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锦乡里

第43节

    倚福宫母子说话的时候,陆瞻到了承庆殿。
    进了殿门,便见到了书案后和颜悦色看过来的晋王,猜想他是已经知道了皇帝让他观政的事,他俯身行了个礼,唤着“父亲”,然后静立在书案这边。
    “坐吧。”晋王指着椅子说,“事情我知道了。皇爷爷如此恩宠你,你便用心学习。对衙门里长官也要谨记谦逊有礼,不能因为你是皇孙,就显出自己的不一般来。即便是你皇爷爷,为君几十年,对下也还是宽厚的。”
    陆瞻俯首称是,又道:“俞家的事您应该知道了吧?”
    当日在刑部的时候,他就想过这事回来得跟晋王商量商量,但后来许是胡潇直接把卷宗送进了宫,而他又被别的事情占据了头脑,所以父子俩一直还没说上这事。
    晋王点头:“听说你当时就在公堂里,你为什么会去那儿?”
    陆瞻道:“臻山上个月把俞淮安给打了,我认为长公主定然不会愿意看到萧家和俞家生份,正好晌午他请我吃饭,饭后就邀他一道去拜访俞歆,想替他们缓和一下关系。
    “至于李家这案子,我其实知道有几日了,只是没打算沾惹麻烦。可巧有个友人想接手李家这间药所,我就借道去找俞家说了说,把周毅怎么害的李家提醒他了。”
    晋王道:“什么友人?需要你出马?”
    陆瞻道:“是户部观政付瑛的朋友,我只是碰巧认识。她家世清白,但没有什么背景,不是坏人。”
    宋湘对付瑛比对他好,付瑛犯了错她还会帮他出主意善后,他犯了错,她就掉头走了。她肯定宁愿当付瑛的朋友,也不愿跟他有关系的。
    晋王点头:“你成天在外,我也没那么多时间过问你这些。该教你的都教了,你自己掂量。”
    说完他又道:“俞家这事你就不要再过问了。不管你皇爷爷怎么处置,必然都是最好的安排。咱们做好自己的本份,不去落井下石。
    “另外,今年秋狩你汉王叔会回来,你不是很久没见他了么?到时候可好好与他聊聊。”
    陆瞻顿了下:“俞家出了这事,俞贵妃的寿宴未必能办得成。”
    早前王池就告诉过他,汉王会回京给俞贵妃贺寿,顺便参加秋狩。前世也确实就是这样的。
    但这世里宋湘把俞家告了,皇帝问罪下来,他还会有心思给俞贵妃过寿?俞贵妃自己也不好盼了吧?
    “眼下也难说,自打你皇祖母归天,这些年后宫都是俞贵妃在掌事,你皇爷爷这几年心地慈软了很多,万一看在她劳苦的份上给她这个面子也不奇怪。——好了,先不说这些了,等你成家了再细说也不迟。”
    陆瞻俯首:“儿子不解,为什么要成亲再谈?”
    “因为大多数男人都要成了亲才能学会懂事。”
    “是么。”陆瞻不敢苟同。
    他觉得宋湘也不会认同。因为有他这么个现成的例子摆在这儿。
    他心下沉了口气。算了下,距离那日过去已经有四五日了,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没被他气病吧?
    第72章 跟表姑娘说的不一样
    胡潇是皇帝的忠臣信臣能臣,胡夫人又曾是皇后的左膀右他臂,皇帝既然没有想杀陆瞻的意思,那么胡家就铁定能成为晋王府的助力,简言之,也就是能成为让陆瞻可以信任的人。
    陆瞻要报和宋湘共同的仇,这是她当时不愿直接把婆子们押到胡家去的原因。
    她不但不能伤害胡家的家声,还要维护他们的体面,这也是前世她拿到了杜玉音的证据,却没有直接交给胡夫人的原因。
    既然前世她与胡家能保持良好的往来,那么这辈子即使隔着身份,她也要尽量维护这层关系。收拾杜玉音并不光是为了自己出气,更重要的,是她要帮助胡家剔除这个隐患。她已经得罪了俞家,不想再推开胡家了。
    再想想如今连杜玉音都欺到了她头上,俞家未必不会,虽然猜想俞歆不致如此,但小心使得万年船,她也得防着点儿。
    趁夜她就收拾了地包袱,把这段日子做好的枕套鞋面抹额什么的都给装上。虽然还想等宋珉这事有结果了再进京,但择日不如撞日,既然她都撞上来了,那还等什么呢?
