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之苍生至上

第552节天苍苍野茫茫

    得知孔明即将带着所有的夫人前去蒙州“度蜜月”,几位军师和一干文武高层都很吃惊,继而都很担心。田丰急切地道:“殿下,不可呀!蒙州不比汉阳,汉阳虽然处于汉东边界(汉阳其实不属于汉东九州,也不属于任何一个州,它是直属于天子的京师国都之地,相当于“首都特区”,但基本上所有人都默认汉阳也是汉东九州的一个郡),但汉阳境内大军驻扎、重兵云集,殿下您和陛下以及众夫人在汉阳是绝对安全的,但是,你们到了蒙州,可就不好说了。”
    孔明笑了笑:“这个……没那么夸张吧?蒙州毕竟也是我的地盘呀!那里也有我的军队啊!”
    田丰连连摇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我们需要的是殿下您和陛下处于万无一失的绝对安全之中,不能承受丝毫的风险。”
    沮授道:“元皓说得对呀!殿下,蒙州地广人稀,就算有驻军,也因为蒙州地域太过于广袤辽阔,导致兵力密度十分稀薄,十之八九的驻军都在边境地区,内陆腹地几乎没有兵力。”
    陈宫道:“蒙州确实不太安全,它的西边和西南边是刘备的地盘,东南边是曹操的地盘,南边是轲比能的地盘,恳请殿下以天下大任为重,不要以身犯险。”
    孔明听得很无奈:“越说越夸张了,我只是出去旅旅游散散心而已,不至于这么严重吧?”
    贾诩笑道:“元皓、公与、公台的话虽然都是发自肺腑地关心殿下和陛下,但未免略显杞人忧天,你们看看,搞得殿下的兴致都受到影响了。”他看向孔明,“殿下,你以前说过的,该好好工作的时候就要好好地工作,该好好休息的时候就要好好地休息,我支持你去,只是,我有两点请求,还望殿下应允。”
    孔明颔首:“文和请讲。”
    贾诩道:“首先,带上一万‘鹰隼骑’骑兵,从而随时随地地为殿下您和陛下保驾护航。”
    孔明听得瞪大眼:“什么?一万骑兵?太多了吧?首先,我只是出去旅旅游散散心而已,又不是跑到前线巡视战场,至于带这么多兵马么?其次,出动一万骑兵,要耗费多少钱粮啊?我带着一家人出去旅游散心,纯属个人私事,岂能如此劳民伤财?不妥,不妥,这真的不妥。”
    贾诩几人态度坚定地跟孔明讨价还价:
    “那就改成八千好了!”
    “八千跟一万相差很大吗?两千就可以了。”
    “不行!起码五千!”
    “行行行,各退一步,三千,行了吧?”
    贾诩几人拗不过孔明:“那就带上三千鹰隼骑吧!”
    孔明看向贾诩:“第二点呢?”
    贾诩道:“其次,殿下,您真的不能把一家都带去。您把夫人们都带去了,夫人们纷纷把孩子们也带去了,万一……出了什么事,您这么一大家子人,岂不是被一锅端?真的不可以!”
    “你们到底是在担心我,还是在诅咒我?”孔明哭笑不得,“我怎么越听越感到晦气呢?我说几位先生啊,你们就不能说点比如‘一路顺风’‘玩得愉快’之类的客气话或者正常话?”
    贾诩几人显得比孔明更加无奈:“殿下,您毕竟不是普通人啊,您的三夫人还是皇帝呢!您一家子肩负的责任极其巨大,万一出了什么三长两短,那后果……不亚于天真的塌下来呀!”
    孔明耸耸肩:“很好,你们的这些话去跟我的夫人们说吧,我说不动她们,你们帮我说,我还谢谢你们帮我省了力气呢!”
    贾诩几人随即叫上了刘虞、杨彪等朝中大臣前去“说服”孔明的众夫人,群臣一拥而上、前赴后继、围追堵截、死缠烂打,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苦口婆心、语重心长,“纠缠”得众夫人烦不胜烦、无可奈何,她们可以对孔明大发脾气,却没办法对这些大臣大发脾气,只好纷纷地败下阵来。
