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金襄诗文集

山庄品茗问茶 考察古越遗迹 走访红峰问祖

    5月11日上午,笔者从义乌市区乘车赶往大陈镇杜门村道人峰山庄,与大清早由杭州前来拜访金伟东的“浙金联”秘书长金状委、《江南金氏》会刊编辑万慧海一行会合。在道人峰山庄受到当地宗亲的热情招待,有着家的温暖。
    道人峰问茶
    在道人峰山庄,我们一边品茗,一边问道。浙江道人峰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省劳动模范金伟东为我们沏上上好的道人峰有机茶,一闻便有沁人心脾的淡淡茶香扑鼻而来,我们一边喝茶,一边听金伟东讲解道人峰茶道。
    道人峰是义乌市北部最高峰,海拔886米,立于群山环抱之中,山峦叠翠,风景秀丽,生态环境优雅,是得天独厚的名优茶产地。道人峰有机茶就是采摘于常年云雾缭绕的道人山有机茶园内优质嫩芽,经精心焙制而成,多年来该茶不施化肥及化学农药。有机茶基地已连续7年通过瑞士imo国际有机食品颁证;连续5年通过日本jas有机食品颁证;连续3年通过了美国ndp有机食品颁证;生茶的有机极品茶连续四届被评为国际名茶金奖,它是一种真正纯天然、无污染、高品质、富营养的保健饮品,因为该茶生长环境独特,加工精细,所以数量极少,其口感甘甜,回味无穷。中国茶文化协会会长也曾为之题词,盛赞道人峰有机茶。
    金伟东强调,中国人热情好客,以茶会友,人文蔚起,茶道文化深厚,而义乌市大陈镇道人山千年前就有先人种茶了,茶文化源远流长。道人峰有机茶园在前人种植技术上发展起来的,道人峰茶业有限公司创办于1995年,2005年与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合资,组建了浙江道人峰茶业有限公司。道人峰公司现为金华市农业龙头企业、金华市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义乌市十佳农业龙头、义乌市高新技术企业、资信等级aa级企业。公司下设道人峰有机茶专卖店五个,又在福建省邵武市注册成立了邵武市越然茶业有限公司,作为道人峰公司在福建的下属公司,为茶民提供技术服务,带动了当地有机茶事业的发展。
    道人峰茶业公司现有固定职工90人,厂区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千余万元。目前已建立标准化示范园区480亩,拥有省内外有机联合体茶园面积达2.4万余亩,入社会员达210家,带动农户1576户,并积极辐射至诸暨、浦江、江西、贵州、福建等省内外地区。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了当地有机茶事业的发展。
    道人峰茶业公司目前具备国内最先进的有机茶生产设备和生产各档有机名优茶、绿茶、花茶、蒸青茶、乌龙茶、红茶、白茶的能力,年生产加工量达1000吨以上,产品除少量供应国内市场外,绝大多数出口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道人峰茶叶基地是义乌市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也是浙江省最具规模的有机茶生产基地。道人峰茶在国际茶博会的名优茶评比中一枝独秀,已连续多年获国际名茶金奖。
    2002年公司生产的道人峰茶被认定为浙江省名牌产品。2003年道人峰商标被认证为金华市著名商标;还荣获2003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绿茶类优质奖;2003年被认定为中国市场驰名商标和中国市场质量诚信双达标名牌茶叶。2004年被浙江省标准化研究评定为“浙江省a级质量诚信企业”;“2004年度管理十佳企业”;“农业规模经营大户”;被义乌市科技术协会评为“二oo六年度农村科技示范户”。2005年道人峰有机茶标准化推广实施示范项目通过省级验收,并被列入国家级标准化推广实施示范项目;道人峰公司被评为“信用监管aaa级企业”;道人峰有机茶基地被列入“义乌市农机化示范基地”;道人峰有机茶被评为第五届国际名茶金奖,又被评为2005年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优质奖;2007年道人峰商标被认证为浙江省著名商标。
    金伟东介绍完这些充满荣誉和光环的史事后,带我们参观了道人峰有机茶园,该茶园面积达6800亩受到浙江省有机茶联合体颁证。茶园整体依山势蜿蜒起伏,整齐划一的茶树一排一排呈阶梯状,就像龙鳞一样,绿油油一片,简直是青龙卧岗。园内鸟鸣虫舞,茶树上还有蜘蛛网,这是无公害的有力见证。据说在福建邵武的3800亩乌龙茶基地3800亩正在进入瑞士(iop)和美国(nop)国际有机食品颁证阶段。
    年过半百的金伟东与浙江年年红家具(国际)集团董事长金樟溪是义乌市最早的一批实业家,也是慈善家。金伟东谈起种植有机茶的动因时,说“为了让更多的人饮用天然的有机茶从而获得健康是我的心愿。”但是种植有机茶的投入成本很高,刚开始一直是亏损的,直到2002年之后才慢慢好转并得到义乌市委市府的扶持和重视。
    笔者向金伟东问及道人峰有机茶泡茶有什么讲究时,他说:“冲泡开水的温度以85摄氏度为宜,以陶瓷杯和玻璃杯盛茶为佳,取5g茶冲泡,第一次以半杯水为好,一般可以冲泡5—7次,香气持久,色泽翠绿,回味无穷。”
    听完金伟东的一番介绍与讲解,道人峰有机茶算得上是浙江金氏名茶。?
