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之苍生至上

第400节汉东王刘明

    伏完道:“诸公莫非忘了?楚怀王的‘二虎竞食之计’并未取得成功,最终,天下落入我高祖皇帝之手,楚怀王本人也死于项羽之手。”
    郗虑道:“此话不妥。陛下岂是楚怀王能比的?陛下如今好歹还有一郡之地,并且钱粮丰足,只要效仿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韬光养晦、积攒实力,待天下大变之时便可趁势而起。如此之策,也是陛下唯一可走的道路啊!”
    宋泓表示赞同。
    天子在沉思良久后,轻轻地点点头:“好,就依诸卿之策吧!”
    伏完有些迟疑:“陛下,昔日周公辅佐周成王时不得不称王七年之久,天下人人都以为周公必然取代周成王,然而,在周成王成年时,周公毅然地辞去王位,还政于周成王。陛下,我们一方面确实应该提防刘备、孔明成为第二个王莽,另一方面也不能善恶不分、冤枉忠良,倘若刘备、孔明并非王莽第二而是周公第二,我们如此地算计他们,如何对得起他们的忠心?倘若弄巧成拙、适得其反,逼得他们从周公第二变为王莽第二,岂不是自毁长城、铸成大错?”
    “这…”天子顿时再次陷入迟疑不决。
    郗虑不屑地道:“伏公未免太仁善了,古往今来,大权在握者,又有几人能真正地放下?周公少如凤毛麟角,王莽多似过江之鲫。”
    宋泓道:“陛下,臣有一策。陛下独姐已嫁给孔明,孔明独妹尚未婚配,陛下何不迎娶孔明独妹将其纳为贵人(此时没有贵妃,只有贵人,皇后之下就是贵人)?如此,孔明娶了陛下之姐,陛下娶了孔明之妹,孔明与陛下的关系岂不更加亲善紧密?就算真的出现最坏的结果,孔明看在陛下之姐、自己之妹的面子上,也不会对陛下过于逼迫,陛下亦可安然无事。”
    董承、郗虑、路粹一起露出不太赞同的表情,但伏完却十分赞同:“宋公此策确实可行。”
    天子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好,就这么办吧!”
    建安十五年(西元205年)十月初,天子颁布诏书:敕封车骑将军、荆州刺史、益州刺史、武义侯刘备为“汉中王”,同时加封为凉州刺史,使其身兼荆、益、凉三州刺史之职;敕封荆州牧刘琦为“楚公”,敕封益州牧刘璋为“蜀公”,敕封马腾为“秦公”加封为凉州牧;
    同日,天子颁布诏书:赐予骠骑大将军、青州刺史、齐公孔明“刘”姓,敕封刘明(孔明)为“汉东王”。天子敕封孔明为王的理由是:孔明公忠体国,二十余年矢志于匡扶汉室,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讨伐黄巾、讨伐董卓、奉诏迎驾、讨伐袁术、讨伐袁绍、解救天子等,可谓功勋卓越、厥功甚伟,并且,还在汉地之外开疆拓土、归化胡民,布施大汉恩德于外邦,扬振大汉武威于异域,功勋独步天下、震古烁今。
    消息传来,天下大哗。
    “什么?我被封王了?真的假的?今天不是愚人节吧?”
    得知自己被天子敕封为“汉东王”,孔明对此深感吃惊,他万万没想到天子竟会敕封他为王,孔融等人也是震惊远远多于喜悦。孔明不敢懈怠,他随即派人前往汉阳再三地请辞“汉东王”爵号,但天子再三不许。
    于是,在孔明的身不由己中,只有二十四岁的他被敕封为王,成了天下二王之一的“汉东王”,加九锡,冕十二旒,乘金银龙凤车辇,驾六马,出入皆用天子车服銮仪,出警入跸,并且可在泰安修建“汉东王宫”。——孔明此时是可以建国的,建立“汉东王国”,就像曹操在成为魏公、魏王后建立“魏国”一样,还可以设立自己的军政官署、任命自己的文武百官。
    孔明不得不派人携带大批金玉珍宝前去汉阳叩谢天恩,但他不敢真的搞什么“加九锡,冕十二旒,乘金银龙凤车辇,驾六马,出入皆用天子车服銮仪,出警入跸”,更加不敢修建什么“汉东王宫”建立什么“汉东王国”,成了汉东王的他除了称呼变了,其余的都没有变。
    不过,跟着敕封孔明为“汉东王”一起被送来泰安的天子诏书还有第二道:天子打算迎娶孔融之女、孔明之妹孔淑。
