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之苍生至上

第503节探访周瑜

    周瑜是个“很有生活品味”的人,他的住宅就像一栋花园别墅,竹木争奇、花卉斗艳,曲径通幽、雅致清宁。倒也是,周瑜就是一个典型的“高富帅”,他出身于名门大族,从小衣食无忧,但他没有变成一个只知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而是借助着本就高人一等的起跑线,从而跑得比别人更快、更远,他不但饱读诗书、文武双全,并且深谙音律、精通琴筝,同时,长得也是英俊潇洒、玉树临风,老婆更是仅次于貂蝉、甄宓、大乔的“天下第四美人”小乔。不管怎么看,周瑜都是不折不扣的“人生赢家”,然而,他在事业场上却是“混得十分憋屈”。
    孔明很理解周瑜的感受,当周瑜跟着孙坚、孙策在江东“混”时,可以说是风生水起、无往不利,然而,当周瑜跟着孙坚、孙策踏上全国争霸的舞台时,强敌一个接一个地出现了。这就好像在后世玩网络游戏,某玩家在本区玩得天下无敌、志得意满、意气风发、顾盼自雄,结果,合区了,别区也有高手,并且一直死死地压制着他,他心头的憋屈就是可想而知的了。
    刚刚踏入周瑜住宅的庭院,孔明就听到一阵悠扬空灵的琴箫合奏之音,虽然他对音律一窍不通,但也听得出来,抚琴者和吹箫者的音乐造诣都很高,两人的合奏可谓“高山流水、意深情长,琴箫相伴、宛若天籁”,不过,琴声中带着淡淡的落寞,箫声中带着微微的担忧。
    孔明站在庭院里,没有进去,静静地听着这曲琴箫合奏。
    几分钟后,琴音箫声一曲终了,孔明抬腿迈步、登堂入室。
    “公瑾!”鲁肃走在孔明的前面,他喜形于色地道,“公瑾!汉东王殿下过来探望你了。”
    孔明缓步上前,看到周瑜跟他妻子小乔正在厅室内,周瑜坐在一张古琴前,小乔坐在旁边,手持一支玉箫。见到孔明到来,小乔连忙起身,向孔明道了一个万福,周瑜脸色有些复杂微妙地起身,向孔明行了一礼:“汉东王大驾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小乔,快摆茶。”
    “是,夫君。”小乔立刻步履袅袅、身姿款款地前去煮茶。
    “公瑾,你的身体好些了么?”鲁肃欣喜地看着周瑜。
    周瑜斜看鲁肃一眼:“多谢子敬的关心,汉东王今天刚到吴城,子敬就带着新主公过来探望在下,在下真是受宠若惊。”
    鲁肃脸上的表情顿时凝固了,继而变成了一种混合着尴尬、难堪、苦涩、无措的表情。
    “公瑾为何挖苦子敬呢?”孔明施施然地坐下,“子敬难道做得不对么?江东归顺汉东,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故主遗命,更是万民所愿。子敬虽然不是江东人(鲁肃原籍豫州,老家在后世安徽省境内),但他久居江东,对江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百姓万民充满了感情,如今,扬州六郡八十一县已在本王治下,子敬他们倘若不投效本王,怎么对得起扬州的万民?假如本王是个昏君,没有子敬他们在旁时时规劝进谏,扬州的老百姓还怎么过上太平安康的好日子?假如本王是个明君,但没有子敬他们这些久居扬州、熟悉了解扬州本地情况的人的辅佐,又如何治理好扬州呢?因此,子敬他们选择投效本王,既对得起故主,也对得起扬州万民,请问,他们哪里做得不对呢?”
    周瑜苦笑着摇头叹息:“殿下不愧是天下第一聪明人啊,不但智慧绝伦,更兼口才超凡,在下承认,殿下说得极对,子敬他们也做得极对。”他看向鲁肃,敛容正色地拱手道,“子敬,我刚才言语失当,还望你能宽宏谅解。”
    鲁肃连忙道:“公瑾何出此言?你我乃多年的莫逆至交,一时的言语不合,何足道哉?”
    周瑜面露感动神色:“多谢子敬。”
    这时,小乔端着茶壶茶杯走过来,分别给孔明、周瑜、鲁肃斟上热茶,房间里的气氛也随之缓和了很多。
    “公瑾,你的身体到底如何了?是否又旧伤复发了?”鲁肃关心地问道。
    “没什么,老样子。”周瑜低声道,呷了一口热茶。
    孔明捧起茶杯,微微一笑:“依我之见,公瑾的伤病主要不在身上,在心里。心病不除,又如何治好体病呢?”
    周瑜抬眼看向孔明,微微惊愕地道:“殿下知道在下的心病?”
    孔明呵呵一笑:“傻子都看得出来!你嘛,为孙文台将军、孙伯符将军的离世以及江东基业的覆没而悲伤、痛苦、自责、愧疚,那么,你自责什么呢?愧疚什么呢?不外乎你觉得你没能在智谋的较量中战胜诸葛亮、击败庞士元,导致江东一次又一次地上了刘备那边的当,最终断送了江东的希望和生机,另外,你向来恃才傲物、自视甚高,但在跟诸葛亮、庞统的较量中,你却发现‘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被他们多次打败的残酷事实让你痛苦不已,极大地挫伤了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你想要超越他们,却发现自己无法如愿以偿,于是,你在痛苦中彷徨、挣扎、苦恼,越陷越深、越深越陷,几乎无法自拔,事情就是这样。”
