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之苍生至上

第389节惠及万民才是王道(1)

    众人听得心驰神往,蔡琰满怀憧憬地道:“真想到那个罗马帝国看看异域风情呀!看看罗马人是怎么生活的,罗马女子是穿什么衣服的,一定跟我们汉地汉人截然不同,好神奇呀!”
    孙仁问道:“世界上到底有几块大陆地啊?”
    孔明伸个懒腰:“七块,分别叫做亚洲、欧洲、非洲、澳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那么,世界上到底有几片大洋啊?”
    “四片,大东洋(太平洋)、大西洋、大南洋(印度洋)、大北洋(北冰洋)。我们想要前去罗马帝国,就要由东向西地通过大南洋,我们在大南洋的东北处,罗马帝国在大南洋的西北处,如果从罗马帝国一路往西,就会进入大西洋了。你们看我们眼前的这片大海,一路往东,就会进入大东洋了。”
    孙仁道:“喂,你说了这么多,还没有告诉我们,大洋的尽头是什么呢?”
    孔明耸耸肩:“我们脚下的大陆地、大海、大洋其实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球,悬浮在无穷无尽的宇宙虚空中,既然是一个球,自然没有尽头,一直向前走,就会绕一圈。就比如我们,向西的话,通过大南洋,就会抵达罗马帝国,反之,向东的话,通过大东洋,再经过北美洲、南美洲,就会看到大西洋,再通过大西洋,就会抵达罗马帝国。”
    “胡扯!”孙仁完全不相信,“大地怎么可能会是一个大球呢?如果大地真是大球,那么,大地另一边的人比如罗马人怎么不掉下去呢?”
    甄宓、刘慕、杨青、曹英、祝融儿、孔白、乌朵雅也都感到不可思议和难以置信。蔡琰思索道:“夫君,如果大地就是一个大球,那么,它为什么会一直悬浮在宇宙虚空中?还有,它为什么不往下掉呢?”
    孔明伸个懒腰:“懒得跟你们解释,反正解释不通,孔夫子曾说过,夏虫不可以语冰也!”
    几位夫人一起怒了,一起上前动手拉扯孔明:“我呸!少在这里故弄玄虚!赶紧说清楚!”
    “你们饶了我吧!我回去做个地球仪给你们看,你们就知道了……”孔明无可奈何地求饶。
    “殿下,你说在大海的另一边,还有别的大陆?”欧阳四海十分感兴趣。
    “是啊!”孔明笑着拍拍欧阳四海的肩膀,“好好干,以后,我们一起征服远方的大海和大陆!让我华夏的领土遍布整个地球!”
    欧阳四海顿时两眼精光炯炯。
    十多天后,船队进入马訾水的入海口,继而进入马訾水河道,在抵达一处江边的码头后,孔明一家人下船上车,慢慢悠悠地一路向北,进入辽州境内。
    正所谓“想要富,先修路”,孔明既要开发辽州,修建覆盖辽州的交通网络就是必然的,不过,辽州如此辽阔,想要在短时间内修建覆盖全州的交通网络,那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孔明调集了上百万的劳工,陆续地修建了几条交通主干道,这几条交通主干道自然不是铁路,而是官道马路,宽达五丈多,挑选地势平坦的、土壤坚实的地方一路延展着修筑,下方排垒大石,辅以碎石矿渣填充空缺,上方再铺设统一制式的厚石板,严格确保质量过关合格,可供行人、马、马车在上面奔跑飞驰。这几条交通主干道累计万里之长,把辽州境内为数不多的几十座较大的城镇完全地连接了起来。
    孔明一家人以及乌朵雅分乘着十几辆大型马车,另有几十辆大型马车满载着各种生活用品,上千名骑兵护卫严密地保护着孔明一家人以及乌朵雅,辽州境内虽然没有什么有威胁的敌人,但存在着熊、虎、豹、狼等各种猛兽。欧阳四海和孔白留在了船队,没有跟着一起来。
    以秋游散心般的速度和心情,孔明一行不紧不慢地横穿辽州中部,最终抵达了位于辽州北部的黑土大平原地带,这块地方位于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的环绕冲击处,被称为“三江平原”,也叫“三江低地”,处于东北平原的东北部、三江盆地的西南部,正是东北的黑土大平原最精华的地方,面积足足达到5.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多江苏省或半个多浙江省)。正是因为这里浓缩着东北平原的精华,遍地都是厚厚的黑土,因此成为汉东官方对辽州进行开发的重点区域。
    “哇!”第一次来到这里的甄宓等人无不看得惊叹不已,“真是没想到呀,在这北地之北,居然也能见到一望无垠的庄稼地!”“世人一直以为北地是苦寒之地呢,没想到真是宝地啊!”
    孔明走下马车,站在遍地的黑土间,弯下腰抓了一把油亮亮的、黏稠稠的黑土,忍不住长长地感慨道:“好土!真是宝地啊!”黑土是最肥沃的土壤,极其适合植物、农作物的生长,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平均含量高达3%至10%,特别利于小麦、水稻、大豆、玉米的种植栽培,根据后世科学家的研究,大自然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足足需要200年至400年,但在孔明的眼前,这块面积高达5.5万平方公里的三江平原的黑土的平均厚度达到1米以上,以致于“捏把黑土冒出油,插根筷子也发芽”。
