过一些民壮,他们还能反上天不成?”王县令竟然没有让步。
    包拯看向公孙策,这毕竟是郭北县的内政,他可以劝,但是劝说不成,包拯也不好说强硬的话。
    公孙策眼珠子一转,突然哎呀一声道:“大人,这沈氏可是将门。”
    “将门又如何?大宋的将门多了去了。”
    还以为是什么,不过是个将门。或许我还是可以拖过去的。
    大宋的文官从来不怕什么将门。公孙策的劝说反而让王县令心生侥幸,或许他还是可以站在兰若寺一边。
    公孙策却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看着沈石的眼中满是忌惮。
    “沈家很厉害?”包拯诧异的看着公孙策。
    “何止厉害啊!”
    公孙策苦笑一声道:“他家就是赫赫有名的白衣军。”
    嘶--几口倒吸凉气声。
    有名的白衣军,只有一个那就是南史的沈庆之。
    宋编南史,王县令自然知道沈庆之,这是一个作战勇猛,善于谋略,两次参加北伐,先后平定缘沔诸蛮、郧山蛮、犬羊蛮、西阳五水蛮等蛮族,讨平刘劭、鲁爽、刘诞等人的反叛,历任建威将军、征虏将军、领军将军、镇北大将军、车骑大将军,封始兴郡公的人物。
    而最让王县令害怕是沈庆之人生第一战就是抵抗孙恩起义。


上一章
返回

聊斋仙境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