    孔淑简直就是天底下“最抢手的未婚姑娘”,曹操希望她嫁给他的长子曹昂,刘备希望她嫁给他的义子刘封,孙坚希望她嫁给他的次子孙权,如今,就连天子也过来“凑热闹”了。对于这四门亲事,孔融态度截然不同,曹昂想娶孔淑,孔融是一万个不愿意,孙权想娶孔淑,孔融是无所谓的态度,刘封想娶孔淑,孔融是一万个愿意,天子想娶孔淑,孔融则是十万个愿意。天子想娶孔淑,孔融简直是太愿意了,他的小儿子娶了天子的姐姐,他的女儿嫁给了天子,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孔家跟皇室完全就是一体的,这意味着孔家就是皇亲国戚了。
    “臣孔融叩谢陛下天恩!”孔融喜极而泣地接下了天子使者送来的诏书,但他随即发现,他的儿子孔明竟然再次“从中作梗”了。
    比起天子敕封孔明为“汉东王”的第一道诏书,天子想娶孔淑的第二道诏书更让孔明感到如坐针毡、手足无措,他毫不含糊地像上次那样,把孔淑“藏”了起来。在孔融赶来后,父子二人毫无悬念地爆发了大冲突。
    孔融七窍生烟:“明儿,你太出格了!上次,刘玄德派人前来为其义子提亲,你就玩了这一招,如今,天子派人前来为他本人提亲,你居然还玩这一招?你…你太放肆了!你不把刘玄德放在眼里也就算了,你如今竟然都不把天子放在眼里了?这次提亲的是天子!懂吗?”
    “我当然懂!”孔明据理力争,“我管他是曹操的儿子、刘备的儿子、孙坚的儿子还是天子!我作为哥哥,只要自己的妹妹获得幸福!其他的我才不管呢!曹昂、刘封、孙权以及天子,对于淑妹而言,都是一样的!淑妹根本不认识他们,根本不了解他们,彼此之间毫无感情基础,淑妹不管嫁给他们中的哪一个,都不会得到幸福的!淑妹应该嫁给一个既爱着她、也是她所爱的人,只有这样,淑妹才能获得幸福!我们不可以为了自己毁了淑妹的一生幸福!”
    “你…”孔融真的怒了,他气得浑身发抖、脸色铁青,“明儿!我们孔家世代都是大汉忠臣、汉室忠良,世受国恩、世食汉禄,岂能违背人臣之道?天子既愿迎娶淑儿,这是我们孔家的大幸!也是天子给我们孔家的浩荡皇恩和巨大殊荣!你岂能违逆天子?别忘了,天子刚刚敕封你为汉东王!你不姓刘,天子却违背祖制封你为王,这是何等的恩典!明儿,莫非你跟曹操一样,因为你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所以你开始骄横跋扈、目无尊长、肆无忌惮了?”
    “父亲,你在胡说什么呢?”孔明也有些动了怒气,“这些年来,我为大汉、我为汉室、我为天子,做了多少事啊?董卓率军入京、大权独揽、把持朝政、祸国殃民,十八路诸侯里,我是冲在第一个的!没有我,就靠着那帮各怀鬼胎、同床异梦的十七路诸侯,董卓会被打败?天子东返洛阳,天下只有四个诸侯奉诏迎驾!我就是其中一个!这些年来,我向天子敬献了多少礼物贡品!我向朝廷交纳了多少赋税钱粮!天下地上,除了我,还有第二个人吗?曹操只给天子和汉室提供只能维持温饱的开销供给,各路诸侯根本不进贡、不缴税,如果没有我,天子和汉室的那帮公卿大臣、文武百官能在洛阳衣食无忧?袁术逆天僭位、悍然称帝,天下只有四个诸侯奉诏出兵讨伐袁术!我就是其中一个!天子被曹操挟持控制,是我救他出来的!否则,他现在还在曹操掌中整天以泪洗面呢!天下大乱、汉室倒悬,几千万汉民在各种兵灾、人祸、天灾的水深火热中饥寒交迫、命如朝露、哀鸿遍野、曝骨履肠,是我救下了天下足足一半的汉民!汉祚衰微、汉地朝不保夕、汉土分崩离析、汉人自相残杀,异族胡人纷纷入侵,是我,打败了他们!保住了大汉的疆域完整!救下了万千险些遭到异族胡人荼毒戕害的汉民!父亲,我为天子、为大汉做出了这么多,还不够?还嫌我做得不够好?另外,我手里的权力、我拥有的实力不是天子恩赐给我的,是我和我麾下的那些忠勇无比的将士、那些克己奉公的文臣谋士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浴血奋战而得到的!”


上一章
返回

三国之苍生至上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