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之苍生至上

第261节孔明结婚

    杨修深深地吸口气,显得很无奈地道:“好吧,我就有话直说了。少公子,青儿很仰慕、很崇拜你,也……很喜欢你,她暗暗地对你芳心相许,曾经偷偷地跟我说,她非你不嫁……那个,知道你马上就要大婚,我这个当哥哥的就帮她过来探探你的口风……少公子,青儿今年都已经十九了,在讲武堂里,追求她的男学员有一大堆,但她一个都瞧不上,因为她心里装着你呢!”
    孔明也很无奈地道:“我知道了。”
    杨修显然有些八卦:“对了,青儿在讲武堂里有个好朋友,叫孔白,少公子,这个孔白不是你孔家的吧?哇,那个孔白更加夸张,都已经二十一了,在讲武堂里,追求她的男学员也有一大堆,但她也一个都瞧不上,并且……她跟青儿一样,也说非你不嫁,要么就单身一生。”
    孔明愈发地无奈:“我知道了。德祖,你还有别的事么?”
    “没……没了……”
    “那你可以滚蛋了!”孔明挥挥手。
    杨修眉目含笑地跑着离去了。
    “唉,老子娶个老婆怎么也这么多麻烦呢?”孔明头疼不已。
    在得知天子希望孔明娶刘慕、曹操希望孔明娶曹英后,孔融和陈氏都感到很吃惊。孔融极度憎恶曹操,他忿忿然地道:“曹贼也配做我的亲家?”他完全不赞同孔明娶曹英,但他对刘慕不敢不恭,他和陈氏试探地征询孔明:“公主是先帝之女、天子之姊,身份尊贵非凡,岂能给你做妾或做次妻?她只能做正妻。要不,明儿,你先娶了公主吧?甄家肯定会理解的。”
    孔明感到啼笑皆非,他肃然正色地道:“父亲、母亲,娶甄宓为正妻是我当年对甄先生、张夫人许下的承诺,岂能更改分毫?没有甄家在十多年前倾家荡产地援助我们,我们又岂有今天的齐鲁基业?做人岂能忘恩负义?岂能背信弃义?况且,我和甄宓从小一起长大,互相已经有了感情,至于刘慕,我和她都没有产生感情,怎么结为夫妻?”
    陈氏顿时哑口无言,孔融神色有点不悦地道:“明儿,你有点犟了。公主可是先帝之女、天子之姊,宓儿虽然是个好姑娘,但毕竟是民女,民女岂能跟公主相比?你娶了公主,我们孔家就是皇亲国戚了,这个道理还要我教你?”
    孔明似笑非笑地看着孔融:“父亲,您向来刚正不阿、宁折不屈、一身傲骨,什么时候也产生这种攀龙附凤、贪慕虚荣的心思了?”
    孔融先是一愣,随即有些脸皮发红:“这个……明儿,你误会父亲的意思了。父亲的意思不是这个,父亲的意思是……我们孔家世受国恩、世食汉禄,自然要对汉室、对天子忠贞不二,天子想把他的姐姐嫁给你、嫁入我们孔家,这可是我们孔家三生有幸的大喜事啊,也是天子对我们孔家的莫大恩德。我们岂能辜负天子的皇恩圣德?岂能亏待公主?岂能不给公主一个正妻名分?”
    孔明仍然似笑非笑:“父亲,您貌似搞错了一件事,刘慕来到齐鲁,是因为她说她喜欢齐鲁,希望在齐鲁常住,什么时候变成天子要把她嫁给我了?”
    孔融有些气闷地道:“公主希望在齐鲁常住,天子给予支持和允许,天子和公主的心思,你岂能不知?明儿,这里没有外人,你何必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
    孔明笑道:“我当然知道,刘慕嘛,对我有点意思,天子嘛,希望我娶了刘慕,成为‘半个刘家人’,从而帮助他抗衡曹操,只是,这些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并没有公布。谁叫我娶刘慕,好啊,请拿出天子的赐婚诏书。”
    孔融被孔明气得干瞪眼:“明儿,你何必跟父亲玩这种狡辩诡辩?”
    孔明摆摆手:“我不能辜负甄家,因此,我要娶的是甄宓,至于刘慕,就算她愿意嫁我,我愿意娶她,只能怪她来得太晚,什么事都得讲个先来后到嘛!就算是天子,也无话可说的。”
    孔融急了:“明儿……”
    “好了,父亲!”孔明态度坚定,“我自己的事,我自己做主!我自己娶媳妇,我为什么要由别人做主?还有,请父亲您不要多虑,娶不娶刘慕,是天子有求于我,不是我攀附天子。”
    孔明长长地叹口气,他虽然十分不悦不喜,但拿孔明没有任何办法。孔明想要做什么事,无人可以阻挡、阻碍、阻扰他。
