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之苍生至上

第126节结交赵云

    刘备连忙起身推却:“不可!万万不可!备前来相助陶公乃为大义也,若趁势窃取徐州,天下人将以为备乃无义之人也!”
    麋竺急切地道:“今汉室衰微,群雄并起、兵荒马乱,天下苍生苦不堪言,急需玄德君这样的英雄豪杰救其于水火之中,徐州富足丰饶,户口百万,正可令玄德君成就大业,如此,既是徐州百姓之福,也是天下万民之福,玄德君切莫推辞!”
    陈登道:“陶公确实年迈体衰且身患沉疴,玄德君领了徐州,陶公便可安心养病,这对陶公也是好事,玄德君请勿推辞。”
    孔融同样赞成刘备领徐州:“陶公诚意拳拳,诸公也言之有理,玄德啊,你就顺从陶公、诸公、徐州百姓万民之意吧!”他这样表态,一是出自真心,二是希望可以跟刘备重归于好。
    刘备仍然态度坚决坚定地推却:“公等欲陷备于不义乎?”
    陶谦急了,他声泪俱下:“文举公提领青州,玄德君提领徐州,你们二人本就是故交且都是大仁大义之士,从此,你们二人同气连枝、珠联璧合,青徐二州互相帮衬,如此,方能保得徐州长久太平啊!玄德君,你若不答应我,不提领徐州,我就算死了,也是死不瞑目啊!”
    刘备身边的关羽、张飞、简雍都露出热切无比的目光和表情,他们追随刘备辗转这么久,做梦都想不再寄人篱下,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地盘,徐州土地面积不小并且十分丰饶富足,人口也多,足够以此为根基角逐天下、争求大业。关羽道:“既承陶公相让,大哥且承纳吧!”
    张飞急躁地道:“大哥,我们又没想强取徐州,是陶州牧真心让给你的,你何必推却呢?”
    简雍也要开口劝说,刘备表情严厉地道:“如此,我与袁术之流还有何区别?休得再言!”
    陶谦愈发焦急,这时,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什么:“这样吧,玄德君啊,下邳国外有一重县,叫做小沛,我厚颜邀请你率军驻屯小沛,助我共保徐州,如何?哦,你部所需的粮饷,全部由我供给。”
    现场众人纷纷劝说刘备不要离开徐州了,就算不愿意提领徐州,也起码率军驻屯于小沛,帮助陶谦共保徐州。
    小沛即沛县,属于豫州沛国,为与沛国进行区别,时人将其通称为小沛。沛国属于豫州,位于鲁国之南、下邳国之西,与鲁国、下邳国都接壤。该县堪称大汉的龙兴之地,因为刘邦正是在该县境内当亭长的(刘邦是沛国丰县人,在沛县的隔壁,但他正是在沛县起兵发家的),西汉开国的十八个王足有十个来自该县。小沛虽然属于豫州沛国,但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处于豫、兖、徐三州交界处,堪称徐州的大门。如果敌人由西向东攻打徐州,必先攻取小沛,深知这一点的陶谦在一二年前趁着局势混乱,夺取了属于豫州沛国的小沛,从而加强徐州的防御(主要是防备占据中原的曹操)。如今,陶谦请刘备率军驻屯在小沛,其目的一目了然,一是借助刘备抵御曹操等外敌,二是把刘备留在徐州,为以后把整个徐州托付给他进行铺垫。
    在包括孔融、关羽、张飞、简雍在内的众人的劝说下,刘备最终同意了陶谦的这个请求。
