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横钢誌企业志

第三节治保组织发展情况

    一、厂、社联防组织:
    厂社联防组织是以寿昌区为中心,由各乡(社)的公安员和横铁厂保卫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做好护厂,护村的安全防范工作,达到加强工农联系,改善工农关系的目的。
    1963年4月1日,寿昌区委和横钢党委联合通知,成立寿昌地区,既横山钢铁厂联合治安保卫委员会。委员由葛文龙(寿昌区委),闻俊德(横钢),卢萍(寿昌派出所)等15人组成,主任委员是葛文龙,副主任委员闻俊德、卢萍。
    1972年3月15日,在横钢召开了第二次联防工作会议,会上选举董承举,王相庭等人组成治安保卫联防领导小组,由董承举任组长,王相庭任副组长。
    1979年6月9日,在厂召开了第三次寿昌区社联防会议,为加强联防工作,建立厂社联防委员会。委员由陈学礼,王景松,方正元,周根昌等七人组成,陈学礼任联防委员会主任,王景松,方正元,周根昌任副主任。下设陈家,寿昌镇,卜家蓬,横钢四个联防小组,在寿昌区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厂社联防工作,办公地点设在横钢保卫科。
    1980年2月6日,在厂招待所召开厂、社联防委员会全体会议,会议通过了《建德县寿昌地区厂,社联防委员会公约》。
    1981年1月14日,在厂招待所召开“厂社联防会议”。
    1984年1月6日,在厂招待所召开第四次厂乡联防工作会议,并成立了新的“厂、乡联防委员会”。委员由叶建新,王景松,徐功权,程炳文等七人组成,叶建新任主任,王景松,徐功权,程炳文任副主任。
    厂社联防组织按规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汇报交流厂,社,乡村安全防范情况,讨论解决有关问题,并调整新的班子人员。1984年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生产发展,联防组织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逐渐减少了活动。
    1987年在厂部召开联防会议,由联防委员会副主任徐功权主持,主要讨论关于附近农民上横钢渣山挖铬铁等问题。
    1988年5月11日,杭州市委付书记虞荣仁,副市长李志雄等领导在建德县招待所召开了关于横铁渣山管理问题现场办公会议,提出了四个原则和五条处理意见。5月13日横铁和卜家蓬乡联合成立了渣山管理专职联防队,专治渣山的安全防范工作,横铁每月支付4000余元治安管理费。
    二、经济民警建设情况
    1960年5月8日金华地委工交部批复,同意更楼钢铁厂(横钢)配备经济保卫人员(即经济民警)15人。
    1960年11月30日,金华地委工交部同意横山钢铁厂设经济民警15人。
    1961年9月28日,厂党委批准,提任邵光正为厂民警队队长。
    1963年5月6日;厂(63)人字408号厂经济民警从15人减少到10人,配队长1人。
    1963年11月13日(63)人字1030号文任命李荣兴兼任民警小队长,许培珠为副小队长。
    “文革”期间,经济民警受极“左”路线的干扰而失去作用。
    1981年11月2日,厂召开了经济民警成立大会。
    建立了省经济民警28人组成的民警队,民警配有手枪六支,队员经常进行军事训练和擒拿格斗基本工训练。
    1984年至今经济民警队多次调整,充实。现有经济民警34人。
    三、消防工作:
    消防工作是以预防为中心的“回防”(防特,防盗,防火,防治安灾害事故)工作之一,也是保卫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厂消防队员主管全厂安全防火的专业机构,有12名专职消防队员,平时坚持一年四季试车和灭火技术训练,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做到“拉得出,打得响”,常备不懈的消防队伍。
    现有解放牌消防车1辆(已报废),北京牌干粉消防车一辆,有两节拉梯一只,竹扛梯一只,挂钩梯一只,水龙皮带600米,水枪4支,消防扳手2把,10公升泡沫灭火机200只,最新1211灭火机200只,二氧化碳钢瓶10只。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不发生火灾事故,在历年全厂安全消防网的基础上,1989年横铁成立了防火领导小组,由副厂长洪涛任组长,安环处,保卫处,各分厂主管消防安全的负责人参加共23人组成,加上以厂部到班组设义务消防员共137人,联合组成厂,分厂,班组三级消防网络,确保了厂的安全消防工作。
    1965年8月30日,杭州市公安局消防大队,消办(65)51号,同意厂建立专职消防队,配消防民警6名,从1965年起按企业消防民警装备的规定发给装备。
    1966年6月3日,厂(66)16号文,关于撤销防队的报告,决定将一名汽车驾驶员连同消防车,器材调入二车间,并入汽车队统一管理,以汽车队的义务消防员为基础组成消防基干队伍。同年6月22日杭州市公安局(66)37号文同意撤销厂专业消防队。
    1967年4月24日,杭州市公安局军管会(67)13号文,同意恢复横钢厂专业消防队,队员不超过6人。
    1960年到1974年厂里火警频繁,用灭火机量多,每年用量为1900-2000套药剂。1974年后,由于加强了防火措施和防火宣传,火警下降,每年用药量为500-800套。
    1981年对消防人员进行思想教育,灭火技术训练,增强战备观念,全年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防火检查106次,调换泡沫灭火机730套,派出救火车3次,得到了兄弟单位和农村群众的好评。
    1982年9月根据杭州市委关于重点单位消防十项标准要求,建立了由13人参加的防火管理委员会,各车间,科室成立了防火领导小组和义务消防员,制订消防措施和管理措施,形成了防火安全网。同年厂评为杭州市消防安全先进单位 。
    1983年发生了4次火警。
    1984年,1985年消防工作与经济责任制挂钩,逐步建立了消防安全的规章制度,火警事故减少。
    1986年消防队实行消防分片承包责任制后,提高了队员的工作积极性,经常进行分片的全厂性的防火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全年对车间,仓库等易燃,易爆部门检查97次,调换灭火机864次。由于做好消防宣传和检查工作,全厂未发生火灾事故。消防队帮助社会上扑救火灾8次,其中8月份在协助扑救洋溪山林火灾中受到建德县表扬。1986攫消防队参加杭州地区消防比赛,方根林获得第一名。
    1987年帮助社会上扑灭火灾11次。同年厂消防队参加杭州市第三届企业专职消防队业务竞赛获得第三名。
    1988年出动消防车19次,挽回经济损失45万元。同年杭州地区企业消防考核获得团体第三名。
    1989年围绕“消除火警 ,控制火警 ,确保安全”的消防目标,建立健全消防工作制度,开展防火安全宣传,经常性进行消防工作检查,做到每季大检查,每月有检查,节日重点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为提高消防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全年培训义务消防员66人,出动消防车8次,扑灭火灾5次,挽回损失100万余元。其中7月14日寿昌陈家乡茶厂因过路的一辆十吨油车翻车引起大火,厂消防队接到警报后5分钟内赶到现场,经6个消防队员的奋力扑救,及时扑灭大火,茶厂免遭损失成百万元,受到杭州市公安局消防支队领导的慰问,建德县人民保险公司授予“民众之亲,保险之友”的锦旗,奖金500元。
    厂消防队自1984年至1989年连续六年被评为建德县消防安全先进单位。1988年-1989年先后被评为杭州市消防安全先进单位。


上一章
返回

横钢誌企业志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