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之苍生至上

第643节南路战事(2)

    在收回目光后,周瑜回身进入船楼内的指挥舱里,已有两人在此,一是陆逊,一是杨江。
    “大都督此计一石二鸟、一箭双雕,真是高明。”陆逊微笑道。
    周瑜笑道:“伯言过奖了,这都是承蒙殿下的指点啊!”他有些感慨,“先前,我满脑子都是如何战胜诸葛亮,不知不觉间,我的思维陷入了钻牛角尖的窘境内,我理所当然地认为我和诸葛亮的较量结果直接决定我方和敌方的较量结果,经过殿下的指点,我顿然如梦初醒,诸葛亮有诸葛亮的优点,我有我的优点,我没必要非得跟他一较高下,我能否战胜他跟我军能否击败敌军也没有直接关系,只要我军胜利了,我就算不敌诸葛亮,也没什么的,诸葛亮就算战胜我,但我军胜利了,他赢了我也是没有意义的。在跳出这个思维死结后,我的思维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大都督说得好。”陆逊点头,“战争,是敌我双方全方面的较量,武将斗勇、统帅斗智,都只是战争的一部分而已,没必要过于看重。项羽神勇,千古无双,高祖皇帝要是跟他单挑,一百个高祖皇帝都不够他打的,然而,项羽的神勇让高祖皇帝望尘莫及又如何?楚汉相争的最终赢家是汉,不是楚。”
    “是。”周瑜深以为然,“所以,我没必要非得跟诸葛亮一较高下。根据我们制定的策略,南路战事总指挥先由我来担任,我会屡战屡败,从而给后期战事做好铺垫、打好基础,接着,殿下会撤了我,换上伯言你。”
    陆逊笑道:“关羽轻视我,认为我只是一个依靠裙带关系上位的白面书生,所以,我的任务是向他示弱、麻痹他,让他掉以轻心,在我之后,还会有第三任总指挥,届时才算圆满。”
    “哦?”周瑜略感诧异,“谁?”
    陆逊微微一笑:“鲁公。”
    “鲁公?”周瑜先是一愣,随即醒悟,“你是说殿下的哥哥孔囧?”孔融去世后,他的鲁公爵位由孔囧继承。
    陆逊点头:“别忘了,鲁公可是右将军啊!”孔融去世后,他的右将军职务也由孔囧继承。
    周瑜蹙眉道:“鲁公虽然继承了孔公的右将军之职,但他毕竟从未带兵领军,殿下岂能…”
    陆逊笑道:“大都督多虑了,鲁公虽然会是南路战事的第三任总指挥,但实际上,南路战事的总指挥一直都是大都督你,第一任是你,你光明正大地担任总指挥,第二任虽然是我,第三任虽然是鲁公,但我和鲁公都只是明面上的、名义上的,真正的第二任、第三任总指挥都会是大都督你,你在幕后指挥。大都督,殿下先派你指挥南路战事,再派我接任你,又派鲁公接任我,关羽在知道后,会怎么想?他会这样想——周瑜靠着他跟汉东亲王是连襟关系,从而当上了南路战事的总指挥,结果,周瑜有名无实,折腾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战果,汉东亲王只好撤了他,换上了自己的妹夫陆逊,然而,陆逊也是有名无实,只会消极避战、胆怯畏战,并且陆逊资历太浅,在原江东军将领们心里的威望大大地不如周瑜,使得原江东军的将领们纷纷不服,汉东亲王无奈,只好撤了他,换上了自己的哥哥孔囧,没想到,孔囧根本就不会打仗,并且还仗着自己是汉东亲王哥哥的身份,目中无人、骄横跋扈、好大喜功、胡乱指挥,搞得南路战事一团糟。”陆逊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意,“南路战事的三任总指挥跟汉东亲王的关系一个比一个更亲,第一任是他的连襟,第二任是他的妹夫,第三任是他的哥哥,但是呢,一个比一个无能,对此,关羽岂不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岂不上当?”
    周瑜听得忍不住击掌喝彩:“高明!”