    翌日清早给宋濂盛了早饭,她便把包袱拿了出来。
    宋濂听说她要进京,也想去,但被宋湘以要上学为由无情挡了回来。他抱着胳膊想了下,噔噔跑回房拿来几张纸:“那我写了几篇字,你什么时候带我进京给付大哥指点?”
    想到付瑛,宋湘又停下来,付瑛这几日只怕忙乎着吴肃那边,哪有空看他的功课?
    再说他心高气傲,那日受此打击,走的时候意气全没了,会不会履行这事儿还不定,自己就别去他面前晃悠了。就道:“回头姐给你再找个看功课的。”
    宋濂道:“你要找谁?”
    “还不知道呢。”
    宋濂追出来:“要记得找个家里长辈和气的。”
    “这跟长辈和不和气有何关系?”
    “那万一看着看着功课就成我姐夫了呢?”
    宋湘敲了他两颗爆栗,走了。
    郑容确实已经在托人给她议婚,不过好像还没有一个让她母亲大人满意的,她的志向是要进城寻熟识的官眷给宋湘物色,近来总是想进城也是这么回事。
    宋湘虽然心里随缘,打定主意重新生活,但是前世这仇不先了结了,便总觉得还没到时候。
    姐弟俩在门前分道,宋湘赶上了隔壁陈五叔的车,一道进城来。
    进了城,她又先往胡家这边来。
    因为出来得早,这时候还不到辰时,正是各家大户女眷用罢早膳料理内宅的时间。
    宋湘到了胡家把门叩了,然后递上去一个小布包道:“我姓宋,是前几日登门给胡大人递过状子告俞家和周毅的宋湘。当日承蒙大人鼎力相助,今日恰好我又进城了,便前来告谢大人。
    “这里有对枕套是送给夫人的,再有封信是谢辞,烦请转交给大人或夫人。”
    事情才过去几日,门房对俞家的事当然有印象,更何况她虽然衣饰普通却落落大方,也让人印象深刻,便不疑有它,旋即进内了。
    今日胡夫人要带着杜玉音去沈家赴宴,这会儿正在房里看丫鬟给她配的衣裳。
    前些年杜玉音的母亲过世,父亲娶了填房,胡潇就不时接到杜玉音的来信,说继母如何苛责她。
    胡潇虽是大官,但杜家又不从政,是南边的富户,又隔着上千里,于是这个当舅舅的也拿此事无可奈何。
    后来与小姑关系融洽的胡夫人就主张把这姑娘接到京城来照顾,一来免得她在继母手下吃亏,二来也负起舅家之责,好好将她教养。
    胡夫人是皇后的女史,不但有学问,而且原先在皇帝潜邸时就是个女红好手,把杜玉音接过来后她用心地教她,又督促她读书,真当自己女儿一般。
    但可惜这姑娘还是在杜家没把习惯养好,行事有些猥猥琐琐地,不够大方。即便过去了三年,人前还是一副小家子气,一点御史府出身的大小姐的气质也没有。
    所以胡夫人但凡出来应酬,只要适合带她的,她都会带上她,想着逼她也要逼出几分气质风范来。
    “舅母,今日二表哥也会去沈家么?”过程里杜玉音问道。
    “当然。”胡夫人应得有些心不在焉。
    次子胡俨已经十七了,因为生了副好相貌,加之被他们俩严加管教,也没有落上什么恶习,因此从小到大都有倒贴上来的女子。
    这当中自然也有坦诚的,但也总会有那么几个心术不正,就比如前些日子龙云寺那回……前因后果她已经问清楚了,说是胡俨在禅房里歇着,便有人鬼鬼祟祟靠近他。
    由于没留下什么线索,找了几日也就不了了之。胡夫人觉得最好的法子,便是趁早给他许下亲事,好绝了这些人的念想。
    杜玉音哦了一声。胡俨要议婚了,她自己也要议婚了,可舅母放着她这么个大活人在眼前,就是想不到把他们俩拴在一起,真不知道她是真疼自己还是装的!
