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艳宠

第24节

    李忠应命,双手将盘子呈于案上。
    淑妃听了李忠言语,便知是皇帝要苏若华下厨做的菜,又看那大盘子上扣着碗,心中正好奇到底是什么珍奇佳肴,御膳房也做不出来,就看李忠揭了扣碗,里面现出一口水晶冰盘,其上四四方方的一方白蒸肴肉。
    淑妃顿时哑然,她当真没料到皇帝心心念念要吃的,竟然是这么粗糙的一道菜肴!
    这白蒸肴肉,她当然也吃过。
    每年宫廷祭祀之后,父亲总会带一方回去,与全家分食,视作天家恩德。
    然而淑妃实在不爱,这肉不过是上锅蒸熟,撒些细盐就罢了,肥肥腻腻,油腥味儿还重,谁没事吃这个?
    陆旻哪里管她腹诽,兴冲冲的吩咐李忠切来食用。
    李忠便按着苏若华之前的嘱咐,以小刀细细切了十片,每片皆薄如蝉翼,用小瓷碟承装,送到皇帝跟前。
    陆旻取了一片,送入口中,眯细了眼眸,片刻赞赏道:“还是这个味儿,她做这个是绝好的。”
    淑妃更加诧异,皇帝是好东西吃撑了么?居然把这么个粗劣吃食奉若珍宝?!
    这苏若华是给皇帝吃迷魂药了吗?!竟然如此优劣不分!
    她看了看皇帝面前瓷碟里自己夹去的、分毫未动的芙蓉虾丸,心中忽然生出愤懑不服来,面上声色不动,只笑道:“皇上,这肴肉虽好,到底肥腻了些,别坏了胃口。晨间饮食宜清淡,您还是尝尝这鱼脑豆腐。”说着,果然舀了一勺嫩豆腐,放在他盘中。
    陆旻却连眼皮也没抬,还是吃着那白蒸肴肉,片刻才道:“淑妃啊,这人当有自知之明,做擅做之事,不然便成东施效颦了。”
    淑妃顿时只觉两颊火烧一般的滚烫,皇帝这话虽未明言,却已是实实在在的当面羞辱!
    陆旻倒似是兴致甚佳,吩咐李忠:“也切一片与淑妃尝尝。”
    只能分给她一片了,让她尝尝苏若华的手艺,多了他还舍不得呢!
    李忠应命,果然切了一片奉与淑妃。
    淑妃本不想吃,碍着皇帝的意思,勉为其难送入口中。
    细一咀嚼,她颇为讶异,口中这肴肉肥甘醇厚,甚是味美,全无半分往日的厌恶味道,也难怪皇帝爱吃。
    尽管心有不甘,淑妃也不得不承认,苏若华果然有两下子。
    为了讨好主子,她可当真是练全了十八班武艺!
    陆旻十分高兴,向李忠道:“朕记得,库里还收着一枚江苏进贡来的绞丝嵌红玛瑙菱花钗,你去拿给她。她是宫女,戴金戴宝都违制,这钗是银的,又没有流苏步摇,不算僭越。再则,她若吃了早饭,便叫她过来,朕有话跟她说。”
    李忠却犯了难色,支吾道:“皇上,这若华姑娘……已经出宫了。”
    陆旻脸色顿时沉了下来,质问道:“谁准许她出宫的?连朕都不来问一声,你们倒是越发大胆,擅作主张了!”
    李忠见皇帝动怒,登时吓得面色如土,扑通跪在地上,连声道:“皇上恕罪,奴才该死!然而、然而……皇上,您也没说不让若华姑娘出宫啊。这、她到底是太妃娘娘身边的人,差事已完,您又没旁的吩咐,她去内侍省报备之后,就出宫去了,都是按着规矩来的。”
    陆旻几乎被他气背过去,这李忠平日里看着也是个乖觉机灵的,怎么这关键时候蠢笨如猪!
    淑妃则冷冷清清的坐在一旁,一字不发,满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苏若华果然是个祸害,她不过是才进了一次宫,就能把皇帝迷惑至此。若她当真回来,还不搅的天翻地覆!
    作者有话要说:  猪风评被害~
    第二十六章
    李忠当真委屈至极, 皇帝又没说不许苏若华出宫!
    他虽想到了或者皇帝还有话说,然而谁知这若华姑娘腿脚这般快,一转眼的功夫就报了内侍省, 自行出宫了。
    到底是宫里的老人了, 这些门道轻车熟路。
    陆旻气恼,心里却是另一番念头——她这般亟不可待的出宫, 当真是放不下恭懿太妃?还是说, 她压根就不想见他?!
