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奉旨吃糖

第111节

    “皇上。”戴庸由门口接了口信,连忙进来禀报:“如今叛军已到金苑桥外。”
    戴庸匆匆赶来,头上身上都浇了雨,滴滴答答的沿着衣裳底儿往下流,坠在地上溅起一滴一滴的水花。
    不出一会儿,足下就积了一滩浅薄的夜色。
    平日里戴庸定然不会如此无礼,但此刻,他却不敢耽误一时半刻。
    也正是这般才流露了他半丝的怯,一丝不苟的模样当中添了几分焦急与狼狈似的。但他的语气还是平缓镇定的,好似只要荀翊还在此处,那就仍能挺过去。
    也是,这么些年都熬过去了,还怕几个余孽不成?
    戴庸不是对自己信任,也不是对着天下百姓信任,更不是对朝臣信任,而是单纯对荀翊对皇上信任。
    信任他能化险为夷,信任他能平定干戈,信任他能将这脓疮延绵化成万里锦绣山河。
    荀翊应了一声,声音沉着说道:“便也不急,等他们入第一道宫门吧。既要一个不漏,便总要给他们些甜头,才好引到罐子里。”
    那些逆臣不愿承认当年失利,心里仍将荀翊当做年纪浅薄轻慢,这才能为己方壮胆一二。
    可即便年纪浅薄又如何?
    荀翊也不急,这殿内相较之下反倒是宁姝最为慌张。
    她脸色有些微白,也顾不得其他,匆忙要将由瓷器们那儿听来的事情告诉荀翊。但她方一开口,荀翊便打断了她,只对戴庸说道:“去将介凉寻来。”
    戴庸领命离去,荀翊这才转头看向宁姝,微微笑道:“别急。有些话,是不是只好让我一个人听?”
    宁姝张了张嘴,他向来都是思忖周全的,似乎是知道自己要说什么似的,这才先将戴庸遣了出去。
    “其实”,宁姝说道:“是没关系的。”
    若是放在以前,她要说的这些话被旁人听去是万万不可的,可今时今日她既然决定坦诚,那多一个人少一个人听又有什么关系呢?
    荀翊的神色没有半分急躁,他抬手将案上的油灯点燃,一抹温暖的光摇曳着填满殿内,好似也带来了暖意,将那狂风骤雨带来的寒凉一并驱散了。
    他看向宁姝,说道:“可是姝姝的秘密,我只想自己一人知道。”
    有些人便是有这种魔力,即便是在这旁人看来千钧一发的时候,他也能轻轻松松一笔带过。旁人的紧张是旁人的,与他何干?
    而他,却能轻抚时间,熨平眉头。
    宁姝正了正神,说道:“皇上,今日早朝漏屋内有两名朝臣涉及漠北战事及今日谋逆,一名似是兵部侍郎,另一位则是个白发老人。数年前他们曾将漠北边防图交给瓦哲部,引来祸端,也正是因此魏府上下将领才会在漠北陷入苦战,殒命在外。而今日,他们为了掩藏当年所作所为,竟联合他人作乱。”
    “当真?”荀翊挑了下眉。
    宁姝郑重地点头,但不知为何,她总觉得荀翊听到这般内容时并不惊讶,倒有点像是在假模假样的问一句,给自己捧场似的。
    未等她想明白,荀翊又问道:“这是姝姝由哪儿听来的?”
    宁姝心里清楚,他总是要问这个问题的,便回道:“皇上兴许不信,臣妾打小是能听见瓷器说话的,这些是今日漏屋里的瓷器们传出来的。臣妾当时在御花园赏花,恰好听到。”
    荀翊看着宁姝,她掩盖不住胸口起伏,眼眶已经有些微红,但却竭力克制住自己,好像在等待宣判一般。
    可她的眼神是坚定的,一如既往干净平直,荀翊在那当中看见了自己的倒影。
    宁姝又说:“皇上,臣妾知道这说法很荒谬无稽,甚至还有攀扯朝臣的罪名嫌疑,但……但臣妾句句属实,听见这般话便不能不来说。”
    荀翊问道:“是为天下?为百姓?还是为漠北战死的士卒?亦或是为了秦王?”
    宁姝不解他为何要问这些,老实回道:“都有。”
    “不怕朕不信吗?”荀翊问道。
    “怕……”宁姝低下头。
    见她这般模样,荀翊伸手揉了揉她的头顶,笑道:“朕知道了。”
    “嗯?”这反应和宁姝预想中的都不一样,她甚至都做好了要被荀翊当场叫人拖出去的准备了。
    荀翊声音温柔,安抚她道:“之前朕与姝姝曾说过,要信任彼此,如今你能将自己的秘密与朕说,朕十分开怀,又怎会不信你?再者,姝姝今日所说之事是为国为民也为了朕,又有何处不能相信?天下之大,吾等所见也不过是木之一叶沧海一粟罢了,岂能因自己所知所闻评判?”
