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之苍生至上

第291节江山代有才人出

    “这也只是以命换命而已。”卢泰蹙眉道,“他们打不过就跑,我们如何对他们进行可以聚歼他们的追击战呢?”
    蔡晨道:“骑兵的战术无非就是正面突击、侧面袭扰、长途奔袭、伏击合围、断敌后路,当年,我大汉冠军侯(霍去病)创造出了‘车悬之阵’,他把步兵战阵与骑兵战术融为一体,从而使得我大汉骑兵在与匈奴骑兵的对战中屡屡得手,我看,我们现在想要在骑兵对骑兵的战斗中重创鲜卑人,一要发扬光大‘车悬之阵’,二要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强大的骑兵战阵。”
    孙涛道:“车悬之阵适用于两军遭遇战,但不适用于追击战,鲜卑人打不过就跑,我们如何是好?只能穷追猛打、赶尽杀绝,那么,我们就要在装备上进行不断的改进,我们可以一个骑兵配备两匹战马,从而维持马力充足,我们的弩也比鲜卑人的优秀得多,如果我们的弩箭在射程上大大地超越鲜卑人,那我们就无往不利了。”
    李军道:“除了兵器,我们在防具上也应该下功夫。鲜卑人的骑兵基本上都是无盔甲的或者身披皮质软甲的轻骑兵,战马负重比较轻,从而可以长时间保持高速,我们如果跟他们一样,骑兵无盔甲或者身披皮质软甲,那么,打起来的结果就是卢欣荣刚才说的‘以命换命’,实在不划算,我们的骑兵必须配备防具,然而,铁制盔甲太重,使得战马负重大大地增加了,于是,我们的战马就跑不过鲜卑人的战马了。我认为,我们汉东军在战场上应该勇往直前、有进无退,那么,我们只需要铁盔、胸甲即可,不需要背甲,后背中箭的军人只会因为临阵脱逃所以才导致后背中箭的,去除后背铁甲,战马也一样,只有马头、马胸有甲,如此便能减轻差不多一半负重。”
    杨肆道:“我听杨江说过,他们水师装备着一种产自南中的藤甲,坚如钢铁、刀箭不入,但却十分轻盈,放在水上都能漂浮起来,比重只有钢铁的近八分之一,如此又轻盈又坚硬的藤甲,倘若给我们骑兵部队大规模地装备,战马负担大大减轻,速度和耐力都能保持长时间。”
    杨鹏摇头:“藤甲太贵了,一套藤甲比一套陷阵三营的重步兵的重装铠甲还要贵,将其大规模地装备给骑兵部队是不切实际的。”他看向众青年,“诸位,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切入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一劳永逸地解决汉地北方的塞外胡人问题?匈奴人崛起,被灭,如今又有鲜卑人崛起,鲜卑人被灭后呢?肯定还有新的塞外胡人崛起,就跟韭菜一样,割了一茬,还会冒出新的一茬,没完没了,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杨鹏说的是对的,华夏北方的游牧民族确实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最早对中原造成威胁的是匈奴,匈奴之后便是鲜卑,接着是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瓦剌……此起彼伏、源源不断,汉地北患始终不绝。
    “说的是啊……”众青年纷纷陷入沉思,这时,卢泰看向身边一个一直沉默着的青年:“张云,你怎么不说话?”
    被卢泰问话的青年叫张云,长得身材高大、雄壮出众,是讲武堂同届学员里的第十七名,还曾得到过演武堂武艺比赛第一名,武艺超群、勇猛过人、膂力非凡,能举起千斤重的大石,曾有一次,讲武堂举行一场骑术课,一匹烈马突然受惊狂奔,连续撞伤多人,张云飞身上前,将烈马直接一拳击毙,令人赞叹不已,还有一次,张云在野外孤身遭遇一头猛虎(华南虎),他手无寸铁,便折断身边一棵足有碗口粗的树作为武器,硬生生地把那头猛虎打成重伤而死。张云平时沉默寡言、独来独往、不喜交际,唯独卢泰与他关系颇为亲近,算是他唯一的朋友。