    在孔明娶妻的事情上,还有两人试图对此“发表意见和建议”,正是闲居在齐鲁境内的汉室宗亲、前幽州牧、前大司马刘虞以及汉室宗亲、前陈国国王刘宠。得知孔明即将大婚后,刘虞带着刘和、刘宠带着刘企一起前来拜访孔明。刘虞态度委婉地暗示孔明应该娶刘慕为妻,纳甄宓为妾,刘宠态度比较强硬,他质问孔明:“既是汉臣,自当尊奉汉室!天子想把姐姐嫁给你,你应该受宠若惊、感激涕零,继而明媒正娶公主为正妻,你岂能娶普通民女为正妻?”
    孔明向刘宠伸出手:“天子的赐婚诏书在哪里?”
    “你……”刘宠顿时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我想娶谁是我自己的事!任何人都管不着!”孔明态度坚定。
    刘虞无奈离去,刘宠拂袖离去。
    甄逸和张氏在得知此事后十分惶恐,两人来找孔明,暗示孔明“他们能理解孔明娶刘慕为妻、纳甄宓为妾”“不能因此而惹怒天子”,孔明温言温气地安慰他们,坚定了自己的诺言,使得甄逸和张氏都感动至极。
    孔明想娶谁都由他自主决定,除了甄宓,假如甄宓不愿意嫁他,他只能接受被甩的命运,不过,甄逸和张氏已经问过甄宓了,甄宓在得知“明哥哥”要娶她为妻时,羞涩得满脸通红、双手捂脸,但轻轻地点了点头。
    二月二日,孔明正式举办大婚,他的新婚妻子是齐鲁第一豪门甄家的五女儿甄宓。这天,整个泰安城一片欢腾喜庆,犹如再次过年一般,全城的欢乐气氛就像大清早冉冉升起的太阳一样越来越炽热,城内万人空巷,道路两边人山人海、人满为患,要不是足有一个旅的军士进入城内协助维持治安,城内的社会秩序怕是早就陷入瘫痪和混乱了。泰安城的居民、来自齐鲁各地的人、来自齐鲁境外全国各地的人……无不翘首以盼,想要争相一睹新人的风采姿容,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那甄宓乃是“天下第二美人”,比江东的大乔、小乔还美,仅仅略逊于吕布的爱妾、“天下第一美人”貂蝉——所谓的“天下四大美女”说法,还是孔明某次无意说出去的,结果立刻广为传颂、脍炙人口。
    军士人墙外尽皆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城内处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掎裳连袂、观者如云,大人们喜笑颜开、兴致勃勃,孩童们欢天喜地、兴奋无比,一边跑着跳着一边拍着手叫嚷着“孔少公子结婚啦”“看新娘子喽”“给喜糖呀”,笑容可掬的孔甄两家的家丁婢女们在府门外热情洋溢地向孩童们分发喜糖,可谓热闹非凡。由于孔明深得齐鲁人心,为了庆祝孔明大婚,泰安城内每家酒楼饭店、商店商铺一律灯笼高挑、彩旗飘扬,物价都大跌五六成,甚至跌了七八成以祝贺孔明大婚,每家店铺的铺面上都高高地挂起大幅红布,大书一个“欢”,下面便是“跌五”“跌八”等打折字样。人人喜笑颜开、谈笑风生,近百万人的谈笑声汇成巨大的声浪,震耳欲聋、响彻碧空,特别是齐鲁的文官武将们,更是人人开心激动兴奋不已,一些齐鲁官将趁机“蹭孔明的喜气”,跟孔明在同一天举办婚礼,比如,赵海娶了杜夫人(秦谊的遗孀),王峥、王嵘分别娶了袁静、袁宁,这对兄弟俩与这对姐妹俩结成了“扯角连襟”。
    孔明结婚不但是他本人的人生大事,还是齐鲁甚至全国级别的重大事件,除袁绍和刘备,几乎各路诸侯都派遣使者过来赠送礼物进行道贺,众诸侯里,跟孔明关系最好的自然是曹操、孙坚,曹操派了他的长子曹昂为代表,前来向孔明送礼道贺,孙坚派了他的长子孙策、次子孙权为代表,前来向孔明送礼道贺。看到曹昂时,孔明心头一动,他意识到自己在这件事上严重无比地改变了历史:曹操长子曹昂活得好好的,但按照书上记载,曹昂本来会死于宛城之战,如今,孔明在宛城之战中救了曹操,也“顺便”救了曹昂。曹昂是曹操的儿子,更是长子,这意味着他没有死,以后的曹氏基业是会被曹操传承给他的,如此,曹魏的下任君王就不是曹丕了,而是曹昂。这个变化,不可不谓之极其重大。对此,孔明也只能感叹一声“人算不如天算”。


上一章
返回

三国之苍生至上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