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之苍生至上

第347节死局(3)

    在稍微地顿了顿后,贾诩继续道:“请恕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此事的三个发动者,伏完、董承、宋泓,他们想要扳倒曹操,确实是为了解救天子、匡扶汉室,我对此毫不怀疑,同时,我也不得不怀疑他们是带有私心的,一旦此事成功,身为国丈和大功臣的他们,将会得到何等丰厚的回报?尤其此三人的女儿,其中,董贵人、宋贵人还不算主动,伏皇后则是积极主动无比,我想,她如此的积极主动,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可以当上真正的皇后吧?”
    陈宫道:“文和,按照你的意思,少公子应该拒绝参加?可是,少公子不遵皇命,岂不身败名裂?州牧更是以死相逼啊!”
    贾诩叹息一声:“所以,此事难呐!”
    五位军师分析了很久,他们把这件大事牵扯到的各方面的利弊都分析得鞭辟入里,只是,他们最终没有拿出真正的解决办法,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死局。
    对于曹操,孔明没有什么恶感,但也只是“略有好感”,曹操有历史功绩也有历史劣迹;
    对于天子,孔明十分同情,实际上,孔明已经为天子做了很多事,让天子少受了很多罪;
    对于汉民,孔明满怀感情,因为天下汉民都是他的同胞;
    对于汉朝,孔明十分具有归属感,但没有近乎愚忠的忠诚;
    对于汉室,孔明不是很在乎,因为他已经看透了历史。
    天子和曹操的争斗,谁对谁错?其实,不存在对错,因为两人都没有错。从天子的角度出发,作为天子的他无法忍受大权落入曹操之手,他想要收回属于他的大权,有错吗?没错;从曹操的角度出发,他手里的权力不是天子赐给他的,是他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地打出来的,岂能拱手让人?况且,他已经得罪了太多太多的人,一旦交出权力,他和曹氏宗族都会死无葬身之地,他不愿意交出大权,有错吗?没错。
    天子的皇权,要么继承而得,要么打拼而得。汉献帝的悲哀之处就在这里:原本应由他继承的皇权在他刚出生时就已经被剥夺掉了,就算他想要打拼得权,也根本就没有这个机会。
    孔明现在只有两个选择:
    第一,奉天子血诏,讨伐曹操,与曹操开战,他这么做,会有两个后果,一是自身损失巨大,白白地便宜了孙坚、刘备、韩遂等人,二是他在攻灭掉曹操后注定会成为第二个曹操,他可以到时候主动地把手中大权交给天子,然而,这么做必出大乱,汉东基业也会倾覆瓦解;
    第二,不奉天子血诏,不讨伐曹操,他这么做,后果更加严重,孔融会自杀,他会背上不忠不孝、枉为臣子的骂名,从此身败名裂、臭名昭著,沦为跟曹操一样的“汉贼”、“国贼”。
    难,难呐,真难呐!孔明在内心里长长地叹息。
    “少公子…”田丰看着孔明,他的目光十分复杂,带着一种不忍,因为他知道孔明此时面临着的痛苦、无奈、彷徨处境,“姜太公(姜子牙)有云,‘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战之可也’!少公子,请恕我直言,你已经做到了明哲保身,但你注定做不到独善其身、置身事外,这场天下大乱的舞台,你是主角之一,甚至,你就是主角!杀人、攻伐别国、发动战争虽然不对,但是,若能杀人安人,为何不杀?若能攻其国、爱其民,为何不攻?若能以战止战,为何不战?少公子啊,敢问,你还想逃避到什么时候呢?”