    第一个被群臣苦劝留下的就是刘慕,没办法,她是天子、女皇帝,接下来,甄宓和樊欣也愿意留在家里,这是因为按照约定,孔明和众夫人不带子女前去蒙州,需要几位夫人留在家里照看所有孩子,光靠刘慕一人,显然人手不足,于是,甄宓和樊欣选择也一起留在家里。——孔明子女众多,大儿子孔明乾已经九岁,二儿子孔明坤已经近七岁,三儿子孔明震已经六岁,大女儿孔明妧也已经近七岁,按照常理,孔明乾和孔明乾都这么大了,可以出去游玩,但他们一个是孔明的大儿子一个是孔明的二儿子,“身份特殊而微妙”,不能“以身犯险”(万一真出什么事,孔明和他的大儿子、二儿子被一锅端,问题就大发了),至于大女儿孔明妧,她母亲是刘慕,刘慕不去,她自然也不去。再说了,哪有带上孩子度蜜月的?肯定不大方便。
    折腾了好几天,这件事总算被敲定了,继而被付诸行动,八百虎贲卫护送着前去蒙州的孔明、蔡琰、杨青、曹英、祝融儿、乌朵雅、孙仁、朱丽娅以及跟着一起前去的孔白、大乔、郭凰等人,另外,田丰等人不放心,又前去“剑心堂”请大剑师王越派遣几名最优秀的徒弟,一路跟随孔明作为孔明的贴身保镖。这几位剑客的为首者是王越的二徒弟韩龙,因为王越的大徒弟史阿、二徒弟韩龙、三弟子韩虎是剑法最高的,三人里,史阿需要协助王越管教弟子,实在抽不开身,韩虎的妻子即将分娩临盆,韩龙则是孑然一身,所以成为最合适的派遣人选。
    五月份正是春去夏来之时,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孔明一大家子人浩浩荡荡地在青岛港登上几艘大型鲸船,迂绕穿过黄海北部,抵达位于马訾水入海口处的安东港,辽州刺史田畴、知州袁涣、巡抚崔琰以及辽州提督徐荣早就接到通知,齐聚于港口以迎接。在田畴等人一路陪同之下,孔明一大家子人沿着官道马路,由东向西地穿过辽州南部,在半个月后进入蒙州东南部,蒙州刺史步度根、知州徐璆、巡抚陈祎以及蒙州总兵阎柔早就接到通知,齐来迎接,并且已经准备调好了三千鹰隼骑,联合孔明带来的八百虎贲卫,严密地保护着孔明一大家子。
    呈现在孔明等人眼前的正是朱丽娅最想看到的画面: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众夫人无不看得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继而兴奋激动得欢呼雀跃、手舞足蹈。
    孔明没有那么“少见多怪”,他懒洋洋地躺在马车上,叼着一根草筋,仰望着无限苍穹。
    孔明正在想着一个“老熟人”:东部鲜卑首领——轲比能。
    八年前(西元200年),孔明建立了辽州,从此以后,他的地盘与轲比能的东部鲜卑的活动区完全接壤了,继而屡屡地遭到东部鲜卑的袭扰,七年前(西元201年),在这一年的八月份,孔明经过精心策划,通过“乌拉镇之战”一举重创了东部鲜卑,仅仅用了一个白天,汉东军歼灭东部鲜卑六万两千余人并且都是青壮年男子,致使东部鲜卑元气大伤,近乎一蹶不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孔明组建“鹰隼骑”部队,反复地扫荡、袭扰东部鲜卑的活动区,日夜不断地打击着东部鲜卑,使得东部鲜卑的处境愈发雪上加霜,濒临覆灭败亡。东部鲜卑原有五十多万人,却在短短三四年内足足损失了超过二十万人,近半是被汉东军杀伤击毙的,过半是因为汉东军通过攻心战术所以脱离东部鲜卑、加入汉东、归化成了汉民。然而,东部鲜卑并未彻底走向瓦解,在三年前(西元205年)的秋天,轲比能率领东部鲜卑的三十万人,趁着曹刘大战之际,放弃原先的活动区域,全族南下,涌入南匈奴人的河套地区,继而鸠占鹊巢、反客为主,不但导致南匈奴从此不复存在,还让几乎灭亡的东部鲜卑得以起死回生了。


上一章
返回

三国之苍生至上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