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被拐嫡女重生记

第31节

    好些富贵人家认定了这小孩骨头的药丸有壮/阳补肾之效,私下收购,为此,他们每年不知得弄死多少孩子,这才能凑到那些富贵人家要的药丸。
    很不幸的,张阁老家的小孙子就属于长的不怎么好看的那一种,还好衙役去的及时,要不就差一点,张阁老家的小孙子就要被人贩子给宰了。
    寻回孩子之后,张大嫂特意备了重礼,去了商家好生跟商老太太和商管家道谢。
    张大嫂是个仔细人,不只是商管家的那份礼是重中之重,就连顾晴也没有忘了,特特送了一个孔雀金线打的小花篮,虽说算不得有多贵重,不过这小花篮打的精细又漂亮,可看出当真是用心做了。
    她郑而重之的跟商老太太福了一福道:“老太太,这次真是多谢了你和你们家管家,不然我家小宝怕是就这样没了啊。”
    一想到儿子差点被人吃了,张大嫂便忍不住抹泪,要是被拐卖了,说不得还有一点子想头。可是孩子被吃掉了,她们怎么找也是空的,要不是商管家经验丰富,一眼瞧出那商贩有问题,只怕她连小儿子的尸骨都寻不回啊。
    想到此处,张大嫂暗暗庆幸自家妹子先前特意交好继女之举,若非如此,商家人也不会因为送她们回张府而略略晚了出城,更不会这么巧的遇上了人贩子,恰好救回她可怜的小儿子。
    “这没什么。”商老太太拍了拍张大嫂的手道:“孩子找回来就好。”
    看得出来张大嫂是真吓怕了,连出门做客时都不忘带着孩子,不过张小宝似乎被吓的很了,一点孩子的灵活劲都没有,就是傻呼呼的靠在母亲怀里,给吃就吃,给喝就喝,别说唤人了,连眼珠子都好似不会转了。
    她瞧了一眼傻呼呼的张小宝,放柔了声音问道:“孩子还好吧?”
    一提到这,张大嫂便忍不住哭了。
    虽是及时寻回了孩子,不过张小宝也被吓的很了,回来之后连话都不会说了,更别提哭了。
    以前小宝多机灵啊,才三岁就背得全三字经,更是早就认识了近百个字,就连公公都说小宝早慧,将来绝非池中之物,但如今别说三字经了,就连娘都不会叫了。
    那怕她日日哄着,又求了公公请了太医来给孩子瞧瞧,但孩子始终没好,太医只说孩子是被吓的很了,只能暂且调养看看,但究竟要调养多久,也说不出个准话。
    一想到好好的孩子变成眼下这种模样,张大嫂就恨死了那些天杀的人贩子。
    张大嫂哭了一阵,略略说明了情况,叹道:“太医说孩子还小,得细细养着。”
    虽是如此,但张大嫂面有忧色,显然是不抱多少希望。
    商老太太也跟着叹了口气,她年纪大了,也不是没见过像小宝这样被吓傻的孩子,运气好的话养个几年也就养回来了,要是运气不好的话,只怕好几年也养不回来,傻上一辈子的也所在多有。
    商老太太不好多提,只能拍了拍张大嫂的手,让人拿了一匣子的南海珍珠给张大嫂,“珍珠能安魂定神,拿回去给孩子用,说不定能让孩子快些好了。”
    “这太贵重了,那成呢。”张大嫂连忙推了回去,这一匣子的南海珍珠颗颗饱满圆润,莹光温润,每颗少说也有姆指大小,做头面首饰都成了,拿来磨成粉给孩子服用,着实糟蹋了。
    商老太太晒道:“只要孩子好就成了,区区珍珠算什么。”
    她有的是银子,也不缺这么几颗珍珠,况且她对张家人的印像极好,更是舍得花银子了。
    张大嫂略一思索,也就谢了。老太太说的没错,要是一点子银子能换得孩子平安,倒也没什么舍不得的了。
    她郑重跟商老太太谢过,笑道:“妾身此次前来除了要谢一谢老太太之外,另外也有事儿想求一求老太太。”
    “哦!”商老太太奇道:“什么事儿?”
