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之苍生至上

第235节公孙瓒之死

    由于打败并且逐走刘虞,得到了整个幽州,原本被袁绍打得有些心灰意冷的公孙瓒重新变得雄心万丈,他的实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恢复,然而,他还是太过于心急了,他认为,自己只有一个幽州,袁绍却有冀、并二州,显然,时间拖下去的话,自己会变强,但袁绍会变得更强,因为袁绍的发展基础更好,于是,他在得到整个幽州后没有进行较长时间的经营发展,在底盘十分不稳的情况下火急火燎地再度主动大举攻打袁绍。
    公孙瓒的判断也不无道理,况且,袁绍经过袁孔之战后,元气大伤、实力大损,其实力虽然强于公孙瓒,但却不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因此,面对卷土重来的公孙瓒,袁绍手忙脚乱,确实招架得十分吃力,同时,袁绍心知肚明,自己是可以打败公孙瓒的,但不能为此而付出太大的代价,因为在黄河南岸,曹操、孔明都在虎视眈眈,如果自己为打败公孙瓒而付出了太大的代价,曹操、孔明必然挥师北上、横渡黄河,对自己趁火打劫。于是,袁绍积极联络外援,他的外援是幽州北部境外的乌丸人。
    前任乌丸王丘力居在六年前勾结张纯、张举等人叛汉自立,兵败投降后病死,在其死后,其侄子蹋顿继位。蹋顿骁勇善战、才略不俗,在其统治下,乌丸慢慢地发展壮大,重新成为大汉东北边境隐患之一。袁绍拿出大笔金银珠宝与蹋顿交好,希望得到蹋顿援助,蹋顿大喜,欣然同意。当袁绍与公孙瓒展开龙凑之战、巨马水之战等战役时,蹋顿都率领乌丸骑兵南下,攻打公孙瓒的大后方,导致公孙瓒陷入腹背受敌的艰难处境中,继而连战连败,加上公孙瓒逐走刘虞以及在统治幽州期间日益骄横、穷兵黩武、横征暴敛,使得幽州各郡人心日益背离,最终,内忧外患一起爆发,使得公孙瓒对幽州的短暂统治陷入土崩瓦解,其部下也众叛亲离。
    与袁绍的争霸再次宣告失败使得公孙瓒的实力和信心一起一蹶不振,继而重新变得心灰意冷、斗志全无,他逃回大本营易京(易县),征集大量民夫,在环绕易京的易河边挖掘了十多圈大型战壕,又在战壕圈中心堆筑了高达五六丈的土丘,再在土丘上修建了一座大型的连环堡垒高楼,号称“易京楼”,类似于董卓在长安城郊区修建的“郿坞”,楼门用浑铁浇筑,楼内堆积着从幽州各地搜刮来的三十多万石粮食,只准他本人和妻妾子女住在里面,把麾下兵将都派到外面进行守卫。公孙瓒这么做是为了躲藏在里面长期坚守,“以待天下大势有变”。
    对公孙瓒展开全面进攻的袁绍军一路杀进幽州,攻城拔寨、势如破竹。当公孙瓒的部将陷入袁绍军包围时,公孙瓒都不救,他认为“我救了,那么,别的部将遇到这种情况时只会向我求援,不会死战到底,我不救,他们自知没有援兵,就会死战到底”,结果,他的部将纷纷投降,使得袁绍军攻无不克,很快就把易京楼给团团包围了。公孙瓒一方面据守易京楼,一方面派其长子公孙续前往辽东,向辽东太守公孙度求援,但没想到,求援信被袁绍军截获,公孙续被杀。袁绍将计就计,他派颜良、文丑统领一支精兵,在某个深夜里伪装成辽东援军。公孙瓒信以为真,集结全部兵力进行出击,试图与“辽东援军”内外夹击袁绍军,结果遭到惨败,不得不逃入易京楼。袁绍随即派遣军士挖掘地道,在挖到易京楼底部后以上百根巨木支撑土层,挖掘完毕后点火焚烧巨木,巨木被焚毁崩断,土层坍塌,易京楼也随之摇摇欲坠。
