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 第13节

    胤礽仰头问道:“我是不是来的不是时候?”
    胤禔也傻眼。这么多汗阿玛的嫔妃,爷是不是要行礼?但爷还没学过怎么向汗阿玛行礼呢。
    荣嫔却展露出明媚的笑容,像是泥塑菩萨活了起来,立刻站起来将胤礽和胤禔拢怀里:“不,你们来的正是时候。是来看小三的吗?来,小三正好醒着。”
    宜嫔和乌雅氏:“……”
    你明明刚刚说三阿哥已经睡了,不准我们看三阿哥!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真实历史上三旗包衣和旗人地位几乎没有差距。本小说纯粹戏说。
    今天就啰嗦最后一次,以后不在作话唠叨了。不然正文一套,作话“其实历史不是这样”,肯定会给读者造成认知障碍,影响阅读沉浸体验吧。
    不考据就要不考据到底,我笔下就是平行世界(正色)。
    ——现在请点“屏蔽作者有话要说”——
    包衣原本是努尔哈赤的外戚姻亲和非本支的族人。后来战俘多了,才编了下五旗包衣。
    上三旗包衣有自己的户籍,属于正式的旗人,也可自称为xx旗,直接隶属于皇帝。上三旗主外,主管军事;上三旗包衣又称内务府属、内三旗,主管内务。
    抬旗除了清初立功之外,一般只有后妃抬旗,意义为“变成皇帝的直系家人”了。清中后期“抬旗”的臣子大部分不算“抬旗”,而是“请归本宗”,相当于合宗。
    上三旗旗人和包衣地位差距不大可以看费扬古的例子。
    费扬古年轻时深受皇太极信任,所以从正黄旗入了正黄旗包衣,给皇太极当侍卫,后来管理内务府。费扬古后来立了军功成了外臣后,就“请归本宗”,回到了正黄旗。
    清初许多勋贵都是上三旗包衣,后来也没有抬旗,当上三旗包衣当得很舒服,更受皇帝信任。
    宜妃、惠妃、德妃就是上三旗包衣,她们仨的出身不低。但为了小说戏剧效果,还是人为把上三旗包衣地位降低了吧→_→,搞得她们对自己包衣地位很不满的样子。
    ——资料来源于《清代内务府》、《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第12章
    宜嫔心直口快,地位也和荣嫔差不多,当即笑道:“荣姐姐这可不厚道,之前你怎么说来着?三阿哥不是已经睡了吗?”
    荣嫔的明媚笑容又恢复成端庄笑容,脸上鲜活的表情又变得木讷:“嬷嬷说三阿哥刚醒。我要照顾太子和大阿哥,不接待妹妹们了。”
    荣嫔的逐客令这么直白不客气,宜嫔的脸色有些难看。
    乌雅氏倒是立刻乖乖告退,连正视太子和大阿哥都不敢。
    宜嫔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乌雅氏一眼,也只好绞着帕子告退。
    胤礽好奇的打量乌雅氏和宜嫔。
    乌雅氏和宜嫔都是以宫女身份进宫当的侍妾,目前遭遇大不相同。
    乌雅氏虽已经多次承宠,但一直没孩子,也没升份位,一直是最低的庶妃待遇;
    宜嫔今年才进宫,一进宫就得了宠,第一次承宠后待遇立刻升成了嫔,几月之后便有了封号,位列七嫔之一,一时风头无两。
    两人性格差不多,都是走明媚活泼泼辣的路线,未来都和雍正直接杠上。但两人颜值就差得有点多了。
    都说撞衫不可怕,谁丑谁尴尬,撞人设也一样。宜嫔一入宫,乌雅氏似乎完全没了得宠的希望。
    但胤礽知道,乌雅氏虽然不如宜妃得宠,但她身体好,孩子能生能活。下一次后宫大规模晋封的时候,乌雅氏就和郭络罗氏同为妃位了。
    “两位娘娘后会有期!”胤礽抱拳。
    胤褆满头问号,总觉得胤礽这礼仪不对,但他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于是也跟着胤礽抱拳:“两位娘娘后会有期!”
    乌雅氏:“……”
    宜嫔:“……”
    宜嫔笑得花枝乱颤:“好,好,太子殿下,大阿哥,后会有期。有空来翊坤宫玩,我在宫里备着许多好吃的好玩的。”
    乌雅氏也忍着笑:“太子殿下、大阿哥后会有期。”
    宜嫔和乌雅氏这么一笑,现场尴尬的气氛立刻一扫而空。
    二人走后,荣嫔也终于憋不住笑了。
    她因为带孩子,手上没有戴任何装饰品,连指甲都剪短了。
    荣嫔伸出手指头戳了戳胤礽:“太子殿下又捣蛋。我不信太子殿下不知道该怎么与她们打招呼。”
    胤礽摇头晃脑道:“保成啊,你见到钮钴禄氏要叫皇额娘,见到其他有封号的妃嫔直接称份位。没有份位的妃嫔怎么称呼?哪个没份位的女人会跑到你面前,还让你给她打招呼?!”
    胤褆睁大眼睛:“是这样吗?”
    荣嫔无奈:“大阿哥没学过?”
