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之苍生至上

第501节孙策之死

    长江北岸边上,尸横遍野、血流沃土。
    江东军已经完全地退出了合肥城外的战场,一路退到长江北岸边上,曹军得势不饶人,一路追击、全线倾轧,双方爆发了一场又一场的大战,战死的两军士卒的尸首从合肥城一路散落延绵到长江岸边,鲜血也涂红了合肥城和长江岸边之间的土地,伤兵的惨叫声、哀嚎声、呻吟声、呼喊声……此起彼伏地回荡在铺满死人的战场上。曹军的士气越战越高昂,江东军的士气越战越消沉衰竭,交战双方都很清楚,江东军已经走投无路、山穷水尽,已经陷入绝境。
    孙策披头散发地看着眼前,一路退到长江边上、已经退无可退的江东军为了抵御曹军,砍伐树木,修建了大量的营寨,逼压而来的曹军也砍伐树木,也修建了大量的营寨,双方的战斗模式从“城市攻防战”变成“野地交战”又变成“野地消耗持久战”。曹军意图很明显,他们把江东军逼到了长江边上,但没有选择一鼓作气地展开冲锋,因为那么做的话,江东军必然进行困兽犹斗、负隅顽抗,曹军可以消灭江东军,但付出的代价将会很大,所以,曹军选择跟江东军比拼消耗,曹军知道,江东军因为失去了水师船队以及江东老家,从而失去了来自后方的粮草物资的补充,江东军随身携带的粮食将会越吃越少,每天都在减少着,不会得到丝毫增加。如此一来,曹军可以心平气和地等着江东军全部饿死或者全部饿得站不起来,再将其彻底地、轻松地全歼。
    孙策转身回头,举目看向长江,长江上游弋着一艘艘、一条条、一队队战船,但都是汉东军的,不是江东军的,并且,汉东军船队里的很多船上满载着粮食。战船、粮食,正是江东军此时最为迫切急需的东西,然而,汉东军没有义务把他们的战船、粮食提供给江东军。
    急需战船逃离江北、横渡长江、撤回江南的江东军官兵们眼睁睁地看着汉东军的战船在他们面前悠哉悠哉地游来游去;
    急需粮食充饥果腹的江东军官兵们一边饥肠辘辘、头晕眼花一边眼睁睁地看着汉东军战船上的汉东军官兵们餐餐丰盛、顿顿饱食。
    孙策就像一个木偶石雕般一动不动地站着,他灰头土脸,他的脸色也灰暗得就像泥土。
    周瑜、程普、黄盖缓步地走到孙策的身边,看着孙策这副失魂落魄、英雄末路的惨然样子,他们无不心如刀绞,尽皆痛彻心扉,感到极度的于心不忍,程普和黄盖一起心酸落泪。
    “公瑾、德谋、公覆,你们来了啊……”孙策就像梦游呓语般地开口,两眼空洞无神,“情况怎么样了?”
    程普艰难无比地翕动着嘴唇:“各营的粮草在昨夜已经……完全耗尽,不少营里已经杀马为食,但是……就算杀光所有的战马,也撑不了二三日的。各部士气无不散尽,军心完全衰竭。”
    孙策喃喃地道:“我们还有多少人?”
    周瑜低声地道:“还有……大约十四万人。”
    黄盖满脸悲戚痛苦地道:“昨天夜里,有三千多人逃离了营寨,前去投降了。”
    “投降?”孙策吃了一惊,“他们向曹军投降了?”
    黄盖摇头:“不,他们是向汉东军投降的,主公,你看江边吧!”
    孙策看向江边,只见一些汉东军的战船已经在江边靠岸,设立了一个个“归顺报名点”,那些“报名点”不但有大批汉东军,还有大量的食物、清水、被服、医药等物,大批江东军士卒跑过去,举起双手、交出兵器,立刻得到汉东军向他们提供的食物、清水、被服和医治,一个个都在狼吞虎咽地吃着东西,三五成群的汉东军的军医在受伤的江东军士卒人群里来回走动着、忙碌着,给投降的江东军伤兵治伤。一些向汉东军投降的江东军士卒拿着铁皮喇叭,朝着江东军营寨方向高喊着:
    “弟兄们,不要死撑了!过来吧!归顺汉东军吧!”
    “只要归顺了,汉东军就会给吃的、喝的、穿的,受伤的人还会得到救治!”
    “真的!汉东军把我们当成自家人,对我们很好的!”
    “弟兄们,想想你们的家人吧!你们的爹娘和老婆孩子正在家里等着你们呢!”
    “弟兄们,汉东和江东本来就是一家人啊!汉东王殿下还是江东的女婿呢!我们归顺汉东没有什么可耻的,我们也绝不是背叛主公和老主公!”
    “老主公在归天前说过,要主公带着江东归顺汉东的!你们要是不信,就问程老将军!”……
    毫无疑问,不想白白送命的江东军官兵们在“投降曹军”和“投降汉东军”之间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投降汉东军对于江东军官兵们而言,简直就是天经地义,完全不可耻,根本就是顺理成章。对于江东军的将领们而言,如果部下想要投降曹军,他们肯定严厉镇压,如果部下想要投降汉东军,他们采取的对策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他们还会默许部下这么做,主要是针对伤兵。连日的大战让江东军承受了重大伤亡,伤兵足有数万,这些伤兵如果留在缺医少药的江东军的营寨里,十有八九会死,如果放他们投降汉东军,就可以得到医疗救治。江东军的将领们肯定是选择“默许”部下伤兵前去汉东军那边投降,让他们能有一条活路,同时也是减轻己方的负担,而不是不准他们离开,只准他们留在营寨里流血等死。
