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分手,下一个

分手,下一个_13

    作为一个世家大族,唐家是庞大而繁复的,现如今的唐家家主是唐有学,他是上任家主的大儿子,也是上任家主最得意的儿子,处事果决雷厉风行,当年上位的时候愣是没有人敢出来叫板。唐有学一共兄弟姐妹五人,当年唐家主宅里也是热热闹闹的,后来各自长大成家后分了家,主宅是家主住的地方。
    如今,主宅依旧是热热闹闹的,唐有学今年55岁,保养得很好,精气神很足,夫人沈碧蓉也是风采依旧,膝下三子一女还有一个小金孙,个个都是他的宝。
    不论唐有学在家族里,在公事上,是如何的雷厉风行,在家里,永远是个体贴的丈夫,慈爱的父亲,宠溺的爷爷。唐家几人不管事情有多忙,必须回家一起吃晚饭,饭后必须一起聊会儿天,增进家里人的感情,这也是唐有学定下的家规,也因此,他们家人之间无话不谈,感情好得很。
    这个时候,排行老三,也是唯一的女儿,唐司柠,一边啃着苹果,一边贼兮兮地用胳膊捅了捅自家二哥唐司柏。
    “二哥,从实招来吧,今天那个苏复,到底是什么人,值得二哥你亲自出马?”
    唐司柠轻飘飘的一句话,立马就引来了全家人的注意。正抱着乖孙、拉着面瘫的大儿子看琼瑶剧的唐母不动声色地拿着遥控器将音量调小,一旁吃着坚果的唐有学也减缓了动作,一个个从说话声中渐渐地沉默了下来。
    没办法,明明自家儿女各个优秀无比,可偏偏一个个都搞不定婚事,唐家父母为这事操了好几年的心。大儿子唐司桓有特殊情况,今年31了,唐家父母也没有办法催他,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二儿子身上。
    唐司桓这事也算是唐家秘辛了,唐家与b市赵家有个娃娃亲,赵家虽比不上唐家,但也算是名门,当初定的是唐司桓和赵家长女,赵家长女比唐司桓还要大上两岁。当年唐司桓一边硕博连读,一边接手公司里的事物,也没什么时间去谈恋爱,赵家呢,眼看着女儿的年纪一年大似一年了,就想早点让两个孩子结婚。
    本来么,唐司桓是个面瘫还是个工作狂,对感情方面也没什么想法,虽然和那赵家小姐见过几次,却也只是敷衍,对婚事并不上心,奈何这是两家早就定下的亲,也就默认了。
    然而,就在两家商量着准备婚礼的时候,唐司桓拿出了一份医院的体检报告——不育。
    唐司桓患了无精症,他只一副面瘫、云淡风轻的样子,却把唐家父母吓了一跳。儿子不育,人家姑娘嫁过来不是受罪么?结婚生不出孩子,免不了被人指指点点,也是剥夺了人家姑娘做母亲的权利。而且唐家能力出众的长子,极有可能是下任唐家家主的人选,要是传出不育,也是脸面上很不好看的,于是这件事就被瞒了下来,唐家所有人守口如瓶。
    儿子得了这么难治的病症,想必心里也很难受,唐家父母也不能说他什么了,于是决定让唐司柏娶了赵家女儿。
    当年唐司柏也才二十二三岁,他和他大哥不一样,是个比较有想法的人,对于没感情的婚姻,他是不接受的。对唐司柏来说,能做他一生伴侣的,除非他看上了,有了想要一辈子的感情,否则他宁愿一个人,这也是他为什么今年29了还没结婚的原因。
    唐家父母看似急的是儿子的婚事,事实上最急的还是抱孙子。唐司柏看透了其中的道理,只说回了赵家的亲吧,他的婚事他自己做主,要孙子他可以贡献精子。
    在唐家四个儿女中,看似大儿子面瘫不好说话,但要说说一不二,还得是二儿子唐司柏。
    这门亲最终却也没有退,二房唐有仁家的长子唐司怀和唐司柏同岁,在唐有学夫妻准备去赵家告罪的前一脚,来到唐家主宅,说是喜欢上了赵家长女,希望大哥割爱。这可不就是解了唐有学一家的燃眉之急了么?毕竟怎么说,唐司怀也是唐家人,唐家赵家的亲事就不算坏。
