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空降贞观

第412章 赵云泽的反击

    当天晚上,用过晚饭后,萧氏忽然命侍女将赵云泽喊至自己的住房。
    “鹏羽,你跟老身说实话,是不是因为受了老身的连累,你才被贬官的?”萧氏开门见山的问赵云泽。
    赵云泽心下一惊。这位义母太聪明了,白天说到此事时,我只不过看了她一眼,就让她猜出了实情。
    “母亲想多了。”赵云泽笑道,“将您接回中原,当时温彦博大人也是默许了的。我们回来后,陛下也同意我认您为义母。既然陛下和温大人对此事都没异议,那陛下也绝不会翻旧账。再说了,我去石城县当县令,主要还是因为辽东靺鞨部与契丹部的事情。实在与您没有任何关系。”
    萧氏叹了口气,道:“既然鹏羽如此说,那老身就当如此吧。”
    一听此话,赵云泽放心了。只要义母不闹着搬出去住就行。
    “鹏羽,别看白天时你对茉儿说要认下这个闷亏,可想来,你心里也不舒服吧?”萧氏又问赵云泽。
    赵云泽苦笑道:“背着口被人弹劾的黑锅离开京城,任谁心里也不舒服呀!”
    “你能确定那弹劾你之人,是裴寂指使的?”萧氏再问。
    赵云泽道:“弹劾我的人名叫武元庆,只是个八品的监察御史。我连他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更别提与他有旧怨了。只有裴寂,因为之前我收拾过他的内侄胡江,因此与我结怨。陛下也认为是裴寂指使武元庆上的奏折。”
    萧氏沉默一会儿,又问赵云泽:“那鹏羽可就此甘心?”
    “不甘心又如何?武元庆身为监察御史,本就有风闻奏事之权,就算他是诬告我,那陛下也不能治他的罪。”
    武元庆很聪明,在奏折中用了一个“疑”字,既然是怀疑,那就是职责之内的事情。赵云泽也无法抓住他的把柄。当然,也有可能是裴寂聪明,故意让武元庆这样写的。
    “再说那裴寂,深得太上皇信重,又身居司空高位,我一个小小的七品官,难道还能收拾了他?”赵云泽无奈的说道。
    萧氏沉默了一会儿,道:“裴寂此人,老身以前也有些了解。据老身所知,裴寂信佛,与一些僧人多有来往。”
    赵云泽脑海中一道灵光一闪而逝,好像捕捉到了什么,可仔细去想,却又一无所得。
    “母亲的意思是……”赵云泽只好询问萧氏。
    萧氏摇了摇头,道:“老身也没有具体的意思。我只记得你在苍岩山时说过,好像当今皇帝对僧人不怎么满意。想起了裴寂的一些往事,便提点一下鹏羽。”
    “多谢母亲的提点。那我就试一下,看看能不能从那些与裴寂来往的僧人身上找点茬,给裴寂来上一壶。”
    ——分——割——线——
    离开萧氏的住处,赵云泽并没有急着回卧房休息,而是来到了书房。
    他没让任何人打扰自己,就那么静静的坐在书桌前想起了心事。
    想了一会儿,赵云泽忽然拿起一支鹅毛笔,在纸上写下了“裴寂还乡”四个字。
    《裴寂还乡》,这是后世的一出豫剧剧目。讲述的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想精减官吏,老丞相裴寂深明大义,以自己年老,且能力不足为由,主动辞官让贤,从而让那些被李世民精减掉的官吏无法说出怨言。也使得李世民精减官吏的政策得以顺利实行。这出剧中,裴寂完全是正面形象。
    赵云泽是如何知道这出豫剧的呢?还在二十一世纪军中时,有一次部队组织晚会,赵云泽的一个来自河南的战友,表演过《裴寂还乡》中的一节唱段。
    那时,赵云泽比较喜欢看历史小说,通过小说,他也对历史上真实的裴寂有所了解。看了那位战友的表演后,赵云泽就对他说,你们这出戏纯属瞎编的。历史上真实的裴寂,贪权恋势的很。他绝对不会像戏中演的那样,主动辞官的。
    那位战友当时不服气,就与赵云泽辩论。两个人谁都不认输,便上网搜索裴寂的生平资料,看看有没有主动辞官这回事。这一查,就查出事儿了,原来裴寂是在贞观三年正月末,受一个妖言惑众的僧人法雅的牵连,被李世民罢了官的。
    刚刚在萧氏的房间,萧氏提到裴寂与僧人多有来往时,赵云泽脑中那一闪而逝的灵光,就是裴寂被罢官这件事。
    那会儿,赵云泽还没有想起以前他与战友辩论的这件事情,等到了书房,赵云泽静心细想,终于把这件事情想起来了。
    现在正是贞观三年正月,如此说来,裴寂也得瑟不了几天了。可是,如今的历史轨迹,已经因为自己的穿越,有了一些变化。很多原本历史上的人物的经历,也出现了分岔。
    比如阎立本、马周、李靖、李道宗、程处默、温彦博、魏征、程咬金、尉迟恭、梁师都、梁洛仁、阿史德乌默啜、萧氏、颉利和突利,等等。这些人,因为受自己这只小蝴蝶的影响,都做了原先历史上没有做过的事情。甚至是李渊和李世民,也因为自己的穿越,人生轨迹有了细微的改变。还有众多的百姓,也因为自己提议的赈灾减灾方案,保全了性命。那么裴寂呢,他的人生轨迹会不会也被改变?
    “法雅!”赵云泽念叨了一声,又在纸上写下了这两个字。
    看来,自己不能就这么等着裴寂出事,万一历史调皮的再分一次岔,那裴寂很可能继续得瑟下去。是时候推他一把了。这个人太危险了,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给自己来一下子。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还是把他赶出朝堂的好,一了百了。
    法雅,这个人此时应该在长安吧。既然原先历史上裴寂是因为受法雅的牵连出事的,那自己就试着找出法雅这个人,看能不能从他身上找到突破口。
    心中有了主意,赵云泽将写下字迹的那张纸凑近蜡烛烧掉,离开了书房。
    第二日,赵云泽便找了几个特勤署的可信任之人,命他们打探僧人法雅的消息。他告诉那些人,这个法雅,很可能与裴寂有来往,你们先盯着裴寂家,看有没收获。


上一章
返回

空降贞观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