    周瑜呆呆地看着孔明,小半天后,他长长地叹息一声:“殿下果然是神童天才啊!殿下对在下的这番剖析,真是一语道破!一语中的!一针见血!是,就是这样,唉,天意弄人啊!”
    孔明点点头:“我能理解你的这种感受,因为我也有着一样的苦恼。”
    周瑜有些惊奇和不解:“殿下此话怎讲?”
    孔明一脸认真地道:“论起马战单挑,吕布是毫无疑问的天下第一强者,论起步战单挑,典韦是毫无疑问的天下第一强者,我每次看到他们俩都感到深深的艳羡和嫉妒,我常常怒视苍穹、仰问上天,为什么我的马战武力跟吕布相比是望尘莫及?为什么我的步战武力跟典韦相比是望尘莫及?为什么我没有吕布那么骁勇的马战武力?为什么我没有典韦那么强悍的步战武力?为什么我是如此地手无缚鸡之力?上苍真是待我不公啊!公瑾,你说是不是呀?”
    周瑜听得哑然失笑:“殿下戏言耳!”
    “是么?”孔明一脸纳闷,“公瑾何出此言?”
    周瑜摇头:“殿下是人主,为人主者,应该驾驭英雄、驱使豪杰、举贤任能、运筹帷幄,这才是人主的能力和职责所在,岂能跟武夫战将一样好勇斗狠、逞强争蛮?吕布、典韦之辈,他们的能力和职责在于披坚执锐、冲锋陷阵、攻伐杀戮、驰骋疆场,因此,他们才必须苦练武艺、勤于战技、不懈刀箭、不离甲冑。殿下身为人主君王,却把自己跟武夫战将相提并论,岂不荒谬?”
    “原来如此。”孔明显得恍然大悟,他随即一脸哂笑地问道,“那么,公瑾你为何非要把自己跟诸葛亮、庞士元摆在一起争个强弱高低呢?”
    “这……”周瑜顿时哑然,他意识到孔明把他引进了一个辩论逻辑的“陷阱”。
    孔明笑了笑:“公瑾啊,你看天下地上,生长着多少动物和植物啊!大自然赋予了它们各不相同、各有所长的特点,比如,象的力量是最大的,豹的速度是最快的,鸟会飞上长空,鱼会游入水中,再比如,果树可以结出果子,花卉可以开出鲜花,如此,共同构成了我们的这个多姿多彩、奇妙无比的大千世界,公瑾,你可见过,大象整天苦恼自己不能像豹子那样奔跑如飞?豹子整天苦恼自己不能像大象那样力大无穷?没有吧?人也是一样,正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人应该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同时既看得到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也看得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从而知耻后勇、见贤思齐,如果天天拿自己的短处去跟别人的长处比,岂不自寻烦恼?公瑾,我问你,如果让你率领一支水师舰队,让诸葛亮或庞统也率领一支水师舰队,你们两人在长江上展开堂堂正正的对决,谁能赢?”
    周瑜十分自信地道:“当然是我赢!”
    “对啊!你看看,你不就有着诸葛亮、庞统不如你的优点吗?”孔明推心置腹地循循善诱,“既如此,你干嘛整天拿自己不如诸葛亮、庞统的地方去跟他们比呢?你说,对不对?”
    周瑜隐隐地感到醍醐灌顶,但他仍然有些坚持:“殿下此话虽然正确,但是,有失偏颇……”
    “是么?”孔明呵呵一笑,“公瑾,我是人主,曹操和刘备也是人主,我们三人是同行,你说我们三人里,谁最厉害?”
    “当然是殿下你!曹操和刘备都是不如你的!”
    “这就怪了!我怎么不见曹操和刘备整天为他们不如我而烦恼忧愁乃至郁闷吐血呢?”
    “这……”周瑜哑口无言。
    孔明笑着起身,拍拍周瑜的肩膀:“公瑾啊,上天既赐予了你过人的才华和才智,你若不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岂不辜负了上天?我很希望、很期盼你过来帮我。好了,我先走了。”
    周瑜眼眶微微湿润地起身,向孔明行了一礼。
    在走出周瑜住宅后,鲁肃心悦诚服地赞叹道:“主公真乃天人也!看似寥寥的三言两语,说得通俗易懂,但字里行间尽是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公瑾的心病肯定一下子好了大半了!”
    “还没好的小半就交给你了。”孔明笑着看着鲁肃,“帮我劝劝公瑾吧,帮他解开心结。”
    鲁肃心领神会,他感动感激地向孔明深深地行了一礼,急匆匆地重新进入了周瑜住宅。
    “新的一页就要翻开了。”孔明举头抬眼,仰望着月落星稀的无限夜空,长长地感慨道。


上一章
返回

三国之苍生至上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