    二老带着唐司怀去了赵家,他们理亏,先是告了罪,又提了唐司怀。对赵家来说,虽然原本属意的是唐家本家,但是旁支也是唐家,总比退婚好,赵家还是想攀唐家这条大船,何况唐司怀的父亲和唐家家主唐有学是嫡亲的兄弟,关系也近,也就应了下来。
    唐司怀也因为这件事,被唐有学夫妇发自内心地感激着,有什么好事都想着他。他们这一群小辈长大了,各自去父亲掌管的唐氏旗下产业工作,而唐司怀,却被唐有学安排进了唐氏总部。娶了个大四岁的女人,却得了这么多好处,焉知非福呢?又有谁知道唐司怀当初是不是算计着这一切呢?
    此事暂且不提,而唐家的宝贝金孙却是这件事的产物。唐司柏说了就会做到,那年唐司柏刚好硕士提前毕业,去m国留学,也就顺便把代孕的事解决了。因为将是唐家本家的长孙,各方面都不能差,当初买个高品质卵子都是花了大价钱的,再看如今的唐洛柯,可不就是集双方优质基因于一身。
    母方应该是m国的,唐洛柯是混血,深棕软发,黑溜溜的大眼睛,从小就长得精致,深得唐家上上下下的宠爱。唐司柏在m国待了两年就把博士读完了,期间还当了近一年的奶爸,亲自照顾着,感情自然也就深了许多。
    两年后,带着小宝宝回国,唐家上上下下稀罕着,而外人,甚至是唐家其他几房也只听说,这孩子是唐司柏国外的女朋友生的,后来女的出轨了,孩子丢给了唐司柏。
    当下,唐家几人安静下来等唐司柏的回答,唐司柏却神态自若,淡淡地道:“萍水相逢,路见不平罢了。”
    唐父唐母见儿子这么若无其事的神情,深知没有指望,恹恹地吃坚果看电视去了。
    唐司柠听了却不怎么高兴,“什么路见不平啊,我这研究到底怎么惹你们了,今天厉朝还来闹了一场呢,还说要炮轰我们唐家,那嚣张劲儿也不知道柳岸怎么受得了他。”
    “厉朝是为柳岸好,你以为柳岸是心甘情愿做你那个研究的?”眼见儿子在奶奶怀里睡着了,唐司柏放轻了声音,起身过去把儿子抱了过来,客厅里开着空调有点冷,又拿放在沙发上的小毛毯裹好抱在怀里轻拍助眠。
    “厉夫人还不同意厉朝和柳岸的事?”唐母听了,插了一句。
    唐厉两家虽然是世交,但是唐母与厉夫人孙艳却并不交好,或者说,唐家有许多人除了面子上的功夫,私下里都不会和厉夫人深交,究其根源就又是唐家的另一庄陈年秘辛了。如今见厉夫人又在做棒打鸳鸯的事,唐母虽只是随口一问,心里却极为不齿。
    一直沉默着的唐司桓冷淡地道:“柳岸是男人,又是京剧旦角,出身一般,不论是性别、做派、家世,都是入不了厉夫人的眼的。”
    “哼,我瞧着柳岸这孩子就很不错,人家继承的可是国粹,又是名门之徒,不比厉夫人张罗的那些个豪门姑娘差。”
    唐父是个京剧迷,这点和他的老兄弟厉家家主厉世军一样,当初老兄弟两个经常去被誉为京剧之乡的q市听戏,随着年龄的增大,两人也不愿意总是往外跑了,前些年唐厉两家出资,在b市合办了一家京剧院,招揽了许多京剧人才,其中不乏一些大家,柳岸就是有名的姜一清老先生的关门弟子。
    唐有学和厉世军常年听戏,与姜一清老先生也有些私交,姜一清老先生比较注重京剧的传承和弘扬,姜门子弟往往是四散各处。姜老先生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全国各地都有京剧的影子,得知唐厉两家的意思,姜老先生也愿意将刚出师不久的小徒弟带往b市发展。
    现今很少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听一听京剧的魅力了,但是唐厉两家合开的京剧院格调高,后台硬,票价低,吸引了各种群体来此消遣,许多商人的应酬都定在了这里,原只是抱着好奇看看的心态,一回回下来,许多人却爱上了这安安静静听戏的感觉,仿佛从中得到了灵魂的满足。
    如今b市的京剧院也是赫赫有名了,偶尔从小街走过,还能听到路人几句咿咿呀呀的曲子呢。


上一章
返回

分手,下一个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