    原本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可在荀翊这处就像是能轻拿轻放一般。只是宁姝不知道,荀翊等她将自己的秘密坦诚已经很久了。
    甚至在片刻不久前,他觉得自己是等不到了,是以才将那木盒交给宁姝。
    那不仅仅是个盛着瓷器的木盒,他是将自己所有的秘密所有的故事,连带着一颗不那么完整的心一并交给了她。
    前路如何,命运如何,都交给她罢。
    可她来了,她看着这幽深的大殿,看着这层层叠叠想要吞噬人的宫宇,将自己隐瞒了多年的秘密向他和盘托出,终是将他从当年那阴暗的井里拉了出来。
    兴许是他要求的太多,只有一片阳光也不足够。要将这太阳揽在怀中,将她的光芒占为己有,哪怕灼伤自己也不愿放手。
    哪怕碎了,碎成千千万万片,哪怕湮没成灰。
    荀翊微微笑道:“只是,朕信任姝姝,姝姝却并不十分信任朕,还怕朕不相信你,也怕朕罚你?”
    宁姝嘴唇嚅动片刻,小声说道:“并不是怕皇上罚我,而是怕……怕……”
    “怕什么?”荀翊问道。
    宁姝脸憋得通红,一狠心一咬牙说道:“开始是不敢,怕被人当成异类,后来、后来却是怕皇上因此再不喜欢我了,怕之前的种种都成了空。”
    荀翊神情一怔,随即笑道:“傻瓜。”
    一直以来担忧的事情,原来对方也在担忧;一直以来珍重对方,原来对方也将自己珍而重之。突然发觉的那一刻,便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明明又甜又暖,心口却跟着酸涩起来。
    “不怕。”荀翊半弯着腰,额头贴在宁姝的额头上,柔声说道:“不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皇上不觉得我是异类?”宁姝问道。
    荀翊柔声说道:“姝姝是老天给朕的礼物,天上的礼物,总是要特别些。”
    “皇上。”戴庸回来的很快,身后跟着已经一身护卫装的介凉。
    两人乍然见到荀翊与宁姝的亲昵,不由得脚步一顿,互看一眼之后再装作无事的向旁处看去。
    荀翊直起身,抬眸看向方走进的两人,冷声问道:“宫内境况如何?”
    介凉快速回道:“禀皇上,如今宫内稍有混乱,但方才以贵妃之名传话,已请各宫安定。明面上看似寻常,但难免有些心怀叵测之人,亦或是胆小畏惧宫人会有举动。只是如今若要再分出人手去维稳各宫却也太过浪费,更是难以全面。”
    “稳住便可。”荀翊略一沉吟,转头看向宁姝,声音却是软了许多:“既然姝姝来了,那朕有件事情交托于你,如何?”
    宁姝点头,“臣妾有何能做的?”
    荀翊站起身来,拉着宁姝的手走到殿门向外看去,说道:“这紫宸殿位置恰好,后宫一目了然,朕此刻要去带兵平乱,而姝姝则帮朕管好后宫。”
    “我?”宁姝诧异道。
    荀翊凑到宁姝耳旁说道:“姝姝不是能听到瓷器说话?瓷器遍布后宫,那便能看到这宫内的景象,倘若有人有异举,小事便将他记下,大事便当场让人拿下。人总有看不见的地方,宫内地方又繁复,姝姝若是愿意,可是解了朕一处心头患。”
    宁姝立即应下:“臣妾,尽力而为。”
    “介凉。”荀翊站直身,说道:“朕知道你多年以来被贵妃身份所困,空有一身武艺却无法上阵杀敌,今日可愿撇下这身份随朕一同去前面杀贼?”
    介凉深吸一口气,抱拳朗声:“介凉愿意!”
