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之苍生至上

第271节与甄宓八字不合的女人

    “对了,夫君,我还有一件事想向你请示一下。”甄宓十分恭顺地道。
    孔明有点不自然地道:“咱们俩是夫妻,说话能不能不要这么一板一眼?”
    甄宓微微地笑着道:“该恪守的礼节还是要恪守的。夫君,在你患病期间,我感到家里人手有些不足,因此就招募了五个婢女,都是知书达理、诚恳踏实的好姑娘,我想请你过目一下,得到你的批准。”
    孔明很无奈地道:“这种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也需要跟我说吗?你自己完全有决定权的。”
    甄宓轻轻地摇头道:“不可,什么是小事?什么是大事?这是说不准的,也许我认为的小事在你看来却是大事,也许你认为的小事在我看来却是大事,招募了五个婢女也许是小事,假如我拿捏不住尺度,以后自以为小事的事都擅作主张,长期以往,万一不知节制,慢慢地把大事也当成小事,岂不惹怒了夫君、违反了妇道?”
    孔明心里很温暖:“唉,我真是修了十八辈子的福分,能娶到这么又美丽又贤惠的妻子。好吧,好吧,让她们进来吧!”
    甄宓眉目含笑地点点头,起身到书房门口对外轻声唤道:“都进来吧。”
    五个衣着朴素、身姿婀娜的青少年女子缓步低头进来,一起向孔明行礼:“见过少公子。”
    孔明点点头:“嗯,既然夫人雇佣了你们,你们就好好地做事吧,我和夫人也会给你们优厚的待遇的。”
    五女一起再次行礼:“多谢少公子,多谢夫人。”五女里一人忽然向孔明跪下,潸然泪下、泣不成声地道:“民女今日总算见到少公子了,多谢少公子的救命之恩。”
    孔明顿时有些诧异,他看向甄宓,甄宓也是十分困惑。孔明转念一想,也没有觉得奇怪,这些年来,他救过的人多了去了,因此,他笑了笑:“上苍有好生之德,挽救天下苍生正是我的夙愿。不要多礼了,起来吧!你叫什么呀?”他随口问道。
    那名婢女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起身:“民女贱名郭凰。”
    孔明听得有点哑然失笑:“这名字还真大气!”
    甄宓在旁笑道:“她的表字更大气,叫女王。”
    “郭女王?”孔明笑着,突然猛地感到心头一动,“不会吧?你就是郭女王?”
    郭凰泪眼婆娑地看着孔明:“少公子难道也知民女名字?”
    孔明心念翻转:“郭凰啊,你是哪里人?又是怎么来到齐鲁的?”
    郭凰道:“回少公子,民女祖籍冀州巨鹿郡广宗县,家父郭永在黄巾之乱前是南郡太守,不幸与家母一起被黄巾贼杀害,家中财产积蓄亦被黄巾贼抢掠殆尽,民女与三位兄长、姐姐、堂兄在南郡无法生存,只得辗转返回老家广宗县,抵达时,正遇少公子与卢公(卢植)率领朝廷王师攻打占据县城的黄巾贼首张角,我等饥肠辘辘、奄奄一息、几欲饿毙,幸得少公子放粮赈济,方得活命。后,民女与三位兄长、姐姐、堂兄在老家以耕种织布为生,饔飧不继、勉强度日,少公子在协助曹丞相打败袁绍后招纳河北民众前去齐鲁定居,民女便与三位兄长、姐姐、堂兄前来齐鲁定居。听闻夫人招募婢女,民女便来应聘,以愿入府服侍夫人与少公子,报答少公子的大恩大德。”
    孔明听得心头感慨:“靠,还真是她!”他再清楚不过了,郭凰(也叫郭照),表字女王,自小美貌出众且聪明伶俐,其父郭永称赞她“此乃我女中王也”,便以“女王”为她的表字。对此,孔明不得不暗暗吐槽:老郭,你丫的还真不客气啊,竟给自己女儿取“女王”为表字?你牛叉!不只是表字,郭凰的名也很牛叉,“凰”与“凤”是华夏神话中的神鸟、百鸟之王,凤为雄、凰为雌,郭凰是女子,于是被取名“凰”。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郭凰父亲确实目光了得,因为根据书上记载,郭凰最终成为曹魏开国皇帝曹丕的皇后、曹魏的皇太后。
    然而,更重要的是——孔明看了看身边的甄宓,根据书上记载,曹丕的首任皇后是甄宓,后来纳了郭凰,据说,二女在曹丕后宫中争风吃醋,郭凰智商比甄宓高,成功地害死了甄宓,但是,甄宓儿子曹叡在成为曹魏第二任皇帝后为母亲报仇,杀了郭凰。甄宓比郭凰年长一岁。
    孔明暗暗地下定了决心:找个机会把郭凰调离甄宓身边,虽然郭凰和甄宓在眼下不可能还像书上记载的那样进行宫斗了(前提是孔明不打郭凰的主意),但搞不好这两个女人生辰八字相克,鬼知道两人朝夕相处的时间长了会不会出什么岔子。
