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之苍生至上

第652节刘璋之死

    此时,成都城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
    刘璋、刘循、刘阐、张任、刘璝、王累以及张任副将杨怀、刘璝副将高沛等人按照他们跟祝融约定的时间,发动了反叛刘备的战事,三万兵马一起入城,关闭了成都城的所有城门,控制住了整个成都城,继而据称坚守,等待祝融率军杀至成都城下与之会师,完成西川易帜。
    在控制住全城后,张任、王累等人紧锣密鼓地进行战备,以防汉西军的反扑,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向城中百姓征集粮食。城中百姓在听说“刘益州打算反叛刘备,归顺天子刘慕、汉东亲王孔明”后纷纷积极响应,拿出家中口粮交给守军,使得守军一下子拥有了大批粮食。
    接到报告的刘璋激动不已:“看来,我这么做确实是顺应人心民意啊!百姓如此支持我,我一定要带着他们脱离苦海!”
    仅仅过了几个时辰,成都城外飞沙走石、风雷滚滚,一支漫山遍野的大军咆哮席卷而来,为首大将正是黄忠的副手严颜。严颜跟黄忠一样,都是一员武艺精熟、宝刀不老的沙场老将。黄忠和严颜一起统领十万兵马坐镇西川,根据法正的部署,黄忠率领两万精锐前去伏击祝融,严颜率领八万军士反扑成都城。
    在率军策马奔至成都城西城门下后,严颜向城楼上昂然拱手行了一礼:“拜见州牧大人!”
    刘璋大惊失色:“严颜?你……”他不敢相信严颜怎么会这么快就兵临城下了。
    严颜爽然一笑:“州牧大人是不是很吃惊在下为何这么快就来了?事已至此,也不瞒着州牧大人了,州牧大人妄图勾结祝融、背叛陛下、献出西川的密谋,其实早就被陛下知晓了,你们的一切动作,都在陛下的掌控中。州牧大人,你这是何苦呢?又是何必呢?”他叹息道。
    “严颜!”张任沉声地道,“成都城已经在我们的手里了,谅你也打不进来!过不了多久,祝融就会率领数万精兵赶来,届时,我们和祝融对你前后夹击,你必败无疑!何不弃暗投明?”
    严颜哈哈一笑:“我刚才已经说过了,你们的密谋早就被陛下知晓了,祝融又岂会打进西川?黄汉升已经率领两万精兵在巴山南麓、嘉陵江北岸守株待兔了!此时此刻,祝融恐怕已经全军覆没、兵败身死了!你们就不要多想了!”
    “什么?”刘璋顿时面如土色、心神大乱,“这……这……”
    “严颜老匹夫!”张任声色俱厉地道,“你也是蜀中之人、西川之将,你本该对主公忠心耿耿,但你却忘恩负义、卖主求荣、背叛主公、投靠刘备,如今,你有何颜面在此叫嚣狂吠?枉你活了这么一大把的年纪,究竟还有没有羞耻心?”
    严颜的脸色顿时变得极度地不好看,他沉默一下,表情麻木地道:“不错,我原是州牧麾下之将,应该尽忠报效州牧,但州牧昏聩暗弱,西川注定早晚易主,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我身不由己,不得已而为之,陛下既待我恩重如山,我自当尽忠报效,其中缘由,无需多言。不过,我严颜绝非忘恩负义之辈、卖主求荣之徒,不想为难州牧,就算改投别主,也不会忘记旧主之恩。只要州牧开城反正,我以性命担保州牧不会有事,如果陛下问罪州牧,我便以死殉之。”
    “我呸!”张任怒发冲冠地大骂,“严贼!都已经到这个地步了,你还装忠义!苍髯老贼!皓首匹夫!要打就打,废话少说!”他扬起手中长枪,“你若有本事攻进城来,我便取你狗命!”