    荀翊让戴庸安排人手于宁姝,又亲自搬了把椅子放在檐下,正巧对着那凤型琉璃构件的方向。他寻了一把伞,递到伺候着的宫人手里,仔细给宁姝撑着,这才让戴庸给自己穿上甲胄。
    宁姝这还是第一次见荀翊穿如此正式的甲胄,他将发丝挽在头后,露出那伤痕累累的脖颈,但却不觉得狰狞突兀,而像是一把火,一把能将泥土淬炼成瓷的炉火。
    而他,便是那胎骨最为规正的瓷,英挺俊朗。
    孔雀蓝色的内衬显得乌金色的铠甲愈发冷寒铮铮,那上面的龙纹攀援盘旋,荀翊的眉眼原本就冷漠疏离,以往像是温润书生,如今却更添刚硬轮廓,好似年少战神下凡了似的。
    荀翊往前走了一步,雨幕之中,他转身看了宁姝一眼,说道:“这处就交给姝姝了,朕去去就回。”
    宁姝有些紧张,眼中满是担忧,荀翊嘴角勾起,被那一抹殿内映出来的暖色染得面庞好看极了,他说:“等朕回来。”
    第136章
    紫宸殿上一声龙吟咆哮,响彻天际。
    龙形琉璃构件高喝出声:“宫内诸瓷听令,今贼人祸乱宫廷,皇上已率众截杀,无暇管束宫内,今吾等为救江山百姓,亦是为自救,倘若宫中有人行不轨之事,速速报来。”
    龙形琉璃构件声音浑厚沉稳,在这紫宸殿上静待了不知多少年份,说起话来颇有帝王威严。
    一旁的凤形构件轻笑了两声,说道:“方才还说不管呢。”
    龙形构件冷哼一声,说道:“方才那是逆贼尚未到宫前,看的不仔细。如今看的清楚了方才知道不是什么好货色,丑便也罢了,浑身上下没有一处可取,为攻宫廷竟不惜拆墙掀瓦。那外面的瓷器展件们也与咱们遥相呼应这么些年了,怎能使他们这般贼人无端折腾去了?”
    狻猊形构件向远处眺望片刻,笑道:“这皇上也是煞费苦心啊。”
    “怎得?”獬豸形琉璃构件问道。
    狻猊示意他向下看去:“别的且不说,自打当今这位皇上登基,咱们这附近便没有什么瓷器。可如今他像是算计好了似的,以紫宸殿为中心,烁望宫为轴,铺了好长的一段瓷器路。高高低低,藏在水里的,摆在亭台的,千奇百怪什么瓷器都有,倒像是早早就想好了。”
    “这也不过是前两日兴起?”斗牛形构件问道。
    行什形构件最喜欢雨天,能将他翅膀上的污秽一并冲去,此时言辞当中便带了些欢快愉悦。他说:“依我看,皇上早就知道宁妃能听见瓷器说话了,这才有此一举。”
    “别说那么多了。”海马形构件在旁不耐烦的说道:“快看看外面的战况如何了。”
    龙形构件向前看了看,说道:“这如何看得出来?雨这般大。”
    风形构件笑道:“不必看了,当年皇上能治得了他们,藏了这些年,如今便也能胜。”
    “确实。”海马形构件说道:“有时候我都会怀疑,这皇上打小便心思胜于旁人。换做其他孩童,岂能在那甄妃手下活出来?他却不同,非但熬下来了,反而甄妃成了他的护身符挡箭牌。”
    “护身符挡箭牌便是无错。”斗牛形构件说道:“当年甄妃临去之前,也是为他挡了大劫。只是甄妃向来疯癫,临死前说不准还将他当成亲生儿子呢。”
    “其实我倒有些怀疑,当时甄妃死的时机恰好,不然他也不会那么巧的逃过一劫。”海马说道。“因这甄妃没了,他才成了最后一个活下来的皇子。”
    “怀不怀疑又能如何呢?”龙形构件说道:“自古便是这样,宫廷里的暗斗你我见的也不少了。你若是怀疑这个,还不如怀疑他天纵奇才,生来便是做皇帝的料。这些年了,我倒是从未见过一个孩童能有他这般聪慧的。那感觉就像……就像他天生就懂,亦或者许久之前他就目睹过许多明君帝王。”
    “许多?”海马形构件笑道:“那岂不是在地府里有个帝王开的学府,他是那儿学出来的?”
    “正是有次感觉。”龙形构件说道。
    “嘘——”骑兽仙人打断了他们的话:“有人来了。”
    众多神兽向下看去,只见殿外急匆匆跑来个女子,身后跟着几个宫人。那女子在紫宸殿外拐角处犹豫片刻,最后还是一抬脚走了过来。
    宁姝就看见紫宸殿外有个侍卫赶了进来,禀报道:“娘娘,柳美人求见。”
    宁姝连忙让他将柳非羽带来,如今宫内人人自危,柳非羽却在这时候跑来,想必是有什么大事。
    柳非羽进来看见宁姝,心里稍稍松了口气,说道:“姝姝,我有些话要同你说。”她回头看了看,宁姝心领神会,屏退两旁的人。
    柳非羽往前一步,拉着宁姝的手说道:“姝姝,如今宫内不安定,谁也不知道之后如何。旁人不说,如今他们是打着姝姝你引起藻灾一事兴兵的,倘若姝姝落到他们手里定然难堪,姝姝不若早做打算。”柳非羽打量了下宁姝的表情,又说道:“姝姝,你先跟我走,倘若皇上赢了,咱们神不知鬼不觉的回来便是,保命第一。”
    说罢,她冲跟在自己身后的两名宫人招了招手,又对宁姝说:“连偷偷跑出去的衣裳我都备好了,到时你我就扮成宫女模样。”


上一章
返回

奉旨吃糖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