    虽说她有的是银子,但论身份地位可远不如张家了,张家有什么能求到她身上的?
    张大嫂笑道:“老太太也知道,大妹妹她出嫁在即,我们想借一借宇哥儿做滚床童子!”
    俗话说滚床生小子,所谓滚床童子,便是找几个小男孩在新房婚床上打几个滚,也好给新娘子带来好孕,好早生贵子。
    三皇子和张大姑娘成婚在即,他们张家自然是早就挑好了滚床童子,原本是挑了小宝来滚床的,但小宝眼下吓成这样,那好让小宝去滚床呢,于是乎,张老太太和张大嫂想了半天,便想着请宇哥儿来做一做这滚床童子了。
    这也是她们的一番心意,商家帮着救回了小宝,她们能回报的不多,思前想后,也只能在宇哥儿的事上帮衬一把,借着这事告诉大家,宇哥儿虽然身世尴尬,但也是有他们护着呢。
    商老太太闻言大喜,大方道:“这自然是极好,别说宇哥儿了,连晴姐儿也可以借你们。”
    她自然知道张家的意思,如此一来也是明明白白告诉大家,以后这两个孩子有她们张家护着呢。
    张大嫂面上笑意更深,“那先谢谢老太太了。”
    商老太太顿了顿,忍不住问道:“这事三皇子可同意?”
    说句不好听的,宇哥儿为什么会这么艰难,还不是因为三皇子之故,难道三皇子当真容得宇哥儿在他眼皮子底下趴趴走?
    张大嫂面上笑意更深,“老太太放心吧,这事三皇子也是同意的。”
    她们要不是问过三皇子的意见,那敢让宇哥儿去做三皇子和大姑娘大婚时的滚床童子,原本她们也有些忐忑的,没想到三皇子二话不说就应了。
    想来也是,三皇子是做大事的,怎么可能会跟一个孩子计较呢,要计较也是跟定国公计较,把气出在孩子身上像什么话。
    得了张大嫂的准话,商老太太这才松了一口气。
    好了!大孙子不用出国了。
    张大嫂一走,商老太太喜的拉着傅嬷嬷直说道:“真是太好了,以后宇哥儿便不会那么艰难了。”
    虽说她给宇哥儿备好了退路,但如果能够在自己的国家里过日子,何必非得要到外头去呢,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也不是只有汉人有,别看那些西洋人在她跟前多巴结,背着她时还不是骂她什么黄皮猴子之类的,能留下,总比出去强些。
    就连顾晴也赞同道:“当真是喜事。”
    宇哥儿这么可爱,她也不舍得宇哥儿将来到了西洋,到时好几年都不见得能见上一面。
    想着张家这次也算帮了大忙,顾晴灵机一动,连忙道:“张家这次也算是帮了忙,我瞧小宝那样,怕是得用上不少药,不如咱们让人收拾一批药材送过去。”
    张小宝那样已经不是身体的问题,而是因为见到人贩子宰杀其他小孩子的场景,这才吓的傻了,这种情况下,她也不好说灵泉水能不能帮得上忙,也只能暂且试试了。
    商老太太赞同,“如此甚好。”
    她连忙让人再收拾了一批药材送到张家,顾晴也帮忙挑拣药材,顺便悄悄地把部份的药材换成她在墨玉空间里的种的药材,再在药材上滴了几滴灵泉水,希望能加减帮上一些忙了。
    虽说没听到什么张小宝大好的消息,不过也没有什么坏消息出来,有时这没消息便是好消息,况且张小宝也不过才三岁,慢慢养着,总是有希望的。
    因着张小宝的事儿,她也略略研究了一下墨玉空间里的医书,按着墨玉空间里的医书所言,张小宝的情况算是心理疾病,而且因为张小宝早慧,比寻常孩子更早懂事,这情况也越发严重,除了需要家人的陪伴之外,也得有朋友陪着才好。
    于是顾晴便干脆时时带着顾宇一同去张家,宇哥儿和张小宝年岁相当,有个差不多年岁的孩子陪着,说不定张小宝能够快一点恢复过来。
    果然有了小伙伴之后,张小宝的情况顿时进步多了,虽说张小宝还是一样沉默寡言,不过也总算有了点反应,虽说这说话变成一个字一个字的吐,最常说的话就是“吵!”。但已经比先前好上许多。