    邂逅勾乘寺
    ??笔者与金伟东、金状委、万慧海、妙莲禅师等用完午膳,一道驱车过红峰村1公里来到勾乘山下的勾乘禅寺。
    ??一到勾乘寺,只见庙门上挂有著名书画家金鉴才题写的“勾乘禅寺”四个大字,赫然入目。门外有十多棵古树名木,有罗汉松、银杏和香樟。其中罗汉松长的奇特,有800多年树龄,合围5米,让人眼前发亮。?进入古刹山门,就可以看到关于勾践的介绍,越王画像边有一副对联:“十年生聚,卧薪尝胆雪国耻;十年教训,励精图治成霸业”。再进去就是一片废墟,红峰村民正准备重建寺院。据说,勾乘寺曾经香火很旺,僧众多时有二百多人,但后来寺庙与当地村民不和,不让村民上山砍柴,后寺庙翻修时,老百姓就做了一点手脚,把外面的山门和里面的庙门错开了,破了风水,寺庙就渐渐破落了。从寺庙大门前的几十棵数百年的老树,也告诉我们寺庙当年曾经辉煌过。
    ??据弘越居士金国炉所题《千年古刹勾乘寺重建缘起》碑记所载:“勾乘寺位于义乌最北峰勾乘山半腰,此处群峰环峙、茂林修竹、小桥曲水、清雅幽静,堪称人间胜境。它风雨沧桑几千年,有着厚重文化沉淀。
    ??勾乘山系会稽山余脉。春秋末期,允常起兵勾无创立越国。公元前434年,勾践兵败退守勾乘山,《史记》载:‘越王乃以兵五千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勾践乘马倒退上山,后入吴为质。归国后,迁都今之绍兴,大夫范蠡在此操练复仇军,勾践雪耻称霸后封为勾乘山。这里有卧薪藏胆勾践、商贾鼻祖范蠡、治国奇才文种的先贤足迹。宋《会稽志》载:‘勾乘山,旧经云,勾践所都也。’山上有王坟岗、越王墓、退马坡等遗址。
    ??秦始皇平江南,置诸暨县,东巡会稽。因勾乘山是早期越都,山南有秦大路传说,曾居千余户,古有市里、上杨店、典铺等地名。《诸暨县志》1036页载:‘诸暨县治唐前在勾乘山。’此存独有的勾践寺,三国《国语注》称勾无亭,宋代称勾乘亭,香火鼎盛时曾达二百余僧众。
    ??1948年勾乘寺住持随金萧支队投身革命,土改时寺前毁林改田,大跃进年代改作学校,十年浩劫,圣像古迹惨遭毁坏,中大殿被拆去建造白峰小学,寺院内用作养兔养蚕。1984年,村民重塑佛像,开光之日,人山人海。后寺院无人看守,诸多古迹,千年茶花被毁,下大殿及厢房渐次倒塌,断墙残垣犹如风烛老人。因勾乘山清末前属诸暨,《义乌县志》未曾记载,辉煌历史没被重视,实为惋惜之至!”
