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之苍生至上

第142节收与不收吕布

    吕布此话一出,不只是吕布本人,陈宫、段煨一起用非常期待并且复杂的目光看向孔明。
    孔明微微一笑。
    在接见吕布等人前,孔明已经跟贾诩、田丰、沮授商议过此事了,三人态度不同,另外,孔明已经接到曹操的飞马传书,邀请他前后夹击吕布,许诺在事成后把兖州山阳郡(该郡与青州的济南、泰安、鲁三郡都接壤)划分给孔明。
    田丰喜悦地道:“吕布乃‘天下第一猛将’,其麾下的徐荣、段煨以及八健将也都是勇将,少公子若能接纳吕布,可真是如虎添翼啊!从此以后,少公子北拒袁绍、公孙瓒,西抗曹操,南平刘备、袁术,更是十拿九稳了!”
    沮授表示反对:“不可!吕布此人犹如虎狼,虽然勇猛,但却容易反噬主人,将其留在身边就是养虎为患,将其收为己用就是引狼入室。丁原、董卓、袁术、袁绍,都是前车之鉴,况且,我们接纳吕布就会与曹操交恶,实在不划算,南边的袁术已与我们交过战且袁术一直图谋徐州,刘备也与我们因徐州南北平分之事而面和心不和,北边的袁绍更是一直野心勃勃,早晚图谋青州,如果我们再与曹操交恶,那我们岂不是四周皆敌?战国时期,各国合纵连横,如今也是一样道理,我齐鲁不可只有敌却无友,袁绍、袁术、刘备,都不能成为我齐鲁之友,唯独曹操可为友,因此,我们不可为了区区一个吕布而失去曹操这个强友。另外,如果我们跟曹操联手剿灭吕布,还可以得到山阳郡,未尝不是美事一桩。一个是具有噬人隐患的吕布,一个是结结实实的一郡土地城池和几十万人口,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田丰反驳道:“我家少公子岂是丁原、董卓、袁术、袁绍之辈可比?吕布确实犹如虎狼,但我家少公子智慧高超,足以驯虎驭狼!丁原四人确被吕布反噬,为何王允却未被吕布反噬?其中区别,必须正视之。况且,吕布现在走投无路,西边的曹操、北边的袁绍、南边的袁术,都想要他的命,如果我们不接纳他,他只能且必然转而投靠刘备!刘备结拜兄弟关羽、张飞俱为万人敌之盖世猛将,如果刘备再得到吕布,其实力必然大增,继而必然威胁到我们齐鲁!我们岂能让刘备得以‘楚才晋用’?我们把吕布拒之门外,刘备必然把吕布收入麾下,如此,我方实力被减,刘备实力得增,此消彼长,岂不短视?”
    稍微顿了顿,田丰接着道:“至于接纳吕布就要与曹操交恶,实在过于自扰。大乱之世,实力才是根本。有了足够强大的实力,就会像战国时的秦国,盟友自然源源不断、前赴后继,做什么事都是游刃有余,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只会像战国时的韩国,只能到处低三下四地讨好巴结于人,做什么事都是举步维艰。我齐鲁也是一样,只要我齐鲁足够强大,何惧四周皆敌?公与刚才说我们要与曹操为友,此话实在考虑不周。曹操其实也不能成为我齐鲁之友,因为曹操诛杀王允、驱逐吕布、公然地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此之举,早晚会让他像董卓那样成为天下公敌,比如州牧(孔融),就已经对曹操从敬重转为憎恶,多次想要发兵讨伐曹操。我齐鲁若与曹操沆瀣一气,岂不是引火自焚?说一千道一万,自身强大才是王道,接纳吕布可让我齐鲁更强,为何不可?只要我们足够强大,曹操等别路诸侯即便对我们有意见和成见,也不敢对我们怎么样,相反,他们还要主动地讨好我们、巴结我们,如此,我齐鲁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沮授道:“吕布虽勇,但只是一介武夫,岂能与一个郡相比乎?得到了山阳郡,我齐鲁也可更强。正如元皓你所言,实力是根本,但想要变强,没有什么比获得更多的土地和人口更宝贵的了。至于曹操,虽然其名正在日益恶劣,但在眼下还是可成为我齐鲁之友的,不可在急切之间便与之决裂为敌,应当虚与委蛇、徐徐图之。刚硬易折,唯独以灵活巧变应付之。”