    喜的张家人恨不得把宇哥儿给留下来,张大嫂还特意认了宇哥儿做干儿子,方便两家长久往来。
    原本张大嫂还想顺便把顾晴也认下来做干女儿的,她生了二个儿子,就是没半个女儿,顾晴生的玉雪可爱,又间接帮了小宝好几次,说是她们家的恩人也不为过,她自然也想把顾晴也顺便认下,不过碍于顾晴的身份,终究还是罢了。
    怎么说顾晴都是皇家女,那有她们认干亲的份,况且张大姑娘也透露出来了一点意思,准备过门之后和三皇子一起认个干女儿,以后往来也方便些。
    既然三皇子那边都透了意思出来,张大嫂自然不会和他抢女儿,便一心扑在宇哥儿身上了,只要小宝有的,宇哥儿也会有,不只如此,张家子弟启蒙之后向来是由着张阁老亲自指导,每个孩子的功课都会细细看过,无一例外。
    如今张大嫂认了宇哥儿为干亲,宇哥儿以后也能跟着蹭一蹭张阁老的学了,对此商老太太更是高兴,虽说她也能给宇哥儿请到先生,不过这世上有那一个先生能及得上张阁老的学问呢。
    从此两家往来越发密切,由着先前的面子情而当真处出了几分交情。
    到了张大姑娘与三皇子正日子的那天,张家特地驱了车来亲自来接,张大嫂更是亲自带着四个孩子前去。
    因着顾晴与顾宇已经出了孝期,二个孩子也能大大方方的穿红了,按说这出了孝之后,也该行个除服礼,正正式式的告诉大家,两个孩子出了孝期之事,不过顾老太太一心扑在郭氏的肚子上,而顾琰又外放去了,竟没有人给两个孩子行除服礼。
    也难为张大嫂在给张大姑娘备嫁之时,百忙之中还抽出空来,帮衬着商老太太在商家别院中举行了一个小小的除服礼,邀请几个亲近的人家来聚一聚,要不两个孩子那好大大方方的穿红。
    宇哥儿本就生的可爱,再被打扮的红通通的,当真好似年画上的童子一般,他这一滚床,好些夫人们都撑不住了,争相抱着顾宇。
    一个刚成婚的妇人艳羡道:“也不知前定国公大太太是怎么生的,两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可爱。”
    另外一个夫人连忙拉了她一下,有些事儿大家没明说,不过也心里有数的,在张大姑娘和三皇子的大好日子上谈什么前头的女人,让新娘子家人听见了,不知有多不舒服啊。
    那妇人也好奇的瞧了一眼张大嫂,只见张大嫂笑咪咪的抱着顾晴,哄着顾晴吃点心,那笑咪咪的模样好似真把顾晴当成自家亲侄女看待了,丝毫没把那些妇人的话放在心上。
    众人暗暗佩服,不愧是张家,无论是女儿还是媳妇都教的一等一的好,贤良淑德让人无话可说,这才是和继女真好,不似那郭氏,全都是装的呢。
    说起郭氏,便不可不说元宵灯会时的那些人贩子了。
    每年的元宵灯会或多或少都会少几个孩子,这次好不容易捉到了人贩子,自然是细细审问,务必要把他们以前拐走的孩子也追回来才是,没想到这一问,倒是知道了郭家的一个大秘密……
    作者有话要说:  古代人贩子吃拐卖来的孩子的资料是在知乎上看到的
    第41章 麒麟死
    郭家,也就是定国公府的亲家郭家,也是商管家的手段太过厉害,让那些人贩子什么都招了,不只是这几年来拐来的孩子,就连前些年的事也说了。
    说起来,他们做人贩子还当真是全年无休啊,不只是在元宵佳节的时候拐人,有时候高门大户的太太们一句话,他们也得去收孩子。
    好些太太们管不住丈夫,也管不住姨娘不让她们生孩子,便干脆私下把庶出的孩子卖一卖,省得留下来跟自家嫡子争资源,或着还要花钱养活。
    远的不说,这近的就有才和定国公府结了亲的郭家,前阵子郭太太才刚卖了一个庶子呢,不过长的着实不怎么样,他们一到手就直接宰了吃掉了,算起来还是亏了。
    当然啦,其实他们并不是很想买那些大户人家的庶出子女,说实在,他们想要孩子的话自己拐卖不好吗?