    毫无疑问,这片三江平原会是汉东的、整个大汉的、整个华夏的超级大粮仓。
    尽管孔明不遗余力地开发这里,但是,这里实在太大了,被开发的区域还不到十分之一,因此,孔明积极地鼓励更多的人口迁居扎根这里。举目望去,远处一片熙熙攘攘、人声鼎沸,足足几万人正在举行着一场活动,孔明一看就知道了,那是被汉东官府组织到这里来的人口正在进行着分地活动。
    “换上便衣,我们过去看看。”孔明兴致勃勃,七位夫人和乌朵雅也是兴趣浓厚。
    汉东的农业活动主要由三个人负责主管:郑浑、陈登、国渊。郑浑无需多言,他是名士郑泰的弟弟,是位水利专家,陈登也无需多言,至于国渊,他是郑玄的学生、管宁和邴原的好友,被郑玄、管宁、邴原举荐给了孔明,孔明重用了他。国渊也是一位农业人才,他品德高洁、正直无私,做事尽忠职守、谦恭节俭。孔明重用郑浑、陈登、国渊等农业人才,使得汉东的农业发展日新月异、红红火火。
    悄悄地站在黑土原野附近的一片树林里,孔明拿出一个望远镜,观看着几百米外的现场。一大群官员负责着这场分地活动,现场还有大批军人进行维持秩序,官员们为首者正是陈登,他忙得满头大汗,站在一个高台上,手里举着一个铁皮大喇叭,声嘶力竭地喊道:“……这块地方编号丙一十七,以后就是你们四万三千二百六十八人以后永久性定居的家园,按照规定,待遇分为两类,一种是有功之士,一种是从别地迁来的老百姓。不同的有功之士分到的土地数量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功劳的大小,老百姓分到的土地的数量是相同的,都是一家两百亩。你们不要嫌少,这里可是辽州最好的地方,遍地都是黑土!这里两百亩顶得上别地的一千亩!现在,有功之士或者有功之士的家属请到一至十号集合点,老百姓请到十一至三十号集合点,还有,根据少公子的规定,你们接下来可以免税两年,大家不要辜负少公子,都好好地干吧!”
    负责登记的官员们已经纷纷忙得不可开交、挥汗如雨了,一个个大嗓门此起彼伏地响起:
    “赵勇,第三批鹰隼骑的第二团第一营的骑兵班长,获得基本田地两百亩,因在作战中斩首两级,嘉奖两百亩田地,因在作战中失去左手,再增加一百亩田地,合计五百亩!赵勇,请带着家人过来领取土地持有证书!你们家的田地是编号零零三十七地带,往西南边走五里,那里已经竖有铭牌。如果你们家的劳动力不够耕种五百亩田地,可雇人耕种,但要支付工钱。”
    孔明看到属于一家人的十几个男女老少喜形于色地走到了那个呼喊的官员的面前,其中一个没了左手的年轻男子一边走着一边喜极而泣着,嘴里说道:“太好了!我的血没有白流……”
    “钱富,徐荣将军麾下第一团第二营的步兵,获得基本田地两百亩,因在剿灭肃慎人的战事中为国捐躯,抚恤其家人田地三百亩以及一百元银钱,根据军队记录,其在战役中斩首一级,再嘉奖田地一百亩,合计六百亩!钱富烈士的家属请过来领取土地持有证书和抚恤金!”
    孔明看到属于一家人的七八个都戴着孝的老少妇孺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快步地走到那个呼喊的官员的面前,其中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妇女边走边哭,旁边一位老者也在悲伤地流泪,他仰头看着天空高喊道:“富儿啊,咱家以后能过上好日子了!这都是靠你不要命换来的呀……”
    “孙进,段煨将军麾下第二团第一营的弓弩手,获得基本田地两百亩,因在战斗中操控飞蝗弩累计射杀七名鲜卑兵,嘉奖一百四十亩田地,合计三百七十亩……”
    “李浩,赵海将军麾下第三船队水兵,获得基本田地两百亩,因在战斗中驾船运输物资,嘉奖三十亩田地,合计两百三十亩……”
    在战场上或立功、或伤残、或阵亡的军人们的家属依次地领取土地持有证书,获得了应得的土地,另一边,老百姓的土地分发活动也在热热闹闹地举行着,跟军人分发土地不同,老百姓采用的是最原始的、但也是最公平的办法。孔明看到上千名年轻人犹如即将参加集体马拉松比赛般在一道红线后跃跃欲试,为防止暗箱操作等嫌疑,老百姓采用的是“自由争夺”方式。参加“自由争夺”的老百姓都派出家中的年轻男子,长辈们在他们耳边不停地嘱咐着:
    “记住了!要抢到河边的田地!河边田地最肥沃,并且挑水灌溉也方便,还可以捕鱼,实在抢不到河边的,就抢树林边的,砍柴烧火方便,也可以打猎,时不时地抓点野味什么的。”
    “加把劲!咱们家以后能不能过上好日子,就看你这把了!一定要把吃奶的劲拿出来!”
    “等一下你往西边跑,我提前看过了,西边那块田地最好,有河有树还有一座小山。”……
    官员们举着一个个铁皮喇叭,扯直嗓门喊道:“不许恶意捣乱!谁要是推别人、绊别人、拉扯别人、抢夺别人已经到手的旗子,一律取消资格!现在,各就各位,预备……一、二、跑!”


上一章
返回

三国之苍生至上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