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之苍生至上

第151节制定战策

    “诸位,我们要跟袁绍展开大战,首先就要防备曹操、袁术、刘备、吕布。”孔明看向众将,“如此,我们才能放开手脚地大战袁绍。”
    众将纷纷点头,但没人毛遂自荐,他们都渴望上前线建功立业,没兴趣留守后方。
    田丰建议道:“可由宗员将军、宗宝将军、武安国将军率领本部驻扎泰安郡,一可确保我齐鲁核心安然无虞,二可防备曹操;可由臧洪将军率领本部驻扎东海郡,防备刘备和吕布;可由太史慈将军率领本部驻扎鲁国,一可防备袁术,二可与泰安、东海二郡形成犄角及连横之势,便于三地互相驰援。”泰安郡、鲁国与曹操地盘接壤,东海郡、鲁国与刘备地盘接壤,鲁国与袁术地盘接壤。
    “田先生部署得十分合理。”孔明点点头,他看向宗员、宗宝、武安国、臧洪、太史慈,五将一起略带一丝遗憾神色地肃然领命:“喏!”齐鲁军众将里,除了讲武堂三位正副校长(卢植、皇甫嵩、朱儁),目前具有单领一军、独当一面能力的,就是宗员、臧洪、太史慈三人,臧霸、褚燕、管亥、李进等将领有这方面的潜质,但还不够火候,田丰建议派遣宗员、臧洪、太史慈坐镇齐鲁的三处大后方,如此安排是十分合理的。
    “此战,我军必胜。”孔明再次开口,他脸上的信心是发自肺腑的,不是装出来的,“我们现在要考虑的问题是,此战如何赢得既能获得最大化的战果,又为此付出最小化的战损?”
    田丰道:“齐鲁被州牧、少公子苦心经营已久,倘若袁军杀入,必然城池化为残垣断壁,农田化为荒原野地,百姓遭殃,财富流失,为把损失减少到最大,我方必须御敌于齐鲁之外。少公子,在下建议集结重兵于最靠近冀州的乐安郡、济南国二地境内,堵截袁军于黄河南岸。”
    沮授道:“不可!如此战法,看似直接减少了损失,但从长远角度看,却是弊大于利的。敌我两军在黄河边鏖战厮杀,我方后继军力、粮草、兵器、军械源源不断,而敌方后继军力、粮草、兵器、军械也是源源不断,如此,战事必成持久消耗战,袁绍举冀并二州十八郡之力维持此战(冀州九郡,并州九郡),我方也举齐鲁十二郡之力维持此战,即便我方将勇兵精,但如此拼耗下去,我方就算获胜,恐也元气大耗,实在得不偿失。”
    贾诩道:“战事一旦形成持久消耗之势,时间一长,必然夜长梦多。曹操、袁术、刘备、吕布等人都会密切关注此战,倘若我方与敌方陷入持久消耗泥潭中,曹操等人极有可能趁火打劫。另外,我们以自身实力大耗为代价,大耗了袁绍实力,只会让曹操、公孙瓒渔翁得利。”
    沮授道:“如此,必须修书一封,派遣使者前去洛阳面见曹操向其陈述唇亡齿寒的道理,告之曹操,如果袁绍真的打败我们、吞并齐鲁,那么,袁绍的实力和势力都会更加强大强盛,袁绍已得冀、并二州,幽州也已是他的囊中物,再得青州,袁绍将会坐拥四个大州,接下来,袁绍必然全面进拓黄河以南,与曹操兵戎相见,如此,对曹操有百害而无一利。曹操乃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之人,必然懂得其中利害关系,其会在此战中保持中立,甚至还会援助我们。”
    孔明点点头:“是的,打仗不只是军事、经济、政治上的较量,外交博弈也不能忽略了。”
    “此乃多此一举。”贾诩不赞同沮授的建议,“我方根本无需如此。”
    孔明问道:“贾先生何出此言?”
    贾诩道:“曹操既乃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之人,那么,他对于袁绍坐拥冀、并、幽、青四州给他带来的长远威胁自然是清清楚楚,即便他自己没想到,他身边的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等谋士也会想到并且提醒他,因此,无需我们多费口舌对其进行提醒;另一方面,我们派遣使者去见曹操,只会显得我们心虚胆怯,对此战没有必胜把握,所以请求曹操保持中立甚至请求曹操给予增援,如此,反而刺激曹操趁火打劫的念头,相反,我们压根就不派使者去见曹操,只是一声不吭地与袁绍展开此战,见不到我们使者的曹操必然深感诧异继而狐疑万分,他会相信,我们对此战是有必胜把握的,哪怕他不帮忙,哪怕他趁火打劫,我们仍然稳赢此战,他的态度对我们最终取得胜利没有任何影响,所以我们根本不需要知道他的态度,不需要请他保持中立,不需要请他援助我们,所以的所以,我们根本没有必要派使者去见他。曹操本性多疑,如此,他必然深感忌惮,不敢轻举妄动,我们‘吓住’曹操的目的就达成了。”
