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之苍生至上

第470节大战再起(3)

    周瑜也激动不已:“张李二人都不能领军统兵,这确实是天助我江东也!这可是我江东一举攻取淮南的大好机会啊!”
    程普看向孙坚:“主公,曹操大举攻打南阳郡,就是在逼着我们跟他‘争抢’荆西三郡,迫使我们不得不早日参战,按照曹操的如意算盘,我们接下来只能老实就范,率军攻打南郡、武陵郡,于是,我们就会丧失主动权,在身不由己中被捆绑上曹操的战车,为今之计,只能反其道而行之!末将建议,主公可派一支虚兵佯装攻打南郡,给曹操造成假象,让曹操以为主公无可奈何地入了他的圈套,但是,主公却派一支实兵攻打合肥!张辽不在合肥,又受了重伤,李典也生了重病,这可是天赐良机啊!”
    “说得对,说得对……”孙坚目光闪闪发亮。
    “主公!”鲁肃有些焦虑不安,“请恕在下直言,确实,眼下的局势看似很不利于我们,但却又非常有利于我们,正因为如此,在下反而觉得这其中似乎有些……蹊跷。曹军一举攻陷宛城,樊城摇摇欲坠、岌岌可危,张辽身受重伤,李典身患重病,这些……似乎巧合得不正常……”
    “子敬,”孙坚有些吃惊,“你怀疑这是一个圈套?不可能吧?如果这真的是一个圈套,那么,这个圈套需要曹操和刘备一起合谋,这怎么可能?曹操和刘备是不共戴天的死敌关系,他们俩怎么可能合起伙来算计我呢?”
    鲁肃也有些迟疑:“是啊,这听起来确实匪夷所思,但是……世上又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曹操以为我们跟刘备已经不共戴天了,但我们却在暗地里又跟刘备联手了,反之,有何不可?刘备满嘴仁义道德,然而,天下四大诸侯,他对他治下老百姓征收的赋税却是最沉重苛刻的!刘皇叔连这么铁石心肠的事情都干得出来,他还有什么干不出来的?主公,还请您慎重啊!”
    周瑜看向鲁肃:“子敬啊,你说的这番话可有凭证?”
    鲁肃摇摇头:“我没有凭证,但我就是觉得不太对劲。我希望主公和诸位能够冷静一些,不要冲动,不要急功近利和利令智昏,沉住气、稳住神,慢慢地梳理清楚,慢慢地调查清楚。”
    孙策有些急躁:“子敬啊,谨慎小心固然没有错,但是,过度的谨慎小心反而畏手畏脚、患得患失,战机可是瞬息万变!不能瞻前顾后、优柔寡断。须知,举棋不定、犹豫不决可是兵家大忌!我们必须及时地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战机!张辽身受重伤,李典又身患重病,曹操马上就会觉察到合肥一带存在危险,他必然迅速派遣新的精兵猛将前来合肥代替张辽、李典,到时候,我们悔之晚矣!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机会,我们不能白白错失!你说要慢慢地梳理清楚、调查清楚,这是需要时间的,等真的梳理清楚、调查清楚了,那时候,黄花菜也凉了!”
    鲁肃满嘴苦涩地张了张嘴,但还是没能说出可以反驳的话来。
    周瑜伸手拍拍鲁肃的肩膀,然后看向孙坚,语气幽微地道:“主公,别忘了,汉阳那边……还有,樊欣送来的情报也已经证实,孔明只会给我们提供一条后路,不会支持我们向前进的。”
    “说得对!说得对!”孙坚猛然醒悟,“是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诸位,你们难道忘了?这次,是我们江东的最后翻盘机会!我们现在用来打仗的钱粮,都是透支我们江东的未来而得来的呀!”他的话语沉重如铁,正如他的决心,他的已经下定的决心也是坚定如铁。
    “父亲!”孙策目光炯炯,“请您下令吧!孩儿愿意打头阵!一举攻陷合肥!拿下淮南!”
    孙坚微笑着摇头:“策儿,公瑾上次不是说过了吗?你在哪里,就说明我江东军的主攻方向在哪里,因此,你不能去合肥!你去佯攻南郡!并且,我江东军大部分的猛将都跟你去!”
    周瑜点头:“我江东军佯攻南郡的部队虽然没有多少精兵和主力,但却猛将云集,如此,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都会断定我江东军是在实攻南郡!然而,我江东军的实攻却是合肥!”
    孙策吃了一惊:“那么,谁去领军攻打合肥呢?”
    孙坚微微一笑:“我。”
    “什么?”孙策等人尽皆大吃一惊,“主公,你可是江东之主,岂能亲犯险境?不可呀!”
    孙坚呵呵一笑:“不错,我是江东之主,但你们不要忘了,我孙文台也是一员骁勇战将!想当年,我十九岁就被众人称为‘江东之虎’,在讨伐董卓时,我可是立下了联军的第一功!你们是不是以为,我这些年来一直高坐在主公的宝座上,已经不能披坚执锐、冲锋陷阵了?”
    “主公不可呀!”程普急切地道,“末将愿意率军攻取合肥城!主公你静候佳音就行了!”
    孙坚摆摆手:“不,此次之战,意义重大,胜了,我江东可以全面翻盘,输了,我江东将会万劫不复!我们可以说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如此重大之战,我岂能不亲自披挂上阵?我必须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从而鼓舞士气、激励军心!另外,你们刚才说,我是江东之主,马上,你们都上阵了,曹操、刘备必然认为,我这个江东之主肯定是在吴城里进行运筹帷幄,因此,他们不会想到,我居然会亲自率军上阵!如此,也能更好地麻痹他们!我说的对不对?”
    “可是……”孙策等人面面相觑,最终都无奈地点头,他们知道,孙坚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就不会更改了。孙策想了想,不放心地问道:“父亲,你打算带领哪些将军前去攻打合肥呢?”
    孙坚笑道:“程、黄、韩三员老将军即可。”
    程普、黄盖、韩当一起肃然领命:“喏!”程黄韩三人都是江东的元老功勋、肱骨老将,他们在江东众将里年龄最长、资历最老、威望最高,对孙坚赤胆忠心,为孙坚创建江东基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被称为“江东军三老将”、“江东军三元老”,尤其程普,更是德高望重,被江东上下尊称为“程公”,在江东军里的地位仅次于孙坚本人和孙策,跟周瑜是平起平坐。
    孙坚看向程普三人,有些动情地道:“当年,我在长沙郡起兵,你们还有祖大荣(祖茂),四人是最早跟随我的,可以说是我的老伙计,大荣不幸早逝,这些年来,你们三人跟我一起栉风沐雨、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东征西讨,如今,我们一起再上战场!为江东的明天而战!”
    程普、黄盖、韩当一起眼含热泪:“末将定当誓死血战,以报主公厚恩!”
    江东军原有兵马10万余,因为得到孔明的大力援助,所以在短时间内扩充至25万余,不过,在数量上虽然增加了一倍半,但在质量上却不甚乐观。江东军现有的二十五万兵员里,只有原来的那十万余人因为受到了长期的严格训练,武器装备也比较齐整,所以战斗力强劲,另外十五万余人因为都是新兵,受训时间较短,武器装备也比较欠缺,所以战斗力比较低下。——孔明给了江东大批的粮食、布帛、药材,但没有给江东大批的生铁、战马,导致江东军既难以在短时间内制造大批的兵器,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扩建骑兵部队。这是孙坚和孔明的“分歧”造成的结果,孙坚透支江东的未来主要是为了“强军”,但孔明只愿让江东得以“富民”。


上一章
返回

三国之苍生至上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