    于是,尽管孙策还没有下定决心、下达命令,江东军还是一批接一批地投降了汉东军,起初都是受伤官兵,慢慢地,也有了没有受伤的江东军官兵悄悄地溜出营寨,投降了汉东军。
    参战的二十万余江东军,战死了二三万,受伤了三四万,战死的江东军官兵尸横遍野,受伤的江东军官兵几乎都在汉东军那边。对于受伤的部下,江东军的将领们是默许甚至鼓励他们前去投降汉东军的,使得汉东军就像江东军的“医疗队”,专门负责接收江东军的伤兵。不过,汉东军很愿意这么做,这样的“心照不宣的合作”,是江东军和汉东军互相都愿意的。
    此时,还在战场上的、还在孙策身边的江东军大约十四万人,并且已经陷入了缺粮中。
    “我孙策怎么会落得这个下场呢?我孙家怎么会落得这个下场呢?我江东怎么会落得这个下场呢?”孙策目光迷蒙、声音缥缈地喃喃道。
    周瑜、程普、黄盖都默然无言,他们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公瑾、德谋、公覆,我们现在……还有别的选择吗?”孙策眼神呆滞地凝望着周瑜三人。
    周瑜凄然一笑:“除了归顺汉东,别无选择。主公,别忘了,吴城已经在他们的手里了。江东,完全沦丧了。孔明之所以没有逼迫,他只是给老主公、给主公你、给三小姐一个面子。”
    程普潸然泪下:“主公啊,算了吧,遵守老主公的遗命吧!”
    黄盖也泪流满面:“是的,主公啊,你已经拼尽全力了,但是……大势所趋,天意难违啊!”
    孙策目光无神、浑身无力地看了看周瑜、程普、黄盖,继而仰天惨笑起来:“说的是啊,大势所趋、天意难违……我已经败了,根本没有必要继续死撑了,因为继续死撑根本没有意义。”他呆愣地看着长江远处,语气飘摇但又沉重无比地道,“传我的命令,全体……向汉东军投降。”
    程普和黄盖一起泣不成声:“是。”
    周瑜热泪滚滚而落:“……是。”
    突然,孙策猛地拔出腰间佩剑,毫不犹豫地一剑刺入自己的腹中,剑尖几乎透背而出。
    “主公!”周瑜三人一起措手不及、骇然变色、魂飞天外,他们拼命地扑上前,搀扶着缓缓倒下的孙策。“主公啊……你这是干什么?”周瑜、程普、黄盖一起惊悲欲绝地嚎啕起来。
    孙策嘴里大口大口地涌着鲜血,他喘着粗气,凄凉无比地惨笑着:“世人称我‘小霸王’……当年,西楚霸王项羽宁愿乌江自刎也不回江东,因为……他知道自己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今日,我孙策也是一样……我……随我父亲打下这份江东基业,继而屡屡地对外开拓……我想像孔明那样,又能称雄争霸,又能造福万民,一方面让江东的基业……日益强盛兴旺,一方面让江东的百姓……日益富足安康,可是……我们屡屡碰壁,把江东几乎打穷了、拼光了、耗干了,如今,不得不归顺汉东……我们孙家把江东搞成了一个烂摊子,让孔明收拾残局,试问,我……有何颜面回到江东面见江东父老?我对不起战死在沙场上的江东子弟,对不起他们的爹娘,我也对不起……我的父亲啊……江东……归顺了汉东,你们……所有的江东文武,必然受到孔明的重用,都会拥有继续施展才华的机会……我也会……孔明是我的妹夫……他肯定厚待我,但是,我……我是孙策!我是江东之主!我有我的尊严……我的傲气让我实在做不到像吕布那样……当年,项羽宁死不回江东,今日,我孙策也是一样,就这样吧,就这样吧……诸位……来世再见……”他露出一个惨淡的笑意。
    言罢,孙策溘然死去,死时双目圆睁、眼含泪水。
    “主公……”周瑜、程普、黄盖等人一起泪飞如雨,大批的、越来越多的江东军将兵围聚过来,纷纷向着孙策的遗体跪下,悲伤、悲痛、悲愤的呜咽声此起彼伏,但又带着一种解脱。
    一代豪杰孙策由于壮志未酬、万念俱灰,自刎身亡,追随其父孙坚而去,退出了这场乱世争霸的大舞台。
    随着孙坚、孙策先后死去,天下四大势力之一的“江东”随之解体消散。江东的荆东四郡五十县被刘备势力吞并,江东的扬州六郡八十一县被孔明势力兼并,孔曹刘孙天下四分格局由此变为孔曹刘天下三分格局。
    在结束孔融的丧礼和葬礼后,孔明乘船渡江,前往扬州境内,前往这片曾经属于江东、但在眼下已经属于他的土地。
    这场足有五方参加的大战,几乎每方都付出了惨重代价,曹军伤亡近四万人,刘备军伤亡两万多人,江东军伤亡约八万人(包括孙坚发动的首次合肥之战和孙策发动的二次合肥之战),唯独汉东军伤亡非常小,只伤亡了区区三千余人,但却在此战中获得了最大的战果。


上一章
返回

三国之苍生至上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