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俺们全村穿越啦

第134节

    窝的天,那身上是背着真家伙的!
    崔父的气焰就灭了三分。
    “同志呀,那能不能给我大儿子捎个话,让他快点回来……这不是,他弟弟很快就要结婚了,想在婚前收到他的祝福?”
    “这个可以。”
    接待人员点了下头,“不过能不能回来,这个也是不我们能控制的。”
    “没关系,待有消息了,就给我打电话啊!我的手机一直都开着呢。”
    崔家父子被客气而严格地送出了接待处……
    林刚看了眼屏幕,不由得噗嗤笑出了声。
    “怎么了?”
    “先前539那边不是说,因为手机里的数据,又破获了一个外围组织吗?然后突然就插播了一条,说是崔小强的生父带着同父异母的弟弟找到了539,要求跟崔小强视频通话,还说非常想念崔小强。”
    “崔小强不是不在村子里吗?你没说?”
    司娓娓正在电脑上看方老师编写的幼儿教育画册呢,听了这条也把视线移开,愣了下。
    她也知道崔小强跟生父没什么来往的。
    她,林刚,崔小强都是没有父母缘的。
    “我说了呀,这不,过了几分钟,那边又传过来话,说是他父亲很想念儿子,想早点通话,而且他的弟弟也快要结婚了,希望崔小强能早点回村,得到他的祝福,待回了村就给那边说一下,好安排父子视频见面。”
    林刚很容易地就代入了自己和异父弟弟的关系。
    有什么好祝福的?
    以他对崔小强的了解,不诅咒就不错了。
    司娓娓也觉得无语。
    然而林刚又说了,“那边还传过话来,说崔小强他爸,还打电话给超越小说网了,让他们把崔小强账户里的钱打给他,说他有权利继承崔小强的遗产……不过网站肯定没干,他爸这才找到了539。”
    “他们可真会打算盘啊!”
    司娓娓笑了,“幸亏我的账号里只有十万,而且一半都用来买电子书了。剩下的一半买了超长期的理财……就算我爸我妈他们两家人想捞钱,也没地方捞。”
    不过司娓娓想了想,她亲爸亲妈都各自成家,有儿有女的,据说过得都挺好,也没必要靠她一个穿越了的闺女。
    林刚也想了想,“我的账号早就设置了,定期给我妈转账一年一万。我妈她不工作,一辈子都得靠着别人,我这个钱,也就相当于我给她的养老钱了。”
    “我的账号里倒是有三百多万,每年利息就不少了,不过幸好我又不像崔小强在网上有点名气,还那么高调地打赏主播。我妈那边的人就算知道我穿越了,肯定也想不到我会有钱。”
    司娓娓忍不住羡慕,“你们都是土豪啊,只有我还是贫穷阶层。”
    “万一哪天咱们刷地又穿回去了,你们就可以躺着享受了,我还得继续当村官挣点工资。”
    林刚笑了,“要真有那么一天,你也不用愁啊,咱们都是共患难的兄弟了,你缺啥吱一声就好了……”
    他说完这句话,视线正好和司娓娓相对,鬼使神差地,他就赶紧移开,仿佛是做了点什么亏心事似的。
    司娓娓哈哈一笑,“行啊,那就全靠你们这些土豪朋友了啊!”
    她说完也把视线移到了屏幕上。
    哎妈呀,方老师这是当了妈妈,爱心爆棚,做出来的画册怎么就这么的可爱呢!
    司娓娓把事情办完,之所以还没走,就是想做出一批雕版印刷的母版出来。
    在眼下的世界,已经有了雕版印刷。
    活字印刷可能也有了萌芽。
    司娓娓倒是没想着提前把活字印刷给弄出来。
    因为但凡涉及文字书籍的进步,都会引起上位者的高度关注。
    就眼下卫星村都弄了多少动静了,再引来关注那可就不好了。
    但卫星村的孩子们又需要书来启蒙。
    朝圩村的教材虽多,但里头有许多不能流传出去的名称和知识点。
    所以就得重编。
    幸好方老师家的宝宝有半岁了,活泼可爱很好带,方老师上课的时候,就有村里的老人去帮忙看着,而且因为村里像方家宝宝这么大的孩子就她一个,那都成了全村的宝贝,老人都是抢着带的。
    方老师有空的时候就编幼儿教材,这本绘册也是其中之一。
    上头的小动物萌趣十足,场景可爱之极,就是让司娓娓这个大人来看,都觉得爱不释手。
    她就想着做一批雕版印刷的母版,拿到卫星村去,弄到纸和墨,就能搞图书的出版……司娓娓暂时不打算搞经史子集的印刷,就弄点幼儿图书,启蒙书,将来有余力的话,才来点通俗小说什么的……
    总之,这是技术含量和知识含量比较高的产业,盈利高还很难模仿超越,如果能弄好的话,卫星村的资金将更加充足,可以源源不断地投入到炼铁坊里……
    朝圩村搞雕刻母版的好处是他们有打印机。
    先把内容用热转印弄到木制板上。
    再请村子里的老人将这些板用小刀刻出来就好了。
    好些老人别看好像落伍于时代的样子,其实人家年轻的时候毛笔字练得好着呢,而且有闲工夫有耐心,十几位老人合作,两天就能搞定一本。
    司娓娓一直等到了三本完工,这才带着大批的物资回到卫星村。