    胤褆使劲摇头。
    荣嫔道:“大阿哥可和太子一样,直接称呼万岁爷后宫的妃嫔份位,也可称妃位以上的妃嫔为妃母。如佟贵妃,大阿哥可称佟贵妃母。”
    其实太子也可称妃位以上的妃嫔为“妃母”,但皇帝没有这么教,大概是不希望太子这么叫。荣嫔便没有越俎代庖。
    荣嫔牵着胤礽和胤褆往后殿走,一边走一边温言细语教导他们一些礼仪上的常识,介绍康熙后宫已封的妃嫔。
    这些惠嫔从未向胤褆说起过。
    惠嫔不是不想教导胤褆,只是她刚封嫔,刚刚能和胤褆住一起,还未来得及有机会教导胤褆。
    之前她和胤褆拉近关系,都是乌喇那拉氏通过宫里的关系,在胤褆身边安插人手,潜移默化的影响胤褆。
    胤褆感慨:“荣嫔娘娘懂得真多。我额娘什么都不教我。”
    荣嫔笑道:“惠嫔大约是好不容易才能亲自养育大阿哥,一时间还舍不得对大阿哥唠叨这些繁琐的事。”
    胤褆撇嘴:“她唠叨的繁琐事很多,独独没有唠叨这一些。难道不是额娘笨,不知道这些事吗?”
    荣嫔的笑容有点僵。这孩子……这孩子说什么傻话呢?!
    她有点替惠嫔心塞。
    胤礽忍笑。惠嫔的确生了个讨债的。
    惠嫔生大阿哥的时候份位很低,大阿哥没养在他身边。
    胤礽上上辈子的时候,惠嫔刚能养大阿哥,大阿哥就被康熙寄养到内务府总管噶禄处,待回宫之后就直接住在了乾西五所,和惠嫔并不亲近。
    可大阿哥对惠嫔不亲近,惠嫔却要护着这唯一的亲儿子。若不是惠嫔后来机智,大阿哥的结局会惨烈得多。
    所以大哥啊,你还是得对惠嫔好一些。
    “惠嫔娘娘不可能蠢。她只是不知道怎么和你相处。惠嫔娘娘可想大哥了。”胤礽感慨道,“有亲额娘真好。”
    荣嫔的笑容淡去,捏了捏胤礽的小手,没说话。
    胤褆直白的问道:“你没有额娘?”
    荣嫔:“……”这傻孩子也太糟心了!他知道他在说什么吗!
    胤礽摇头:“我额娘在生我的时候去世了。我小时候还有人在我耳边唠叨,是我害死了额娘。”
    胤褆这才想起来,对哦,先皇后已经去世了。
    他眉头一横:“谁乱嚼舌根子,拖出去乱棍打死!”
    胤礽:“……”虽然你维护我我很感动,但能不能才六岁就满嘴的乱棍打死?谁教的你?
    胤礽强装坚强的笑道:“没关系,我不难过。我想额娘就来找荣嫔娘娘,找哥哥你。哥哥把你的亲额娘分一半给我好不好?”
    胤褆犹豫道:“我倒是没关系。但我额娘好像有点笨,又经常哭,还啰嗦一些很烦人的话。弟弟你肯定不会喜欢。”
    胤礽:“……”糟心的孩子。
    荣嫔:“……”可怜的惠嫔。
    荣嫔岔开话题:“到了,看,三阿哥正对你们笑呢。”
    胤礽松开荣嫔的手,垫着脚探头去看在摇篮里翻来翻去不老实的胤祉,脸上的笑容变得更真挚了一些。
    他由衷的赞扬道:“真可爱,真精神。”
    上上辈子他被废的时候,只有老三和老十三替他说话。
    对于老三,上上辈子的自己不领情,因为老三自己也有争夺皇位的想法。
    但那个暴戾的太子不领情,这辈子的小胤礽领情。论迹不论心,何况谁又知道对方的心如何?
    胤礽只知道,老三想要救太子是事实。
    至于那个还要很久后才会出生的十三弟,便是那个暴戾的太子都对其愧疚很深。
    康熙对儿子都较为纵容,唯独对十三阿哥胤祥十分苛刻。
    一废太子之前,胤祥深受康熙喜爱。
    一废太子之后,胤祥先被圈禁,后来放出来之后也没有任何重回朝堂的机会,只偶尔和众皇子一起随康熙出行。
    胤祥被厌弃的原因是“不忠”,那年,他才二十二岁,风华正茂。
    不忠,不忠。身为皇子,胤祥不可能对大清不忠。
    这“不忠”,是源于胤祥对太子的“忠”。或者说,是胤祥源于对兄弟的感情,源于对真相的坚持,源于对康熙的失望——年轻气盛的胤祥被康熙质问时,坚持太子无错,甚至对康熙有怨愤之词。
    胤祥和康熙是亲父子,两人都是一样的倔强。
    康熙等着胤祥认错。胤祥不认错,他就冷酷的看着等着。
    胤祥坚持自己没错。宁愿这样熬着,熬得自己身患重病,油尽灯枯,三十七岁雍正继位之后才重新被重用,四十四岁便英年早逝。
    如此执拗的傻孩子,就是对兄弟冷酷如雍正,都忍不住对其信任看重。
    或许换上其他兄弟继位,他们对胤祥也会非常信任和看重。
    胤礽的眼神中带了一些旁人没察觉的怀念和感伤。但小宝宝对情绪很敏感,他感觉到了。
    正闭着眼翻来翻去的三阿哥睁开明亮的双眼,好奇的凑到胤礽伸过来的小胖手处嗅了嗅,就像是一只未断奶的懵懂小动物。
    “呀呀!”三阿哥叫道。
    胤礽身上有三阿哥喜欢的甜甜奶味。三阿哥高兴得手舞足蹈。
    “呀呀!”胤礽学着三阿哥叫了一声。


上一章
返回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