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之苍生至上

第033节河北甄家(1)

    打定主意的孔明在简单地准备一番后,跟孔融、陈氏说了一下,叫上典韦和褚燕,带着十名精悍健士,尽皆骑马(典韦和孔明共乘孔明的那辆三驾马车)伪装成商贩,离开了鲁县。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一行人一路北上,先穿过兖州山阳郡,再渡过黄河,进入了冀州平原郡,继而一路向西北,陆续地穿过平原郡、清河郡、巨鹿郡、常山郡,最终抵达中山郡。孔明此行之所以带上褚燕,原因没别的,这家伙识路,他对常山郡、中山郡一带实在太熟了。
    “少公子,我们怎么又来冀州并且还又来中山郡了?”进入中山郡后,褚燕忍不住心头好奇,询问孔明。
    孔明表情似笑非笑地看向褚燕:“子飞大哥,你当初做贼时为啥四处打劫?”
    褚燕脸皮一红:“这……这是自然的事情呀,没有钱粮,怎么活下去?我和我的弟兄们懒得经商种地,就抢劫了。”
    “对啊!没有钱粮,怎么活下去?”孔明道,“我们已经在鲁国扎根立足了,为了不被人欺负和吞掉,我们就要把鲁国搞得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想要实现这一点,没有钱粮怎么行?我没有钱粮,怎么办?难不成跟你以前一样去抢劫?肯定不行呀!因此,我只能另想办法了。”
    褚燕愈发地感到好奇:“少公子,你想到什么办法了?”
    孔明露出一个神秘的表情:“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在前面带路吧!”
    褚燕纳闷地道:“去哪里?”
    孔明哈哈一笑:“去你的一个‘老熟人’的家里。”
    一行人径直前往中山郡无极县,在无极县郊区的乡野,一辆普通的马车从土路对面过来,车上坐着一个车夫和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那男子衣着朴素但仪表不俗,颇有一种仙风道骨、世外高人之感。见到孔明等人后,那辆马车没有继续行驶,而是缓缓地停下,正好挡住孔明等人的去路。
    褚燕开口呵斥道:“喂!好端端的挡什么路?”
    那男子不嗔不怒地走下马车,眯眼抬头打量着孔明的马车,啧啧地道:“三驾马车?如此,可是帝王之礼啊!”
    典韦恼火地喝道:“你这厮在胡说什么呢?快让路!否则我把你连人带车地扔到路边去!”
    “子忠大哥、子飞大哥,不得无礼。”孔明从车厢里走出,站在车辕踏板上,看向那男子。
    那男子立刻把目光投向孔明,顿时,他眼中神采绽放:“好!好!果不其然也!双目四瞳,天生异相!”
    孔明微笑着行了一礼:“请问先生为何挡我车驾?”
    那男子抚须一笑:“在下远远见到一团青气祥云笼罩尊敬所乘车辇,忍不住驻足观看耳。”
    孔明哑然失笑:“敢问先生尊姓大名?”
    “在下刘良,一介江湖相士耳。”
    “原来是刘先生,幸会。”
    刘良一边跟孔明对话一边仔细地端详着孔明,他随后长叹一声:“天意啊!”
    褚燕讥讽道:“喂!你就不要装神弄鬼、故弄玄虚了,我们是不会给你钱的!”
    刘良微微一笑:“不要钱,能亲眼见到东方青龙,乃在下三生之幸耳,岂会贪图区区俗物?”
    “东方青龙?”典韦和褚燕一起瞪大眼。
    孔明脸上的笑意微微地淡了下去:“先生何出此言?还请先生明示。”
    刘良再度微微一笑:“五行五德终始之说,乃战国时阴阳家邹衍所创,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同时,五行又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此说正应‘天人合一、万物相生相克’之理也,古往今来,朝代变更亦不外乎如此。黄帝为土德,夏为木德,故而取代之,商为金德,故克夏而代之,周为火德,故克商而代之,秦为水德,故能从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克周而代之一统天下,至我大汉朝,开朝初期高祖仍定水德以延续秦祚,至汉文帝时,因大汉乃取秦而代之,土克水,遂定我大汉朝乃土德也,然,王莽篡汉,光武帝复兴之,我大汉朝遂转为火德,如此,我大汉朝又被称为‘炎汉’也。”
    孔明笑道:“既然大汉朝是火德,并且水克火,那么,下一个朝代就是水德了?”
    刘良摇摇头:“非也!我大汉朝乃‘前土后火’,兼具土火二德也,水德虽可克火德,然,水德又被土德克,岂不自相矛盾耶?故而不可一概而论,未有所谓水德之下一朝代也。水德既无法克汉而代之,即无可克汉而代之者。”
    孔明再度笑道:“先生此话高深莫测,在下听得云里雾中,实在不明所以。”