    陆旻只觉着有些挫败,生平还是头一次遇到这样的女人,这是他不曾有过的经验。
    淑妃冷眼看着,见缝插针道:“皇上, 这苏姑娘到底是太妃娘娘的人,所以……”
    陆旻不待她说完,便打断道:“她是朕的人!”
    淑妃微微一惊, 皇帝还从未这般声色俱厉的呵斥过她。
    她侧目悄悄打量着,只见陆旻面沉如水,眸光深邃, 无喜无怒, 令人无从揣摩他心中所想。
    淑妃既感心惊,又有些怅然,伴君三载,她仍然弄不清楚这个男人。
    论理,他是她的夫君,但时至今日, 陆旻于她却更像一个陌生的熟人。
    李忠悄悄向淑妃挤眼睛使眼色,那意思是皇帝正在气头上,不要再顶撞圣意了。
    淑妃心里明白,一时也寻不到话说,只好不尴不尬的坐在那里。
    陆旻兴致全无,淡淡说道:“待会儿,朕还要见几个外臣,你先回宫去吧。”
    淑妃见皇帝下了逐客令,只得起身告退。
    待出了养心殿,秋雁迎上前来,关切问道:“娘娘,如何?”话才出口,却见淑妃眼圈微微发红,心里吃了一惊,忙道:“怎么,难道皇上竟为了那个宫女,为难了娘娘么?”
    淑妃轻轻摇头,冷冷说道:“是本宫没有眼色,说话不合皇上心意,不与旁人相干。”
    秋雁虽不知里面情形,但心里大约能猜到一二,愤愤不平道:“饶是如此,皇上也未免太过偏心。娘娘进宫三年,御前侍奉从来是尽心竭力的,一年下来寝衣、鞋袜、香囊扇坠,娘娘亲手做了多少送来养心殿?六宫嫔妃,哪个如娘娘一般,日夜惦记着皇上。皇上竟全不顾念,如今还为了一个宫女不待见娘娘。再怎么说,娘娘是妃位,那苏若华不过是个宫女罢了!”
    淑妃笑了笑,说道:“那又如何?再多的体贴温存,看在那无心人眼里,都是马棚风,及不上人家多年相伴的情谊。”
    秋雁斥道:“什么情谊,根本是狐媚惑主!”
    淑妃下了台阶,坐上了翟舆,吩咐起驾回宫,秋雁便跟在一旁。
    淑妃看着宫道两旁的朱漆红墙,心中默默思忖着适才之事。
    眼下的情形,宫中她孤掌难鸣,赵太后从来不待见自己,且时刻防备自己有孕,率先诞下皇帝第一个孩子。
    如今中宫位置空悬,谁先有了子,那便大有希望母凭子贵。赵贵妃从来不受皇帝喜爱,是以赵氏姑侄将自己视为眼中钉肉里刺。尽管,那些宠爱都是虚的。
    也幸而如此,不然自己是否有命活到今日,都是两说呢。
    之前那苏若华所言倒也不失为一桩良策,如能迎回恭懿太妃,宫里局势便会起了变化。
    即便那老太妃母族无有势力,不足以同太后抗衡,但奈何皇帝看重,那就格外不一样了。
    她又曾是皇帝养母,当朝极重孝道,赵太后也不能过于跋扈行事。
    至于那个苏若华,倘或皇帝当真宠她,那便宠她也罢。
    横竖,自己又不是真正得宠,乐得有个人在前面当靶子。宫里的事,看的是长远,而非一时的恩宠。
    饶是当今圣上的生母,至死时不也就是一位才人么?
    淑妃想通此节,心里便已有了主意,尽管心有不甘,还是生生咽了下去。
    回至钟粹宫,淑妃脱了外袍,便在贵妃榻上歪了。
    秋雁上服侍,小声道:“娘娘,您一早没有用膳,小厨房预备的有杏仁茶,可要端一碗来?”
    淑妃摇了摇头:“倒是没有胃口。你记着,待会儿打发一个伶俐的小太监,拿了本宫的腰牌,送两匹宫缎与本宫的娘家妹子,再传上几句话。”说着,便嘱咐了几句。
    秋雁微微吃了一惊,疑道:“娘娘,把她们主仆弄回来,岂不分了娘娘的恩宠?”
    淑妃淡淡说道:“不妨事,依着皇帝的看重,她们迟早是要回来的,这顺水的人情,不做白不做。再说,本宫其实有什么恩宠?”
    秋雁只觉得心里堵得慌,却又无法可施,只得低头办差去了。
    淑妃便在这里,闭目养神不提。
    这消息,自也传进了寿康宫。
    赵太后才起身,正用早膳,执事宫女朱蕊拖着步子,一拐一拐的走上来,勉强跪下行礼。
    赵太后一见她来,忙丢下筷子,说道:“快起来!”说着,又吩咐左右:“还不快些扶你们姑姑!”