    逃避…田丰轻轻地说出的这个词犹如黄钟大吕般震撼在孔明的心头,顿时,他心里一阵天翻地覆:“我在逃避?我只是想救人而已,我不想参加战乱,可是,我好像就是在逃避啊…”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翻地覆。”沮授叹道,“少公子,你想要挽救天下苍生,就必须平定整个天下!否则,天下没有被你安定的地方,仍然还是水深火热!就算被你安定的地方一片太平,没有被你安定的地方也是一片太平,然后呢?天存二日、地存二主吗?用你的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天下除了汉东五州,剩下的十一个州,不管最终是落入曹操的手里还是孙坚、刘备的手里,你注定要与那个人展开最终决战!此战,根本避无可避!少公子,你真的没有想到这一点吗?”
    徐庶看着孔明,缓缓地道:“少公子,你其实没必要自己用一根绳子捆住自己,你想要干什么,就应该放手大胆地去干。”
    “说的对!”陈宫点头,“若是虫,就算想飞上九天也飞不了,比如袁术、袁绍,若是龙,就算不想飞上九天,也要飞,因为龙就应该在九天之上。凤凰只栖息于梧桐树上,因为它是凤凰,龙就应该飞上九天,因为它是龙。凤凰落地不如鸡,龙也一样。少公子,你没有选择。”
    孔明被外人称为“貔貅”,给他取这个外号的人不只是普通的好事之徒或者厌恶他的人,还有“高人”。貔貅共有三大特点:第一,招财进宝,只吃不吐;第二,能够带来幸福祥瑞;第三,貔貅背生双翼但蜷缩不展,换句话说,貔貅是一种能飞上九天的神兽,但却故意不飞。
    “你们让我想想吧!”孔明低声地道,他感到浑身无力,脑子里一片昏昏沉沉。
    “喏。”贾诩五人一起向孔明告辞。
    贾诩五人离开后,孔明一个人枯坐着,无意识地把玩着手里的一个魔方,他感觉脑子里什么都没有,又感觉脑子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
    不知道过了多久,孔明恍恍惚惚地察觉到房间里多了几个人,抬头一看,是他的妻子们,除了赌气回娘家的曹英,甄宓、蔡琰、刘慕、杨青都在,四女一起用担忧而关切的目光看着她们的丈夫,她们当然知道发生了什么,毫无疑问,刘慕和杨青都是支持孔明跟曹操开战的,至于甄宓和蔡琰,她们没有“政治立场”,孔明不管干什么、做出什么选择,她们都会支持。
    “夫君…”蔡琰轻轻地走到孔明的身边,拿过孔明手里的魔方,轻声轻语地道,“你看,这个魔方的六个面已经有两个面被你恢复了,可是,另外四个面仍然是杂乱的,因此,这个魔方在整体上还是杂乱的。”
    孔明脑子里猛地划过一道闪电,他意识到了蔡琰此话的深层含义。
    “你说得对。”孔明深深地吸口气,他站起身,缓步地走到外面的庭院里,外面,月朗星稀,东方地平线处已经出现了一抹鱼肚白,很快就要天亮了。
    孔明参加这场行动,他会得不偿失,还会作茧自缚;
    孔明不参加这场行动,他会身败名裂。
    孔明看似没有选择,但是,这两个选择都是历史大势给他的,他可以不选,因为他可以自己创造历史,自己给自己创造第三个选项。
    二十年来,孔明一直在历史长河里“随波逐流”,他只想着自保和救人,从没打算改变这条大河的流向,然而,他是可以改变的,此时的他已经具有这个能力和这个条件。在整体大环境上,天下大势已经明朗化,曹操成为北方霸主,孙坚雄踞江东,刘备立足于荆州并且正式崛起,至于刘璋、韩遂、马腾等人,都是不足为道的“配角”,已经动摇不了整体大局。
    孔明已经没有必要“继续客气了”。
    “我的命运,在我自己的手上;我的未来,在我自己的脚下。”孔明喃喃地告诉着自己,他的长着四个瞳孔的双眼就像晨星一样明亮无比。
    旭日东升,霞光万丈。孔明心情平静而庄严地洗漱完毕,穿上了曹操送给他的银丝软甲,戴上了精钢头盔,配上了七星宝刀,一身戎装地走出刺史府,却看到孔融、伏德、卢植等人尽在大门外等待着。
    孔融的腰间配着一把汉剑,就是他昨晚用来对孔明以死相逼的那把。孔融是文士,平时根本不佩剑,他今天特地佩剑,其用意是不言自明的。
    “明儿,你想得怎么样了?”孔融神色庄严、语气郑重地问道。
    孔明笑了笑,他朗声地道:“奉天子血诏,诛杀曹贼!”
    几秒钟后,热烈至极的欢呼声在孔明身边响起,就好像某个猛兽发出觉醒的第一声长啸。


上一章
返回

三国之苍生至上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