    严颜苦笑一声:“张将军,你们就算顽抗也是没用的,你们输定了,我们早就部署好了。”
    事实随即验证了严颜的话,当严颜和张任在成都城西城门对话时,成都城东城门突然间爆发了骚乱。刘璋、张任等人大吃一惊,急忙赶去观看,却见城门大开,大批的汉西军正在蜂拥着杀入城内。刘璝副将高沛悲痛愤恨地奔过来嘶喊道:“张翼杀了刘将军!打开了城门!”
    成都城东城门由刘璝负责,张翼是他的部将,但张翼却趁他不备时一刀斩杀了他,继而率领心腹亲卫打开了东城门。
    刘备入蜀,继而反客为主,刘璋的部下们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坚定不移地继续忠于刘璋;
    第二,光明正大地离开刘璋、投靠刘备;
    第三,在表面上继续忠于刘璋,但在暗地里投靠刘备,成为刘备安插在刘璋身边的卧底。
    张翼正是属于第三类人,他在内心里是忠于刘备的,但却被刘璝视为自己的心腹和仍然忠于刘璋的“忠义之士”,从而在这件事中发挥了直接左右局势、旁人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保护主公!”张任大喝一声,翻身上马、挺起长枪,率领部下冲杀向东城门进行阻截。
    事态迅速地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严颜早就部署完毕,他在西城门外只是吸引、转移刘璋、张任等人的注意力,他的精锐部队在张翼的配合下,里应外合地抢占了东城门,冲进了城内。
    顷刻间,全城大乱,刘璋的西川军与严颜的汉西军展开激烈攻杀,刀光剑影间腥风翻卷、血雨瓢泼,军士们的奔跑声和吼叫声、兵刃撞击的金属颤音、受伤者的惨叫哀嚎声、民众的哭喊惊叫声……响彻云霄。说起来,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神州山河处处烽火狼烟,益州虽然也有内乱甚至分裂为西川和东川互相攻打,但战事不算激烈并且主要发生边界地区,可以说,益州偏安一方、比较太平,像成都这种内陆腹地基本上一直都是太平无事的,刘备在入蜀后也没有跟刘璋兵戎相见,因此,成都城的民众足有几十年没有见过战争了,此时突然被卷入大战,城中百姓自然措手不及、惊慌失措,被刀箭误伤的成百上千,夫妻父子母女在混乱中失散者更是比比皆是,惊恐万状、凄惨悲苦的哭喊惊叫声笼罩全城,不少地方还着起了大火。
    “别打了!别打了!”刘璋眼见此情此景,忍不住痛彻心扉、捶胸顿足、涕泪交流,“我与我父提领益州整整二十年,没给蜀中百姓施加恩德,却给蜀中百姓带来了如此诸多的灾难,我怎么能安心啊!我投降了!我不反抗了!我向刘备投降了!”他放声痛哭道,“老百姓就算过苦日子,也好过白白丧命啊!”
    “父亲!”刘循和刘阐飞奔过来搀扶住刘璋、保护着刘璋,“不能投降啊!我们已经反了刘备,如果投降,必被刘备夷灭全族!为今之计,就是拼了!拼个玉石俱焚!拼个鱼死网破!”
    “我们还怎么拼啊?”刘璋一把鼻涕一把泪,“祝融已经兵败,不会过来跟我们会师了,我们在成都城里就是插翅难飞啊!就算想要逃去丰州,也会在半路上被杀光的!儿啊,你们看看吧!多少老百姓被我们牵连拖累啊!我们于心何忍啊!既然我们家已经死定了,那我们就积点阴德吧,不要祸害老百姓跟我们一起家破人亡了!”
    张任、王累、杨怀、高沛等人一起眼含热泪:“主公,我们跟您同生共死!”
    “不得伤害州牧!”“不得伤害州牧!”汉西军的人群里有军官在嘶声高喊着,是严颜下达了命令。严颜心急如火地一路杀至州牧府附近,看到了刘璋,以及保护刘璋的大批将兵。
    “严颜啊!”刘璋泪落如雨地道,“我投降了!你拿我去见刘备邀功吧!”
    “主公!”王累声泪俱下地道,“就算你不怕死,可二位公子呢?刘备万一想要斩草除根,不但你会死,二位公子也都会死的!”