    陆逊道:“这是陈军师(陈宫)的计谋,毫无疑问,它会非常有效。我们想要取得南路战事的胜利,必须先做好两件事,第一,让关羽和诸葛亮关系日益不和,让关羽不愿意听取诸葛亮的正确建议,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第二,让关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如此,我们取得胜利的战机和希望就出现了。”
    周瑜赞同:“一针见血!”他随即陷入思索,“只是,就算实现了这两点,我们最终还是必须克服汉西军的武昌三城和长江防线,这可是一个大麻烦。”
    “大都督勿忧。”陆逊笑道,“我和平波已经想到了解决办法。”
    “哦?”周瑜心头一喜、眼前一亮,“快说。”
    陆逊道:“天下的将领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防御型的,一是进攻型的,关羽正是属于进攻型的,他很有进攻性,眼下的荆州坚守之战其实不太适合他,跟他类似的还有张飞、马超,相比而言,黄忠、文聘都偏向于防御型,赵云、魏延既属于进攻型的也属于防御型的。刘备派遣关羽坐镇荆州,其实有些用人不当,他应该派遣文聘,让文聘全权负责荆州的防御,文聘谨慎稳重、善于防御,肯定可以很好地完成这项任务,只不过,文聘不是他的嫡系将领,他不放心把荆州完全地交给文聘。关羽既属于进攻型的将领,那么,毫无疑问的,他是不太愿意被动挨打的,如果出现可以转守为攻、获得重大战果的机会,他十有八九会主动出击的。关羽不是坚守不出么?他缩在长江防线后、武昌三城内,我们拿他确实没办法,好啊,我们不妨故意制造一个巨大的诱饵,把他诱出武昌三城,让他转守为攻、主动出击。南路的战事,必须水师陆师一起出动,如果关羽主动出击了,他的水师船队就必须顺流而下,那么,他就必须自己把自己设下的那些铁索、铁锥给除掉,否则,他的水师船队还怎么顺流而下?如此,他就自毁长城了,帮助我们除掉了那些铁索、铁锥,这样一来,他的船队可以顺流地开下来,我们的船队也可以逆流地开上去!”
    周瑜点头:“此策甚好!只是,伯言啊,我们如何制造一个可以引诱关羽的巨大诱饵呢?”
    陆逊笑道:“我们的船队冲不破汉西军的长江防线,如果我们为了可以冲破,把我们的所有战船在长江上用铁链连为一体呢?一艘战船,它的重量和冲击力是有限的,几百艘战船连为一体,重量和冲击力可是增加了几百倍啊,必然无坚不摧!我们还怕那些铁索、铁锥吗?”
    周瑜当即连连摇头:“不可!不可!我想过这个办法的,此计虽好,但存在着重大风险!如果我们把几百艘战船用铁索连为一体,汉西军使用火攻战术,怎么办?他们的火船在江上既顺风又顺水,一旦沿江而下,必然风驰电掣,一下子就能把我们的战船群阵烧起滔天大火!”
    陆逊微微一笑:“对啊,一次性地一把火烧了我们的整个水师船队,荆州不但高枕无忧,还能一鼓作气地拿下扬州,关羽眼见如此良机,岂能不心动?他早就忍受不了被动挨打了!”
    周瑜明白了,他顿时大喜:“妙!”
    “至于武昌三城,”陆逊看向杨江,“平波,你来说吧!”
    杨江点头:“大都督,关羽的武昌三城扼守着长江水道,让我们的船队没办法逆流而上,如果我们的船队可以绕过武昌三城前去上游,那么,武昌三城还需要打吗?根本不需要了。”
    周瑜疑惑地道:“人可以通过陆路绕过武昌三城,船如何绕过?毕竟,长江已经不通了。”
    杨江笑道:“大都督,荆州一带,除了长江,还有不计其数的、星罗棋布的湖泊河流呀!尤其云梦泽,更是浩瀚无比!我们只要在云梦泽内挖掘人工水道连通湖泊河流,我们的船队不就可以不走长江、绕过武昌三城地出现在长江上游了吗?”——云梦泽,湖北省境内江汉平原的古代湖泊群的总称,这是一个非常辽阔的地域,周长高达450公里,内有成千上万的、大大小小的湖泊,但因为长江和汉江带来的泥沙不断地沉积,使得云梦泽在魏晋时缩小一半,在唐宋时完全解体,即便如此,到了后世,湖北省仍然号称“千湖之省”,全省境内的湖泊数量达到750多个。
    周瑜想了想,迟疑地道:“这个办法…可行是可行,但似乎过于费时费力了。”
    杨江再次笑道:“大都督放心,我已经想到了这一点,为了省时省力,我们的战船可以在部分地段走陆路,从而无需一直挖掘人工水道,如此,便能节约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
    “战船走陆路?”周瑜听得感到匪夷所思,“战船如何走陆路?”
    “很简单!”杨江信心十足地道,“准备大量的、涂抹上油脂的圆木,将其铺成一条道路,把战船拉到这条圆木道路上用牛马一路拽推牵引,战船通过一段道路,就把后面的圆木移到前面去,从而源源不断地铺设这条圆木道路,如此一来,我们的战船不就可以走陆路了吗?”
    周瑜听得忍不住一掌拍在桌案上连连喝彩:“好办法!好办法!平波,真有你的!如此前所未有的奇计,真是亏你想得出来!别说关羽了,就是诸葛亮,他肯定也是做梦都想不到我们的战船竟然能走陆路!”
