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皇家儿媳

第23节

    顾玉磬颔首:“嗯,如果不出意外,明年开春就订吧。”
    萧湛初:“那恭喜你了。”
    顾玉磬看向他,认真地道:“殿下,这对我来说,算是很好的一门婚事了。”
    萧湛初面上泛起一丝不自在:“是挺好的。”
    顾玉磬:“殿下,其实今日过来,除了探病,还有一桩事,我想问你,请殿下务必实言相告。”
    萧湛初:“你说。”
    顾玉磬便提起前两日暖炉会进宫的事,最后道:“我总觉得太后娘娘待我和往日有些不同。”
    说这话的时候,她打量着他,那眸中分明有些怀疑。
    最近两次遇到太后,太后那言语间,别人听不出,她却是心惊肉跳,毕竟细想来,上辈子好像也先是太后夸,太后夸了突然有一天赐婚了。
    萧湛初自然看出她的怀疑,他淡声道:“截至目前为止,我没有和任何人提起什么,皇祖母那里,更不会提。”
    顾玉磬听着,心里稍松,不过还是道:“只是太后娘娘言语间,让人不免多想——”
    说着她看向窗外:“你府里人会不会往外说什么?”
    萧湛初正色道:“我府中的底下人,你尽可放心,我能掌十万兵马,便能掌得了府中人的口舌。”
    因为病着,那肌肤泛着冷瓷一般的淡白,便是说出话来,也是少年轻淡的低哑,只是话中言语却是倾轧一切的威势。
    顾玉磬自然明白,他说得是真的。
    上辈子她嫁给他,皇子府上下,井然有序,断不会有什么糟心事。
    况且他本就是沉默寡言的人,有什么事绝不会轻易说给外人听,便是他那黄贵妃,都每每说他待人太过疏淡,说如同木桩子一般。
    顾玉磬心里放下,也就不说话了,她相信他既然这么说了,上辈子赐婚的事应该就是没有了,她可以放心地嫁给洛少商了。
    她垂眸,淡声道:“今日我问殿下这话,殿下也许觉得我厚颜无耻了,但是——”
    萧湛初:“但是什么?”
    顾玉磬抬眼,看他。
    萧湛初只觉得那眸中湿润,多少蕴着一丝怨,他待到看清,她却已经别过脸,低头看桌上糕点瓜果了。
    顾玉磬一眼便看到了那些瓜果小点中,有一道香药脆梅,那显然是宫里头做的,且是需要一些时候才能腌好。
    萧湛初:“这是太后昨日晚间送来的。”
    顾玉磬便捏起一粒尝了尝,是上辈子尝过的味道。
    有一阵食欲不好,郁郁寡欢,请了御医开了几服药也不见好,后来偶尔见了这个,倒是有些想吃。
    因当时卧病在榻,他恰好坐在一旁,便取了一粒来喂她吃。
    也是这小吃食开胃,后来那病就好了。
    萧湛初坐在一旁,怔怔地看着她,倒是挪不开眼一般。
    顾玉磬吃完了这粒酸梅,终于开口:“殿下,听宫里头的意思,殿下明年要订亲了是吗?”
    萧湛初:“是。”
    顾玉磬:“哪位姑娘?”
    萧湛初看她一眼,漠声道:“不知。”
    顾玉磬:“我怎么听说——”
    萧湛初静默地看着她,等她说,谁知道她低垂着眼,柔软浓密的睫毛垂着,也不知道在想什么,竟然不说了。
    他淡声道:“你要问我什么?”
    顾玉磬终究是道:“我怎么听说,贵妃娘娘要给你定下冯大将军家的女儿。”
    萧湛初:“是吗?”
    顾玉磬解释道:“只是听说罢了,就是好奇,所以问一问,不过这也不关我的事。”
    萧湛初:“如果是说她,之前母妃提过,我并没应。”
    顾玉磬听这话,抬眸看向他:“为什么不应?”
    萧湛初没想到她竟这么问,他看向窗外,淡声说:“我现在并不急,想着过两年再说。”
    顾玉磬继续问道:“那过两年后呢?”
    萧湛初:“顺其自然。”
    顾玉磬听了这个,也就不再问了。
    毕竟今生今世,两个人绝无可能了,她在这缥缈秋雨中,跑来看他,已经是超过了本分,再多,却是不会有了。
    正想着,外面传来声响,却是衣裙已经到了。
    萧湛初先出去,吩咐了几声,便有嬷嬷进来,恭敬地请顾玉磬进了旁边内室去更换衣裙。他底下人倒是会做事妥帖,匆忙之间,竟购置了好几套成衣供她来选,顾玉磬挑了那件樱色意襟夹衣,并一件湖水绿绣云纹绡裙,穿上后,又由嬷嬷伺候着稍作整理。
    那嬷嬷她倒是知道,姓岳,那是宫里头老人了,以前伺候在太后身边的,后来太后怜惜这小皇孙,便派了伺候萧湛初,约莫也伺候了六七年。
    这样身份的老人家,她这个客人用着倒是不太合适,但如今也只能故作不知。
    待理好衣裙,她点头示意,算是谢过这位岳嬷嬷。
    顾玉磬这里收拾妥当,萧湛初才进来,进来后,他无声地站在那里,一双幽深的黑眸沉静地望着她。
    就顾玉磬的记忆中,萧湛初总是惯于保持沉默的。
    沉默之时,他会安静地望着她。
    这种目光总是让顾玉磬觉得里面多少带了审视评判的意味,好像那圣人高高居于九霄云上,俯视着世间苍生。