    刘备此时的身份是公孙瓒的部属,既转投陶谦,显然,他要离开公孙瓒了。刘备之所以选择离开公孙瓒,共有三个原因,一是公孙瓒在袁绍的攻伐下已是摇摇欲坠,只能垂死挣扎,可谓大势已去,他肯定不愿意给公孙瓒陪葬,二是公孙瓒为了反击袁绍,对其治下横征暴敛、滥用民力,其行为让刘备日益反感,三是身为幽州刺史的公孙瓒与幽州牧、汉室宗亲的刘虞正在关系越来越恶劣,公孙瓒不止一次地想要除掉刘虞,而刘备与刘虞同为汉室宗亲,加上刘虞宽仁爱民,刘备自然在感情上更加倾向于刘虞,与公孙瓒越来越生疏。因为这三个原因,尽管公孙瓒是刘备的老同学并且对刘备多有帮助提携,刘备也决定离开公孙瓒、转投陶谦了。
    看到刘备同意留下并且率军驻屯小沛,陶谦大喜,随后,他向刘备举荐了一位本地贤才,叫做孙乾(孙乾是青州北海国人氏),不仅如此,陶谦的别驾麋竺也对刘备另眼相看,在此之后,他与二弟麋芳一起尽心尽力地支持援助刘备,不惜血本地用家中的亿万资产资助刘备,还把三妹麋氏(麋夫人)嫁给了刘备,相当于主动投靠了刘备。——刘备此时已有一位夫人,在驻屯小沛期间又娶了当地美女甘氏(甘夫人),后娶了麋氏。关羽和张飞此时都没有娶妻。
    宴会完毕,众人尽皆尽兴。刘备率军前去驻屯小沛,同时洒泪送别赵云。赵云此时还是公孙瓒的部将,不是刘备的部将,赵云虽然跟刘备相见恨晚、情投意合,刘备也想招纳赵云,但赵云性格忠贞、德操坚定,不愿意背离公孙瓒,尽管他已经认识到公孙瓒是一个庸主俗夫。
    下邳城下,刘备紧紧地、久久地拉着赵云的手,与其依依惜别。
    就在这时,旁边传来一声清脆的高喊:“子龙将军!”赵云、刘备、关羽、张飞等人顺声看去,却见是孔明,带着典韦、太史慈,太史慈左手扛着一柄长枪,右手牵着一匹雄壮非凡、高大健硕、通体雪白没有一根杂毛的骏马。
    赵云跟孔明素不相识,但他也知道孔明的名声和事迹,因此十分客气地向孔明行礼:“孔少公子!”
    孔明笑道:“明素闻子龙将军忠义无双、勇武超凡,深深为之敬仰,只恨一直不得相见,今日一见,三生有幸。明敬仰子龙将军的忠义,略备薄礼敬赠子龙将军,还请子龙将军千万不要推辞。”他指了指太史慈左手扛着的那柄长枪,“此枪名叫‘龙胆’,乃用精钢锻造而成,坚韧锐利无比。”他又指了指太史慈右手牵着的那匹白马,“此马名叫‘云飞雪’,是我当初从西凉军中缴获而得,虽然稍逊于吕布的赤兔马,但也是千里无一的骏马良驹,特赠送予你。”
    赵云又惊又喜,他先接过太史慈递上前的“龙胆枪”掂量打量一番,顿时赞不绝口:“好枪!”他又看向“云飞雪”愈发地喜不自禁,“好马!”身为一个武将,自然最为重视手中的兵器和座下的战马,比如吕布,他的招牌就是手中的方天画戟、座下的赤兔马,从来没说过他的盔甲之类的东西,赵云也是一样,孔明送他的“龙胆枪”和“云飞雪”自然正是他最为热烈渴望获得的东西。
    “孔少公子,如此厚礼,云岂敢受之?”赵云不是贪婪的人,他虽然非常激动,但还是保持着克制和礼仪。
    “宝剑赠英雄,宝马赠豪杰。”孔明笑道,“如此好枪,如此好马,自然要送给子龙将军这样的人中之龙,它们在你的手里和座下才有价值,否则,它们还有什么意义呢?子龙将军,切莫推辞!这是我的一番真心诚意,你若不收,可就真的大大地伤了我的心了!”他很诚恳。
    赵云犹豫再三,重重地向孔明行了一礼:“既如此,赵云就厚颜收下了,多谢孔少公子!”他欣喜不已,感动不已。
    孔明微笑着再次向赵云行了一礼。
    赵云骑上云飞雪,手持龙胆枪,向刘备、关羽、张飞、简雍告辞,纵马而去,返回幽州。
    孔明目送赵云离去,想要跟刘关张打个招呼,却看到刘关张已经带着部队背对着他缓缓离去了,显然,刘关张不想跟他说话。
    “这个大耳贼跟他的红脸长髯贼、黑面环眼贼兄弟真是忒无礼了!”典韦愤愤不平地道。
    孔明叹口气,笑了笑:“好了,不说了,回城吧!”


上一章
返回

三国之苍生至上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