    听到卢泰问话,张云道:“我认为,对鲜卑人可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他们抢我们,我们也抢他们,他们抢我们的粮食、铁器、女人,我们也抢他们的马、羊、女人。我们可以组建一支或多支常年在塞外草原活动的机动骑兵部队,招募胆大、不畏死、渴望发财的军士,不给予军饷报酬,组建成军,令其专门在塞外草原游荡活动,专门抢劫鲜卑人的部落,抢劫收获俱为军士的私人财物,如此,军士们必然积极奋进,鲜卑人必然被袭扰得苦不堪言并且损失惨重,同时,鲜卑人再敢侵犯汉地,在他们后方的这支机动骑兵部队也能对其形成牵制。”
    卢泰等人一起若有所思:“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卢泰随即兴奋地道,“诸位,我们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可谓颇有收获,不如把我们的想法、办法进行整顿汇总,呈递给少公子吧!”
    众青年纷纷同意:“好主意。”
    说话间,船已经渡过马訾水,卢泰等青年们正式踏上了新的征途,与此同时,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了下来,又是一个年末到来了。
    荆州,南阳郡,一片荒郊野岭。
    三人三马正在林野间缓步行着,三人正是刘备、关羽、张飞。刘备心旷神怡地看着眼前这片“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柏交翠”之地,忍不住长长地感慨叹息道:“这个隆中真乃人间仙境,果然是世外高人的隐居之地啊!”
    关羽指向远处:“大哥,听路上的农夫说,过了这片山后就有一处山冈,叫做‘卧龙岗’,诸葛亮就住在那里了。”
    “好。”刘备心情有些激动,他整了整衣服。
    “大哥!”张飞在旁开口道,“这诸葛亮的表字好像叫孔明吧?怎么跟那孔明姓名一样?”
    刘备笑了笑:“这有何奇哉?胡昭也表字孔明呢!天下如此之大,同姓名、同表字的人肯定有很多的。”
    “大哥,那诸葛亮真的跟那孔明一样诡计多端吗?”张飞有点好奇和期待。
    刘备摇头:“三弟用词不妥,不是‘诡计多端’,是‘足智多谋’。孔明说过,普天之下,跟他一样聪明甚至比他还有聪明的,只有区区四个人,分别是——卧龙、凤雏、幼麟、冢虎。诸葛亮,即卧龙也,庞统,即凤雏也,水镜先生也跟我说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也’。也许,诸葛亮只能跟孔明旗鼓相当,不能战胜孔明,但我们若既得诸葛亮的辅佐也得庞统的辅佐,那我们就可以战胜孔明、曹操等人,成就匡扶汉室的伟业。”
    关羽抚须而笑:“大哥,我在那些名士中听过一种说法,说当今天下共有六个绝世奇才,分别对应着六大神灵瑞兽——龙、凤凰、麒麟、貔貅、朱雀、玄武,合称‘六灵’,这其中没有什么‘冢虎’。虎毕竟是凡间俗兽,不算是神灵瑞兽。”
    “我知道!”张飞插话道,“貔貅就是孔明那小子,因为那小子见钱眼开并且只吃不吐!”
    关羽道:“嗯,貔貅就是孔明了,龙就是诸葛亮,凤凰就是庞统,只是不知麒麟、朱雀、玄武指的是哪三个人?对了,大哥啊,诸葛亮跟孔明同龄吧?这么说来,他眼下也就二十岁不到而已,他真的能承担我们的军师重任?”
    刘备语气幽邃地道:“孔明三岁就讨伐黄巾军,九岁就大破董卓,诸葛亮才智不在孔明之下,你们说呢?”
    关羽点点头,他随即又产生一个疑问:“司马徽先生向大哥你举荐诸葛亮和庞统,孔明为什么也向大哥你举荐诸葛亮和庞统呢?他就不怕大哥你在得到诸葛亮、庞统后会成为他的当世大敌?”
    刘备轻轻地叹口气:“我也百思不得其解。”他看向远处,“二弟、三弟,卧龙岗快到了。”


上一章
返回

三国之苍生至上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