    于是无声的压迫感便会传来,每每这个时候,顾玉磬心里便会忐忑了,他虽年轻,但锋芒太盛,身份贵重,自己又是高攀了他,所以每每他不说话,她便不自在,会心生忐忑,甚至会想他是不是恼了,一来二去,便觉得他这个人性子实在不好。
    如今,整理好衣裙的顾玉磬,抬眸看向这男人。
    白色的日头自窗棂映入,漫过他俊朗清冷的下颌,也映过他削薄的唇,明明生得那么细致好看的男人,却是眉眼一动间便能要人性命的。
    顾玉磬打量了他好久,终于道:“殿下,我也不好久留,先回去了。”
    萧湛初略停顿了下,才道:“好。”
    顾玉磬低着头,把玩着腰上的玉带:“殿下保重身体。”
    萧湛初:“嗯。”
    顾玉磬:“哪日圣人为殿下订亲,定要挑一个心仪的,殿下记得,无论娶了哪个,好生护她周全。”
    萧湛初:“嗯。”
    顾玉磬心酸,不过面上不显:“那臣女告辞了。”
    萧湛初便没再说什么,送顾玉磬竹苑。
    顾玉磬迈过竹苑外的那条回廊,回首看,竹影婆娑,却已经不见了他的身影。
    她怅然若失,也松了口气,却也没再说什么,一时就有嬷嬷前来迎她,小惠儿也过来,陪着她上了马车。
    那马车缓慢地驶出庄院,绕过大门后,行在院墙外那条路上,路边便是浅水,水上芦苇成片,被风一吹,芦花飞扬。
    她就在飘飞的芦花中回头望,却见那红瓦院墙内的楼阁上,一道挺拔的身影正立在那里,望向自己这方向。
    自然是萧湛初。
    萧湛初这个时候也看到了她,隔着纱帘,清淡幽深的目光好像穿透而来。
    顾玉磬收回目光,落下纱帘,倚靠在马车的引枕上。
    回到家中后,先换了衣裙,幸好她衣裙多,都是由小惠儿掌管,其它丫鬟未必能记清楚,也并不知道她那身并不是自己原来穿着的,倒是蒙混过去。
    小惠儿对她忠心,自然不敢说什么了。
    换下后,稍微洗漱,便过去了母亲那里,将拜访汝平县主一事一一说了。
    安定侯夫人带了三个儿媳妇,将事情前后盘问一番,之后几个人又开始商量起来,毕竟汝平县主的突然示好让人摸不着头脑,那一日顾玉磬进宫,太后对她的喜欢也显而易见,这其中是否有别的什么意思?
    安定侯夫人想着顾玉磬的亲事,疑心到这个上面,把两位公主下面的年轻儿郎都数了个遍,甚至连皇子那里都想过了。
    顾玉磬从旁听着,自己母亲掰着手指头想了所有的人,并未想到萧湛初那里。
    她心里明白,可见在大家的心里,想都没想过自己能嫁给萧湛初吧,毕竟自己是订过亲又退婚的,年纪又大,萧湛初那样的,应该是世间最好的才能配他。
    安定侯夫人和几个儿媳妇叨叨了半响,也没个着落,最后不了了之,反倒说起来宁国公府送来的新鲜野味,说是让人烤了来晚间用。
    又说回头自家庄子上的什么,送给宁国公府一些。
    因双方都有意亲事,虽还没成,但其实已经比以前更为亲近了。
    顾玉磬听这个,干脆收了心,在家潜心女红,并学着掌家。
    女人总归是要嫁人的,能嫁洛少商她知足得很,嫁过去就是嫡长儿媳妇,说不得要掌中馈,重活一世不容易,她得好好经营这辈子。
    顾玉磬甚至盘算着,如果嫁过去能尽快生个一男半女最好了,所以那黑苦的汤药,她到底捏着鼻子给自己往下灌。
    不吃点苦头哪能行,不吃点苦头生不出孩子,再疼爱的公婆怕是也要有些说道了。
    安定侯夫人见她这样,自然不免感慨,想着到底是长大了懂事了,又想着她明年要嫁出去,竟然暗地里有些不舍。
    顾玉磬潜心备嫁,往日相熟的小姐妹便来往少了,外面的事自然也知道得不多,还是那天过去别人家做寿,偶尔间听到一嘴,关于萧湛初的。
    于是她便知道,萧湛初如今身子好了,搬回了皇子府,还被圣人委任了许多差事,越发出息了。
    也听说萧湛初要订亲了,订亲的应该是冯大将军的女儿冯紫秋。
    “那冯紫秋如今得意得很,你没见她那样,笑得合不拢嘴,仿佛已经成了九皇子妃,别人一提九皇子,她便脸红。”
    这么说话间,恰看到了冯紫秋,冯紫秋穿着宝石草绿捻金斜襟攒缠枝宫装,在这深秋之日,笑得娇俏动人。
    顾玉磬看着,只淡淡地收回目光来,平心而论,冯紫秋这人还不错,才貌双全,性情单纯,对萧湛初也算是痴心一片,上辈子煎熬着一直等,死活不嫁人呢。
    她到底是对萧湛初存着怜惜,想着他那清冷疏淡的性子,如果找个这样的,慢慢地暖着,总是能把心暖热了,也算是不错的姻缘了。
    至于后面关山侯家的女儿,到底年纪小,比他小,未必就能对他这般痴心,况且关山侯如今并不在燕京城,倒是要等三年呢。
    最紧要的是,黄贵妃喜欢,黄贵妃喜欢,婆媳处得好,能少他多少烦恼。
    说话间,也有人问起来顾玉磬的婚事,催着她道:“你快些吧,也不能总拖着。”
    顾玉磬笑而不语,也就不提了,大家看她不说,也都有些不好意思,谁都知道她退婚了,如今还没着落,总不好揭人伤疤。


上一章
返回

皇家儿媳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