    上河村,在村子里的一户户民居外,传来了小童们响亮的招呼声。
    “单三爷爷,三奶奶,快些准备啦,耿神医他们来啦!”
    “村长爷爷,神医爷爷要来啦!”
    “刘大伯,神医已经到了村口啦,正朝这边走着呢!”
    这些人家里急忙传出回应声,还有好些人就立马出了屋。
    还要整整衣裳,擦把脸什么的。
    耿老二在上河村实在是太受欢迎啦。
    一开始耿老二过来,说是想要研究看看,能不能给他们村子的人治了病。
    上河村的人就都不太信。
    乡下方圆四十里内,就没有大夫,应祥县城里倒是有几家医馆,回春堂是最有名的。
    可也是拿钱才能进的,一开药就是几十文出去了,月月都得吃,吃不了多久,家底就都被掏空了……哪有什么好心的大夫白搭工夫来给他们治病啊?
    倒是五年前来个一个游方郎中,给一个病得严重的小娃子瞧过病,三文钱给了一剂药,喝完了屁用不顶,那郎中又早跑了。
    所以对这种送上门的好事,村里人都不敢信。
    也就是因为耿大夫是卫星村司小官人安排过来的,大伙这才有几分配合。
    不过这个耿大夫的确是一文也不收村民的。
    他给大部分人把了脉,检查过后,就熬了一些药水,分给大伙喝。
    大伙想着这药水真要不好的话,这耿大夫也跑不了,就半信半疑地喝了。
    耿大夫还给他们开了食单,教他们每天多吃点什么菜什么饭……
    这穷苦人家,哪里讲究得起来,也就是这两个月,多了一份进项,这才能吃饱了,哪里还敢挑?
    因此大伙都是表面应和,实际没几家是真按着耿大夫的食单吃喝的。
    但前些天,有几家在外头的上工的人回来,见着了家人,都吃了一惊。
    说是看着在村里的这些人,气色都好了不少,明显跟从前不一样了。
    他们这才留了心,拉过在外头干活的人跟没去外头的人相比,差不多的年纪,就是一家子兄弟,都能看出来不同。
    大伙这下算是信了耿大夫。
    这不,耿大夫每次过来送汤药,大家都特别积极,不但派人去邻村帮着推车,还早早地都迎出来领汤。
    第128章 铺开摊子
    耿老二是走着过来的。
    在他前方,有一个壮年汉子,推着辆简陋的板车,板车上头放着个大木桶。
    木桶里热气腾腾,药香阵阵。
    两个小徒弟一左一右地跟在他身边。
    封二牛和许小云背了两日医书,跟着耿老二学习虽然没几天,但这会身上穿着石青色的小道袍,腰间系着小葫芦,脚登云头黑麻布鞋,看着是非常正规的小药童了。
    他们两个的行头是司娓娓帮忙置办的,让莲香给做的。
    村里有个现成的针线娘子莲香在,司娓娓和王大军就都没客气,给她分的活计基本都是饱和的,当然了,也不会说是压榨着人家996,总之,就是好吃好喝,每天都有活儿做,基本没闲工夫去想别的。
    跟小徒弟们一比,耿老二的形象就差点了。
    他身上的浅灰道袍做得也挺合身的,关键耿老二他不习惯啊。
    他这辈子穿惯了现代衣裳,干活方便省事,猛地让他换成这样的长袍,拍个照啥的还挺高兴,可是平时看病整药啥的就别扭了。
    比如说他现在身上这个道袍吧,他就老觉得领口要开,那手就忍不住要去拉扯拉扯……
    总之,就因为耿神医这个别扭劲儿,他刚来的时候,两个村子的人都没当回事。
    不过耿神医自告奋勇,非要给房东家的猫儿治那烂红的眼睛,上了药没几天居然就好了,房东邻居家的老汉也求上门来,想要死马当做活马医,治治自己的老眼昏花,耿神医给了他十几粒药,又弄了一种药水,让他天天敷在眼上……没几日果然老眼明亮许多……
    这下子两个村的人有什么毛病的,就都去求耿神医。
    耿神医却是个仁善热心的,只要求到他那儿,甭管有钱无钱,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他都会想办法帮着诊治。用的药还尽量用村里人常见的草药,能不花钱就不花钱……
    等到上河村民们喝了耿神医的汤药,好几个人确实感觉有效果,那就更是将耿神医奉为上宾。
    这不,耿神医原先送汤药,还是自己推着过来,亲手和弟子们一家家的上门分药,现在么,根本不用他自己动手,就有上河村的人主动过去帮着把药桶给推过来。
    而耿老二的神医之名,也渐渐地传出了这两个村,时不时有外村的人慕名而来。甚至还有人想请耿神医去出诊,但都被耿神医拒绝了。
    耿老二来到上河村,就是为了参与医学研究,又不是当真来行医的。
    他的医术自己清楚,就是个赤脚医生的底子,知道那么多的方子,也是天大的机缘……所以他知道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专家们交给他的观察和记录工作做好,别的都是顺带的。


上一章
返回

俺们全村穿越啦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