    “穿这件湖绿的,配这个璎珞吧。”
    正好身边嬷嬷进来了,胡夫人便给杜玉音指定了衣裳。
    杜玉音刚下去,传话的婆子就进来了:“夫人,前番给李家递状子的那位宋姑娘,捎来了一对枕套给夫人要作为答谢。”
    胡夫人对宋湘尚有印象,听着就转过了头来。
    把布包接在手上,一看果然是对绣着喜鹊登枝的枕套。
    胡夫人是女红的行家,身边嬷嬷也不是吃素的,一看这绣工眼睛就赞道:“难为她一个普通人家的姑娘,这针线倒是不错。”
    胡夫人没发表意见,却也没有反驳。拿起来一看,当中就掉下封信来。
    嬷嬷把信展开,只见这字迹也是出色。
    “写的什么?”
    “是答谢老爷的,顺道也问候了夫人和表姑娘……”
    嬷嬷说到末尾声音咽了下去,神色奇怪地看起了胡夫人。
    “怎么了?”
    嬷嬷把信递给她:“这宋姑娘说,那日在龙云寺看到表姑娘慌慌张张下山,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了惊,所以担心她不知道是否遇到了危险——夫人,这跟表姑娘说的可有些不一样呀!”
    第73章 非做这些让人瞧不起的事情
    宋湘前世与胡家交往了几年,当然知道胡夫人女红出色,而她碰巧借着皇孙妃之便也跟胡夫人本人讨教过女红技巧,眼下能绣出得到她们认可的绣品,这并不奇怪。
    胡夫人是个精明人,但人都有灯下黑,前世杜玉音没有嫁成胡俨,便是因为胡夫人并不看好这姑娘。
    而杜玉音突然之间派人到鹤山村冲她下手,这也必然是杜玉音露了什么马脚,这才使她狗急跳墙了。
    不过她猜的没错,那么胡潇或胡夫人若看到了她的信,应该就会有动静了。
    她带着包袱,还往上回的客栈走去。
    胡家这边,胡夫人看了信,再回想起杜玉音当日所言,顿时就站了起来。“玉姐儿说是她为了递状子而设计她,可她却说玉姐儿受了惊慌慌张张下山,这是说玉姐儿在说谎?”
    嬷嬷不敢搭言,只能道:“表姑娘是夫人教育出来的小姐,定然不会说谎。”
    胡夫人看了眼她,又低头看着这信。
    信上除此之外就只写了几句感谢的话。两个人说辞不一致,到底以谁为准?杜玉音虽然不是她的女儿,但她也不愿因为一个外人而轻易怀疑她说谎。但是那日胡俨刚好又在龙云寺遭遇了那样的事,而这个疑虑还未解,她单单送这一对枕套是什么意思……
    宋湘即便是外人,即便是心机深沉,她又何必特意来写信诬告杜玉音一把呢?难道她有这样的自信,认为自己还能挑拨得了她跟杜玉音的关系不成?
    胡夫人站片刻,蓦然道:“上次随表姑娘上龙云寺的是哪些人?带过来!”
    ……不得不说,胡夫人给杜玉音挑的衣裳很衬她,镜子里的她看上去又娇俏又明艳,可惜她有一堆好看的头面首饰舅母都不许她戴,只说头面这些只作点缀就好了,过份穿金戴银显得人俗气。
    可是她不好好打扮,今日那种场合,还不得被人给比下去?
    但为了拢络舅母的心,她也只能照做。
    “姑娘,夫人那边有请。”
    正往指上涂蔻丹的她抬头,果然见胡夫人房里的人站在门下。
    “舅母这么快就收拾好了?”
    她记得才从正房过来没多久。
    来人看了眼她:“姑娘别问了,先过去吧。”
    杜玉音心下纳闷,但也连忙把蔻丹盒子放了,走出门去。


上一章
返回

锦乡里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