    山穷水尽的公孙瓒在绝望中先杀了自己的妻妾和子女,然后引火自焚,随着易京楼一起化为灰烬,其部下邹丹、关靖等人也尽皆死于乱军混战中,“白马将军”至此退出历史舞台。
    西元195年底,公孙瓒被袁绍攻灭,袁绍统一了黄河之北的冀、并、幽三州。与此同时,曹操也完全地掌控了中原的司、豫、兖三州。决定北方霸主、天下第一诸侯归属的曹袁大战开始进入倒计时。
    当公孙瓒兵败身死时,他的老同学、曾多次得他恩惠庇护的刘备正在展开新的奋斗征途。
    荆州牧刘表正陷于深深的焦虑中,曹操在荆州以北的中原地区日益强大,让他深感坐立不安,孙坚在荆州以东的江东地区迅猛崛起,让他深感如芒在背,如此,荆州就要面临两大强敌的两线威胁了。孙坚在占领江东(江苏省南部、安徽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后,曾试图向北发展,趁着袁术败亡之际夺取长江之北的淮南(安徽省中部),与曹操在淮南打了几场,虽然没有吃太大的亏,但孙坚认识到,自己还没有足够实力向北发展与曹操进行大规模交锋,因此,他改变了战略方针:对北(曹操、孔明),他采取守势,积极结交孔明一起抗衡曹操;
    对南(浙江省中部和南部、江西省、福建省等地),展开积极开拓,攻伐当地的山越人,从而获得人口、粮食、铜铁资源、更多的土地,增强实力,同时铲除江东内部和后方的隐患;
    对西(荆州),展开主动进攻,以吞并荆州为目标。
    如此,刘表的日子自然越来越不好过了,北方有曹操虎视眈眈,东边又有孙坚咄咄进逼。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对于前来投奔的刘备,刘表自然是热烈欢迎的。先前,刘表接纳了张绣,将其安置在了荆州北部的南阳郡宛城县一带,就是把张绣当成最前线的挡箭牌,如今,他如法炮制,把刘备也安置在了荆州北部的南阳郡新野县一带,充当最前线的挡箭牌。——刘表此举与陶谦、刘备、吕布在徐州(徐南)的做法简直一模一样,陶谦把刘备安置在小沛,刘备把吕布安置在小沛,吕布把刘备安置在小沛,莫不是如此。
    于是,刘备在刘表麾下终于再次得到了一个落脚点:以新野县为主的荆州北部的几个县。
    在南阳郡,刘备碰到了他生命中的又一个贵人,此人姓娄名圭,字子伯。娄圭是南阳郡本地人氏,智谋过人且家财万贯,刘表让他在荆州北部一带招募军队、聚集部众、接待来自北方的流亡避难的客人,于是,刘备认识了娄圭。娄圭大为钦佩刘备的壮志抱负,倾心相投,成为刘备的军师,为刘备出谋划策,又以家财资助刘备。如此,刘备得到了他的第一个军师,还得到了在麋竺后的第二个大金主。
    不仅如此,还有两人投奔了刘备,是刘辟、龚都。此二人都是黄巾军旧部,盘踞于豫州南部一带,在遭到曹操打击后,二人投靠并且依附于袁术,盘踞于豫州西南部的汝南郡一带。如今,袁术已经败亡,刘辟、龚都靠山已倒,十分不安,正好,刘备来到了荆州南阳郡境内,南阳郡东边就是汝南郡,因此,二人选择投奔刘备,给刘备带来了数千兵马和大笔的财帛(都是二人抢劫掳掠而得),大大地壮大了刘备的实力。
    同时,刘表将其麾下得力大将文聘从荆州北部调往荆州东部,抵御来势汹汹的江东军队。几个月后,刘备协助文聘剿灭了在江夏郡反叛作乱的张武、陈孙,赢得了刘表进一步的信任。
    虽然刘表和孙坚、刘表和张津、刘璋和张鲁时不时地爆发战事,但总体而言,南方局势还算稳定,真正风起云涌的,还是北方。


上一章
返回

三国之苍生至上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