    刘良看着孔明:“大汉朝先为土德后为火德,覆灭火德者乃水德者,然,水虽克火,却可生木,木虽克土,却又生火,即木德取代土德又延续火德也。大汉朝摇摇欲坠,力挽狂澜者,乃木德也。五行方位之中,金为西方,水为北方,火为南方,土为中方,至于东方,为木也,又有,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东方,为青龙也。如此,木德之东方青龙便为力挽大汉朝于狂澜中者也!”
    孔明听得脸色表情有点凝固了:东方、青龙、青州正好在东边……大汉朝先是土德后是火德,水虽克火,但被土克,同时,水生木,木克土,木生火,木德会延续火德,就是延续大汉朝……东方青龙……龙,真龙天子……他脑子里一下子思绪沸腾、心神翻涌。
    “你这相士该不会是说我们家少公子是……”典韦听得激动不已,褚燕也听得两眼一起放光。
    刘良哈哈一笑:“玉玺手中过,龙椅为人留,冲天飞九霄,奈何不姓刘。”言罢重新登上马车,飘然离去。
    看着刘良离去的背影,孔明、典韦、褚燕等人都在发着呆。小半晌后,回过神来的典韦、褚燕等人一起目光如火地看向孔明:“少公子……”
    “别听他胡扯。”孔明笑了笑,“我们走我们的路。”
    一个多小时后,众人进入无极县城,目标明确地直向城中门庭最为豪华气派的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正是当初被褚燕抢劫过的甄家。
    看到褚燕这个“老熟人”,甄家大门外的家丁们顿时脸都白了,纷纷紧张惶恐不已。孔明跳下马车,客客气气地上前递上用竹片镌刻的刺帖(此时的名片):“烦请通报贵家主,鲁国国相孔融幼子孔明前来拜访。”
    “好,好,请孔少公子稍后。”一个家丁又惊奇又慌张地拿起孔明的刺帖飞奔而入。
    短短几分钟后,一个三十岁不到、衣着华丽、模样清雅、面带病容的男子带着几个家人家丁快步地走出,见到孔明后先是吃惊,然后行了一礼:“在下甄逸,甄家家主,孔少公子光临寒舍,在下真是受宠若惊,快快请进。”
    孔明立刻回了一礼:“冒昧打搅,还请甄先生见谅。”
    “言重了,言重了,快请进。”甄逸一边忙不迭地招呼着孔明一边偷偷地看了看褚燕以及长得比褚燕更吓人的典韦,同时,他在内心里对孔明这个犹如大人的四岁孩子感到极度惊奇。
    在甄逸的亲自接引下,孔明、典韦、褚燕步入甄家府宅,于客厅内就座,甄逸急忙吩咐佣人上茶,他的态度堪称毕恭毕敬。甄逸是个官员,他的官职是汝南郡上蔡县县令,但由于身体患有慢性疾病并且病情越来越严重而不得不告假在家长期休养,孔明虽然不当官,却是官二代,他爹孔融是鲁国国相,郡太守级别的,并且他还是名门之后,孔家自然是名门世家,这不得不让甄逸在孔明面前表现得谨小慎微。甄逸被褚燕抢劫过,很是惧怕褚燕,知道褚燕是个凶神,但他也看出来,褚燕已经是孔明的部下,这进一步地增加了他对孔明的敬惧之意,他已经察觉到,孔明虽然是小孩子,但毫无疑问地是神童,举手投足、言行举止跟大人无二。
    “孔少公子,请用茶。”甄逸招呼道,他同时剧烈地咳嗽了几下,“贱体染恙,还请见谅。”
    “多谢甄先生。”孔明不紧不慢地呷了一口茶,心里暗忖:这货得的不会是什么传染病吧?老子要不要离他远点?还有,他给老子的茶杯有没有消毒?
    “在下不知孔少公子到来,有失远迎,还请见谅。”甄逸满口的客气话。
    “甄先生实在太客气了。”孔明笑道。
    “哪里,哪里。”甄逸连忙道,“其实,在下早就想前去鲁国拜访孔少公子以及孔国相了,奈何贱体染恙,有心无力。去年,孔国相协助卢公剿灭河北贼军,保得河北太平,河北民众无不感恩戴德,在下亦感激孔国相之救命大德,倘若贼军未被卢公、孔国相剿灭,舍下早晚遭其荼毒,并且,孔少公子当初曾让这位褚壮士归还其向舍下所‘借’粮食财物,这份恩情,在下更是感激在心、没齿难忘。今日,既有幸得见孔少公子,正好向孔少公子当面表达谢意。”
    “甄先生,您此话反而让我羞煞了。”孔明显得虚怀若谷地道,“褚燕他已是我父的部下,他当初做出了那等错事,自然便是我孔家愧对甄家。在下今天冒昧登门打搅,是为了三件事,其一,便是带着褚燕登门向甄先生赔礼道歉。”
    听到孔明说出这话,褚燕立刻从座位上起身,向甄逸鞠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躬:“褚燕在此向甄先生请罪,还请甄先生原谅褚燕昔日的糊涂之举。”这是孔明跟褚燕在事先说好的。
    甄逸连忙回礼道:“不敢当!不敢当!褚壮士既已弃暗投明,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


上一章
返回

三国之苍生至上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