    地下一众宫女忙忙上前扶了她起来。
    赵太后又吩咐赐座,主仆彼此客套一番,方才坐定了说话。
    赵太后满面关切道:“身上的伤可还好?昨儿哀家就放了话,这几日你就不必上来了,好好养着。今儿怎么又来了?”
    朱蕊陪笑道:“太后娘娘当真是心疼奴才,奴才没大碍。这做宫女的,哪有不挨罚的。慎刑司的人,看在娘娘的面子上,没有下狠手,伤的就也不重。太后娘娘又传了太医与奴才治伤,就更无大碍了,不会落下什么毛病。”
    赵太后听她如此说来,方才放下心来,又说道:“昨日也是情势所迫,你却不要放在心上。不然,哀家说什么也不会让你受这个委屈的。”
    朱蕊忙道:“娘娘快别这样说,能为娘娘分忧解愁,是奴才的福气。再说,奴才不顶上,难道把贵妃娘娘豁出去么?”
    赵太后便叹息道:“难为你如此忠心,只可惜了软儿这么一副毛躁脾气,能指望的上她什么!这次的事,不是她闯祸,断不到这个地步。”
    朱蕊劝道:“娘娘莫烦恼,这后宫都在娘娘手心里,贵妃娘娘纵然有些不稳,不过小事,谁也不能怎么样。”说着,又道:“奴才这会儿过来,倒是有一件不大不小的事要告诉娘娘。”
    赵太后便问:“什么事?”
    朱蕊便低声道:“昨儿夜里,皇上可把那苏若华,留宿在养心殿体顺堂里了。”
    赵太后却噗嗤笑了一声,拉长了嗓音道:“哀家晓得,这消息昨儿夜里可是在宫里炸开了锅。往日不得脸的嫔妃,各个都闹腾起来,恨不得撕吃了那个苏若华。今儿一早,淑妃就闯到养心殿去了。哀家听闻,她在御前闹了个没脸。这幸得昨儿哀家就把贵妃关了起来,不然依着她那脾气,还不知要闯出些什么祸来。”说着,又叹息道:“都是些年轻毛躁的,沉不住气也干不得事。不过一宿罢了,莫说皇帝其实并没有宠幸苏若华,即便当真临幸,她一个宫女能到哪儿去?一个个就这等大惊小怪。”
    朱蕊陪笑道:“这也是后宫雨露稀薄,皇上除了淑妃,竟谁也不曾临幸。这陡然间宠了一个宫女,谁不急呢?她们都是名门闺秀,眼睁睁瞧着自己竟被一个宫女踩了头,谁又能服气?”
    赵太后点了点头,又问:“你就是要说此事么?”
    朱蕊道:“这倒不是。娘娘,奴才得知,钟粹宫派人去了博远侯府,似乎是淑妃授意,要母族上折子,迎恭懿太妃回宫。”
    赵太后微微一怔,问道:“消息可准?”
    朱蕊回道:“是钟粹宫的眼线送来的。”
    赵太后神色微沉,转了转手腕上的东珠手钏,半晌说道:“好啊,她这是要动用母族的势力,来与哀家分庭抗礼啊。”
    朱蕊说道:“娘娘,那咱们怎么办?不然,娘娘也派人回府说一声,让太尉大人联合群臣,在朝上反对此事?”
    赵太后言道:“不可,恭懿太妃到底抚养过皇帝,又是先帝的嫔妃,且并无过错。当初,她离宫已是以退为进,博了个谦让的美名。咱们那时候,许多事做的又过于猛烈,如今再这般,难免使人觉着咱们咄咄逼人。长此以往,人心尽失,不是好事。再说,皇帝那边,还是拢着些好。”
    朱蕊听这话有些不对,不由问道:“那娘娘的意思是?”
    赵太后微微一笑:“淑妃到底是嫩了些,她要行事,还得借助母族的势力。既是如此,哀家何不干脆就给了太妃这个脸面?”
    朱蕊道:“娘娘,您的意思是,难道要颁懿旨……”
    赵太后睨了她一眼,笑道:“不,哀家亲自去接她。”
    朱蕊咋舌道:“娘娘,那王氏何德何能劳娘娘大驾亲自迎接?娘娘若真要准她回来,传个口谕也就是了。奴才谅她也该知足了。”
    赵太后叹息道:“哪有这般轻巧,她身侧有个奸猾的丫头,日日出谋划策。如不把后路堵死,她怎会回来。”
    朱蕊扼腕道:“娘娘说的是,然而这个苏若华貌美擅媚,还没回来就把皇上的魂儿全勾去了。才进了一次宫,宫里就闹得不可开交。待她真回来,娘娘不担心皇上越发不待见贵妃娘娘么?”


上一章
返回

艳宠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