    杨江笑着补充道:“武昌三城是坚城,坚城的价值在于防御,我们强攻硬打,肯定碰得头破血流,这是关羽求之不得的,我们偏偏不让他如意,我们的兵马和战船绕过他的武昌城,他肯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继而主动出城出击,与我们展开野战,如此,我们求之不得啊!不仅如此,长江水道和我们的人工水道在连为一体后,既是我军的行军通道,也是我军围困武昌三城的水上封锁线。”
    “对!对!”周瑜听得红光满面,“如此一来,武昌三城和长江防线都不足为虑矣!伯言、平波,有你们俩帮我谋划,真是我的荣幸啊!我一定可以完成殿下交给我的南路战事的任务!”
    陆逊和杨江一起笑道:“大都督过奖了,此战也离不开大都督的运筹帷幄、指挥调度啊!”
    汉东军的北路战事和中路战事都是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唯独南路战事却长期地保持着近乎沉闷的平静,双方的主帅在比拼着耐力、耐心、耐性。周瑜穷尽心思地想要突破关羽的防线,关羽一方面不动如山地防御着荆州,另一方面也在暗暗地寻找着可以转防为攻、主动出击的战机。陆逊对关羽的评价是十分贴切准确的,关羽是进攻型的将领,十分具有进攻性,尽管刘备给他下达的命令是“坚守荆州”,但他不大愿意一直被动挨打,这不符合他的作风,并且让他的自尊心有些难以接受,另外,用后世的语言说,关羽的战争理念是“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关羽不想被动防御,想要主动进攻,这不是他不打算完成刘备交给他的“坚守荆州”任务,而是他的思想理念认为:想要坚守荆州,与其缩在荆州挨打,还不如主动出击、攻打扬州。“攻打扬州”,不是因为关羽好高骛远、忘记任务,而是他认为这才是最好的坚守荆州的办法,攻打扬州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坚守荆州,与其让战火燃烧在自己的地盘里,不如把战火引到敌人的地盘里。
    刘备的命令是:坚守荆州。
    如何才能坚守荆州呢?诸葛亮认为:应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把荆州变成一个大堡垒,就在荆州迎战应敌,如此,汉西军可以占有地利的优势,主动出击、攻打扬州实在太冒险了;
    关羽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与其缩在荆州挨打,还不如主动出击、攻打扬州,让汉东军自顾不暇,如此,荆州才会真正地高枕无忧,一直挨打,早晚会被打败。
    这就是诸葛亮和关羽的分歧所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局势发展得越来越有利于关羽了。
    夜色如墨,大雨滂沱。武昌城内,大将军府中。
    “上将军,他来了。”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的周仓一身水汽地把一个人带上了大堂正厅。
    关羽放下手里的书卷,看向来者。
    “见过关将军。”来者向关羽行了一礼。
    “你是何人?为何秘密潜入武昌城内见我?”关羽不动声色地看着对方。
    来者道:“在下孙河。”
    “孙河?”关羽默念着这个名字,随即意识到了对方的身份,“你就是孙坚的那个族子?”族子,即同族的子辈。江东孙氏家族十分庞大,人口众多,除了孙坚、孙坚之兄孙羌、孙坚之弟孙静三大主干脉络,还有一些分支旁系。孙河就是孙氏家族某个分支旁系的成员,他是孙坚的子辈,与孙策、孙权同辈,在很早时就追随孙坚四处征战,深得孙坚器重。根据史书记载,孙河的儿子孙桓以后会是东吴孙氏政权的宗室名将。
    孙河点头:“正是。”
    “找我何事?”关羽眯着丹凤眼,看着孙河。
    孙河语气平淡地一语惊人:“在下代表孙家,希望与关将军展开合作,从孔明手里夺回本该属于我们孙家的扬州!”
    “哦?”关羽心头一动,但他保持着冷静,“空口无凭,我如何相信你?”
    孙河淡淡一笑:“汉东海军长江水师提督吕蒙就是我们的人,在接下来的战事里,他会配合关将军你的。”
    “吕蒙是你们的人?”关羽略感诧异,“他不是周瑜的心腹么?周瑜对孔公亮死心塌地,如此,吕蒙怎么会反叛孔公亮?”
    孙河冷冷地道:“吕蒙确实是周瑜的心腹,但他心里的效忠对象不是孔明,也不是周瑜,是我们孙家,并且,孔明杀了他的至交好友甘宁,他岂能不为之报仇?关将军,我们合作吧!从孔明手里夺回扬州,这对你我双方而言,都是好事。”


上一章
返回

三国之苍生至上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