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佐魏

第467章 孰优孰劣,且听我慢慢道来

    第六十一章
    “众位,陆东派人送来的求援信你们都看到了吧!说说,都有什么想法?”
    兖州刺史府,曹操正襟危坐,微眯双眼透出威严目光,此刻驻守陈留的文臣武将全部集结在一起,让宽敞的大堂顿时显得拥挤了许多。
    荀攸作为掌握曹营大小消息传递往来的主事人,按照惯例第一个开口,他起身朝曹操行了一礼,在转向众人时面色已经变得极为严肃,清了清嗓子,荀攸沉声道“我不同意出兵江东。”
    众人闻声抬头,目不转睛的看着荀攸,眼中闪烁着疑惑。
    “哦?说说理由。”曹操不置可否的说道。
    “理由有四,其一,陈留并没有任何出兵理由。从陆东送来信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次江东变天说到底只是孙家人的家事而已,无论事情发展到何种地步,都轮不到我们外人来插手,师出无名。
    其二,陈留距离江东路远关多,大军过境不可能做到悄无声息,一旦被人得知,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后果不可想象,如今天下风云诡谲,将自己置身于漩涡之中绝非明知之举。
    其三,在下对于陆东所说海船运兵之策不敢苟同,我很难同意用如此闻所未闻的方法来运输士兵,尽管这种方法听上去神乎其神,但是海船终归是不成熟的技术,用不成熟的技术来运送士兵,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
    其四,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从陈留如今的形势上看,根本做不到分兵作战,自雍州与司隶大战结束后,吕布采纳陈宫建议,将治下迁至洛阳,手握虎牢关对兖州虎视眈眈,于此同时,冀州袁绍处的动作也始终不断,其主力部队不断朝冀州兖州边境云集,大有兴兵犯境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分兵支援江东只是自取灭亡!”
    荀攸说完便径直坐下,身子坐的笔挺,眯起眼睛做闭目养神状,情绪似乎波澜不兴,但是从他隐约起伏的身躯上可以看出,荀攸此时内心的激动。
    “你们呢?都是怎么想的?”听完荀攸的一番论断,曹操眼角忍不住抽搐了两下,凝眸看向众人,沉声问道“对于公达所说,你们是否认同?亦或是你们有自己的看法?”
    曹操下首武将第一人曹仁与其身侧的曹洪对视一眼,神情冷静道“我等赞同公达先生所言。此时确实不适合出兵江东……”
    “我等也是这样认为的。”夏侯渊起身说道“由于担心吕布与袁绍联手,我大哥和子龙被派去司隶与兖州边境重城酸枣驻守,麾下五千斥候日夜游曳在边境上,三万虎豹骑更是破天荒的带去了两万,剩下的则是用普通骑兵填补,兵员一众达到五万之多,可就是这样,他还时长抱怨人手不够呢!他说他现在最怕听到战鼓声,因为一旦战鼓声响,就意味着大战将起,但是凭他手中的兵力最多做到守城待援,再多就做不到了。”
    “是啊!东郡的张飞将军,白马的曹纯将军都是这么说……”曹洪讪笑两声,眉宇间尽是散不尽的愁绪。
    不知不觉间,原本商讨是否支援江东的会议转眼间变成了诉苦大会,一众武将纷纷抱怨惹得曹操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见此情形,一旁的郭嘉心道不妙,随即赶忙站起身高声道“众位所说有些危言耸听吧!未战先怯可不是良将所为啊!”
    众将闻声一滞,互相看了几眼,顿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随即讪讪笑了两声,一个个低头不语。
    曹操见状,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他盯着郭嘉沉声问道“奉孝你是怎么看的?”
    郭嘉闻声一笑,对着曹操抱拳行礼,高声道“正如我刚才所说,尽管情势有变,但并没有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嘛!而且,在我看来,比起冀州司隶,我兖州的优势可是很多的哦!”
    “哦?”曹操似乎起了兴趣。
    “第一,自主公主政兖州以来,境内百姓无不争相拥护,尤其是在这次春耕过程中,主公在兖州的人望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造成的后果就是大量百姓越过边境城池自徐州,豫州,冀州来到咱们兖州,尤其是冀州,据统计在前段时间自冀州来咱们兖州的百姓数量多达十万!这份数据清楚的说明了主公和袁绍在民心拥护上的差别!
    第二,与袁绍号称的三十万大军相比,我兖州确实显得寒酸一些,全境上下各兵种加在一起才不过十五万,才堪堪够人家的一半,就是比吕布手中的二十万也有所不如,也难怪袁绍敢如此正大光明的调动兵力,这说明人家根本没把咱们当成对手!在我看来袁绍屡次频繁调兵更多的是在防备吕布,不过这个问题就不在这说了,这不是我要说的,我这次要强调的是质与量。
    质量这个词是陆东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所谓质量,分开解释,就是品质与数量,那士兵做比较就是士兵的战斗力与人数多少,在我看来,尽管在人数上我们很难与袁绍相比,但是在士兵战斗力这一块,我却可以很自豪的说,袁绍绝对不是对手!”
    说到这儿,郭嘉冲着在座众位武将微微一笑,问道“不知道众位将军是怎么想的呢?”
    众将默然,但眼中却不约而同的露出赞同之色,火爆脾气的夏侯渊更是呼吸深重的连连点头,似乎郭嘉刚才的话到他心坎了!
    “或许有人会问,我郭嘉一介文士为何敢夸下如此海口,呵呵,这是因为我手上的汇聚而来的一组组数据。将作营,直接影响士兵武器装备的咽喉所在,从起初四五十名工匠发展到如今人数过千,从原始的覆炭炼铁到开始使用石炭提高煅烧火候,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直接反应在士兵的武器的锋利程度,盔甲的结实程度上,可以说当今天下,若论那家军队武器装备最优越,我兖州兵必在其中,而且必当名列前茅!”
    (待续)


上一章
返回

佐魏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