    “这……”刘璋神色骇然。
    “严颜!”王累神色愤慨无比地看着严颜,义正辞严地道,“你也是蜀中之人、西川之将,并且,你曾是主公的部下!曾受过主公的恩德!可如今,你却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对旧主赶尽杀绝,你就不怕蜀中百姓以后会唾骂你吗?”
    严颜的表情变得很复杂:“王大人,我也不想如此,可这是陛下给我的皇命啊!我已经问过陛下,在事后将会如何处置州牧,陛下他亲口跟我说,州牧以后还是州牧,不会有事的。”
    “我呸!”王累怒不可遏地道,“刘备当然是不会杀主公的,因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需要如法炮制,挟主公以令西川,他要是公然地杀了主公,岂不是让西川百姓万民看破他的真面目?他会把主公好吃好喝地囚禁着,就像益州牧刘琦!但是,主公也是命不久矣了!益州牧刘琦正值青春,却就要病死了,肯定是刘备给他下毒的!严颜,你要让主公步刘琦的后尘吗?到时候,主公被刘备害死了,你就算以死抵命,又有何用?主公就是被你给害死的!”
    严颜的脸上出现了一丝惶恐和茫然。
    “严颜呐!”刘璋满眼含泪地道,“这样吧,我知道,你不把我拿去献给刘备,你没办法交差,我可以束手就擒,但请你看在我以前对你还有一些恩德的份上,放过我的两个儿子吧!”
    “父亲!”刘循和刘阐一起抱着刘璋大哭,“我们不离开你!”
    “这……”严颜顿时陷入了极度的犹豫不决,他知道,他如果对刘璋逼迫太狠,必然落下一个不义的骂名。
    “主公勿忧!”张任、杨怀、高沛等人一起愤然大喝道,“我们与贼军决一死战!”
    痛哭着的刘璋忽然一跃而起,猛然拔出腰间佩剑架在自己的脖子上。
    “主公!”“父亲!”“州牧!”现场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手足无措。
    刘璋惨笑一声:“不拿我去见刘备,严颜无法向刘备交代,可你们又都不愿意弃我而去,继续打下去,成都城就要化为废墟,城中百姓就要生灵涂炭,但严颜又不能放了我们所有人,因此,我只能这么做了。我软弱了一辈子,也该勇敢一回了。”他看向严颜,“严颜啊,你拿我的尸体去见刘备吧,只求你放过我的儿子和部下!”言罢,他决绝地长剑一横,血溅三尺。
    众目睽睽之下,益州牧刘璋悲壮无比地挥剑自刎了。
    “主公!主公啊……”第一个回过神来的王累嚎啕起来,他跌跌撞撞地扑到刘璋的尸体边,肝肠寸断、万箭穿心地放声痛哭,“主公……你被逼到这地步,都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无能啊!你等等我!”他说着,猛然起身一头撞向附近的一根石柱,当即脑袋开花,追随刘璋而去了。
    “父亲!”“主公!”刘循、刘阐、张任、杨怀、高沛一起悲痛欲绝地放声大哭。
    严颜呆呆地看着这一幕,半晌后,他仰天叹息一声:“都让开吧!”他的言下之意很清楚:刘璋已经自杀,他无法对刘循、刘阐、张任等人赶尽杀绝,哪怕刘备震怒,他也要放了对方。
    张任眼中又流泪又喷火地看向严颜,他很想跟严颜死拼到底,但他知道此举是不理智的,还会辜负刘璋用性命换来的生机,于是,他果断地拉起刘循、刘阐:“二位公子,我们快走!”
    刘循、刘阐、张任、杨怀、高沛等人带着三千多名骑兵,人人流涕洒泪地离开了成都城,刘璋嫡系部队的其余人(基本上都是步兵)尽皆向严颜投降。
    离开成都城的刘循、刘阐、张任、杨怀、高沛等人一路南下逃离,马不停蹄、星夜兼程,为了防止遇到黄忠,他们不敢走大道,只敢走小路,辗转奔波十余日,终于进入了已经一片混乱的丰州。


上一章
返回

三国之苍生至上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