    要是去买那些庶出孩子,还倒给当家主母一点子银子呢,虽然不多,但总归是多余的花销,不过为了攀上那些官宦人家的门路,他们也只好捏着鼻子买了。
    要知道,拐孩子是个技术活,运孩子更是件难事,这些年来,他们就是靠着帮这些官夫人解决庶出子女,官夫人也帮着吹着枕头风,抬抬手,好让他们方便运孩子出去。
    他们好不容易才打通关系,搞出了一条运孩子的路,当然其中贡献最多的自然也就是郭家,谁叫他们家卖的孩子最多呢。
    这事一爆出来,全京哗然。
    郭家顿时被去了职,而且还被撤职查办。
    虽说郭氏做为嫡母,贩卖庶出子女算不得错,不过她私底下因此而方便人贩子卖人便就是错了。
    这事揭了出来之后,不待官府来拿人,郭母隔日一早便就自杀了,即使是死了,也没得到个好,照样被郭父死后休弃,尸体不许进郭家祖坟,直接弃在乱葬岗上,那怕有个嫁到定国公府的女儿也没保住她。
    这也难怪,她们要是郭大人,只怕也休定了这败家娘们,卖了庶出子女不说,而且还利用夫君的职务之便帮着人贩子运孩子,那怕郭大人不知道这事,这前程也完了,娶了这么一个婆娘,当真是把祖祖辈辈的脸面都给丢尽了。
    也是因着这事,定国公府面上无光,堂堂三皇子的大婚之日,无论是顾老太太还是郭氏都没有来讨这杯喜酒。
    而且不只如此,圣上听闻这事之后就说了二个字,严办!只怕这次郭家不仅仅只是丢脸,而是连命都要跟着没了。
    当然啦,大伙都是明白人,在给人贩子的事业上增砖添瓦的绝对不只有郭家一户人家,卖掉庶出孩子的也绝对不只郭母一人,不过谁叫郭家不争气呢。
    郭父这些年来屁股连挪都不曾挪过,一直都是个不入流的小官,而其依靠的定国公府最近也没到那去,堂堂定国公甚至还灰扑扑的求了个外放,在这种情况之下,不找郭家顶罪找谁呢。
    一提到这事,有一夫人忍不住笑道:“说起来这郭氏也是好命,偏偏在这时间有了孕,要不然……”
    不但免了跟着娘家遭罪,更免了被夫家休弃,要不然娘家出了这种丑事,稍微有些头脑的人家,断是不可能要像郭氏这样的媳妇的。
    “你懂什么。”一贵妇淡淡道:“这事还没完呢。”
    眼下没事可不代表一辈子没事,女人生产本就是一只脚踏入鬼门关里,弄个留子去母又有何难,说起来定国公前头解氏也是死的挺不明不白的,也不知道这背后是否有鬼。
    另外一年轻贵妇艳羡道:“她婆婆可是她亲姑姑呢,再怎么也会护着她一二的。”
    谁不知道这顾老太太最是偏心,为了自家侄女,连自己孙子都不要了,她要有这么一个好婆婆就好了,可惜啊……
    众人窃窃私语着,谈着谈着,这眼睛不免一个劲的往顾晴身上瞄去了。
    对于这种眼神,顾晴也算是习惯了,自从郭家的事爆了之后,因着郭家对她好奇的人可不少,她早就习惯了,不过她习惯,可不表示其他人也习惯了。
    听着众人的私语,张小宝脸色一沉,直接说了一句,“烦!”
    张小宝这声音又清脆又大声,屋里的人都听见了,好些八卦的人不由得一楞,面面相觑,尴尬了起来,好些人甚至忍不住瞪起张小宝来了。


上一章
返回

被拐嫡女重生记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