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俺们全村穿越啦

第128节

    这会儿司娓娓的想法,崔小强也差不多get到了,难捺激动地叫了起来。
    杨添才没说话,不过也嘿嘿笑着直点头。
    耿二叔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他又何尝不是马上就能看到新曙光?
    卫星村的炼铁厂,司村长已经说了,只要能顺利建好了,他就是厂长啊!
    甭管是在什么时代,规模大小吧,厂长也是开创实业的重要职位啊!
    “我担心的,就是耿二叔如果不在村里,万一有人生病啊啥的,可就找不着人治了啊。”
    “嗯,这也的确是个问题,我看耿二叔也得多招两个徒弟学起来了。”
    “但咱村的年轻人能用得上的,就那几个了啊,而且也没合适学医的。”
    孔金顺,孔来富,赵小二,杨添才……这些人有的会算账,有的身手好,有的会种地,也有能打铁的……可划拉来去,就没有一个能有学医天分的!
    要知道,别的行当都能凑合,拔苗助长,只有医术这一块不行。
    一个弄不好,那就是要出大乱子的!
    “要不,看看那帮娃娃们有没有能接班的吗?比如说王哥家的小勇?”
    耿二叔年纪虽然过了五十,但身板硬朗,应该还能坚持岗位十来年,王大军的儿子小勇打小就开始培养的话,到了十八岁接班也不是不行啊。
    王大军微愣了下,就使劲摇头。
    “我家的小勇就跟个活猴子一样,让他学医,我都不放心,我看就让他先凑合上着学,不当文盲就行了,等再大点我就教他练体能,接我的班去搞治安算了。”
    这次回村,正好赶上村子里一批作物成熟。
    朝圩村穿越回了古代,这环境好了,可随之而来的是,闯进村子的不速之客也多了。
    有一队的狗子卖力工作,那些闯进来的动物算是还没进村就大都给赶跑了。
    但是还有天上飞的各种鸟呢!
    树上的果子熟了,地里的庄稼熟了,这些空降大队就乌泱泱的来了。
    村民们也不想打它们,可是也不能眼看着一季的收成就这么没了呀?
    王小勇这个娃,调皮归调皮,可调皮有调皮的招儿,居然伙同村子里学校的小伙伴们,做了好多青面獠牙的稻草人竖在那儿。
    有的风一吹就呼拉拉地转圈儿,有的则会定时发出声音……
    好像还真起了点作用……总之,这次回村,王大军听到好几回夸他家熊孩子的话了!
    “小勇虎头虎脑又机灵,学医可能确实有点压抑他的天性了……不过也不要紧,学校里还是有好些个学生?让耿二叔自己挑一个当小徒弟就好了。”
    “我觉得卫星村的人少,但也该有个大夫啊……”
    杨添才举起了手。
    “封家兄弟,许家兄妹,还有方家兄弟,这些孩子看着都挺聪明的,不如从他们中间挑出一个来培养啊。”
    卫星村虽然都是老弱幼小,但其实发展的潜力还是有的。
    再过几年,半大的少年就能成丁,即将迎来头脑和身体最巅峰的时段。
    而他们都是无父无母没了亲人的,打小就在村子里长大,有外心的可能很少。
    司娓娓点点头,“这个提议很好,等耿二叔来了,就让他自己来挑吧。”
    其实不光是天分重要,就是师徒之间有没有那个眼缘也很重要。
    尤其是像中医这种需要师父手把手带的行当,更是如此。
    所以司娓娓就准备让耿二叔自己做主了。
    而且还有一个考量就是,耿二叔如果需要去上河村小住的话,毕竟上了年纪,身边也得有个机灵能跑腿的,崔小强和杨添才都不合适,可不就只能找卫星村的少年了?
    既然作了决定,司娓娓就派了小伙子回朝圩村去接人。
    耿二叔激动得不行,从床底下翻出他早就打包好的行李,时不时地想到什么,就往里头再塞点。
    耿二婶从厨房端出来烙好的饼,装到保鲜盒里。
    “瞧你那激动的样子,这是村里呆不下了,非得跑外头放风啊!”
    耿二叔摆摆手,“唉呀!你不懂!这次我是给xx研究所的xx教授和yy教授当助理!跟病人接触打交道的,可都是我啊!我拿到的都是一手资料,这个项目要是成功了,那可是留芳救人的大好事儿,我能不激动么?就我大哥,他还是xx大学毕业的呢,他都没这么好的机会,信不信要是他要是也在,绝对比我还要激动呢!”
    耿二婶噗嗤乐了。
    “哎哟,说你胖还喘上了,就你这糟老头子,还想得xx医学奖啊?”
    “哈哈,老婆子,你还知道xx医学奖呢?”
    “这不废话么?我不光知道xx医学奖,我还会给人打针输液拔罐呢,方老师生孩子,不是我当的主力接生婆么?”
    “那,要不,我申请一下,下回你也跟着去?”
    耿二叔这不是要出村么,一时半会的不回来,就把村诊所这摊子事都教给耿二婶了。