    甄宓在旁边看到孔明沉吟不语,误解了孔明的意思,她笑着道:“夫君,郭凰的名和字确实十分奇特,但也很好听,不过,我觉得她的名字更好听。”她指了指另外一个婢女,“她叫步练师。”
    步练师向孔明行了一礼:“步练师见过少公子。”
    孔明已经无力吐槽了,他微微看了一眼甄宓,在心里无奈地道:“我说媳妇啊,你到底是无心的还是有意的?你一共就招募了五个婢女,区区五个人,居然有两个都是当代的牛叉女人。”他当然知道这个步练师,步练师是徐州步氏宗族的成员,步氏宗族为避战乱而举族迁居江东,为首者便是在后来成为孙吴重臣的步骘,至于步练师,则在后来成为孙权的宠妃,孙权称帝后还非常想把又美丽又贤惠的步练师立为皇后。孔明想起来了,他当初把步骘举荐给了孙坚,但步骘不是太愿意前去江东,他在临走前把徐州的步氏宗族托付给了孔明,于是,步练师便留在了齐鲁境内,没有前去江东。由于步氏宗族并非齐鲁的豪门大族,财力不宽裕,宗族成员也比较分散,像步练师这样的父亲已经过世、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女子,自然要出来找工作的,就这样,她跑到甄宓这里当了婢女。
    “少公子!”典韦的大嗓门在院子里响起,“欧阳四海、杨江他们来了!”典韦刚才看到甄宓走进了孔明的书房,他又不傻,肯定不会跑到门口传唤。
    甄宓对孔明微笑一下:“夫君要跟部下商谈军国大事,我就不打搅了。”说完,她向孔明施了一礼,带着郭凰、步练师等婢女离开了。
    孔明随之在书房里接待了欧阳四海、杨江、盛志、宋来。盛志和宋来没有参加沮阳之战、柳城之战,因为孔明派他们前去执行一项别的任务。
    “少公子!”欧阳四海四人喜形于色地抬着一个竹筐走进孔明的书房,竹筐里装满每个足有碗口大的、黄澄澄的、肥硕饱满的柑橘。
    孔明点点头,然后看向盛志、宋来:“辛苦了。”
    盛志、宋来一起笑道:“不敢当。”两人随即报告正事,“少公子,您真是天人呐!我们带着十艘鲸船从青岛出发,根据您给我们提供的航海图,一路驶向东南,在一千多里后终于发现了您标注在航海图上的那个很大的岛屿,该岛方圆大约四百里,面积有二三个县那么大,岛上山清水秀、土地肥沃、草原遍野,确实是一个好地方。该岛盛产这种又大又甜又多汁的柑橘和马匹。”
    孔明笑了笑:“岛上有人住吗?”
    宋来道:“有啊,说来可笑,这么一个鼻屎大的弹丸小岛居然还是一个国家,叫什么‘耽罗国’,嘿嘿,该国的人口只有万余而已。我们登岛后,那些耽罗人不欢迎我们,我们就用弓弩刀剑好好地教训了他们,于是,他们不得不欢迎我们了,那个耽罗王表示愿意归顺大汉、加入华夏,算他识相。”
    孔明笑起来,他当然心里最清楚,盛志、宋来抵达的那个岛屿就是后世高丽国的济州岛。
    “你们给我听好了。”孔明吩咐盛志、宋来,“耽罗岛非常重要,我们要将其牢牢地掌控,将其变成华夏领土,从即日开始,耽罗岛改名‘济岛’,设立济县,划入青岛郡行政管辖内;岛上的耽罗人按照乌丸人的政策进行处理,船队不断运载汉民前去济县定居,那里盛产柑橘、马匹是吧?就让迁居济县的汉民专门种植柑橘、饲养马匹吧!同时,把耽罗人分批运到齐鲁本土境内,将其打散分散融入民间。”他看向欧阳四海、杨江,“你们负责在济岛上修建一座军事基地和舰队中转港口,用于屯兵、屯粮、驻扎舰队,另外,让青岛造船厂加大造船速度。”
    欧阳四海和杨江一起听得目光炯炯:“少公子,您此举是要……”
    孔明拿起一个柑橘一边剥皮一边微笑道:“从青岛到高丽半岛,直线海路足有六百多里,从济岛到高丽半岛,直线海路只有二百多里。我们齐鲁需要越多越好的土地,高丽半岛可有差不多齐鲁这么大啊!”齐鲁目前的土地面积24万余平方公里,高丽半岛土地面积22万余平方公里,其境内的平原面积、水域面积超过5万平方公里,换而言之,如果得到高丽半岛,齐鲁不但可以增加22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四五万平方公里的良田耕地,折算便是七千多万亩(市亩),这么多耕地能够养活上千万人。
    欧阳四海、杨江、盛志、宋来无不心驰神往:“我等明白了!”


上一章
返回

三国之苍生至上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