    ??另据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载:“九乘山,在诸暨南五十里,旧经云:勾践所都也,又名勾乘山,其山九层。”由此可以确定这里是越都故地。
    ??沿着寺庙的断墙残垣,走出了寺院,去越王逃往勾乘山的“退马坡”,越王勾践果然有心计,上山时将马倒行上山,追兵到时一看马蹄方向,就追错了地方。山坡是树木葱茏,“退马坡”三个篆字是新做的。
    ??了解了这些历史依据后,笔者眼前似乎已经浮现了古越故都的恢弘气势,仿佛看到曾经繁华都市就在这勾乘寺前。让人更加确信不疑的便是越王允常的墓就在海拔660米的主峰王坟岗顶上,且在红峰村后。
    ??我们在金伟东及村两委的带领下,离开勾乘寺,来到一座古拱桥——杨典桥,而这边上的凉亭驿站现在成了养殖农圈。只有一棵有着1100年树龄的银杏还在告诉世人,这曾是官道古亭。
    ??金伟东说,三国时的大乔和小乔是义乌赤岸人,也过红峰入吴的。可见,勾乘山是一处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潜在旅游资源,这里没有城市的躁乱,是原始森林氧吧,是度假旅游、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最佳胜地。
    ??现在保护和开发勾乘山景区已经列入义乌市对红峰村整体规划的重点项目。?
    红峰问祖源
    ? 结束对越都勾乘山遗迹的考察,在金伟东等人的带领下走进红峰村中的刘金氏宗祠,受到老年会长的亲切接待,并向“浙金联”赠送家谱一套。
    金状委一行仔细参观雕梁精致的宗祠,向宗亲们询问有关祖源情况,当地宗亲颇为自豪的纷纷来介绍。“我们是刘改金的,从诸暨矿亭迁来,至今有600余年历史了。”“我们是属于东阳十三居第三居俨公后裔,始迁祖是昌八公。”个个都有很强的家族荣誉感,以身为汉刘帝胄为骄傲。
    祠堂内高悬“中山后裔”牌匾,据说这四个字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为该祠免去了兵祸,才得以把宗祠完好的保存下来。宗祠外的500年古樟一直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红峰村,位于义乌市最北端白峰岭下,与诸暨交界,解放前称白峰岭下金。该村有1000多金姓人丁,出了60多位文艺翘楚,多文官艺术家,似乎与当地风水有关,才使得文脉不绝。其实是受勾乘山古越文化的熏陶,才使得该村人文蔚起。
    如今,红峰村踊跃出许多名人,如书画家金鉴才、书画收藏品评家金国炉、有机茶博浙江劳模金伟东等都是族中翘楚。
    禅海结善缘
    傍晚时分,笔者随行回到道人峰山庄小歇品茗。这时,来自福建文殊院妙莲禅师在案几上挥毫书就“道人”二字以赠金伟东,寓意“乾坤独造,心善乃道,品高为人,繁衍芬芳。”“道人”二字蕴含阴阳,大气磅礴,引得众人叹服佛法高深。
    妙莲是禅师法名,而法号为禅海,毕业于北大,是个有道高僧,有别于一般花和尚。妙莲禅师,见大家心存善念,就开谈论道,从因果说到轮回,从有为讲到无为,从人生谈到自然,条理清晰,句句在理。
    他开玩笑的说我有慧根,可以破例引你入定修行。其实金氏家族向来与佛有缘,尤其是东阳十三居。东阳十三居先贤在巍山茶场祖处捐造永泰寺,还在金华祥符寺造七层宝塔,并用青石铺路直到义乌东江桥。种种善举,无不涵盖大爱,因此而人丁兴旺。笔者少时也随祖母遇佛礼佛,遇庙拜庙,自小结下佛缘。
    红峰村金氏村民,人丁兴旺盖因行善礼佛而得昌盛。如今,勾乘寺一度荒废不兴,是由于当时僧众与村民不和所致。用妙莲禅师的话来说,就是“行善兴旺,滞善败退。”。?


上一章
返回

金襄诗文集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