    孔明忍不住叹息:“贾先生真是慧眼如炬、洞察秋毫啊!”贾诩、田丰、沮授都是一流的谋士,三人各有所长,田丰擅长宏观战略,沮授擅长细节战术,贾诩则精通揣摩他人的心理。
    沮授道:“为减损失,应当把战火燃烧在冀州境内。少公子可将我军主力部署于乐安郡境内,引诱袁谭大军主力攻打乐安郡,我军则另出奇兵,由济南国出击,攻入冀州的乐陵郡、清河国一带,迫使袁谭大军回防此二地,我大军继而北渡黄河,如此,战事便在冀州境内了。”
    田丰道:“如此,岂不是仍然落入了持久消耗战的泥潭?若依少公子提出的‘既要获得最大化的战果又要付出最小化的战损’的要求,依我之见,必须壮士断腕,舍弃处于前线的数个县,将其坚壁清野,迁徙民众于后方腹地,开战后故意弃城失地,一可麻痹袁谭,二可诱敌深入,继而出奇兵包抄其后方,将其前后夹击、堵截包围。如此,方能速战速决此战事。”
    贾诩和沮授一起表示赞同。
    田丰看向孔明,语气复杂地问道:“少公子,我们此战只为了保境安民,而不趁势开拓河北吗?土地、城池、人口,越多越好啊!在我们成功打败袁谭大军后,若不趁势北渡黄河,未免可惜。就算不在河北全面反击袁绍与其展开全面大战,起码趁势拿下冀州南部数郡吧?”
    孔明笑了笑:“既得齐鲁,何望燕赵?我们一门心思地把齐鲁发展到极致,就会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事业了,无需贪图太多的土地,贪多嚼不烂嘛!况且,最终打败袁绍的人应是曹操,我们何必给曹操免费干活呢?”
    田丰、沮授、贾诩不是很明白孔明说的最后一句话。田丰似乎若有所思,他点点头:“少公子言之有理。曹操不希望袁绍灭了我们,同样不希望我们灭了袁绍,倘若我们真的打去了河北,他肯定会横插一脚,为防节外生枝,此事还是从长计议吧!”
    贾诩忽然问道:“少公子,对于我们的盟友,你打算怎么安排?”
    “盟友?”孔明纳闷道,“我们有盟友吗?”他记得,以前跟自己关系最好的就是曹操、孙坚,如今,曹操跟自己已经是“是敌非敌、似友非友、亦敌亦友”的微妙关系,孙坚应该还是把自己当朋友的,但孙坚眼下是袁术的部将,没有独立自主权,想援助自己也援助不了。
    贾诩笑道:“吕布呀!”
    “哦?”孔明感到心头一动。
    贾诩道:“吕布虽然投靠刘备且得到刘备的接纳,但他在徐南三郡过得很不如意,刘备既依仗他又防范他,把他打发去了小沛,相当于让他给徐南三郡看大门,眼下,吕布拥有的领地只有区区小沛一县,他怎么可能将其作为长久之计?另外,吕布与少公子你关系还不错,得知你与袁绍展开交战,他十有八九会派使者过来主动要求助你一臂之力,但他是不会给你白干活的,同时,他也不便索要属于齐鲁的地盘,因此,他肯定提出建议,他帮你击败袁绍大军并且乘胜追击、反攻河北,最后,你把你和他在冀州境内打下来的地区分出几个郡给他,如此,他就不需要再在刘备那里寄人篱下、受人闷气了,就重新拥有属于他的地盘和根基了。”
    孔明笑道:“先生对人心研究得真是透彻啊!那么,依先生之见,我该如何回复吕布呢?”
    贾诩道:“送点粮草给他,婉言谢绝他的‘好意’。首先,吕布过来助战,我们没有地盘给他,因为我们既不可能割让齐鲁的郡县给他也不计划打入河北;其次,吕布留在徐南三郡,可以帮助我们让刘备、袁术始终‘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如此,我们的南部就安全很多了。”
    “先生高明,就依先生说的办。”孔明点点头。
    就在这时,一名军士飞奔而入:“报!少公子,袁谭派使者过来了!”


上一章
返回

三国之苍生至上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