    耿二婶虽说只是个农村妇女吧,但跟着耿二叔都这些年了,家里的大伯子,儿子都是吃这碗饭的,家里那书架上,最多的就是各种医书,家里的储藏室里,放的最多的也是各种草药,她闭着眼睛也学会了一些了。
    “我可不去,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受不起那个折腾!”
    耿二婶才不想出村呢。
    就出村那个路,又是跳崖,又是坐船的,听说还得整一天才能到地方。
    去了那个新村以后,又没电没网的,她可实在是没兴趣,就乐意在朝圩村里安逸地养老。
    当然了,村里六十左右和六十以上的村民,都跟她的想法差不多。
    耿二叔笑呵呵地,“等我这老胳膊老腿再也折腾不动了,我就哪也不去了,在村里陪你!”
    他就是要抓住这几年再来拼上一把。
    耿二婶撇着嘴把保鲜盒也塞进他的行李包袱里,“我可不用你陪!你赶紧办事业去吧!”
    这老了老了,还惦记着成为神医呢!
    耿二叔一大早就跟着村人出发,下悬崖,坐上船,开头一段路还好,等过了一个小时,他的脸色就有点不对劲儿了。
    他取出一片晕车药吃下,这才感觉好了不少。
    哎,村里的年轻人们,来来回回可是真不容易啊!
    耿二叔的到来,受到了大伙的热烈欢迎。
    两天工夫,他就把全村人身上的小毛病都给治了。
    像小栓子总爱挠自己的脸,高老头的迎风流泪,喜鹊要掉未掉的一颗小牙,赵小二最近总上火,莲香的痛经……耿二叔都是用最省时省事的法子就给解决了。
    崔小强就夸耿二叔已经很有名医的风采了!
    耿二叔第三天就想赶紧去上河村看看那些村民的情况。
    “耿叔别急,等小崔和小杨先去把地方安排好了的。”
    上河村的环境太差,就算运走了不少废渣,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得过来的。
    而耿二叔要做的工作,怎么也得在上河村呆一段时间。
    要是个年富力强的小伙子,可能抵抗力还强一点,但耿二叔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是唯一的村医,绝对不能有失的。
    所以司娓娓就想了个办法,准备在离上河村最近的村子里给耿二叔租个房子暂住。
    这样白天过去做工作,晚上回来吃住,还是能减少污染侵害的。
    把崔小强和杨添才派了出去,又让耿二叔在卫星村的半大少年里挑一个当徒弟。
    耿二叔对于培养小徒弟这种事,还是很支持的。
    “以前总觉得咱那三脚猫的本事上不了台面,自己的儿子都不学,有啥好教徒弟的,现在可好了,不说为了我吧,就是为了咱村,为了武三舅那些大师,人家能不嫌弃地把那么多秘方和手法教给了我这个糟老头子,我肯定不能让这份好意到我这儿给断喽!”
    耿二叔就开始暗中考察卫星村的孩子们。
    “这个是柴胡,这个是地黄……还有这个益母草……”
    “今天给你们个活儿,都去找这些草药,谁采的最多,最好,就有奖!”
    耿二叔早就跟司娓娓申请了奖品,有糖果,有文房四宝,还有牙刷和手帕子什么的。
    到了中午,孩子们都提着篮子回来了。
    采的量最多的是封二牛,可采的品相最好的却是许小云。
    至于石家兄弟和许小山,他们的成果就有点差了。虽然篮子也装满了,但是里头居然还混了不少别的种类的野草,而能用得上的草药也都混在一起。
    远远不如许小云和封二牛的看着整齐。
    耿二叔暗自点了点头,就有了计较。
    虽然有的成绩好,有的成绩差,耿二叔还是每个孩子都发了点奖励。
    却把封二牛和许小云给留下了。
    “这个是治风寒的……”
    耿二叔拿起草药教他们俩药性,一边用余光观察他们的表现。
    让他意外的是,两个孩子都很认真。
    这跟当年他教儿子耿林认药草的时候可差太多了。
    耿林那个皮小子,听不了两三种就各种找理由想要跑出去耍,还是他一发狠,拿了根小棍子在他屁股上抽了好几下,打得耿林狼哭鬼嚎的这才老实了。
    耿二叔看着两个孩子认真地背着,就去找司娓娓。
    “我能要两个小徒弟不能?”
    司娓娓听了他选中的人,也表示赞同,“那当然能了。”
    古代讲究男女大防,男大夫给女病人看病,就有不少的限制。
    培养出两个大夫来,也是应有之义。
    第125章 喜宴之上
    等上河村附近的房子租好了,司娓娓就准备第二天让崔杨两人送耿二叔过去。


上一章
返回

俺们全村穿越啦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