    田丰道:“欲得山阳郡,就要与曹操前后夹击吕布,如此,天下人有谁还敢投靠少公子?岂不让少公子丧失爱才美名?另外,吕布虽有劣迹,但他诛杀董卓,得到天子和海内的赞誉,曹操虽曾讨伐董卓、名噪一时,但却正在蜕化变质成为下一个董卓,我们帮助曹操剿灭吕布,如此,我齐鲁尊奉汉室的大义之名岂不毁于一旦?土地人口虽宝贵,但大义之名亦不容忽略,有大义之名,自然就有土地人口,无大义之名,即便暂时拥有土地人口,也会逐渐流散丧失。”
    贾诩开口说道:“吕布乃虎狼也,刘备则急需扩增实力以对抗西边的曹操、南边的袁术、北边的我们,可想而知,一旦吕布投靠刘备,刘备必然力排众议,将其收纳。然而,吕布与刘备岂能长久和平相处、同心同德?刘备一方面需要依靠吕布,一方面暗中提防吕布,吕布亦必不甘心屈居刘备麾下充当一将且随时会像在袁术、袁绍麾下那样遭到刘备的‘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可断定,时间一长,各怀鬼胎、同床异梦的刘吕二人必然龃龉丛生、矛盾不断,乃至反目成仇、同室操戈,我齐鲁坐观刘吕鹬蚌相争,便可不费吹灰之力而坐收渔人之利也!”
    沮授赞同道:“文和所言甚是!少公子自得到徐北三郡后,刘备虽然从未表态流露不满,但关羽、张飞却始终对此愤愤不平、耿耿于怀,张飞甚至多次扬言要发兵攻打夺取徐北三郡,毫无疑问,我们与刘备已是明友暗敌,同样,刘备也在提防着我们,甚至图谋夺回徐北三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让吕布这头虎狼前去搅乱刘备的内部,岂非一举两得?刘备获得吕布,明面实力得增,实则内部不稳,时间一长,我齐鲁便可兵不血刃地解除来自徐南三郡的威胁。”
    田丰着急地道:“文和、公与此言真乃差矣!我们接纳了并且收服了吕布,便实力大增,到时候,我们解决刘备自然水到渠成,又何必绕这么大的弯子呢?乱世之中,实力才是根本!”
    三位军师各执一词。田丰主张接纳和收服吕布,从而增强齐鲁实力,也避免刘备会得到吕布从而实力增长,沮授主张不收留吕布从而防止养虎为患、引狼入室以及与曹操关系交恶,并且倾向于联合曹操剿灭吕布,以此巩固“曹孔关系”并且得到山阳郡,贾诩主张把吕布“赶到”刘备那边,用吕布“祸害”刘备,从而解决刘备对齐鲁的威胁,并且还能等待以后刘备势力陷入内乱时趁机夺取徐南三郡。
    孔明听得举棋不定同时暗暗苦笑,贾诩、田丰、沮授都是智谋高超之人,但他们的看法偏偏相差很大,并且每人的看法都听起来很有道理,让他无法决断。最后,孔明只能和稀泥,采取折中对策:如果能收服(是收服,而不是简单的收留)吕布,那就接纳吕布,如果不能,就让顺其自然,让吕布去刘备那边。
    至于曹操,孔明虽然不排斥跟他做朋友,但也不会为了跟他做朋友而刻意地妥协和退让,在吕布这件事上,孔明是不会联合曹操围剿吕布的,如此,此事只有两个结果:
    第一,吕布投效(是投效,而不是简单的投靠)孔明,孔明实力大增,曹操虽然有意见,但他肯定不敢对比以前更强大的孔明采取武力手段;
    第二,吕布没有投效孔明,转而前去投靠刘备,曹操见孔明虽然没配合他前后夹击吕布,但也没有接纳吕布,吕布在孔明家门口只是一个过客,如此,曹操也没有理由对孔明发脾气,毕竟,孔明没有义务配合他做事,孔明又不是他的部下。


上一章
返回

三国之苍生至上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